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竹豐村中知鹽事
頂著大雨,老伯朝自家屋舍跑去。蔡裕康扶起不知何時被風颳倒的自行車,跟在身後。
行至途中,絲絲雨幕前出現了個模糊的身影。
他一手拄著拐杖,一手撐著傘。見到老伯時,寸頭漢子臉上擰緊的眉頭頓時散成笑容綻放:「爹,快來!」
「傘!我帶傘了!」
「不。」
「有客人,先給後面的小哥撐。」老伯推搡著寸頭漢子,指了指身後的蔡裕康,眼中既有感動又有埋怨,「怎麼腿傷了還出來?我都說了不用你來……」
「哦噢!」漢子一愣,立即按照老伯的吩咐,拄著拐杖,朝蔡裕康快步走去。
「小哥,快撐傘!」他笑意盈盈地遞過傘。
雨水如注,蔡裕康狼狽不堪,渾身衣服早已濕透,活脫脫地一隻落湯雞。
此時,雨傘開不開,又有什麼分別呢?
然而,寸頭漢子眼神真摯、動作急切,熱情得讓人難以拒絕。蔡裕康只得微笑著順手接過。
光聽對話,蔡裕康便能知曉:眼前的父子,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
老伯,跟無數個莊稼人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他必定是那種愛惜糧食,一顆一粒也不願浪費的人。
寸頭漢子,小腿綁著繃帶還來送傘。關鍵是,漢子沒讓自家老母冒雨上陣。孝心可鑑,估計也是個良善之人。
「爹你慢點,快躲到我傘下來!」漢子遞過傘後,立即拄著拐杖,朝老伯走去,「一下雨我就想來了,誰知阿媽把我攔住了,不然……」
「她攔得對!」
「你這腿才多少日子?!」老伯氣憤地擺了擺手。
蔡裕康在後頭聽得樂呵。心想,這對父子,真有意思。他翹起嘴角,忍不住想起十天前跟蔡父出海的事。
想來,在外人看來,他們也是這般父慈子孝吧?
父子趕海,總讓他有種「上陣父子兵」的信任感與默契感。在海上,兩人既是父子,又是船員,跟平日在家的相處大相逕庭。
走在前頭的老伯,聽見蔡裕康撲哧笑出聲,以為他被大雨淋得發冷打噴嚏,關切轉頭道:「小哥,你沒事吧?」
「呃……沒事沒事,我看到你們,就想到了我爹。」
蔡裕康粲然一笑,趕忙擺手,生怕再給他們添麻煩。
「你爹……他怎麼了?」寸頭漢子道。
蔡裕康神色一僵,意識到自己的話讓人誤會了,便再次擺手,解釋了一句。
「他沒事,他出海去了。」
「出海啊……」
「哎?小哥你哪個村的?」
「我是踏浪村的。」蔡裕康快步跟至兩人肩側,省得他們轉頭費勁,「我爹是跟船討中海的。」
「算下來,再過幾天就能回來。」
「討海好哇……」
老伯點了點頭。
三人就著家長里短,閒聊了起來。
很快,蔡裕康就到了老伯家。
老伯家不大,除了客廳外,就只有三個小隔間。能猜到,其中一間是廚房,另外兩間是臥室。
屋內的老嬸子見蔡裕康三人濕淋淋地回來,顧不上抹布是否乾淨,摸了一下,確認是乾的,立即將其遞給眾人。
老伯搖頭,擋開了老嬸子的手,快步走入房間,將最乾淨、最體面的衣服拿了出來。
「小哥先換件衣服吧,別感冒嘍!」
「我去弄點薑湯,給你們暖暖身子。」老嬸子認真道。
「誒,不用……」蔡裕康客氣道。
「傻孩子,來者是客,我們怎麼能怠慢你呢?」老伯用抹布擦去臉上的雨水,擋開蔡裕康的手,「屋子小,沒女人,你就在這換吧……要不成,進屋也行!」
「爹,你呢?你也去換啊!」寸頭漢子著急道。
「知道啦,你快坐下吧,小心腿!」老伯關切道。
手忙腳亂好一陣。
老嬸子熬好薑湯,又將燒火的小鍋爐搬進了屋內。四人喝下滾燙的薑湯後,這才長舒一口氣。
簡單交流一番後,蔡裕康才知曉了老伯家的情況。
