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比試
「天下英雄唯君與操耳!」
曹操重複了一遍蘇明的話,雖然半路截胡他的人讓他很不爽,但這件事情擺在明面上還挺難解決的。
畢竟人家本就不是你部下的謀士,自然想跟誰就跟誰,就算中途反悔也有足夠的理由來推脫。
於是曹操決定換一個話題,而剛剛蘇明給他戴的高帽就很有意思。
乍一聽豪氣凜然,細細琢磨又覺得有幾分道理。
「蘇將軍此話怎講?」
曹操故意問道,他也想看看自己跟其他人比是什麼樣的評價。
「淮南袁術,主中枯骨;渤海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做大事而曦生,見小利而忘命。」
「幽州公孫瓚有勇無謀,荊州劉表名不副實,孫堅固執己見,劉璋雖為宗室,不過守土之犬。」
「其餘人不過庸庸碌碌之輩!」
幾句話將天下諸侯藐視個遍,卻聽得曹操深感認同。
(曹操:他說的...都是我的詞兒啊!)
尤其是批評袁紹這一段,曹操仿佛找到了知音一樣,恨不得上前握著蘇明的手。
荀彧見蘇明幾句話就將曹操的情緒調動,讓他不再敵視自己,一時間也只是皺了皺眉。
他目前還不是很清楚郭嘉為什麼會跟隨蘇明,這件事情只能私底下來問。
「好!」
「蘇將軍果然高見!」
曹操也沒計較這麼多,反正只要是討董的義軍他都歡迎,反正在這群義軍之中自己是老大。
冀州蘇明?
沒聽過。
安平郡自己倒是有所留意,卻也未曾聽說其中有什麼義士豪傑。
「聽聞安平郡百姓富庶,不知此可謂真假?」
曹操忽然感興趣的問道,他常在京城,卻也聽聞安平郡富庶,自然可見安平郡有多出名。
「富庶,那要看跟哪些地方相比。」
「只能說前些年朝廷鎮壓黃巾軍將安平郡搜刮的過於破敗,這幾年才緩緩有了起色,百姓勉強能種田採桑。」
郭嘉聞言忍不住嘴角抽搐,他現在有些懷疑自己當時是不是被蘇明騙了。
安平郡百姓勉強能種田採桑?
安平郡的百姓都富到只需要種一部分田便能養活一家人的地步了,這可是他親自去考察的結果,現在蘇明嘴裡就變成了勉強能....
趙雲則是面不改色的看著蘇明胡言亂語,心想著一定要從蘇明言行舉止間多學一些跟名流打交道的經驗。
你看,蘇明和曹操聊的多融洽啊。
曹操聽到蘇明的話後恍然大悟,也是,哪有一個地方遭受了戰亂還因富裕聞名的。
蘇明前半句話不假,富庶只是和其他城郡的百姓相對而言。
後半句就是純粹瞎扯了,蘇明可懶得把自己的方法經驗分享出來。
「蘇將軍可是隻身三人來助?」
「城外還有萬千將士,隨時等候征伐董賊。」
蘇明拱手正經的說道,曹操臉色尷尬的說好。
蘇明用的是等待討董,而非等待曹操的調遣,由此就可以看出蘇明和其他義軍之間的區別。
「不知蘇將軍可願與我曹操比一比?」
想起一開始蘇明對他的吹捧,曹操心中不由得生起比試一番的想法。
不是說天下英雄只有我和你嗎?
我倒是想看看到底是你強還是我強!
「怎麼比?」
蘇明並沒有直接答應下來,而是先行問道如何比試?
比文他有郭嘉,比武他有趙雲,光是這兩個人便能將自己的立於不敗之地了。
「比才學,比武力,比謀略。」
曹操主動說道,先說比試的內容的自然更有優勢。
古代以武會友並不少見,而作為諸侯,當然不可能只拿自己出來比,自己的部下也是要出來展露頭角一番。
尤其是這樣的比試能儘快的了解到對方的實力,又不會造成什麼傷亡。
當然了,輸的慘的自然心理上會受到一點創傷。
蘇明也正愁著怎麼讓曹操重視自己而不傷和氣呢。
雖然先前唇槍舌戰看上去是蘇明占了便宜,可真到了以袁紹為盟主的討董聯軍中,自己展現不出足夠的實力依舊難以受到別人的注視。
而且十八路聯軍討董是在這片天地之間出名最快的機會,這個時候你跟誰唇槍舌戰?
