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人與人的差別怎麼這麼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最終,吳太后實在拗不過朱祁鈺,只能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一道出。

  原來,朱祁鈺的大舅吳維雖然是家中長子,但自幼便十分自私自利。

  儘管本事不大,卻總是渴望能夠飛黃騰達,成為權貴之人。

  當朱祁鈺十歲那年,被宣宗皇帝賜予郕王爵位後,他的大舅吳維立刻托其弟吳毅前來,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朱祁鈺作為側王妃。

  當時仍是吳嫻妃的吳太后自然是樂意促成這樁親上加親的親事,當即表示同意。

  然而,就在雙方即將定親之際,朱祁鈺的大舅卻突然反悔,拒絕了這門親事。

  後來才得知,原來朱祁鈺的大舅竟將自己的女兒另許他人,而那個人正是大太監王振的干孫子。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令吳嫻妃感到無比羞憤和惱怒。

  她無論如何都想不到,自己的親兄長竟然會為了追逐權勢,不僅不顧及兄妹之間的情誼,甚至還投靠了惡名昭彰的大太監王振。

  最終,吳維和吳嫻妃這兄妹二人因為這件事,徹底斷了兄妹之情。

  這十年來,他們兄妹二人,從未再來往過。

  聽完母后的講述,朱祁鈺這才知道,原來母后之所以如此厭惡大舅一家。

  都是因為這件事的緣故。

  想到這,朱祁鈺不由笑了。

  吳太后見到自己的兒子朱祁鈺突然發笑,不禁有些惱怒地瞪了他一眼,並嗔怪地說道:「兒啊,你這是在嘲笑娘親心胸狹窄嗎?」

  朱祁鈺急忙搖頭,裝作嚴肅的模樣回答道:「不,母后,兒絕對沒有這個意思。」

  「母后,既然您已經與大舅斷絕了兄妹之情,那兒子自然要替您出氣。

  「大舅他可是王振的餘黨啊!我這就命令錦衣衛將他打入詔獄。不僅如此,還要滿門抄斬,您覺得怎麼樣呢?」

  聽到這話,吳太后連連擺手,焦急地喊道:「兒啊,無論他有多大的過錯,他畢竟也是我的兄長,你的舅舅啊!你就放過他吧。」

  朱祁鈺微微一笑,似乎早就料到母親會這樣說,輕聲說道:「母后,您看,您終究還是割捨不下這份手足之情。」

  吳太后無奈地嘆息一聲,繼續說道:「兒啊,母后也不瞞你。

  「當你登基後,準備徹查王振餘黨的時候,你二舅、三舅都進宮來為你大舅求情。

  「實際上,即使他們不來,娘親也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你大舅一家人被處死啊。」

  「母后只希望你大舅經過此次災禍之後,能夠痛改前非。」

  朱祁鈺聽後沉默不語。

  他沒敢告訴她,他這個大舅非但沒有改,反而變本加厲了。

  仗著有了他這個皇帝外甥,更加囂張跋扈,狠厲乖張了。

  正當他躊躇不前,思索著是不是回宮時。

  吳太后深吸一口氣,仿佛終於下定了決心一般說道:「兒啊,母后想通了,真正沒有臉面來見我們的,應當是他們一家人。

  「我們何必要避開他們呢?他們根本就不應該回到京城!

  「母后已經決定了,我們不再回宮了,現在就下車吧。」

  然而,就在這時,她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麼事情,然後轉頭囑咐朱祁鈺。

  「對了,聽你兩位舅舅說,你大舅家的表妹,長得美艷動人,嫵媚至極,就如同她母親年輕時候一模一樣。

  「但是你要記住,如果你真的見到她,絕對不能向她許下任何承諾。

  「俗話說得好,好馬不吃回頭草,我們絕對不能讓全天下的人都看笑話,笑我們老朱家。」

  朱祁鈺聽到母親的告誡,心中不禁苦笑,但還是恭敬地回答道:「母后,您怎麼能這樣看待自己的兒子呢?

