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嘗試推銷
寸頭漢子微微一愣。他原以為蔡裕康在開玩笑,沒想到對方真說了個辦法。
「養蜂?」
「對!」蔡裕康認真地點了點頭。
「這也只是我的一個建議。」
「百花谷就在竹豐村,你們村的野生蜜蜂肯定不少。換句話說,野生蜂蜜也不少……你有空可以去城裡走一趟,縣城裡的蜂蜜可比咱們鄉下值錢。如果你去滬城走一圈,那你肯定會被驚掉下巴……」
寸頭漢子嘿嘿一笑,如獲至寶:「照你這麼說,我過幾天還真想弄身裝備去陶陶看,說不定能小賺一筆!」
蔡裕康微微點頭。
「光靠掏野生蜜蜂蜂窩可沒法持續發展。蜂窩掏多了,蜜蜂就都跑光了……想多賺,穩定地賺,還得養蜂!」
「不過,養蜂是項大工程,需要投資的錢可不少。」
「你還是要慎重考慮。」
說此一頓,蔡裕康正色道:「如果你感興趣,到時候可以來踏浪村找我,我會把你引薦給我大舅,李海冠先生。」
寸頭漢子一愣,雙眼瞪大,眼珠像要從眼眶中蹦出來。
「你大舅是李海冠?」
「是『海冠鹽』的那個李海冠?」
蔡裕康神色淡定,微笑著點了點頭。
得到答案後,寸頭漢子心中的震驚依舊不減。他上下掃視著蔡裕康,捏著下巴,反覆呢喃道:「難怪難怪……」
「也沒啥好難怪的!」
「好好考慮吧,有興趣記得找我!」
「這個時代,給每個勇敢闖蕩的人,都準備了一份厚禮!」蔡裕康拍了拍寸頭漢子的肩,眯眼道。
——這可是華國經濟騰飛的時代!
——只要敢拼敢闖,絕對能在時代的風口上起飛!
寸頭漢子深吸了一口氣,努力保證心中的平靜。
「我會好好考慮的……」
「你回去路上騎慢點,天黑,路也黑……」
「沒問題,煤油燈我明早給你們送回來!」
……
大雨在吃飯前就停了,但天也黑了。
路上,蔡裕康騎得很小心。但坑窪處的泥水依舊濺濕了褲腿。騎得快時,前輪甩出的泥水甚至飛到他臉上。
反正沒噴進嘴裡就行,這可不興入嘴……
騎回踏浪村用的時間明顯更長,但蔡裕康卻沒感覺。他滿腦子都是提高鹽價的事。
他希望能想出一個牛逼的宣傳方式,最好牛逼到人盡皆知!
當然,得用合法的方式。
他要一炮而紅,徹底打響海冠鹽的名聲!
回到家,屋門上的電燈還亮著。
隨著「吱呀」一聲響,蔡裕康推開了院門。與此同時,兩雙眼睛齊刷刷地射了過來。
「你呀你,終於捨得回家了!」蔡母快步上前,皺緊的眉頭寫滿了擔憂,「雨下得這麼大,晚上又沒回家吃飯,擔心死我了……怎麼你的衣服成這樣了?」
「是啊老二,你跑哪去啦?」老太太亦是憂心忡忡。
蔡裕康微微一笑:「去了一趟竹豐村。衣服和煤油燈是村里一個老伯借的。明天我再還回去。」
「明天還要去啊?」老太太道。
蔡裕康點了點頭:「明天順便去百花村一趟,過幾天可能還要去青舟縣的豐海村、洛河村……」
「你舅舅到底給了你啥好處,要你這麼大費周章。」老太太於心不忍,不想看他受累。
「如果可能的話,最好還要跑一趟縣城。」蔡裕康抿了抿嘴,四周張望,疑惑道,「他們三姐弟呢?怎麼不在家?」
「唉!被我派出去找你了!」蔡母道。
「啊?找我?!」
「那現在怎麼辦?」蔡裕康疑惑道。
「放心,我讓她們見電燈熄了就回來。」
話音剛落,蔡婉康的聲音就在門口響起:「阿媽,吳廣德說二哥去了竹豐村,咱們要去找他嗎?」
「哎!二哥!你回來啦!」
見蔡裕康回來,蔡福康沖入院門,一個飛撲,徑直跳到了他身上。
「哥!」
「二哥。」蔡姝康道。
見家人如此擔心自己,蔡裕康不禁心頭一暖。
他溫和地笑著:「都辛苦了,是我害大家擔心了……下大雨回不來,我在一個好心人家裡吃了一頓……」
「算啦,回來就好了……」
蔡母知道,蔡裕康是在幫他大舅干正事,便不再多言。如今,見四兄妹相處和諧,她亦心中歡喜。
