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真情還是假意
王振只覺得脖頸發涼。
他猶記得,朝初時,在慈寧宮,被太皇太后身邊劍侍,用劍架在脖子上時,那種在生死之間來回遊盪的感覺。
難道?是太皇太后要對付我?
可很快,他又將這種想法排除在外。
太皇太后真要是想讓他死,何必用這樣的手段?
想來想去,也理不出個思緒來。
最後,看向跪在地上的喜寧,突然一腳踹了上去。
「還不給我說清楚,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你們想死,別拉著我一起。」
喜寧硬挨了一腳,重新跪好,回道:
「是阿力持,他被人綁了,至於其中具體怎麼回事,還沒來得及細查,我也不知。」
「阿力持?那個瓦剌行商?他怎麼也摻合進來了?他以前不是只幫你們盜賣些宮裡流出的小玩意麼?而且我記得你之前和我說過,他一直只和你弟弟聯繫。」
「他……他……」
見喜寧一副難以啟齒的樣子,王振又是一腳踹了過去。
多年以來,王振以儒士自詡,便是真的要殺人,也只是笑眯眯說出口。從未像今日這般暴躁過。
正因為如此,喜寧心中升起一絲懼意。
「說,你們究竟還有多少事瞞著我?」王振怒斥。
「叔,不是瞞著您,我也是近來才知道,阿力持其實是瓦剌一個什麼知院的人,一直以來,花大價錢買咱們貨物的,就是那個勞什子知院。」
「這阿力持極擅易容偽裝之術,我和他也曾見過幾面,每次相見,他容貌都會有變化,要是不細瞧,都分不清是不是他。」
「只是此人有個怪癖,喜歡竊玉偷香。可這次,也不知他如何想的,在花巷裡,一連睡了好幾個婊子,卻不願給銀子,每次都是偷偷在半夜溜了。或許就是因為如此,才被人盯上了。」
「到現在,我都不知道,他那樣的本事,究竟是怎麼露餡的。」
王振聽完,一陣膩味,愈發覺得底下這些人不長腦子。
於是指著喜寧的腦袋,恨鐵不成鋼道。
「做嫖客不願花銀子,如此人品,如此道德敗壞。你們卻和這種人做生意,豈能有好下場?罷了罷了,現在我問你,這個阿力持,究竟什麼時候被綁的?」
喜寧縮著身子,搖了搖頭。
王振喟然長嘆:「一群蠢貨,到了現在這地步,還是一問三不知。等著吧,等著一起列成隊,排成行,被劊子手一起砍腦袋。」
「叔……!」
喜寧滿目驚恐,渾身開始顫抖。
王振卻在此刻,心裡想著一處地方,想著一個人。
「叔……!」
喜寧盡力維持強撐,讓篩糠一般的身子還能挺直。
他現在早已將所有希望,都放在了這個他心中,無所不能的人身上。
他心裡清楚,只要眼前這個人願意,他就不會死,弟弟也就不會死。
他和弟弟身上的血脈,就還有機會延續下去。
來時,他已經將弟弟喜勝藏了起來,就等一切塵埃落定。
若是不能,屆時,弟弟只能隱姓埋名,繼續如以前那般,顛沛流離,受盡欺辱的活著。
好在王振還是心軟了。
當王振第三次抬起腳,卻沒有踹下來,喜寧就知道,自己可能還有機會活。
於是便如溺水之人,抓到救命稻草。
他要讓王振救他,心甘情願的救他。
「叔,我向來視您如父,如今闖下這樣的禍端,罪該萬死。叔您放心,無論最後結果如何,我一定會咬死,是我財迷心竅,才做出這種事,斷不會再攀連任何一人。如今唯有一願,我死後,還望叔能賞我弟弟一口飯吃,只要他能活下去就行。」
見王振還無反應。喜寧便知道,得做的更決絕些。
不然很難取信他。
口中又嘟嘟囔囔,似行屍走肉一般說了一句。
「或許,只有我死了,叔才能安全,弟弟才能安全。」
聲音很小,卻足夠讓該聽的人聽見。
說完,一咬牙,晃悠悠起身,直往旁邊磚牆上撞去。
王振本來聽著喜寧的話,徒自動情。
突然瞧見他眼神不對,又聽見他口中細如蚊音的那句話。接著就看見喜寧朝磚牆上撞。
知道喜寧這是準備以一死,頂下所有罪。
這個時刻,王振心中泛起狂瀾,再也忍不住,一把拽住喜寧。
「你做什麼?」
「叔,我死了,這件事就了了。」
「了了?這麼大的事,就你一個人,能辦的成?你莫不是真當這座城裡的人,都是傻子不成?」
「叔,我死了,線索就斷了,叔處置起來也方便,其他人都是叔的左膀右臂,能給叔辦事。只有我,總給叔添麻煩……,這次就當我盡孝了。」