  您放心吧,我一定會聽從您的話,不會做出任何讓您失望的事情。」

  就在這時,平陽侯突然大門敞開。

  從中疾奔出一大群人。

  而為首之人,正是朱祁鈺的二舅吳毅,三舅吳琪,以及來做客的忠義侯宋彬。

  他們此時神色因為皇上的到來,激動而漲的通紅。

  他們本來在客廳暢談。


  聽到門子稟報,說府外有輛皇宮來的馬車。

  馬車上,坐著穿便裝的小太監王誠。

  得知此事後,平陽侯吳毅立即知道,這是聖上駕臨了。

  嚇得他立即帶著吳氏諸人,出府迎接。

  「臣吳毅。」

  「臣吳琪。」

  「臣宋彬。」

  「臣吳祥。」

  「恭迎陛下。」

  一大眾人,恭敬跪伏。

  朱祁鈺掀開帘子,露出和善的笑容。

  「諸位請起,今日中秋佳節,朕微服私訪,算是走親戚的。就不要那一套俗禮了。」

  他說完便跳下了馬車,而後又攙扶著吳太后下了馬車。

  當看到常年深居宮中,足不出戶的吳太后,竟也來了。

  吳毅,吳琪兩兄弟,已經是淚如雨下。

  這麼多年,姐姐終於能回府祭祀母親了。

  吳氏眾人再次哽咽不已地向太后請安。

  看著跪伏在地吳家人。

  吳太后也是淚眼婆娑,激動莫名。

  緩緩抬手道:「好了,老二,老三,都起來吧。讓忠義侯竟看笑話。」

  吳毅、吳琪兩兄弟,抹了一把眼淚後,慌忙來攙扶自家姐姐。

  這時,忠義侯宋彬也知道是時候該離開了。

  陛下好不容不易出來走親戚,平陽候難得的一場家宴。

  他可不想打擾。

  他識趣地給朱祁鈺稟了一聲後,便匆匆離開了。

  隨後,吳毅、吳琪,以及一眾吳氏子弟激動迎

  著朱祁鈺、吳太后進入了府邸。

  「封上大門,今日侯府謝絕所有來客。」

  平陽侯吳毅吩咐管家道。

  「是,侯爺。」

  今日,是他們平陽侯府大喜的日子。

  吳太后這麼多年,首次回府。

  他們可不想再讓外人打擾。

  與此同時,平陽侯府,別院。

  富態白胖的吳維一家人,此時正感慨著這侯府的豪奢,雄偉。

  「嘖嘖,夫人,你看看老二這些家具,都是紫檀木的,真奢侈。」

  「你看這些瓷器,都是官窯精品中的精品啊。」

  吳維撫摸著房間裡的每件物什,都忍不住發出一聲讚嘆。

  「哼,還不都是你那外甥賞賜的?」

  「你們老吳家算是祖墳冒青煙了,竟出了一個外甥做皇上。」

  中年美婦撇嘴道。

  「爹,娘,我想去錦衣衛做指揮使,你們給表弟說一下吧,聽說錦衣衛,人人都害怕他們。」

  高大的胖子青年,吃著果盤裡的甜點,嘟囔道。

  「呵呵,就憑你還能做指揮使?我看你做個百戶都夠嗆,最多能做個小旗。」

  一旁的艷麗絕倫的少女,出言譏諷著哥哥。

  她這番話,無疑刺中了胖子青年的自尊心。

  他不由咆哮道:「那也比你那個被賜死的未婚夫強,你還沒過門,就成了寡婦。」

  那艷麗絕倫的少女,頓時氣的直跺腳。

  「爹,娘,你看看你們兒子?」

  中年美婦忙訓斥兒子:「育兒,以後別胡說八道,你妹妹將來是要進宮做貴妃,做皇后的。」

  「你以後還要全靠你妹妹呢。」

  白胖的紈絝冷哼一聲,不再言語,而回埋頭繼續吃了起來。

  正在這時,他們聽到府里,傳來一陣鞭炮聲。

  只見吳維走出房門,詢問一旁的小廝。

  「府上為何放起了炮仗?發生了何事?」

  小廝眼中閃爍著驕傲和得意之色,回答道:「回稟大老爺,太后娘娘和皇上駕到!闔府上下,都前去迎接去了。」

  聽到這個消息,吳維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充滿了尷尬、畏懼和不安。


  他心中暗自思忖,這次來京城,他先來到二弟吳毅的府邸,就是希望藉助弟弟的力量來緩和與太后和皇上之間的緊張關係。

  畢竟,他深知自己當年的所作所為確實有些不仁不義。

  當年,他在蘇州擔任知府期間,得知自家外甥成為了大明的新帝,並開始追捕王振的餘黨。

  那一刻,他覺得天仿佛要塌下來了,內心充滿了恐懼和憂慮。

  他害怕太后妹妹會對他心存怨恨,更擔心皇上外甥會找他算帳。

  於是,他驚慌失措地給二弟吳毅和三弟吳琪分別寫了一封信,請求他們幫助自己度過難關。

  最終,他作為王振的餘黨,只是被罷免了官職,而沒有丟掉小命。

  看得出,太后妹妹,皇上外甥也是顧念了親情。

  逃過這一次大劫之後,他並沒有吸取教訓,反而很快又動起了歪心思。