一個人罵另外十八路諸侯?
還是一個人跑到敵軍陣前罵陣?
亂世之中只能相信自己的槍!
曹操雖然年輕,但名氣大,最開始發布討董繳文的也是他,到時候自然有他一席之地。
「好!」
蘇明一口答應了下來,比才學蘇明腦子裡隨便扣一點九年義務教育的詩句便能小獨霸三國,至於為什麼不能完全獨霸那是因為有曹植在的三國還真不好說。
而比武力料曹操營中也沒有能夠輕鬆勝過趙雲的,比謀略嘛,蘇明此時看向站在曹操身後的一員謀士。
他穿著淡黃色的衣裳,雖然看上去樸素,但都是上好的布料,一眼便能和常人的衣服區分開來。
【荀彧:SSS級名將】
【武力:18】
【謀略:97】
【精神:94】
定睛一看,好傢夥。
剛說曹操是他見過SSS級名將中數據最均衡的,現在就來了一個SSS級名將雙維超高的。
荀彧張角的謀略也不過97點,那麼整個三國謀略能超過97的可能就只有那兩個宿命對手了吧?
而且荀彧的謀略比郭嘉還要高上兩點,按照系統的邊際效應,也許實際上荀彧比郭嘉的謀略還要強上許多。
「先比什麼?」
到現在為止,曹操才將蘇明三人看作是能與自己相提並論的級別。
畢竟不同咖位的人是不需要比的,就像呂布從未和潘鳳交過手,但誰都知道兩人的強度。
「先比才學如何?」
曹操率先說道,他不僅英勇好戰,雖然小時候沒有認真研讀過經書,但是對詩歌還算有些天賦。
如今刺董卓未成,起兵伐董,身為主公自然沒有必要下場比試武力。
「既然我曹操今日有幸能召集天下義軍討伐董卓,那麼不如就以此為題?」
曹操雙目精明的看向蘇明,蘇明遲疑幾秒,隨即點了點頭。
「蘇兄,請?」
「曹兄先請!」
曹操伸出右手比作請的手勢,蘇明則是直接說道,你命的題你不先說誰先說?
「好!」
曹操站起來,頓了幾秒後說道:
「駕六龍,乘風而行。行四海,路下之八邦。
歷登高山臨溪谷,乘雲而行。行四海外,東到泰山。仙人玉女,下來翱遊。驂駕六龍飲玉漿。河水盡,不東流。解愁腹,飲玉漿。
奉持行,東到蓬萊山,上至天之門。」
此詩一出,荀彧和郭嘉都不由得露出欣賞的表情。
詩風豪邁,語意十足。
不管是駕六龍還是上至天之門都十分貼切曹操伐董的意境。
趙雲和其他士兵則是暗自點頭,雖然他們並不懂詩歌韻律,卻也能感受到曹操詩中的豪邁之情。
蘇明皺了皺眉,好在他剛剛想起了一首愛國詩,就是不知道這個時代的人能不能品鑑了。
蘇明先是拍手為曹操叫好,而其他人也是跟著拍手,曹操略有些驕傲的看著蘇明,意思是—請吧?
蘇明往前踏出一步,緩緩說道: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蘇明亦步亦趨,走一步說一句,詩句簡短,用詞考究,更重要的是這種風格的詩句他們前所未聞。
短短的十個字道盡了洛陽現狀,天子被人挾持,且少帝都被廢除,用國破兩字來形容並不為過。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荀彧聽後忍不住喃喃自語,細細品味著蘇明吐露的這兩句詩。
這十個字又將漢室如今令人落淚的現狀展現的尤為傳神,尤其是花濺淚和鳥驚心,一時間竟讓他難以從意境中掙脫。
而曹操和郭嘉等人則同樣木木的看著蘇明,耳邊傳來他擲地有聲的詩句。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趙雲心神一顫,怎麼有種毛骨悚然汗毛倒立的感覺。
忍不住抖了抖,卻看見周圍的士兵則呆呆的,眼中淚水打轉。
詩詞的力量就在於此,絕佳的詩詞能夠給人一種心靈上的震撼,即使不懂平仄規律,卻依舊能從文字,語言中感受到一股心智福靈的感覺。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荀彧情不自禁的將蘇明的詩再念了一遍,言語之間竟有些激動。
這樣的詩句,這樣的格式....