話說的窩囊,卻直擊王振心中最柔軟處。
但多年以來,養成的那種,從不將真正感性一面示之以人的習慣,讓他話出口時,仍是淡淡然。
「好了!還沒到尋死覓活的時候,事情或許還有轉機。」
「啊?」
喜寧一副驚訝,不可置信的模樣。甚至張大了嘴。
王振頓覺有些好笑,說道:
「不必如此驚訝,事成不成,要看咱們請的那尊大佛,願不願意開尊口,指條明路。」
「大佛?誰啊!」
王振卻沒有回答,而是吩咐喜寧:
「你去找馬順,和他說我要去北鎮撫司見那個人,讓他先準備好一個死囚,和那人身段樣貌相仿的,若是談妥了,或許要用。」
喜寧連忙點頭。
他深知,這個時候,王振不說,他絕對不能問。
問了,引起王振反感,反而適得其反。
「你先去吧!我晚些時候再過去。」
喜寧連忙領命離去。
直到轉過好幾個彎,完全看不見王振身影,他才長舒了口氣。
眼中精光一閃而過,嘴角勾了勾,直奔錦衣衛衙門。
……
慈寧宮東暖閣。
太皇太后張氏和正統皇帝朱祁鎮,一左一右坐在繡塌兩邊,兩人中間只隔著一隻梅紋漆幾。
此時,朱祁鎮眉頭緊鎖,聽著於康和徐良的奏稟。
等聽到最後,已是怒容滿面。
太皇太后卻閉目養神,仿佛這一切,都和自己沒有關係。
直到二人將之前和太皇太后講的,又和朱祁鎮講了一遍,毫無遺漏,這才垂手,侍立在旁。
太皇太后這時,也睜開了眼,看著朱祁鎮:
「陛下,這件事,該如何處置?」
「還留著這些禍患作甚?當然是將他們一個個揪出,全部砍了腦袋。」
太皇太后卻似不甚滿意他的回答,繼續追問;
「還有呢?」
朱祁鎮一頭霧水:「還有?」
太皇太后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但最後那絲希冀,卻仍未退去。
「陛下難道就沒有看出點別的?」
朱祁鎮看了看皇祖母,又環顧四周,將目光落在徐良和於康身上。
突然,似心領神會一般。
「皇祖母放心,朕絕不會忘記徐百戶他們的功勞。」
太皇太后眼中最後那絲希冀,也終於完全褪去。
他猶記得,朝初時,在慈寧宮,被太皇太后身邊劍侍,用劍架在脖子上時,那種在生死之間來回遊盪的感覺。
難道?是太皇太后要對付我?
可很快,他又將這種想法排除在外。
太皇太后真要是想讓他死,何必用這樣的手段?
想來想去,也理不出個思緒來。
最後,看向跪在地上的喜寧,突然一腳踹了上去。
「還不給我說清楚,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你們想死,別拉著我一起。」
喜寧硬挨了一腳,重新跪好,回道:
「是阿力持,他被人綁了,至於其中具體怎麼回事,還沒來得及細查,我也不知。」
「阿力持?那個瓦剌行商?他怎麼也摻合進來了?他以前不是只幫你們盜賣些宮裡流出的小玩意麼?而且我記得你之前和我說過,他一直只和你弟弟聯繫。」
「他……他……」
見喜寧一副難以啟齒的樣子,王振又是一腳踹了過去。
多年以來,王振以儒士自詡,便是真的要殺人,也只是笑眯眯說出口。從未像今日這般暴躁過。
正因為如此,喜寧心中升起一絲懼意。
「說,你們究竟還有多少事瞞著我?」王振怒斥。
「叔,不是瞞著您,我也是近來才知道,阿力持其實是瓦剌一個什麼知院的人,一直以來,花大價錢買咱們貨物的,就是那個勞什子知院。」
「這阿力持極擅易容偽裝之術,我和他也曾見過幾面,每次相見,他容貌都會有變化,要是不細瞧,都分不清是不是他。」
「只是此人有個怪癖,喜歡竊玉偷香。可這次,也不知他如何想的,在花巷裡,一連睡了好幾個婊子,卻不願給銀子,每次都是偷偷在半夜溜了。或許就是因為如此,才被人盯上了。」
「到現在,我都不知道,他那樣的本事,究竟是怎麼露餡的。」
王振聽完,一陣膩味,愈發覺得底下這些人不長腦子。
於是指著喜寧的腦袋,恨鐵不成鋼道。
「做嫖客不願花銀子,如此人品,如此道德敗壞。你們卻和這種人做生意,豈能有好下場?罷了罷了,現在我問你,這個阿力持,究竟什麼時候被綁的?」
喜寧縮著身子,搖了搖頭。
