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復旨
禁衛不能勸阻,只能隨他。
張杰、禁衛,和被抬著的不能動彈的於康,一路上經過數個衙門,被各衙門官員和差人指指點點。
宮中禁衛抬著一個破門板,破門板上躺著一個不能動彈,滿面血污的人入了紫禁城。
這樣的消息不可謂不轟動。
昨日朝堂之上,各部院大臣,科道言官,衙門主事,都覺察到近日朝堂,似有暗流涌動。
如今大庭廣眾之下,如此一幕,豈能不讓人心中產生各種猜測?
於是競相奔走相告。
張杰怕是都沒想到,他們還沒到乾清宮,外頭的各衙門堂官,大多都已經知曉了此事。而且也都各自開始派遣信服親信,探聽內情。
等到張杰等人入了紫禁城,行至乾清宮外,白玉階下。
禁衛復旨,自然有小太監趕緊匯報。
只是小太監還未行幾步,一身蟒紋錦衫的范弘就攔住了他。
范弘兼領著乾清宮管事太監,今日之事,他自然也知道。此時遠遠看見張杰也跟著一起前來,心中正在詫異。於是攔下了小太監,打算上前問清楚。
張杰見是范弘,忙行禮。
范弘笑著點點頭,卻不著急和他說,反而看向門板上哼哼唧唧的於康。
禁衛也趕忙行禮問安。
范弘擺了擺手,皺著眉頭問:「他就是那個於百戶?怎麼搞成這幅樣子了?」
禁衛忙答道:「到了詔獄,人已經成這樣了,從死牢里提出來的。」
「哎!真是造孽哦!短短几個時辰,把人折磨成這樣。都是同僚,怎麼能下這麼重的手?」
禁衛們不敢接話。
范弘也不追問,轉而看向張杰:「張百戶,陛下安排的事兒,這就辦完了?」
他當然不相信張杰這麼快就能辦成,是以故意有此一問。
張杰也不隱瞞:「還未來得及去辦。」
范弘見他如此誠實回答,也是一愣,好奇道:「既然還未辦成,這個時候來宮裡作甚?」
「復旨。」
范弘愕然,盯著張杰的臉,直直的看。
張杰也不怯懦,雖然看著謙遜有禮,但似乎又對他口中『復旨』一事,成竹在胸。
范弘嘆了一聲:「也罷,咱就進去和陛下說一聲,至於陛下見不見,當另說。」
之後又看著於康:「這副模樣,驚著陛下該如何,不如……」
張杰突然深深一躬:「煩請范公公通稟一聲。」
范弘面有為難之色,張杰今日之舉,他豈能看不出其中貓膩。
正值青春年少,熱血奮勇之時,顯然是看不慣了,非要衝這個大個不可。
本來以他英國公府嫡長孫這個名頭,也並無不可。奈何他這個嫡長孫,如今地位,岌岌可危。
這樣的時刻,還偏偏去招惹馬順。
馬順背後是誰?他一個愣頭小子,怎麼敢去參合其中?
就是他那位鼎鼎大名的祖父,在此事上,怕也要思慮再三的吧?何必非要還去給本就不喜歡他的祖父,再添一條改立世子的理由?
只是看著張杰清亮無暇的眸子,范弘突然心中生出一絲同情。
心中哀嘆一聲:「罷了罷了!咱就權當不知道,幫他通稟一聲。」
心中雖然同情,但范弘的語氣卻異常冷漠:「等著!」
說完,就轉身登上白玉台階,往乾清宮去了。
……
於康趴在門板上,靜靜看著張杰的決然之色,和范弘離去時的背影。
他突然覺得,現下這個時候,果然還是有轉圜的餘地的。
王太監雖然黨羽密布,權傾朝野。朱祁鎮雖然意氣用事,偏聽偏信。
但這座城裡,依然還是有許多保留著正常思緒的人。
范弘,也果然不愧是先帝最信任的大太監之一。
於康此時口不能言,身不能動。
但今日之事已成,如此模樣,如此慘態,倒也不用再做一些多餘的事情。
……
也就一會兒的功夫,范弘去而復返。
不過,這次和他一起的,還有朱祁鎮和王振,甚至那名之前在午門和張杰有過一面之緣的梁公公也在。
朱祁鎮腳下最快,他一步兩個台階,甩開其他人好幾個身位。
他自始至終,目光一直鎖定在趴著的於康身上。
「參見陛下!」
朱祁鎮剛一露面,張杰和禁衛就已經跪下行禮。
於康不能動彈,但情緒卻顯得最為激動,身體不停地向前蛄蛹著,口中還一直發出:「呃呃呃……」的聲音,涎水甚至都從嘴角滴落下來,他竟不知。
朱祁鎮似攜著怒氣,只是看到不停蠕動的於康時,卻變得有些焦急,甚至喝罵起幾名禁衛:「你們做什麼吃的,人都傷成這副樣子了,怎麼不先去求醫診治?」