「對了,那家人……怎樣?你明天送點東西給別人吧?」
「白吃人一頓,怪不好意思的。」
「是,我知道……」
院子裡,眾人圍在蔡裕康身邊,聽他講述著今天的見聞。直到門口的電燈「嗡」一聲暗去,他們才不情不願地回到屋中。
臨睡前,蔡婉康忽然記起吳廣德要她幫忙傳的話。
她「噔噔噔」地跑去蔡裕康的房間:「馬酷軍表哥有條船周日不用,阿德叫你把周日空出來,五兄弟一起出海玩玩。」
「好,知道了。」
「去睡吧。」蔡裕康輕輕地摸了她的頭。
……
翌日清晨,蔡裕康在廚房中蒸了一窩饅頭,胡亂地塞了幾個,帶上昨晚蔡母準備的禮物便出發了。
如他計劃一般。
蔡裕康先去竹豐村老伯家還衣服、還煤油燈,將禮物放下後又騎去了隔壁的百花村。
在百花村的市場裡,他亦是忙得不可開交,逮著買鹽的村民他就聊兩句。當然,遇上不耐煩的,他也沒少挨白眼。蔡裕康也沒辦法,只能陪笑著連連道歉。
辛苦一上午,他卻沒了解到什麼新東西。
百花村跟隔壁竹豐村的情況差不多。這兩個村都比較貧困,大家對海冠鹽的接受程度很不錯,有相當一部分人表示願意下次嘗試。不過,同樣也有一部分人選擇相信國鹽、廣鹽。
接下來的幾天,蔡裕康重複著前幾天的工作,甚至跑去了青舟縣的豐海村、洛河村了解情況。青舟縣跟碧潮縣有著不小的差別,他們大部分人更相信國鹽、廣鹽。
蔡裕康想了些方法去推銷,但大多效果很差,跟街上發傳單沒什麼兩樣,都只能勉強打動少部分人。
他這幾天的奔波,老太太和蔡母都看在眼裡。她們自然心疼無比,可又實在幫不上忙。蔡母心裡著急,卻也只能變著花樣弄些營養的東西,給他補補。
蔡裕康感覺自己深陷泥潭,周圍的一切——
粘膩、繁雜,令人煩躁!
然而,這種狀況也僅僅持續了幾天。
轉機,在周五的一頓晚飯上出現了!
「養蜂?」
「對!」蔡裕康認真地點了點頭。
「這也只是我的一個建議。」
「百花谷就在竹豐村,你們村的野生蜜蜂肯定不少。換句話說,野生蜂蜜也不少……你有空可以去城裡走一趟,縣城裡的蜂蜜可比咱們鄉下值錢。如果你去滬城走一圈,那你肯定會被驚掉下巴……」
寸頭漢子嘿嘿一笑,如獲至寶:「照你這麼說,我過幾天還真想弄身裝備去陶陶看,說不定能小賺一筆!」
蔡裕康微微點頭。
「光靠掏野生蜜蜂蜂窩可沒法持續發展。蜂窩掏多了,蜜蜂就都跑光了……想多賺,穩定地賺,還得養蜂!」
「不過,養蜂是項大工程,需要投資的錢可不少。」
「你還是要慎重考慮。」
說此一頓,蔡裕康正色道:「如果你感興趣,到時候可以來踏浪村找我,我會把你引薦給我大舅,李海冠先生。」
寸頭漢子一愣,雙眼瞪大,眼珠像要從眼眶中蹦出來。
「你大舅是李海冠?」
「是『海冠鹽』的那個李海冠?」
蔡裕康神色淡定,微笑著點了點頭。
得到答案後,寸頭漢子心中的震驚依舊不減。他上下掃視著蔡裕康,捏著下巴,反覆呢喃道:「難怪難怪……」
「也沒啥好難怪的!」
「好好考慮吧,有興趣記得找我!」
「這個時代,給每個勇敢闖蕩的人,都準備了一份厚禮!」蔡裕康拍了拍寸頭漢子的肩,眯眼道。
——這可是華國經濟騰飛的時代!
——只要敢拼敢闖,絕對能在時代的風口上起飛!
寸頭漢子深吸了一口氣,努力保證心中的平靜。
「我會好好考慮的……」
「你回去路上騎慢點,天黑,路也黑……」
「沒問題,煤油燈我明早給你們送回來!」
……
大雨在吃飯前就停了,但天也黑了。
路上,蔡裕康騎得很小心。但坑窪處的泥水依舊濺濕了褲腿。騎得快時,前輪甩出的泥水甚至飛到他臉上。
反正沒噴進嘴裡就行,這可不興入嘴……
騎回踏浪村用的時間明顯更長,但蔡裕康卻沒感覺。他滿腦子都是提高鹽價的事。
他希望能想出一個牛逼的宣傳方式,最好牛逼到人盡皆知!