老伯家窮,早年生了好幾個,但都夭折了。年老後,本不抱希望,卻意外得了個男丁,就是寸頭漢子。然而,福禍難說。家中太窮,寸頭漢子到現在也討不著老婆。哪怕漢子孝心真摯,品行相貌村里村外的人都清楚,但任憑媒婆如何磨破嘴,也沒說不成一件婚事……
「小哥你呢?」
「你是做什麼的?來咱這竹豐村有什麼事?」老伯疑惑道。
蔡裕康一愣,訕笑道:「我算是鹽廠工人。我是來調查竹豐村村民用鹽情況的……」
「鹽廠工人啊……」老伯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羨慕道,「難怪你騎著自行車,真是年輕有為!」
「呃……呵呵。」
蔡裕康將話題繞回食鹽上:「老伯,我想問問,你們家用的是哪種精鹽?竹豐村哪種精鹽賣得多?」
然而,身旁的老嬸子卻笑著接過話茬。
「他們父子哪懂這個呀?廚房事都是我在管。」
「我們家用的海冠鹽。」
「小品牌,主要圖便宜,就怕你沒聽過。」老嬸子眼瞼低垂,「也不是頓頓下,就晚飯下點調調鮮……」
聽到「海冠鹽」時,蔡裕康驚喜地抬起了頭。可聽完整句話後,他又沉默地低下了頭。
一瞬間,他不知如何開口。
畢竟,他的目的是幫大舅想出提高鹽價的辦法。像老伯這樣的貧苦人家,他根本無力幫助,他們也只能無奈地接受,另選其他低價鹽。
思索片刻後,蔡裕康才開口提問:「如果你們有錢,你們會買國鹽或廣鹽嗎?」
老嬸撲哧一笑:
「那當然。」
「海冠鹽畢竟只是掛了許可證的小品牌,另外兩種,都是正兒八經的國家鹽。」
「國家鹽吃出了事,自然找國家。」
「但海冠鹽吃出了事,難道還指望找那些資本家?」
蔡裕康尷尬地撓了撓頭。
資本家……
資本家這個詞,在這個時代可是沾著血氣的……
「老伯老嬸,不瞞你們說,我其實就是『海冠鹽』的工人。」蔡裕康笑容僵硬,緊張地搓了搓手,「海冠鹽沒大家想的那麼糟,它的質量是很好的……」
「至少,我家就在吃海冠鹽。」
老嬸子聽到蔡裕康這番話後,面色一僵。她怎麼也料不到蔡裕康就是海冠鹽的工人……自己剛剛還在說他的壞話,真是羞人。
「嬸子不用在意,您說的也是事實。」
行至途中,絲絲雨幕前出現了個模糊的身影。
他一手拄著拐杖,一手撐著傘。見到老伯時,寸頭漢子臉上擰緊的眉頭頓時散成笑容綻放:「爹,快來!」
「傘!我帶傘了!」
「不。」
「有客人,先給後面的小哥撐。」老伯推搡著寸頭漢子,指了指身後的蔡裕康,眼中既有感動又有埋怨,「怎麼腿傷了還出來?我都說了不用你來……」
「哦噢!」漢子一愣,立即按照老伯的吩咐,拄著拐杖,朝蔡裕康快步走去。
「小哥,快撐傘!」他笑意盈盈地遞過傘。
雨水如注,蔡裕康狼狽不堪,渾身衣服早已濕透,活脫脫地一隻落湯雞。
此時,雨傘開不開,又有什麼分別呢?
然而,寸頭漢子眼神真摯、動作急切,熱情得讓人難以拒絕。蔡裕康只得微笑著順手接過。
光聽對話,蔡裕康便能知曉:眼前的父子,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
老伯,跟無數個莊稼人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他必定是那種愛惜糧食,一顆一粒也不願浪費的人。
寸頭漢子,小腿綁著繃帶還來送傘。關鍵是,漢子沒讓自家老母冒雨上陣。孝心可鑑,估計也是個良善之人。
「爹你慢點,快躲到我傘下來!」漢子遞過傘後,立即拄著拐杖,朝老伯走去,「一下雨我就想來了,誰知阿媽把我攔住了,不然……」
「她攔得對!」
「你這腿才多少日子?!」老伯氣憤地擺了擺手。
蔡裕康在後頭聽得樂呵。心想,這對父子,真有意思。他翹起嘴角,忍不住想起十天前跟蔡父出海的事。
想來,在外人看來,他們也是這般父慈子孝吧?
