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提拔
吳氏家族,既非書香門第,亦非功勳世家。
因此,通過科舉或恩蔭入仕對他們來說困難重重。
不過,作為當今最受尊崇的皇親國戚之一,他們仍有機會憑藉皇帝的恩賜獲得官職。
當朱祁鈺在中秋家宴上表示要提拔舅族時,吳氏子弟們個個興奮異常,喜不自禁。
不久前,這些子弟曾進宮懇請吳太后,希望能得到報效國家的機會,但卻遭致太后姑母的斥責。
未曾想,短短數日之後,皇上竟然親自來到他們府上選拔人才。
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怎能不讓他們倍感意外與驚喜?
吳毅本想開口勸阻,但朱祁鈺卻大手一揮:「朕意已決,平陽侯勿要再多言。」
這話猶如晴天霹靂,嚇得吳毅不敢再阻攔。
因為他知道,如果繼續推三阻四,可能會引起皇上的不滿,甚至被視為不識抬舉。
這一幕讓一旁如坐針氈的吳維深感震撼和感慨。
他心中暗自感嘆,這便是君臨天下、一言九鼎的皇帝。
即使是身為舅舅的他,在皇上面前也必須保持誠惶誠恐、小心翼翼的態度。稍有不慎,便可能惹怒皇上,招來禍端。
與此同時,吳維又不禁心生羨慕和嫉妒之情,目光緊緊盯著一眾侄兒。
這位皇帝外甥對吳家真是另眼相看,竟然如此器重他們,直接挑選其為官。
而且這種恩賜似乎無法拒絕,讓他倍感無奈。
回想起自己當年,為了爬上知府的位置,不惜行賄、奴顏婢膝、獻上嬌妻,甚至捨棄了親情。
他花費了多年的時間和精力,捨棄了一切,才得以坐到如今的位置。
相比之下,這些侄兒們輕而易舉地獲得了官職,實在令他既羨慕又嫉妒。
而自家這些侄兒呢,硬是被皇帝往手裡,塞著大印。
皇帝還真是重情重義。
「不知一會自己和兒子吳育一會能得到什麼官職。」
吳維已經開始興奮起來了。
朱祁鈺饒有興趣打量著一眾吳氏子弟。
這些人中,坐在首位的是戰功赫赫的吳祥,如今他已是右軍都督府的僉事。
可以說,無論是其官職還是家族地位,已僅次於吳毅的存在。
要知道數月前,他還是吳家一個旁支庶出的小透明。
與之前相比,已是天壤之別。
朱祁鈺在感嘆中,看向了第二人吳林。
他的大表兄,也是平陽侯吳毅的嫡長子,毫無疑問,這位小侯爺將來是要繼承平陽侯的爵位的。
只不過如今的他,還沒有官職在身。
當他感受到皇帝看向他的眼神時,不由挺直了腰杆。
「大表兄,朕記得在朕病重的那些時日,是三舅和你每日守護在郕王府。」
「朕當時雖病重昏迷中,但依稀記得三舅你兩人輪換給朕擦洗身子。」
這些都是朱祁鈺剛穿越來時,大太監成敬告訴他的。
如今想來,他很是感慨萬千。
從這也能看出,大表兄吳林十分有教養。
謙和恭順,彬彬有禮,頗得其父、其叔,為人處世的真傳。
朱祁鈺記得,母后就特別喜歡她的這個大侄兒。
吳琪、武林叔侄二人,聽到皇上說起此事,連忙站起身。
「臣作為陛下的親人,理當如此,陛下不必掛」
朱祁鈺點了點頭,而後笑道:「大表兄,錦衣衛初建,就暫時委屈你在皇宮裡做一個錦衣衛僉事吧。」
在場諸人聽到這個官職,皆是一驚。
這可是正四品的官職,而且,還是在皇宮的實職。
以後豈不是每天就能見到太后和皇上?
