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揀舊書
陳開歌的攝像機一直在一邊記錄著,雖然不知道前邊邵武和劉桂賢小聲商量的是什麼,但是把他倆談笑風生的樣子,全部忠實的記錄了下來。
現在路雪是一臉的狐疑,她剛才也聽見了一星半點兒,總覺得邵武很奇怪,但是又琢磨不出來到底會有什麼事情。
臨走之前,邵武對劉桂賢說:「星期天,我要去一趟北戴河,到時候有事的話,或者有人找我,你幫我先記著。」
重新回到收購站上班。
看到大家都在院子裡忙活,三輛三輪車新拉過來滿車的大蛇皮袋子,孫大姐她們正在費力的往下搬呢。
邵武連忙跑了過去:「大姐這活兒交給我,你們就應該到更能發揮價值的地方,在裡邊安心的挑挑揀揀,搬上搬下的就交給我,咱就是干粗活的人。」
孫大姐也不客氣,笑了笑對邵武說:「這袋子沉的很,全都是書。這一次,剛發還的房子翻修,以前破屋子裡騰出來不少破舊書,正好讓小王給趕上了,一下子給全鍋端。這一下收購量可是給拉齊了。你待會兒搬下來,就把袋子裡的書拉到屋裡,咱們開始挑。聽小王說,這些書受潮破損的厲害,但是也有完好的。」
現在這年代舊書也是好東西,很搶手,所以邵武搬下來,拉到屋裡,解開袋子往外倒的時候,還特別留意了一下,想看看到底是什麼書,要是有價值,有意思的書他也能拿回去看看。
這可真是舊書,大部分都霉爛的厲害。這些都淘不出來了,到時候只能當廢紙處理,還是價值最低的廢紙。
最後二十幾包書,只有四包是完好的。忙活了半天,總算見到點正常的東西,嘩嘩的書倒出來,發現大本書里還夾雜不少小人書,這東西又叫畫書,連環畫。
邵武隨手拿起來一本,書名耳熟能詳,《雞毛信》,裡邊畫的真好看。不過雞毛信這故事,他熟呀,可是為什麼這畫書裡邊的海娃兒是個光頭呢?
邵武后翻看了一下,發現竟然是1962年出版的。
他兩眼放光,趕緊低下身去扒拉,發現剩下的一些小人書,不少畫風還挺奇特,不像他原來有點熟悉的那些小人書。
拿起來一本翻到後邊一看,竟然是解放前的小人書。這可真不容易,還能留到現在,經過那麼多的風雲激盪倖存下來。這些小人書是何其幸運。更何況跟它們同處一室的書大部分都霉爛了,它們竟然還能保存完好。
小人書只占了一小部分,大部分還是平常一般的書,而且基本上都是六七十年代以前的。
邵武對孫大姐他們說:「大姐,我對這些書感興趣,想先挑挑,看想要什麼,買回去自己看行嗎?」
「挑吧,挑吧。你乾脆自己把它分揀一下算了,反正都是書,好分辨,沒什麼好分揀的,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你就負責那一堆書吧。」
邵武也不懂什麼連環畫更好,他原來只準備挑看著精美的,畫的好看的,故事有意思的。
最後發現這收回來的書里的連環畫,還沒有爛的,基本上每一本都挺好,他乾脆準備全要,畢竟這東西休閒娛樂拿著看,能解悶兒啊。
至於剩下的書,他也發現不少感興趣的好東西。
中間牛站長背著手過來,看見邵武坐在一堆書裡邊挑挑揀揀,笑著問:「呦,你小子還想冒充文化人啊?」
邵武說:「瞧您說的,就是因為文化水平低,才喜歡書,書是人們的好朋友好老師,人們常說開卷有益,只要有好書翻翻看看,總比胡玩兒瞎鬧強吧。」
牛站長一臉的驚詫,重新打量了一遍邵武,忍不住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這書你儘管挑,只要你看上,願意回去好好看,咱啥價收的,你啥價拿回去,我給你按斤稱。」
這就是內部員工的好處啊,收購站的規矩是只收不賣,按規定收購的東西分揀以後必須得先入庫房,但是畢竟是自己人,多了許多便利。
結果邵武忙了一下午,把沒爛的書全部挑揀出來,堆到了一塊兒,其中的小人書,他全部包圓了,剩下的大部頭他也挑了一小半兒。
他這樣的舉動,在收購站里引來一片看熱鬧的表揚,雖然大家都不喜歡看書,但是對於邵武積極扒拉的行動大加讚揚,給予了最大支持。
學牛站長的話說:「小年輕愛看書,愛學習,咱們就應該支持。」
邵武把自己要的書專門用蛇皮袋子裝了起來,牛站長說到做到,說按斤算,就是按斤算。
最後100多斤的書,一塊多錢搞定。牛站長還特批了一輛三輪車,能夠讓邵武騎著把書拉回家。
三輪車肯定進不了大雜院兒,所以把三輪車停在院門口,邵武把蛇皮口袋扛到肩膀上進了院子。
剛進門迎面碰上劉老師。
「呦,劉老師,您這又抽空從學校溜回家一趟。」
這老幫菜仗著家離學校近,時不時都會溜回家偷會兒懶,記憶中原來邵武小時候逃課,經常被他逮住都是這個原因。
你說這世上公平不公平?老師溜班兒都沒事兒,還能逮小孩兒逃課,讓人上哪說理去?