幾名禁衛身體直發抖,頭都不敢抬。
好在張杰此時忙出言回話:「陛下,這次是臣的錯,臣怕陛下等著復旨,而且想著,於百戶是鐵錚錚的漢子,忍上些許時間,也無礙。」
於康忙在一邊附和:「呃呃呃……」
朱祁鎮這才似反應過來,一張稚氣未脫的臉突然間就沉了下去:「張杰,朕讓你去辦的事,你都辦好了?」
張杰又拜了一次:「啟稟陛下,還沒有。」
「還沒有?」朱祁鎮笑了一聲,只是這笑聲中,全然聽不出一絲高興的情緒。
張杰再拜一次。
「陛下,我們幾人去北鎮撫司大獄提人,到了才知道,於百戶被關進死牢,曹千戶還下了命令給看守的獄卒,嚴刑折磨。」
「此行此舉,在北鎮撫司已然掀起軒然大波,同僚們看到於百戶慘樣,說什麼的都有。早不是陛下之前吩咐提人時的境況。」
「事情嚴重,臣覲見陛下,就是要稟報此事。請聖意決裁,之後該如何處置。」
朱祁鎮臉色稍緩。
這時,一直立在朱祁鎮身側,未發一言的王振卻突然發難。
「你們既然知道此事嚴重,為何還要招搖過市,鬧得沸沸揚揚?說,你們究竟安的是什麼心?」
禁衛們渾身發抖,心中都大驚。
「王公如何得知?」
他們本也不想如此,奈何這位張爺在前面領路,他們不得不如此。
如今被王振當面點出,他們心中盡都以為有人已經將外面的事,稟報宮裡。一時間,驚懼,害怕等各種情緒,充盈心間。
各自戰戰兢兢,不敢一言。
王振見他們如此模樣,冷哼一聲,對正滿頭霧水的朱祁鎮說道:
「陛下,人傷成這副模樣,即便是怕耽誤陛下召見,也該準備乘輿,將人遮擋嚴實抬進宮中。如此抬著一個破門板招搖過市,此舉若不是蠢笨,就是用心險惡。」
張杰、禁衛,和被抬著的不能動彈的於康,一路上經過數個衙門,被各衙門官員和差人指指點點。
宮中禁衛抬著一個破門板,破門板上躺著一個不能動彈,滿面血污的人入了紫禁城。
這樣的消息不可謂不轟動。
昨日朝堂之上,各部院大臣,科道言官,衙門主事,都覺察到近日朝堂,似有暗流涌動。
如今大庭廣眾之下,如此一幕,豈能不讓人心中產生各種猜測?
於是競相奔走相告。
張杰怕是都沒想到,他們還沒到乾清宮,外頭的各衙門堂官,大多都已經知曉了此事。而且也都各自開始派遣信服親信,探聽內情。
等到張杰等人入了紫禁城,行至乾清宮外,白玉階下。
禁衛復旨,自然有小太監趕緊匯報。
只是小太監還未行幾步,一身蟒紋錦衫的范弘就攔住了他。
范弘兼領著乾清宮管事太監,今日之事,他自然也知道。此時遠遠看見張杰也跟著一起前來,心中正在詫異。於是攔下了小太監,打算上前問清楚。
張杰見是范弘,忙行禮。
范弘笑著點點頭,卻不著急和他說,反而看向門板上哼哼唧唧的於康。
禁衛也趕忙行禮問安。
范弘擺了擺手,皺著眉頭問:「他就是那個於百戶?怎麼搞成這幅樣子了?」
禁衛忙答道:「到了詔獄,人已經成這樣了,從死牢里提出來的。」
「哎!真是造孽哦!短短几個時辰,把人折磨成這樣。都是同僚,怎麼能下這麼重的手?」
禁衛們不敢接話。
范弘也不追問,轉而看向張杰:「張百戶,陛下安排的事兒,這就辦完了?」
他當然不相信張杰這麼快就能辦成,是以故意有此一問。
張杰也不隱瞞:「還未來得及去辦。」
范弘見他如此誠實回答,也是一愣,好奇道:「既然還未辦成,這個時候來宮裡作甚?」
「復旨。」
范弘愕然,盯著張杰的臉,直直的看。
張杰也不怯懦,雖然看著謙遜有禮,但似乎又對他口中『復旨』一事,成竹在胸。
范弘嘆了一聲:「也罷,咱就進去和陛下說一聲,至於陛下見不見,當另說。」
之後又看著於康:「這副模樣,驚著陛下該如何,不如……」
張杰突然深深一躬:「煩請范公公通稟一聲。」
范弘面有為難之色,張杰今日之舉,他豈能看不出其中貓膩。
正值青春年少,熱血奮勇之時,顯然是看不慣了,非要衝這個大個不可。
本來以他英國公府嫡長孫這個名頭,也並無不可。奈何他這個嫡長孫,如今地位,岌岌可危。
這樣的時刻,還偏偏去招惹馬順。
馬順背後是誰?他一個愣頭小子,怎麼敢去參合其中?
