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難怪能成為太后
石亨等一眾勛臣被逮捕帶走後,整個慶功宴上,留下來的永樂勛三代、四代已經寥寥無幾。
他們一個個神情緊張,戰戰兢兢,不敢再輕易開口說話。
在場的所有文武官員都清楚,如果這些紈絝勛貴們繼續執迷不悟的話。
不僅會失去這一世的榮華富貴,甚至連性命也難以保全。
如今的時代已然改變,不再是永樂、仁宗、宣宗皇帝在位的時候了。
永樂勛三代、勛四代已經無法重現昔日的輝煌與榮耀。
解決掉石亨等人後,宴會再度熱鬧起來。
畢竟,大多數文官一直以來都對永樂勛三代、四代心懷不滿。
如今舊勛貴的勢力被剷除,他們內心自然感到痛快。
不過,唯一讓他們擔憂的是,錦衣衛和新貴們的崛起。
尤其是令人聞風喪膽、談之色變的錦衣衛重新出現,無疑給眾文武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讓他們的脊背發涼。
朱祁鈺似乎看出了他們的擔心和憂慮。
對於重建錦衣衛這件事,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他絕不會妥協,因為這是他手中的一把鋒利的尖刀,是他震懾文武百官的秘密武器。
有了錦衣衛的存在,類似奪門之變這樣的事情,就再也不可能發生。
他也明白,必須要安撫好這些文武百官,不能讓他們整日生活在恐懼之中。
「朕曾經與於太保談論過錦衣衛的事情。」
「你們都是朕的肱骨之臣,而錦衣衛也是如此。」
「當然,朕可以向你們保證,朕的錦衣衛絕對不會對你們進行無端的罪狀。」
「更不會越過《大明律》。如果遇到重大案件,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可以聯合問詢錦衣衛。」
他的這番話,猶如一陣清風拂過眾人心頭,讓他們稍稍鬆了口氣。
畢竟,他們擔心的就是錦衣衛可能濫用權力,威脅到自己的安危。
現在聽到皇上的明確表態,他們至少能放下一部分心頭的顧慮。
「陛下聖明。」
念慈宮。
吳太后與眾文武的家眷們,品著甜點,喝著茶聊著家常。
她拉著溫婉賢淑的絕美少女,越看越喜愛。
「美麟今年芳齡幾許了?」
「回稟太后,臣女十六,馬上就要十七了。」
「唉,這天殺的瓦剌,若不是他們尋釁,皇上在做哪王的時候,就應該與你大婚了。」
「好在今年還有時間,不算太晚。晚些時候,哀家找國公說說此事,定個日子。」
吳太后笑吟吟說道。
絕美少女則垂著頭,羞紅了臉,不敢說話。
其他的貴婦們,則是在一旁誇讚著汪家大小姐多麼賢淑,多麼聰慧,多麼知書達理。
一眾貴婦夸的吳太后甚是開心。
花花轎子眾人抬。
眼前這個如畫中走出的絕色美人,很快就要母儀天下了。
那可是一國之母,誰不上前奉承兩句?
就連汪皇后的大嫂和二嫂周圍,都聚集了許多前來巴結討好的貴婦。
吳太后微笑著拉起汪美麟的手,輕聲說道:「等你將來入宮後,哀家就不會那麼忙碌了。這六宮大權,還是要交到你的手中啊。」
說完,吳太后似乎想要給汪美麟做個示範。
只見她笑容滿面地站起身,走到一個神情緊張、戰戰兢兢的中年婦人身邊。
親切地安慰那中年婦人說:「靈芝不必拘謹,咱們都是一家人。
「祥兒這次跟隨陛下出征,立下了赫赫戰功。
「不僅如此,他還為你爭取到了誥命,以後你作為母親也可以好好享受榮華富貴了。」
「可惜衰家那堂弟早逝,如果他還在世,一定會非常高興和欣慰的。」
當吳太后提到這裡時,仿佛真的想起了她那位早逝的堂弟,不禁情不自禁地擦拭起眼角的淚水。
而那位被稱為靈芝的中年婦人,被吳太后提起丈夫也不禁淚流滿面。
「今天本來應該是個喜慶的日子,怪哀家一時感傷。」
吳太后又拉起那中年婦人的手,問東問西,十分關心的樣子。
「謝太后關心,陛下今日賞賜了我們一處大院子,祥兒二伯還劃撥了一群丫鬟,僕從來伺候。」
「我和祥兒真是不知如何感激才好。」
吳太后聽了滿意笑道:「都是自家人,就不要說那外氣的話了。」
「祥兒是陛下的表弟,憑藉他的才能,陛下還能虧待得了他?」
「哀家給你吃個定心丸,只要咱家祥兒精忠報國,人家有的,咱吳家一定也會有的。」
她這番話,說的那中年婦人再次感激涕零。
隨後,吳太后又帶著汪美麟,與諸多貴婦,拉起了家常。
哪個貴婦家有女兒即將出閣,兒子即將結婚,哪個家又有了小孫子等等。
這些事,吳太后竟了如指掌。
一番暢談之後,每個貴婦的神色中,都流露出欣喜和敬意。
她們都感覺自己受到了太后的重視。
受到太后的重視,豈不是說自家男人,就受皇上的看重了?