王振喟然長嘆:「一群蠢貨,到了現在這地步,還是一問三不知。等著吧,等著一起列成隊,排成行,被劊子手一起砍腦袋。」
「叔……!」
喜寧滿目驚恐,渾身開始顫抖。
王振卻在此刻,心裡想著一處地方,想著一個人。
「叔……!」
喜寧盡力維持強撐,讓篩糠一般的身子還能挺直。
他現在早已將所有希望,都放在了這個他心中,無所不能的人身上。
他心裡清楚,只要眼前這個人願意,他就不會死,弟弟也就不會死。
他和弟弟身上的血脈,就還有機會延續下去。
來時,他已經將弟弟喜勝藏了起來,就等一切塵埃落定。
若是不能,屆時,弟弟只能隱姓埋名,繼續如以前那般,顛沛流離,受盡欺辱的活著。
好在王振還是心軟了。
當王振第三次抬起腳,卻沒有踹下來,喜寧就知道,自己可能還有機會活。
於是便如溺水之人,抓到救命稻草。
他要讓王振救他,心甘情願的救他。
「叔,我向來視您如父,如今闖下這樣的禍端,罪該萬死。叔您放心,無論最後結果如何,我一定會咬死,是我財迷心竅,才做出這種事,斷不會再攀連任何一人。如今唯有一願,我死後,還望叔能賞我弟弟一口飯吃,只要他能活下去就行。」
見王振還無反應。喜寧便知道,得做的更決絕些。
不然很難取信他。
口中又嘟嘟囔囔,似行屍走肉一般說了一句。
「或許,只有我死了,叔才能安全,弟弟才能安全。」
聲音很小,卻足夠讓該聽的人聽見。
說完,一咬牙,晃悠悠起身,直往旁邊磚牆上撞去。
王振本來聽著喜寧的話,徒自動情。
突然瞧見他眼神不對,又聽見他口中細如蚊音的那句話。接著就看見喜寧朝磚牆上撞。
知道喜寧這是準備以一死,頂下所有罪。
這個時刻,王振心中泛起狂瀾,再也忍不住,一把拽住喜寧。
「你做什麼?」
「叔,我死了,這件事就了了。」
「了了?這麼大的事,就你一個人,能辦的成?你莫不是真當這座城裡的人,都是傻子不成?」
「叔,我死了,線索就斷了,叔處置起來也方便,其他人都是叔的左膀右臂,能給叔辦事。只有我,總給叔添麻煩……,這次就當我盡孝了。」
話說的窩囊,卻直擊王振心中最柔軟處。
但多年以來,養成的那種,從不將真正感性一面示之以人的習慣,讓他話出口時,仍是淡淡然。
「好了!還沒到尋死覓活的時候,事情或許還有轉機。」
「啊?」
喜寧一副驚訝,不可置信的模樣。甚至張大了嘴。
王振頓覺有些好笑,說道:
「不必如此驚訝,事成不成,要看咱們請的那尊大佛,願不願意開尊口,指條明路。」
「大佛?誰啊!」
王振卻沒有回答,而是吩咐喜寧:
「你去找馬順,和他說我要去北鎮撫司見那個人,讓他先準備好一個死囚,和那人身段樣貌相仿的,若是談妥了,或許要用。」
喜寧連忙點頭。
他深知,這個時候,王振不說,他絕對不能問。
問了,引起王振反感,反而適得其反。
「你先去吧!我晚些時候再過去。」
喜寧連忙領命離去。
直到轉過好幾個彎,完全看不見王振身影,他才長舒了口氣。
眼中精光一閃而過,嘴角勾了勾,直奔錦衣衛衙門。
……
慈寧宮東暖閣。
太皇太后張氏和正統皇帝朱祁鎮,一左一右坐在繡塌兩邊,兩人中間只隔著一隻梅紋漆幾。
此時,朱祁鎮眉頭緊鎖,聽著於康和徐良的奏稟。
等聽到最後,已是怒容滿面。
太皇太后卻閉目養神,仿佛這一切,都和自己沒有關係。
直到二人將之前和太皇太后講的,又和朱祁鎮講了一遍,毫無遺漏,這才垂手,侍立在旁。
太皇太后這時,也睜開了眼,看著朱祁鎮:
「陛下,這件事,該如何處置?」
「還留著這些禍患作甚?當然是將他們一個個揪出,全部砍了腦袋。」
太皇太后卻似不甚滿意他的回答,繼續追問;
「還有呢?」
朱祁鎮一頭霧水:「還有?」
太皇太后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但最後那絲希冀,卻仍未退去。
「陛下難道就沒有看出點別的?」
朱祁鎮看了看皇祖母,又環顧四周,將目光落在徐良和於康身上。
突然,似心領神會一般。
「皇祖母放心,朕絕不會忘記徐百戶他們的功勞。」
太皇太后眼中最後那絲希冀,也終於完全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