  在妻子的慫恿下,再加上蘇杭官員們的阿諛奉承,他又開始了新的謀劃。

  畢竟當今皇上可是自己的親外甥,吳維覺得自己不但要繼續做官,而且還要做更大的官。

  當然,想要謀取更高的官職、更大的權力,就必須先化解與太后妹妹之間的矛盾。

  俗話說「解鈴還須繫鈴人」,吳維認為自己艷麗絕倫的女兒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他的女兒年僅十六歲,已經出落得傾國傾城、艷麗無雙。

  只要將她送入宮中,那麼他與太后妹妹之間的恩怨自然就會煙消雲散。

  於是,他毅然決定帶著一家人,以及十幾車的財物,不遠萬里來到京城。

  然而,令吳維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們還沒有見到二弟、三弟,也沒能拜見太后妹妹和皇帝外甥,卻誤打誤撞地來到了侯府。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吳維驚慌失措,惶恐不安。

  中年美婦看著驚慌失措的丈夫,不由鄙夷斥道:「就這副窩囊樣,還想做高官?看你那沒出息的樣子。」

  而富態白胖的吳維,此時已滿頭大汗,神情惶恐不安。

  他焦急地對妻子說道:「哎呀,夫人,你一向足智多謀,快想想辦法呀!」

  此刻的他,猶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不知所措。

  他在房間裡來來回回地踱步,仿佛這樣能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一些,但實際上卻毫無作用。

  然而,與慌張的父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個白胖紈絝以及艷麗絕倫的少女卻是一臉的興奮和期待。

  陛下來了嗎?

  太后姑母來了嗎?

  我們馬上就要見到大明權力最大的兩個人了!」

  平陽候府。

  在吳毅,吳琪兩兄弟的帶領下,吳太后、朱祁鈺來到了家族的祠堂。

  當進入祠堂後,吳太后已是抱起母親的靈位,痛哭不止。

  此時的她,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大明太后,而是一個思念母親,抱憾終身的女兒。

  一切結束之後。

  眾人這才回到了大廳。

  朱祁鈺被諸人恭迎著坐了主位。

  他在平陽侯府,雖是外甥,但更是大明的九五之尊,是大明的皇帝。

  此時,朱祁鈺發現他的二舅吳毅和三舅吳琪神色複雜。

  一副不知說什麼的樣子。

  看來二人想找機會,與他們母子說大舅吳維之事。

  最終,還是心地善良的吳太后先說了話。

  「聽說大哥一家回京了?」

  吳毅、吳琪忙躬身道:「是的,太后,大哥,剛到京城,臣弟還沒來得及向您稟報。」,

  平陽侯吳毅、吳琪兄弟,見太后垂詢,連忙恭敬如實回答道。

  「啟稟太后,大哥剛回到府上,還未向您稟報。」

  吳太后嘆了口氣,擺了擺手道:「在家就不要多禮了,還叫我二姐吧。」

  「是。」兩兄弟恭敬道。

  此時,兩兄弟見氛圍烘托的差不多了,便繼續勸解道。

  「二姐,大哥此次遭此劫難,想必也痛改前非了,我們終究是手足,母親臨終前,還一直念叨著大哥一家對不起~您和陛下。」


  「她一直希望能看到我們手足能夠和好。」

  「還請二姐大人有大量,不要再生大哥—-家人!的氣了。」

  「如此,母親在天之靈,也能夠安息。」

  吳毅,吳琪兄弟,都是本分之人。

  此時,不斷為他們的大哥說著好話。

  但朱祁鈺知道,他的那位大舅,實際上從未真正改變過。

  在他內心深處,唯一變化的只是更換一個依靠對象而已。

  當吳太后聽到兩位弟弟提到她的母親時,雙眼不禁再次泛起紅色。

  「算了,算了,畢竟我們是親生兄弟姐妹啊!」

  「好吧,請他們進來吧。」

  此時,平陽侯看到吳太后終於放下了內心的隔閡,臉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是的,二姐。我馬上就去請大哥來向您道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