一旁的汪美麟,看著這一幕,目瞪口呆。
她發現這位吳太后,真是太厲害了。
僅僅只是轉了一圈,就讓在場的諸多貴婦感激涕零,歡心鼓舞起來。
汪美麟暗自感嘆:「我要學的還有很多啊!」
吳太后拉著汪美麟坐回座位之後,繼續小聲笑了。
「眼前這些應酬,等你入了宮,就由你來做的,這些命婦,都是皇上的肱骨之臣的親眷。」
「他們男人不好說,不好辦的事,還都是要通過咱們。」
「當然,在宴會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對她們每個人都要了如指掌。」
汪美麟本是蕙心蘭質的女孩,一聽就明白其中的意思。
「太后真是厲害,一下子能記得住這些人,臣女天資愚鈍,恐怕不及太后萬分之一。」
吳太后見汪美麟一副懵懂,溫順的樣子,就更為滿意了。
拍著她的手,繼續低聲道。
「當然,若是皇上想要警告哪個臣子,你就故意冷落他的家眷,保管她家男人第二日,就惶恐地去向皇帝請罪。」
宴會直至深夜方才結束。
在回去的路上,無論是文武百官,還是他們的家眷,都帶回了豐厚的賞賜。
比如汪瑛一家人。
他們所得到的賞賜,足足裝了一馬車。
既有綾羅綢緞,也有珠玉首飾,更有不少稀奇的外邦貢品。
汪美麟的兩個嫂子,都是一臉的喜氣洋洋。
「美麟,太后待你真好,一晚上都拉著你說話。」
「是啊,看來你以後進宮,也不用擔心遇到一個惡婆婆了。」
汪美麟聽著兩個嫂子的話,淺笑不語。
不過,這位吳太后還真是厲害。
難怪能從一個王府的宮女,成為當今太后。
他們一個個神情緊張,戰戰兢兢,不敢再輕易開口說話。
在場的所有文武官員都清楚,如果這些紈絝勛貴們繼續執迷不悟的話。
不僅會失去這一世的榮華富貴,甚至連性命也難以保全。
如今的時代已然改變,不再是永樂、仁宗、宣宗皇帝在位的時候了。
永樂勛三代、勛四代已經無法重現昔日的輝煌與榮耀。
解決掉石亨等人後,宴會再度熱鬧起來。
畢竟,大多數文官一直以來都對永樂勛三代、四代心懷不滿。
如今舊勛貴的勢力被剷除,他們內心自然感到痛快。
不過,唯一讓他們擔憂的是,錦衣衛和新貴們的崛起。
尤其是令人聞風喪膽、談之色變的錦衣衛重新出現,無疑給眾文武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讓他們的脊背發涼。
朱祁鈺似乎看出了他們的擔心和憂慮。
對於重建錦衣衛這件事,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他絕不會妥協,因為這是他手中的一把鋒利的尖刀,是他震懾文武百官的秘密武器。
有了錦衣衛的存在,類似奪門之變這樣的事情,就再也不可能發生。
他也明白,必須要安撫好這些文武百官,不能讓他們整日生活在恐懼之中。
「朕曾經與於太保談論過錦衣衛的事情。」
「你們都是朕的肱骨之臣,而錦衣衛也是如此。」
「當然,朕可以向你們保證,朕的錦衣衛絕對不會對你們進行無端的罪狀。」
「更不會越過《大明律》。如果遇到重大案件,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可以聯合問詢錦衣衛。」
他的這番話,猶如一陣清風拂過眾人心頭,讓他們稍稍鬆了口氣。
畢竟,他們擔心的就是錦衣衛可能濫用權力,威脅到自己的安危。
現在聽到皇上的明確表態,他們至少能放下一部分心頭的顧慮。
「陛下聖明。」
念慈宮。
吳太后與眾文武的家眷們,品著甜點,喝著茶聊著家常。
她拉著溫婉賢淑的絕美少女,越看越喜愛。
「美麟今年芳齡幾許了?」
「回稟太后,臣女十六,馬上就要十七了。」
「唉,這天殺的瓦剌,若不是他們尋釁,皇上在做哪王的時候,就應該與你大婚了。」
「好在今年還有時間,不算太晚。晚些時候,哀家找國公說說此事,定個日子。」
吳太后笑吟吟說道。
絕美少女則垂著頭,羞紅了臉,不敢說話。
其他的貴婦們,則是在一旁誇讚著汪家大小姐多麼賢淑,多麼聰慧,多麼知書達理。
一眾貴婦夸的吳太后甚是開心。
花花轎子眾人抬。
眼前這個如畫中走出的絕色美人,很快就要母儀天下了。
那可是一國之母,誰不上前奉承兩句?