是能開宗立派的程度啊!
郭嘉也驚了,眼中竟然出現欽羨之色。
這樣的詩句雖然並不是他們所熟知的,但卻也能從其中感受到樸素,不對,是大道至簡的情感。
「好!」
見無人誇讚,曹操便主動站出來:
「此局是我輸了,曹某甘拜下風。」
曹操拱手說道,雖然他未曾研究詩經文學,但卻也能感受到蘇明這幾句詩所帶來的震撼影響。
同時將自己的詩表現的就像兒童為了彰顯辭藻的任務罷了。
「此詩可有名字?」
荀彧忍不住問道,蘇明臉色一僵,這名字一出那不就跑題了?
「此詩即興之作,未能取名。」
蘇明淡淡的說道,心裡可以慌,但是面上不能亂。
「文若」
曹操咳了咳喊道荀彧的字,荀彧反應過來自己有些失禮,隨即恭敬的朝著蘇明拱手抱歉。
「主公果真才學過人!」
趙雲感嘆的說了一聲,郭嘉愣愣的點了點頭。
原本他以為自己跟隨蘇明是及時雨,後來發現可能只是相互成就,到現在郭嘉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被蘇明帶飛了。
「那接下來就是武鬥了?」
蘇明看著曹操說道,可能是因為自己的詩句太過新穎,又或者是詩聖大人的作品太能打,他們都沒有感覺到其實自己的詩並沒有曹操那麼貼近題意。
但反正是僥倖贏了,而武鬥作為他最有自信的一局,自然是信心滿滿。
「末將願為主公出戰!」
曹操重複了一遍蘇明的話,雖然半路截胡他的人讓他很不爽,但這件事情擺在明面上還挺難解決的。
畢竟人家本就不是你部下的謀士,自然想跟誰就跟誰,就算中途反悔也有足夠的理由來推脫。
於是曹操決定換一個話題,而剛剛蘇明給他戴的高帽就很有意思。
乍一聽豪氣凜然,細細琢磨又覺得有幾分道理。
「蘇將軍此話怎講?」
曹操故意問道,他也想看看自己跟其他人比是什麼樣的評價。
「淮南袁術,主中枯骨;渤海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做大事而曦生,見小利而忘命。」
「幽州公孫瓚有勇無謀,荊州劉表名不副實,孫堅固執己見,劉璋雖為宗室,不過守土之犬。」
「其餘人不過庸庸碌碌之輩!」
幾句話將天下諸侯藐視個遍,卻聽得曹操深感認同。
(曹操:他說的...都是我的詞兒啊!)
尤其是批評袁紹這一段,曹操仿佛找到了知音一樣,恨不得上前握著蘇明的手。
荀彧見蘇明幾句話就將曹操的情緒調動,讓他不再敵視自己,一時間也只是皺了皺眉。
他目前還不是很清楚郭嘉為什麼會跟隨蘇明,這件事情只能私底下來問。
「好!」
「蘇將軍果然高見!」
曹操也沒計較這麼多,反正只要是討董的義軍他都歡迎,反正在這群義軍之中自己是老大。
冀州蘇明?
沒聽過。
安平郡自己倒是有所留意,卻也未曾聽說其中有什麼義士豪傑。
「聽聞安平郡百姓富庶,不知此可謂真假?」
曹操忽然感興趣的問道,他常在京城,卻也聽聞安平郡富庶,自然可見安平郡有多出名。
「富庶,那要看跟哪些地方相比。」
「只能說前些年朝廷鎮壓黃巾軍將安平郡搜刮的過於破敗,這幾年才緩緩有了起色,百姓勉強能種田採桑。」
郭嘉聞言忍不住嘴角抽搐,他現在有些懷疑自己當時是不是被蘇明騙了。
安平郡百姓勉強能種田採桑?
