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可惡至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言至於此,王文本該拂袖而去。

  但今日,他卻有些奇怪,並沒有急於離開,反而眼神中帶著一絲羨慕,看向于謙。

  接著突然一聲長嘆:「或許,廷益兄說的是對的。」

  于謙一愣,還以為自己聽錯了,錯愕的看向王文。

  「若無意外,廷益兄應該很快就能出獄了,一首「詠煤炭」,甚得陛下聖心。某些人再想妄進讒言構陷,怕是很難了,廷益兄這詩做的值啊!」

  見于謙一頭霧水。王文心中卻有些得意。但他不打算和于謙細說。

  于謙百思不得其解的模樣,令他心中大暢。

  他艷羨于謙養了一個好兒子,雖不是親生,卻深得他言傳身教。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還善於抓中時機,在最恰當的時候,誦出了最恰當的一首詩。

  聖心這種東西,真的無法言說。

  有些人,一句話,一件小事或許就能得到。

  還有些人,自詡才智過人,然窮其一生,也得不到分毫。

  時也?命也?

  于謙望著王文離開的背影,心中轉過數個念頭,王文雖沒有明說,但于謙也能猜出個大概。

  低聲喃喃道:「難道是康兒?」

  ……

  王文儘管在某些事上,和這位倔強的同年志趣不同,但此刻他確實是替同年高興。

  今日朔望朝會上,同年的這位養子,第一次朝參,絲毫不見緊張。

  不僅侃侃而談,且在寥寥數語間,做出了自己一班老傢伙也不曾做到的事,如何不令人嘆服。

  散朝後,他第一時間衝進牢獄之中,就是想看看同年的反應。

  幾句試探之後,他看出,朝堂上的一切,不是同年預先謀劃。

  儘管之前,他也覺得,以同年以往的為人行事,不可能是。

  相別十數載,這期間,和同年只是寥寥數次閒談。大多時候,知道同年的消息,還是在一些公文當中。

  朝會上時,觀同年養子談吐,他以為同年變了。

  但剛剛看了同年反應,才知道他還是他,依然如舊。

  「廷益兄,你當真養了個好兒子啊!」

  王文雖然打心底心裡為同年高興。

  但他心裡其實並不認同于謙的為官之道。

  做官麼!既然要做些事情,當然要捨棄一些東西,儘管那些東西很重要,但明知很重要,依然捨去,又何嘗不是一種大毅力?

  又回想起朝會上種種,回想起座主楊士奇今日的變化。他總覺得,一些事情似乎在發生轉變。

  自從結交王太監以來,他得以迅速升遷。如今已經坐到了都察院這個二品衙門的堂官這個位置上。

  這期間,座主楊士奇和他之間看似依然和氣。

  但他知道,自己和閣老之間,早已經隔了一層。

  今日閣老公然和王太監爭執,似有老驥伏櫪之志,但他並不對閣老的轉變有任何希冀。

  若是再早兩年,或許自己會選擇追隨閣老的腳步吧!

  但如今,閣老已經很老了。

  另一個更要命的是,他那個兒子的名聲,就連京師官員都早有耳聞。

  偏偏閣老卻不信。

  王文心中知道,閣老若是晚節不報,大抵是會應在這個兒子身上。

  今日朝會,看似王太監節節敗退,但除了于謙之事以外,其他幾乎所有事情,都沒有定論。

  他甚至能預見到,就在一兩日,陛下的旨意傳至各衙門,將會出現何種讓所有人都瞠目結舌一幕。

  「閣老,王太監在陛下心中的位置,或許比你們預想的還要高。陛下厭煩諸位老臣之心,也要高於你們的預料。」

  王振感慨良多,思緒萬千,到最後搖搖頭,化作一聲長嘆。

  ……

  楊士奇好不容易拜託糾纏,和楊溥、曹鼐、馬愉三人,回到內閣。

  曹鼐性情最急,將廳房內侍應趕出去後,早已按耐不住,對楊士奇、楊溥說道:

  「二位先生,陛下怎麼突然散朝了。我等準備許久,就是要在瓦剌使團一事上,給閹黨迎頭痛擊,如今事情發展成這樣,下一步咱們該如何做?」


  楊士奇幽幽道:「等旨意吧!現在不是還沒定下,此案交給那個衙門去辦麼?」

  曹鼐愈發急躁:「看如今態勢,除了錦衣衛,還能是哪家?」

  楊士奇搖搖頭:「萬鍾切莫著急,即便是交給錦衣衛,也並不一定是壞事。」

  「不是壞事?西揚先生難道不知,錦衣衛指揮使馬順,向來唯王太監馬首是瞻,充當其爪牙。這次的事,明眼人哪個看不出,是閹黨一夥做的?把案子和人證物證交給錦衣衛,這和罪犯自己審自己,又有何區別?」

  馬愉插言道:「萬鍾難道忘了,陛下昨日剛下了道旨意,新任命了一位徐鎮撫?北鎮撫司再也不是馬順這個錦衣衛指揮使親自理事了。」

  曹鼐皺眉。

  楊溥本來剛回京不久,近來發生的這些事,沒有親身經歷,只是聽楊士奇大概提了幾句。但此刻,他似是想到什麼,看向楊士奇,問道:

  「這位徐鎮撫的來歷,是不是……」

  未等他說完,楊士奇便點頭道:「徐良的親姑姑,就是慈寧宮侍奉太皇太后的那位。」

  「我就說看著面善,原來果真是徐家的人?」楊溥恍然大悟。

  楊士奇笑了笑:「徐良雖出身徐家,但當年徐姑姑那件事後,徐良卻是已經脫離了徐家,自立門戶。之前徐良能以百戶之身,調動禁衛,攔住各方勢力,正是有太皇太后給的信憑。」

  曹鼐眼睛一亮:「西揚先生是說,若是此案落在北鎮撫司,才是大大的轉機?難道時太皇太后想對王太監動手?有她老人家出手,閹黨一夥豈不是要損失慘重?」

  哪知楊士奇卻諱莫如深,並不說。

  接著更是對三人抱拳一揖。

  「諸位,老夫今日身體不適,得告假半日,就先去了。」

  三人面面相覷。

  楊士奇面色紅潤,神采奕奕,哪裡能看出半分身體不適來。

  這老倌近來行事,愈發讓人捉摸不透。

  今日朝堂之上,就已經夠讓人驚訝的了。如今這一出,又是在做什麼?

  楊士奇卻不等他們回應,竟直接離開了。

  三人一頭霧水,曹鼐一腔熱火,此刻也被澆滅了大半。

  ……

  其實楊士奇急於離開,並不是為別的,也不是他口中說的身體不適。

  他現在最急於做的一件事就是,見到於康,親自問問他,究竟想要做什麼?

  他心裡如今只有一個念頭。

  「這小子,肯定有什麼重要的事情瞞著老夫。小心謹慎本事好事,可是連老夫也瞞著、防著,當真是可惡至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