當然,得用合法的方式。
他要一炮而紅,徹底打響海冠鹽的名聲!
回到家,屋門上的電燈還亮著。
隨著「吱呀」一聲響,蔡裕康推開了院門。與此同時,兩雙眼睛齊刷刷地射了過來。
「你呀你,終於捨得回家了!」蔡母快步上前,皺緊的眉頭寫滿了擔憂,「雨下得這麼大,晚上又沒回家吃飯,擔心死我了……怎麼你的衣服成這樣了?」
「是啊老二,你跑哪去啦?」老太太亦是憂心忡忡。
蔡裕康微微一笑:「去了一趟竹豐村。衣服和煤油燈是村里一個老伯借的。明天我再還回去。」
「明天還要去啊?」老太太道。
蔡裕康點了點頭:「明天順便去百花村一趟,過幾天可能還要去青舟縣的豐海村、洛河村……」
「你舅舅到底給了你啥好處,要你這麼大費周章。」老太太於心不忍,不想看他受累。
「如果可能的話,最好還要跑一趟縣城。」蔡裕康抿了抿嘴,四周張望,疑惑道,「他們三姐弟呢?怎麼不在家?」
「唉!被我派出去找你了!」蔡母道。
「啊?找我?!」
「那現在怎麼辦?」蔡裕康疑惑道。
「放心,我讓她們見電燈熄了就回來。」
話音剛落,蔡婉康的聲音就在門口響起:「阿媽,吳廣德說二哥去了竹豐村,咱們要去找他嗎?」
「哎!二哥!你回來啦!」
見蔡裕康回來,蔡福康沖入院門,一個飛撲,徑直跳到了他身上。
「哥!」
「二哥。」蔡姝康道。
見家人如此擔心自己,蔡裕康不禁心頭一暖。
他溫和地笑著:「都辛苦了,是我害大家擔心了……下大雨回不來,我在一個好心人家裡吃了一頓……」
「算啦,回來就好了……」
蔡母知道,蔡裕康是在幫他大舅干正事,便不再多言。如今,見四兄妹相處和諧,她亦心中歡喜。
「對了,那家人……怎樣?你明天送點東西給別人吧?」
「白吃人一頓,怪不好意思的。」
「是,我知道……」
院子裡,眾人圍在蔡裕康身邊,聽他講述著今天的見聞。直到門口的電燈「嗡」一聲暗去,他們才不情不願地回到屋中。
臨睡前,蔡婉康忽然記起吳廣德要她幫忙傳的話。
她「噔噔噔」地跑去蔡裕康的房間:「馬酷軍表哥有條船周日不用,阿德叫你把周日空出來,五兄弟一起出海玩玩。」
「好,知道了。」
「去睡吧。」蔡裕康輕輕地摸了她的頭。
……
翌日清晨,蔡裕康在廚房中蒸了一窩饅頭,胡亂地塞了幾個,帶上昨晚蔡母準備的禮物便出發了。
如他計劃一般。
蔡裕康先去竹豐村老伯家還衣服、還煤油燈,將禮物放下後又騎去了隔壁的百花村。
在百花村的市場裡,他亦是忙得不可開交,逮著買鹽的村民他就聊兩句。當然,遇上不耐煩的,他也沒少挨白眼。蔡裕康也沒辦法,只能陪笑著連連道歉。
辛苦一上午,他卻沒了解到什麼新東西。
百花村跟隔壁竹豐村的情況差不多。這兩個村都比較貧困,大家對海冠鹽的接受程度很不錯,有相當一部分人表示願意下次嘗試。不過,同樣也有一部分人選擇相信國鹽、廣鹽。
接下來的幾天,蔡裕康重複著前幾天的工作,甚至跑去了青舟縣的豐海村、洛河村了解情況。青舟縣跟碧潮縣有著不小的差別,他們大部分人更相信國鹽、廣鹽。
蔡裕康想了些方法去推銷,但大多效果很差,跟街上發傳單沒什麼兩樣,都只能勉強打動少部分人。
他這幾天的奔波,老太太和蔡母都看在眼裡。她們自然心疼無比,可又實在幫不上忙。蔡母心裡著急,卻也只能變著花樣弄些營養的東西,給他補補。
蔡裕康感覺自己深陷泥潭,周圍的一切——
粘膩、繁雜,令人煩躁!
然而,這種狀況也僅僅持續了幾天。
轉機,在周五的一頓晚飯上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