如此一來,其升遷速度,定會極快。
吳林走到大廳中央,激動跪倒在地:「謝陛下隆恩。」
周圍的其他吳家子弟,皆是露出羨慕的神色。
隨後,朱祁鈺又看向吳林身後的一個矮壯少年。
他年齡雖小,但朱祁鈺卻知道,他的武力確實是吳氏子弟中最高的,而且為人機警。
他是吳毅的堂侄,因為覺得這吳桐從小就與眾不同,便養在了自己跟前,如同親生兒子差不多。
「吳桐,朕聽平陽侯說,你在京城可是三番兩次教訓那些勛貴子弟啊?」
朱祁鈺板著臉道。
那吳桐則是硬著脖子,滿臉的不服氣:「啟稟陛下,不是我非要尋釁滋事,實在是那幫勛貴子弟欺人太甚了。」
「我那也是路見不平,伸張正義。」
「再者,二伯父執行過家法了,陛下您就不要揪著這事了。」
這小子人不大,但膽子不小。
其他吳家子弟,看到自己一個個噤若寒戰,恭敬有加。
這混小子卻還是如小時候那般,潑皮膽大。
朱祁鈺饒有興致地望著他:「好,為了防止你在外再惹是生非,也來宮中做錦衣衛吧。」
飛魚服,繡春刀,威風凜凜的錦衣衛,誰不喜歡!」
吳桐立即高興起來。
但很快,他又嘿嘿一笑:「陛下,大哥他是指揮僉事,您給臣什麼官啊?」
「小旗吧。」朱祁鈺存心逗弄他。
「什麼?才小旗啊?那豈不是只能管十個人?」
吳桐似乎對這個官職大為不滿。
吳毅見此,站起來就呵斥這個膽大妄為的侄兒。
這混小子可能不知道錦衣衛的小旗,那也是七品的官職。
而且,這小子才十六歲,小小年紀就能坐上這個官職。
要不是與陛下是表親,他能成為錦衣衛的小旗?
朱祁鈺卻是擺了擺手:;「二舅,無妨,朕挺喜歡他這個潑皮膽大的性格。」
隨後,他又看向吳桐:「朕可以升你官職,但首先你得多讀幾本書,什麼時候三舅說你學業通過了。」
「朕直接授予你百戶之職。」
那吳桐一聽,頓時來了動力。
百戶,那可是能管一百個錦衣衛的。
「那陛下說話可算話啊。」
「哈哈,朕是大明天子,焉能食言而肥?」
隨後,朱祁鈺又挑選了幾個可堪造就的吳氏子弟。。
如今,北部五州之地重建,空缺出來很多地方官的職位。
這些吳氏子弟,可以去那裡施展才能歷練。
「北部五州,雖條件艱辛,你們的職位也都是輔助官,但也能得到更多的歷練機會。」
「兩年任期滿之後,朕會讓布政使方悅對你們的表現進行考核。」
「考核優異者,朕會毫不吝嗇更高的官職。」
「若是不及格者,那麼還不如回家做個富家翁。」
因此,通過科舉或恩蔭入仕對他們來說困難重重。
不過,作為當今最受尊崇的皇親國戚之一,他們仍有機會憑藉皇帝的恩賜獲得官職。
當朱祁鈺在中秋家宴上表示要提拔舅族時,吳氏子弟們個個興奮異常,喜不自禁。
不久前,這些子弟曾進宮懇請吳太后,希望能得到報效國家的機會,但卻遭致太后姑母的斥責。
未曾想,短短數日之後,皇上竟然親自來到他們府上選拔人才。
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怎能不讓他們倍感意外與驚喜?
吳毅本想開口勸阻,但朱祁鈺卻大手一揮:「朕意已決,平陽侯勿要再多言。」
這話猶如晴天霹靂,嚇得吳毅不敢再阻攔。
因為他知道,如果繼續推三阻四,可能會引起皇上的不滿,甚至被視為不識抬舉。
這一幕讓一旁如坐針氈的吳維深感震撼和感慨。
他心中暗自感嘆,這便是君臨天下、一言九鼎的皇帝。
即使是身為舅舅的他,在皇上面前也必須保持誠惶誠恐、小心翼翼的態度。稍有不慎,便可能惹怒皇上,招來禍端。
與此同時,吳維又不禁心生羨慕和嫉妒之情,目光緊緊盯著一眾侄兒。
這位皇帝外甥對吳家真是另眼相看,竟然如此器重他們,直接挑選其為官。
而且這種恩賜似乎無法拒絕,讓他倍感無奈。
回想起自己當年,為了爬上知府的位置,不惜行賄、奴顏婢膝、獻上嬌妻,甚至捨棄了親情。
他花費了多年的時間和精力,捨棄了一切,才得以坐到如今的位置。
相比之下,這些侄兒們輕而易舉地獲得了官職,實在令他既羨慕又嫉妒。
而自家這些侄兒呢,硬是被皇帝往手裡,塞著大印。