父子趕海,總讓他有種「上陣父子兵」的信任感與默契感。在海上,兩人既是父子,又是船員,跟平日在家的相處大相逕庭。
走在前頭的老伯,聽見蔡裕康撲哧笑出聲,以為他被大雨淋得發冷打噴嚏,關切轉頭道:「小哥,你沒事吧?」
「呃……沒事沒事,我看到你們,就想到了我爹。」
蔡裕康粲然一笑,趕忙擺手,生怕再給他們添麻煩。
「你爹……他怎麼了?」寸頭漢子道。
蔡裕康神色一僵,意識到自己的話讓人誤會了,便再次擺手,解釋了一句。
「他沒事,他出海去了。」
「出海啊……」
「哎?小哥你哪個村的?」
「我是踏浪村的。」蔡裕康快步跟至兩人肩側,省得他們轉頭費勁,「我爹是跟船討中海的。」
「算下來,再過幾天就能回來。」
「討海好哇……」
老伯點了點頭。
三人就著家長里短,閒聊了起來。
很快,蔡裕康就到了老伯家。
老伯家不大,除了客廳外,就只有三個小隔間。能猜到,其中一間是廚房,另外兩間是臥室。
屋內的老嬸子見蔡裕康三人濕淋淋地回來,顧不上抹布是否乾淨,摸了一下,確認是乾的,立即將其遞給眾人。
老伯搖頭,擋開了老嬸子的手,快步走入房間,將最乾淨、最體面的衣服拿了出來。
「小哥先換件衣服吧,別感冒嘍!」
「我去弄點薑湯,給你們暖暖身子。」老嬸子認真道。
「誒,不用……」蔡裕康客氣道。
「傻孩子,來者是客,我們怎麼能怠慢你呢?」老伯用抹布擦去臉上的雨水,擋開蔡裕康的手,「屋子小,沒女人,你就在這換吧……要不成,進屋也行!」
「爹,你呢?你也去換啊!」寸頭漢子著急道。
「知道啦,你快坐下吧,小心腿!」老伯關切道。
手忙腳亂好一陣。
老嬸子熬好薑湯,又將燒火的小鍋爐搬進了屋內。四人喝下滾燙的薑湯後,這才長舒一口氣。
簡單交流一番後,蔡裕康才知曉了老伯家的情況。
老伯家窮,早年生了好幾個,但都夭折了。年老後,本不抱希望,卻意外得了個男丁,就是寸頭漢子。然而,福禍難說。家中太窮,寸頭漢子到現在也討不著老婆。哪怕漢子孝心真摯,品行相貌村里村外的人都清楚,但任憑媒婆如何磨破嘴,也沒說不成一件婚事……
「小哥你呢?」
「你是做什麼的?來咱這竹豐村有什麼事?」老伯疑惑道。
蔡裕康一愣,訕笑道:「我算是鹽廠工人。我是來調查竹豐村村民用鹽情況的……」
「鹽廠工人啊……」老伯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羨慕道,「難怪你騎著自行車,真是年輕有為!」
「呃……呵呵。」
蔡裕康將話題繞回食鹽上:「老伯,我想問問,你們家用的是哪種精鹽?竹豐村哪種精鹽賣得多?」
然而,身旁的老嬸子卻笑著接過話茬。
「他們父子哪懂這個呀?廚房事都是我在管。」
「我們家用的海冠鹽。」
「小品牌,主要圖便宜,就怕你沒聽過。」老嬸子眼瞼低垂,「也不是頓頓下,就晚飯下點調調鮮……」
聽到「海冠鹽」時,蔡裕康驚喜地抬起了頭。可聽完整句話後,他又沉默地低下了頭。
一瞬間,他不知如何開口。
畢竟,他的目的是幫大舅想出提高鹽價的辦法。像老伯這樣的貧苦人家,他根本無力幫助,他們也只能無奈地接受,另選其他低價鹽。
思索片刻後,蔡裕康才開口提問:「如果你們有錢,你們會買國鹽或廣鹽嗎?」
老嬸撲哧一笑:
「那當然。」
「海冠鹽畢竟只是掛了許可證的小品牌,另外兩種,都是正兒八經的國家鹽。」
「國家鹽吃出了事,自然找國家。」
「但海冠鹽吃出了事,難道還指望找那些資本家?」
蔡裕康尷尬地撓了撓頭。
資本家……
資本家這個詞,在這個時代可是沾著血氣的……
「老伯老嬸,不瞞你們說,我其實就是『海冠鹽』的工人。」蔡裕康笑容僵硬,緊張地搓了搓手,「海冠鹽沒大家想的那麼糟,它的質量是很好的……」
「至少,我家就在吃海冠鹽。」
老嬸子聽到蔡裕康這番話後,面色一僵。她怎麼也料不到蔡裕康就是海冠鹽的工人……自己剛剛還在說他的壞話,真是羞人。
「嬸子不用在意,您說的也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