第九十三章:李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還沒等陳璋開口詢問,對面的年輕士人就率先開口自我介紹道:「在下南陽李嚴李正方,現為秭歸縣令,不知尊駕是否是左將軍玄德公麾下?」

  聽到這個名字,陳璋立刻就明白了對方的身份,李嚴字正方,蜀書十裡面記載的蜀漢七大作死小能手之一,劉備的託孤大臣。

  說起來,這七位作死小能手陳璋已經見過三位了,分別是魏延、劉琰還有面前的李嚴。就是不知道其他四位什麼時候能見到。

  剩下的楊儀、廖立和劉封都是荊州人,至於彭羕是益州人。不過這幾個人現在的年紀都不大,彭羕還未成年,楊儀才十二歲,劉封年紀估計更小,所以想見到他們估計挺困難的。

  不過不管李嚴後來如何,他現在到底是秭歸縣令,算得上是主人家。

  於是陳璋客氣的回答道:「在下左將軍主薄陳璋陳伯玉,奉左將軍玄德公的命令,出使益州,多有叨擾之處,還請李縣令見諒。」

  陳璋是秩六百石的左將軍主薄,而李嚴是的秭歸縣令同樣是秩六百石(漢朝官制:萬戶以上為縣令,秩六百到一千石,萬戶以下為縣長秩三百到五百石。)兩人腰間掛著的都是銅印黑綬。

  李嚴笑著說道:「原來是陳主薄,我聽說玄德公有使者到此,所以特地略備了一些牛酒禮物前來勞軍。」說完,李嚴就讓跟著他的隨從奉上禮物。

  陳璋命人接過禮物,然後笑著說道:「既然是正方兄一番美意,那我就愧領了,還請正方兄入內一敘。」李嚴既然主動示好,那陳璋自然也不會拒人於千里之外,於是他立馬換了一個親切點的稱呼。

  李嚴這麼聰明的人又怎麼會察覺不到陳璋的態度變化,他立馬露出一副笑臉,對著陳璋說道:「既然伯玉相請,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進入營帳後,陳璋為李嚴介紹營帳內的其他幾人:「正方兄,這位是副使左將軍從事中郎簡憲和先生,那邊的兩位是左將軍直屬別部司馬魏文長和曲長劉南和。」

  接著,陳璋又向帳內幾人介紹李嚴道:「這位是荊州牧劉使君屬下,秭歸縣令李正方,他此次是來勞軍的。」

  聽完陳璋的介紹後,李嚴心裡不免有些吃驚,要知道簡雍的名聲可比陳璋大多了,沒想到他居然給陳璋當副手。而且另外兩人的身份也有說法,按照陳璋的介紹,他們可是劉備的直屬部曲,不是普通的軍士。

  等到幾人相互施禮完畢,又在大帳內坐定後,陳璋才開口問道:「正方兄身為秭歸縣令,此地與益州相隔不遠,想必正方兄對益州情況所知甚詳,我這次出使益州,正想找個人了解一下益州之事,正方兄可願助我一臂之力?」

  李嚴此來就是為了探聽劉備派人出使益州的目的,現在既然陳璋主動提起了此事,他自然是不會拒絕。

  「伯玉言重了,我的確是對益州有幾分了解,既然伯玉相問,那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接著,李嚴就向陳璋簡單介紹了一下益州的情況。「自從劉君朗身死,劉季玉繼位以來,益州各地就動盪不休,北走張公祺虎視眈眈,南有南中蠻族反叛。再加上劉季玉性格懦弱無能,放縱東州兵為禍,所以前有甘寧、沈彌、婁發等人叛亂,後又有蜀地大吏趙韙反叛。」

  「自從去年趙韙反叛後,益州各郡紛紛舉兵響應,就連劉季玉的姻親巴郡太守龐羲都選擇冷眼旁觀。趙韙叛軍一度攻打成都,不過如今被東州兵所敗,正退守永寧郡的江州。」

  雖然李嚴說的大部分內容陳璋都已經知道了,不過有一個消息還是引起了陳璋的注意,那就是巴郡太守龐羲現在還在觀望。

  (194年巴郡被拆分成巴、永寧、固陵三郡,201年趙韙之亂平息後又改名成巴西、巴、巴東。)

  這個人陳璋也有所了解,他是益州的元老重臣,他的女兒嫁給了劉璋的兒子劉循。不過後來劉備入蜀時,他很快就投降了劉備。龐羲現在還在觀望,那就意味著趙韙應該還撐得住,這對劉備來說是個不錯的消息。

  不過巴郡和荊州並不相鄰,所以龐羲對入蜀一事並無太大影響,現在最重要的是永寧和固陵兩郡。

  永寧郡的江州是益州東部最重要的城市,占領這裡也就意味著拿下了整個巴地,而且趙韙還在這裡,使團的目的地就是此處。

  至於固陵郡,這是從益州入蜀的門戶所在,郡治魚復更是蜀地的東大門,拿下這裡劉備才能順利入蜀。

  如果覺得魚復城這個名字陌生的話,那它後來的名字在對三國有點了解的人的耳朵里可是鼎鼎有名,劉備在夷陵之戰後,把魚復城改名叫做永安,一直駐蹕在這裡直到去世。

  好在現在固陵郡還在趙韙的手裡,而且他在叛亂之前,還出錢收買了對面的荊州官吏,用來減輕自己背後的壓力。

  而劉表巴不得益州越亂越好,所以荊州官吏們自然是開開心心的把錢收下了,陳璋估計,李嚴這個傢伙肯定也拿了不少好處,畢竟秭歸離益州可不算遠。

  陳璋聽完了李嚴的介紹後,立馬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多謝正方兄指教,之前傳聞益州境內又起干戈,庶民黔首們陷入水深火熱當中,我主仁德愛民,特地遣我出使查看情況,現在看來傳聞不假。那我此次入蜀,一定要勸和雙方以治下黎民為念,及早止息干戈。」

  雖然大家心裡都知道,劉備這次入蜀的目的是占領益州,但是作為漢使,陳璋還是要給自己安排一個冠冕堂皇的出使理由的。

  畢竟名不正則言不順,只有打著入蜀調和爭鬥的旗號,陳璋才能順利通過魚復守軍的盤問。

  李嚴這樣的聰明人當然不會戳穿陳璋,他笑著說道:「原來如此,那我就祝陳主薄此行一路順利。想必要不了多久,我就能在此處見到左將軍。我久慕左將軍大名,到時候我一定要好好儘儘地主之誼。」

  這句話明顯就是意有所指了,李嚴這應該是在打探劉備的下一步行動。最後一句話則表明,他對劉備的到來是持歡迎態度的。

  陳璋心領神會,「我出發前,劉荊州正在襄陽送別左將軍,想必過不了幾日左將軍就會到此,正方兄屆時自然可以如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