就是他那位鼎鼎大名的祖父,在此事上,怕也要思慮再三的吧?何必非要還去給本就不喜歡他的祖父,再添一條改立世子的理由?
只是看著張杰清亮無暇的眸子,范弘突然心中生出一絲同情。
心中哀嘆一聲:「罷了罷了!咱就權當不知道,幫他通稟一聲。」
心中雖然同情,但范弘的語氣卻異常冷漠:「等著!」
說完,就轉身登上白玉台階,往乾清宮去了。
……
於康趴在門板上,靜靜看著張杰的決然之色,和范弘離去時的背影。
他突然覺得,現下這個時候,果然還是有轉圜的餘地的。
王太監雖然黨羽密布,權傾朝野。朱祁鎮雖然意氣用事,偏聽偏信。
但這座城裡,依然還是有許多保留著正常思緒的人。
范弘,也果然不愧是先帝最信任的大太監之一。
於康此時口不能言,身不能動。
但今日之事已成,如此模樣,如此慘態,倒也不用再做一些多餘的事情。
……
也就一會兒的功夫,范弘去而復返。
不過,這次和他一起的,還有朱祁鎮和王振,甚至那名之前在午門和張杰有過一面之緣的梁公公也在。
朱祁鎮腳下最快,他一步兩個台階,甩開其他人好幾個身位。
他自始至終,目光一直鎖定在趴著的於康身上。
「參見陛下!」
朱祁鎮剛一露面,張杰和禁衛就已經跪下行禮。
於康不能動彈,但情緒卻顯得最為激動,身體不停地向前蛄蛹著,口中還一直發出:「呃呃呃……」的聲音,涎水甚至都從嘴角滴落下來,他竟不知。
朱祁鎮似攜著怒氣,只是看到不停蠕動的於康時,卻變得有些焦急,甚至喝罵起幾名禁衛:「你們做什麼吃的,人都傷成這副樣子了,怎麼不先去求醫診治?」
幾名禁衛身體直發抖,頭都不敢抬。
好在張杰此時忙出言回話:「陛下,這次是臣的錯,臣怕陛下等著復旨,而且想著,於百戶是鐵錚錚的漢子,忍上些許時間,也無礙。」
於康忙在一邊附和:「呃呃呃……」
朱祁鎮這才似反應過來,一張稚氣未脫的臉突然間就沉了下去:「張杰,朕讓你去辦的事,你都辦好了?」
張杰又拜了一次:「啟稟陛下,還沒有。」
「還沒有?」朱祁鎮笑了一聲,只是這笑聲中,全然聽不出一絲高興的情緒。
張杰再拜一次。
「陛下,我們幾人去北鎮撫司大獄提人,到了才知道,於百戶被關進死牢,曹千戶還下了命令給看守的獄卒,嚴刑折磨。」
「此行此舉,在北鎮撫司已然掀起軒然大波,同僚們看到於百戶慘樣,說什麼的都有。早不是陛下之前吩咐提人時的境況。」
「事情嚴重,臣覲見陛下,就是要稟報此事。請聖意決裁,之後該如何處置。」
朱祁鎮臉色稍緩。
這時,一直立在朱祁鎮身側,未發一言的王振卻突然發難。
「你們既然知道此事嚴重,為何還要招搖過市,鬧得沸沸揚揚?說,你們究竟安的是什麼心?」
禁衛們渾身發抖,心中都大驚。
「王公如何得知?」
他們本也不想如此,奈何這位張爺在前面領路,他們不得不如此。
如今被王振當面點出,他們心中盡都以為有人已經將外面的事,稟報宮裡。一時間,驚懼,害怕等各種情緒,充盈心間。
各自戰戰兢兢,不敢一言。
王振見他們如此模樣,冷哼一聲,對正滿頭霧水的朱祁鎮說道:
「陛下,人傷成這副模樣,即便是怕耽誤陛下召見,也該準備乘輿,將人遮擋嚴實抬進宮中。如此抬著一個破門板招搖過市,此舉若不是蠢笨,就是用心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