安平郡的百姓都富到只需要種一部分田便能養活一家人的地步了,這可是他親自去考察的結果,現在蘇明嘴裡就變成了勉強能....
趙雲則是面不改色的看著蘇明胡言亂語,心想著一定要從蘇明言行舉止間多學一些跟名流打交道的經驗。
你看,蘇明和曹操聊的多融洽啊。
曹操聽到蘇明的話後恍然大悟,也是,哪有一個地方遭受了戰亂還因富裕聞名的。
蘇明前半句話不假,富庶只是和其他城郡的百姓相對而言。
後半句就是純粹瞎扯了,蘇明可懶得把自己的方法經驗分享出來。
「蘇將軍可是隻身三人來助?」
「城外還有萬千將士,隨時等候征伐董賊。」
蘇明拱手正經的說道,曹操臉色尷尬的說好。
蘇明用的是等待討董,而非等待曹操的調遣,由此就可以看出蘇明和其他義軍之間的區別。
「不知蘇將軍可願與我曹操比一比?」
想起一開始蘇明對他的吹捧,曹操心中不由得生起比試一番的想法。
不是說天下英雄只有我和你嗎?
我倒是想看看到底是你強還是我強!
「怎麼比?」
蘇明並沒有直接答應下來,而是先行問道如何比試?
比文他有郭嘉,比武他有趙雲,光是這兩個人便能將自己的立於不敗之地了。
「比才學,比武力,比謀略。」
曹操主動說道,先說比試的內容的自然更有優勢。
古代以武會友並不少見,而作為諸侯,當然不可能只拿自己出來比,自己的部下也是要出來展露頭角一番。
尤其是這樣的比試能儘快的了解到對方的實力,又不會造成什麼傷亡。
當然了,輸的慘的自然心理上會受到一點創傷。
蘇明也正愁著怎麼讓曹操重視自己而不傷和氣呢。
雖然先前唇槍舌戰看上去是蘇明占了便宜,可真到了以袁紹為盟主的討董聯軍中,自己展現不出足夠的實力依舊難以受到別人的注視。
而且十八路聯軍討董是在這片天地之間出名最快的機會,這個時候你跟誰唇槍舌戰?
一個人罵另外十八路諸侯?
還是一個人跑到敵軍陣前罵陣?
亂世之中只能相信自己的槍!
曹操雖然年輕,但名氣大,最開始發布討董繳文的也是他,到時候自然有他一席之地。
「好!」
蘇明一口答應了下來,比才學蘇明腦子裡隨便扣一點九年義務教育的詩句便能小獨霸三國,至於為什麼不能完全獨霸那是因為有曹植在的三國還真不好說。
而比武力料曹操營中也沒有能夠輕鬆勝過趙雲的,比謀略嘛,蘇明此時看向站在曹操身後的一員謀士。
他穿著淡黃色的衣裳,雖然看上去樸素,但都是上好的布料,一眼便能和常人的衣服區分開來。
【荀彧:SSS級名將】
【武力:18】
【謀略:97】
【精神:94】
定睛一看,好傢夥。
剛說曹操是他見過SSS級名將中數據最均衡的,現在就來了一個SSS級名將雙維超高的。
荀彧張角的謀略也不過97點,那麼整個三國謀略能超過97的可能就只有那兩個宿命對手了吧?
而且荀彧的謀略比郭嘉還要高上兩點,按照系統的邊際效應,也許實際上荀彧比郭嘉的謀略還要強上許多。
「先比什麼?」
到現在為止,曹操才將蘇明三人看作是能與自己相提並論的級別。
畢竟不同咖位的人是不需要比的,就像呂布從未和潘鳳交過手,但誰都知道兩人的強度。
「先比才學如何?」
曹操率先說道,他不僅英勇好戰,雖然小時候沒有認真研讀過經書,但是對詩歌還算有些天賦。
如今刺董卓未成,起兵伐董,身為主公自然沒有必要下場比試武力。
「既然我曹操今日有幸能召集天下義軍討伐董卓,那麼不如就以此為題?」
曹操雙目精明的看向蘇明,蘇明遲疑幾秒,隨即點了點頭。
「蘇兄,請?」
「曹兄先請!」
曹操伸出右手比作請的手勢,蘇明則是直接說道,你命的題你不先說誰先說?