就連汪皇后的大嫂和二嫂周圍,都聚集了許多前來巴結討好的貴婦。
吳太后微笑著拉起汪美麟的手,輕聲說道:「等你將來入宮後,哀家就不會那麼忙碌了。這六宮大權,還是要交到你的手中啊。」
說完,吳太后似乎想要給汪美麟做個示範。
只見她笑容滿面地站起身,走到一個神情緊張、戰戰兢兢的中年婦人身邊。
親切地安慰那中年婦人說:「靈芝不必拘謹,咱們都是一家人。
「祥兒這次跟隨陛下出征,立下了赫赫戰功。
「不僅如此,他還為你爭取到了誥命,以後你作為母親也可以好好享受榮華富貴了。」
「可惜衰家那堂弟早逝,如果他還在世,一定會非常高興和欣慰的。」
當吳太后提到這裡時,仿佛真的想起了她那位早逝的堂弟,不禁情不自禁地擦拭起眼角的淚水。
而那位被稱為靈芝的中年婦人,被吳太后提起丈夫也不禁淚流滿面。
「今天本來應該是個喜慶的日子,怪哀家一時感傷。」
吳太后又拉起那中年婦人的手,問東問西,十分關心的樣子。
「謝太后關心,陛下今日賞賜了我們一處大院子,祥兒二伯還劃撥了一群丫鬟,僕從來伺候。」
「我和祥兒真是不知如何感激才好。」
吳太后聽了滿意笑道:「都是自家人,就不要說那外氣的話了。」
「祥兒是陛下的表弟,憑藉他的才能,陛下還能虧待得了他?」
「哀家給你吃個定心丸,只要咱家祥兒精忠報國,人家有的,咱吳家一定也會有的。」
她這番話,說的那中年婦人再次感激涕零。
隨後,吳太后又帶著汪美麟,與諸多貴婦,拉起了家常。
哪個貴婦家有女兒即將出閣,兒子即將結婚,哪個家又有了小孫子等等。
這些事,吳太后竟了如指掌。
一番暢談之後,每個貴婦的神色中,都流露出欣喜和敬意。
她們都感覺自己受到了太后的重視。
受到太后的重視,豈不是說自家男人,就受皇上的看重了?
一旁的汪美麟,看著這一幕,目瞪口呆。
她發現這位吳太后,真是太厲害了。
僅僅只是轉了一圈,就讓在場的諸多貴婦感激涕零,歡心鼓舞起來。
汪美麟暗自感嘆:「我要學的還有很多啊!」
吳太后拉著汪美麟坐回座位之後,繼續小聲笑了。
「眼前這些應酬,等你入了宮,就由你來做的,這些命婦,都是皇上的肱骨之臣的親眷。」
「他們男人不好說,不好辦的事,還都是要通過咱們。」
「當然,在宴會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對她們每個人都要了如指掌。」
汪美麟本是蕙心蘭質的女孩,一聽就明白其中的意思。
「太后真是厲害,一下子能記得住這些人,臣女天資愚鈍,恐怕不及太后萬分之一。」
吳太后見汪美麟一副懵懂,溫順的樣子,就更為滿意了。
拍著她的手,繼續低聲道。
「當然,若是皇上想要警告哪個臣子,你就故意冷落他的家眷,保管她家男人第二日,就惶恐地去向皇帝請罪。」
宴會直至深夜方才結束。
在回去的路上,無論是文武百官,還是他們的家眷,都帶回了豐厚的賞賜。
比如汪瑛一家人。
他們所得到的賞賜,足足裝了一馬車。
既有綾羅綢緞,也有珠玉首飾,更有不少稀奇的外邦貢品。
汪美麟的兩個嫂子,都是一臉的喜氣洋洋。
「美麟,太后待你真好,一晚上都拉著你說話。」
「是啊,看來你以後進宮,也不用擔心遇到一個惡婆婆了。」
汪美麟聽著兩個嫂子的話,淺笑不語。
不過,這位吳太后還真是厲害。
難怪能從一個王府的宮女,成為當今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