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好家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康!」

  朝上眾臣,目光盡皆注視了過去,滿眼好奇。

  吳煜更是一副見了鬼的模樣。

  所有人心裡都生起一絲怪念頭,于謙系獄,他的養子卻被陛下特旨召來參加朔望朝會。

  這究竟是一個什麼信號。

  不少人都知道,于謙巡撫晉豫。身邊只帶了一個養子,且未曾聽聞這名養子有官身。

  于謙回京才幾日,養子就試百戶了?

  父親系獄,兒子升官,這是什麼鬼情況?

  而且錦衣衛乃天子親軍,一個空額,不知有多少人盯著。

  這麼輕易就能進了麼?

  瞬間,朝堂上鴉雀無聲。

  有些人已經從心裡以為,于謙系獄一事,自始至終就是某種陰謀計劃。

  他們甚至開始在猜測,于謙這次系獄,究竟是真是假?

  可是于謙得罪王振,這總不會有假。

  眾人腦中一團亂麻,實在搞不清,這其中究竟有什麼樣的內幕。

  還有人突然想起,那日去於家,捕拿于謙的,正是劉年。

  這其中,究竟又有什麼貓膩?

  本來還不信劉年做下那等有辱斯文之事的,現下也信了八九成。

  聽說那日,劉年故意給于謙加了鐐,還淨挑人多的地方走。劉年此種行徑,定然是和于謙結了怨。

  報復!肯定是報復!

  原來劉年此人,不僅私德敗壞,還挾私報復。

  劉年不知不覺間,又迎來一波鄙夷的眼神。

  ……

  眾臣望著跪倒在地的於康,最後又齊刷刷看向金台御帷上,那位年輕的皇帝陛下。

  於康出現在朝會班列,本就耐人尋味。

  王振又故意隱去此事,且今日行狀,也尤為奇怪,似乎不想在劉年私德敗壞之事上,花費過多時間,甚至可以說有為其遮掩的可能。

  如今,於康既已出現。所有人當然都想看看,接下來這兩位該如何決斷劉年之事。

  吳煜第一個反應過來,本來陛下已經決議放過此事。

  可現在,當事人就在此處,還是被陛下你親自特旨召來,再不當庭對峙,恐怕說不過去了吧?

  王直也在這一刻,同出班列,無聲之中,態度盡顯。

  吳煜拜倒,奏稟道:「陛下,既然當事二人都在,何不就此分辨清楚?至於處置之事,待二人對峙之後,陛下聖裁,他們也心服口服。」

  王直也同樣拜倒:「臣附議!」

  接著又有數人,如出一轍。

  不過,朝中大多數官員,依然還是抱著看戲的狀態,加上他們嗅出一絲不對勁,都打算明哲保身,想看看事態的發展走向究竟為何!

  王振臉色黑沉,卻無法反駁。

  朱祁鎮臉色剛開始也不好看,但很快他便又轉換了一副面孔,口中卻道:「朕差點忘了此事,既然如此,就將此事當庭了了。」

  吳煜得了聖諭,生怕時間長了節外生枝,連忙謝恩,接著便喊於康:

  「於試百戶,之前你一直在班列,聽了這麼多,也該說說了吧!」

  劉年插言道:「你說清楚,我……此事到底是真是假,你又是否親眼看到?」

  於康搖了搖頭。

  吳煜一愣,眼神一縮:「你可想好了再說。」

  劉年也有些愕然,他沒想到於康竟沒有落井下石。

  但馬上,他又對著吳煜吼道:「沒有就是沒有,何來想好了再說?你是想讓他胡亂編造麼?」

  「你放屁!」

  眼見二人又要吵起來,於康連忙道:

  「二位,陛下面前,二位莫要爭吵,此事待我詳細說來。」

  劉年皺眉,吳煜也同樣眉頭緊蹙。

  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到於康身上。

  被這麼多大佬如此盯著,於康這個慣會躲在暗處的性格,一時也有些緊張。

  不過這個時候,的確是收拾劉年這個陰溝里的臭老鼠,最好的時機。


  於康也不含糊,清了清嗓子說道:

  「那日,父親與我趕了六天的路,一路上沒怎麼停歇。到了京師,自是風塵僕僕。加之父親臨行前,怕損毀官服,就吩咐我找了兩件舊袍。等到了城門口,恰逢巡城兵馬司嚴查城防,逮捕逃役。我和父親因為衣裝破舊,便被劉御史麾下巡役謾罵,還動了手。」

  吳煜這時,大聲配合道:「豈有此理,堂堂三品大員,竟然被這些小吏當面折辱,巡城御史當真是威風的緊啊!」

  於康樂得有人替自己打擂,乾脆藉機閉口,不往下說。

  劉年大怒:「那日尋釁之人,乃是借調的順天府衙役,和我有什麼關係。」

  這一開口,又惹了班列中一位大佬。

  此人含怒出列,正是順天府尹姜濤。

  他一出列,就指著劉年怒斥道:

  「劉年,你借調了人是不假,可我順天府對下面吏員、衙役的約束,向來嚴苛。」

  「他們當值之時,從不飲酒。反倒是被你借調去之後,染上了當值飲酒的惡習。他們回來,我狠狠的處罰了他們。」

  「而且他們口中所說,是東城兵馬司的副指揮親自帶著他們飲酒。甚至借著將人灌倒,趁機非禮那衙役的娘子。這就是你督管的好屬下?」

  「我還沒尋你麻煩,你倒是撇的一乾二淨,將所有髒水都潑到順天府來了。今日姜某人倒是要和你好好論論此事。」

  於康一聽,想起那日的事。

  至於是姜濤口中的非禮,還是他自己當時信口一說的偷人,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劉年又扯出一件自己的糗事。

  吳煜更是火上澆油:「還真是什麼樣的堂官,就會督領什麼樣的下僚。看來外面傳的那些,並不都是空穴來風啊!」

  劉年只隨意一句,便又惹了人。吳煜更是藉機冷嘲熱諷。

  但劉年此時卻顧不上這些,而是盯著於康。

  「我是在問你,你可有親眼看見,我掏……」說到此處,羞憤難當。

  於康連忙道:「那倒沒有,劉御史即便是掏,也不會當著我和父親的面掏,父親的脾氣,眾所周知,要是有人敢當面坐做下這事,他定然手起刀落……,外面傳的有些離譜,當時並不是那樣。劉御史這不好好的麼!」

  劉年本來生怕於康挾私報復,信口胡說。

  哪知於康這時反倒替他抱打不平,這著實讓他感到意外。

  儘管於康口中所言,讓他聽著極不舒服,甚至無意間夾了夾腿,但總歸說的是實情。

  眾人表情也各自不一,大多老大人,都手撫長須,滿意點頭。

  似乎都在讚嘆:「此子品性,果然承襲乃父,於家家風,果然名不虛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