「好!」
曹操站起來,頓了幾秒後說道:
「駕六龍,乘風而行。行四海,路下之八邦。
歷登高山臨溪谷,乘雲而行。行四海外,東到泰山。仙人玉女,下來翱遊。驂駕六龍飲玉漿。河水盡,不東流。解愁腹,飲玉漿。
奉持行,東到蓬萊山,上至天之門。」
此詩一出,荀彧和郭嘉都不由得露出欣賞的表情。
詩風豪邁,語意十足。
不管是駕六龍還是上至天之門都十分貼切曹操伐董的意境。
趙雲和其他士兵則是暗自點頭,雖然他們並不懂詩歌韻律,卻也能感受到曹操詩中的豪邁之情。
蘇明皺了皺眉,好在他剛剛想起了一首愛國詩,就是不知道這個時代的人能不能品鑑了。
蘇明先是拍手為曹操叫好,而其他人也是跟著拍手,曹操略有些驕傲的看著蘇明,意思是—請吧?
蘇明往前踏出一步,緩緩說道: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蘇明亦步亦趨,走一步說一句,詩句簡短,用詞考究,更重要的是這種風格的詩句他們前所未聞。
短短的十個字道盡了洛陽現狀,天子被人挾持,且少帝都被廢除,用國破兩字來形容並不為過。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荀彧聽後忍不住喃喃自語,細細品味著蘇明吐露的這兩句詩。
這十個字又將漢室如今令人落淚的現狀展現的尤為傳神,尤其是花濺淚和鳥驚心,一時間竟讓他難以從意境中掙脫。
而曹操和郭嘉等人則同樣木木的看著蘇明,耳邊傳來他擲地有聲的詩句。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趙雲心神一顫,怎麼有種毛骨悚然汗毛倒立的感覺。
忍不住抖了抖,卻看見周圍的士兵則呆呆的,眼中淚水打轉。
詩詞的力量就在於此,絕佳的詩詞能夠給人一種心靈上的震撼,即使不懂平仄規律,卻依舊能從文字,語言中感受到一股心智福靈的感覺。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荀彧情不自禁的將蘇明的詩再念了一遍,言語之間竟有些激動。
這樣的詩句,這樣的格式....
是能開宗立派的程度啊!
郭嘉也驚了,眼中竟然出現欽羨之色。
這樣的詩句雖然並不是他們所熟知的,但卻也能從其中感受到樸素,不對,是大道至簡的情感。
「好!」
見無人誇讚,曹操便主動站出來:
「此局是我輸了,曹某甘拜下風。」
曹操拱手說道,雖然他未曾研究詩經文學,但卻也能感受到蘇明這幾句詩所帶來的震撼影響。
同時將自己的詩表現的就像兒童為了彰顯辭藻的任務罷了。
「此詩可有名字?」
荀彧忍不住問道,蘇明臉色一僵,這名字一出那不就跑題了?
「此詩即興之作,未能取名。」
蘇明淡淡的說道,心裡可以慌,但是面上不能亂。
「文若」
曹操咳了咳喊道荀彧的字,荀彧反應過來自己有些失禮,隨即恭敬的朝著蘇明拱手抱歉。
「主公果真才學過人!」
趙雲感嘆的說了一聲,郭嘉愣愣的點了點頭。
原本他以為自己跟隨蘇明是及時雨,後來發現可能只是相互成就,到現在郭嘉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被蘇明帶飛了。
「那接下來就是武鬥了?」
蘇明看著曹操說道,可能是因為自己的詩句太過新穎,又或者是詩聖大人的作品太能打,他們都沒有感覺到其實自己的詩並沒有曹操那麼貼近題意。
但反正是僥倖贏了,而武鬥作為他最有自信的一局,自然是信心滿滿。
「末將願為主公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