皇帝還真是重情重義。
「不知一會自己和兒子吳育一會能得到什麼官職。」
吳維已經開始興奮起來了。
朱祁鈺饒有興趣打量著一眾吳氏子弟。
這些人中,坐在首位的是戰功赫赫的吳祥,如今他已是右軍都督府的僉事。
可以說,無論是其官職還是家族地位,已僅次於吳毅的存在。
要知道數月前,他還是吳家一個旁支庶出的小透明。
與之前相比,已是天壤之別。
朱祁鈺在感嘆中,看向了第二人吳林。
他的大表兄,也是平陽侯吳毅的嫡長子,毫無疑問,這位小侯爺將來是要繼承平陽侯的爵位的。
只不過如今的他,還沒有官職在身。
當他感受到皇帝看向他的眼神時,不由挺直了腰杆。
「大表兄,朕記得在朕病重的那些時日,是三舅和你每日守護在郕王府。」
「朕當時雖病重昏迷中,但依稀記得三舅你兩人輪換給朕擦洗身子。」
這些都是朱祁鈺剛穿越來時,大太監成敬告訴他的。
如今想來,他很是感慨萬千。
從這也能看出,大表兄吳林十分有教養。
謙和恭順,彬彬有禮,頗得其父、其叔,為人處世的真傳。
朱祁鈺記得,母后就特別喜歡她的這個大侄兒。
吳琪、武林叔侄二人,聽到皇上說起此事,連忙站起身。
「臣作為陛下的親人,理當如此,陛下不必掛」
朱祁鈺點了點頭,而後笑道:「大表兄,錦衣衛初建,就暫時委屈你在皇宮裡做一個錦衣衛僉事吧。」
在場諸人聽到這個官職,皆是一驚。
這可是正四品的官職,而且,還是在皇宮的實職。
以後豈不是每天就能見到太后和皇上?
如此一來,其升遷速度,定會極快。
吳林走到大廳中央,激動跪倒在地:「謝陛下隆恩。」
周圍的其他吳家子弟,皆是露出羨慕的神色。
隨後,朱祁鈺又看向吳林身後的一個矮壯少年。
他年齡雖小,但朱祁鈺卻知道,他的武力確實是吳氏子弟中最高的,而且為人機警。
他是吳毅的堂侄,因為覺得這吳桐從小就與眾不同,便養在了自己跟前,如同親生兒子差不多。
「吳桐,朕聽平陽侯說,你在京城可是三番兩次教訓那些勛貴子弟啊?」
朱祁鈺板著臉道。
那吳桐則是硬著脖子,滿臉的不服氣:「啟稟陛下,不是我非要尋釁滋事,實在是那幫勛貴子弟欺人太甚了。」
「我那也是路見不平,伸張正義。」
「再者,二伯父執行過家法了,陛下您就不要揪著這事了。」
這小子人不大,但膽子不小。
其他吳家子弟,看到自己一個個噤若寒戰,恭敬有加。
這混小子卻還是如小時候那般,潑皮膽大。
朱祁鈺饒有興致地望著他:「好,為了防止你在外再惹是生非,也來宮中做錦衣衛吧。」
飛魚服,繡春刀,威風凜凜的錦衣衛,誰不喜歡!」
吳桐立即高興起來。
但很快,他又嘿嘿一笑:「陛下,大哥他是指揮僉事,您給臣什麼官啊?」
「小旗吧。」朱祁鈺存心逗弄他。
「什麼?才小旗啊?那豈不是只能管十個人?」
吳桐似乎對這個官職大為不滿。
吳毅見此,站起來就呵斥這個膽大妄為的侄兒。
這混小子可能不知道錦衣衛的小旗,那也是七品的官職。
而且,這小子才十六歲,小小年紀就能坐上這個官職。
要不是與陛下是表親,他能成為錦衣衛的小旗?
朱祁鈺卻是擺了擺手:;「二舅,無妨,朕挺喜歡他這個潑皮膽大的性格。」
隨後,他又看向吳桐:「朕可以升你官職,但首先你得多讀幾本書,什麼時候三舅說你學業通過了。」
「朕直接授予你百戶之職。」
那吳桐一聽,頓時來了動力。
百戶,那可是能管一百個錦衣衛的。
「那陛下說話可算話啊。」
「哈哈,朕是大明天子,焉能食言而肥?」
隨後,朱祁鈺又挑選了幾個可堪造就的吳氏子弟。。
如今,北部五州之地重建,空缺出來很多地方官的職位。
這些吳氏子弟,可以去那裡施展才能歷練。
「北部五州,雖條件艱辛,你們的職位也都是輔助官,但也能得到更多的歷練機會。」
「兩年任期滿之後,朕會讓布政使方悅對你們的表現進行考核。」
「考核優異者,朕會毫不吝嗇更高的官職。」
「若是不及格者,那麼還不如回家做個富家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