劉老師看著邵武扛著的蛇皮口袋,好奇的打量了兩眼,「你這不也上著班兒溜回家了,扛的什麼東西啊?」
「這可不一樣啊,我這是站長批准的,讓我回家送書呢。」
「書?」,呵呵,誰家的書用蛇皮口袋往家扛啊?再說了,你小子打小課本都沒看明白,還會扛著書往家送。
劉老師搖著頭留下呵呵一串冷笑,不再搭理邵武自己出了院子。
現在慧茹嫂子這屋,床底下都快成了廢品收購站的第二儲藏室了。這些書,邵武暫時也顧不上打開整理,直接連袋子滾到了床底下。
出去的時候拐到倒座房那兒,看到有兩個師傅正在幹活,金師傅不在。
「師傅活兒怎麼樣了?」
「快成了,房頂已經修好,瓦排好了,屋裡頂棚窗戶門,西牆窗戶都弄好了,牆你看,大白刷一大半,就剩下地平。下星期都能全部齊活。」
邵武給兩個師傅各讓了一根煙。他伸著頭站到門口,往裡邊瞅了瞅。
這一收拾哪還像個倒座房啊,反正西邊這扇大窗一開,屋裡亮堂堂的,加上這邊門、窗戶一開,明顯能感覺到空氣流通,再不是原來黑暗潮濕發悶的情形了。
現在路雪是一臉的狐疑,她剛才也聽見了一星半點兒,總覺得邵武很奇怪,但是又琢磨不出來到底會有什麼事情。
臨走之前,邵武對劉桂賢說:「星期天,我要去一趟北戴河,到時候有事的話,或者有人找我,你幫我先記著。」
重新回到收購站上班。
看到大家都在院子裡忙活,三輛三輪車新拉過來滿車的大蛇皮袋子,孫大姐她們正在費力的往下搬呢。
邵武連忙跑了過去:「大姐這活兒交給我,你們就應該到更能發揮價值的地方,在裡邊安心的挑挑揀揀,搬上搬下的就交給我,咱就是干粗活的人。」
孫大姐也不客氣,笑了笑對邵武說:「這袋子沉的很,全都是書。這一次,剛發還的房子翻修,以前破屋子裡騰出來不少破舊書,正好讓小王給趕上了,一下子給全鍋端。這一下收購量可是給拉齊了。你待會兒搬下來,就把袋子裡的書拉到屋裡,咱們開始挑。聽小王說,這些書受潮破損的厲害,但是也有完好的。」
現在這年代舊書也是好東西,很搶手,所以邵武搬下來,拉到屋裡,解開袋子往外倒的時候,還特別留意了一下,想看看到底是什麼書,要是有價值,有意思的書他也能拿回去看看。
這可真是舊書,大部分都霉爛的厲害。這些都淘不出來了,到時候只能當廢紙處理,還是價值最低的廢紙。
最後二十幾包書,只有四包是完好的。忙活了半天,總算見到點正常的東西,嘩嘩的書倒出來,發現大本書里還夾雜不少小人書,這東西又叫畫書,連環畫。
邵武隨手拿起來一本,書名耳熟能詳,《雞毛信》,裡邊畫的真好看。不過雞毛信這故事,他熟呀,可是為什麼這畫書裡邊的海娃兒是個光頭呢?
邵武后翻看了一下,發現竟然是1962年出版的。
他兩眼放光,趕緊低下身去扒拉,發現剩下的一些小人書,不少畫風還挺奇特,不像他原來有點熟悉的那些小人書。
拿起來一本翻到後邊一看,竟然是解放前的小人書。這可真不容易,還能留到現在,經過那麼多的風雲激盪倖存下來。這些小人書是何其幸運。更何況跟它們同處一室的書大部分都霉爛了,它們竟然還能保存完好。
小人書只占了一小部分,大部分還是平常一般的書,而且基本上都是六七十年代以前的。
邵武對孫大姐他們說:「大姐,我對這些書感興趣,想先挑挑,看想要什麼,買回去自己看行嗎?」
「挑吧,挑吧。你乾脆自己把它分揀一下算了,反正都是書,好分辨,沒什麼好分揀的,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你就負責那一堆書吧。」
邵武也不懂什麼連環畫更好,他原來只準備挑看著精美的,畫的好看的,故事有意思的。
最後發現這收回來的書里的連環畫,還沒有爛的,基本上每一本都挺好,他乾脆準備全要,畢竟這東西休閒娛樂拿著看,能解悶兒啊。
至於剩下的書,他也發現不少感興趣的好東西。
中間牛站長背著手過來,看見邵武坐在一堆書裡邊挑挑揀揀,笑著問:「呦,你小子還想冒充文化人啊?」
邵武說:「瞧您說的,就是因為文化水平低,才喜歡書,書是人們的好朋友好老師,人們常說開卷有益,只要有好書翻翻看看,總比胡玩兒瞎鬧強吧。」
牛站長一臉的驚詫,重新打量了一遍邵武,忍不住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這書你儘管挑,只要你看上,願意回去好好看,咱啥價收的,你啥價拿回去,我給你按斤稱。」
這就是內部員工的好處啊,收購站的規矩是只收不賣,按規定收購的東西分揀以後必須得先入庫房,但是畢竟是自己人,多了許多便利。
結果邵武忙了一下午,把沒爛的書全部挑揀出來,堆到了一塊兒,其中的小人書,他全部包圓了,剩下的大部頭他也挑了一小半兒。
他這樣的舉動,在收購站里引來一片看熱鬧的表揚,雖然大家都不喜歡看書,但是對於邵武積極扒拉的行動大加讚揚,給予了最大支持。
學牛站長的話說:「小年輕愛看書,愛學習,咱們就應該支持。」
邵武把自己要的書專門用蛇皮袋子裝了起來,牛站長說到做到,說按斤算,就是按斤算。
最後100多斤的書,一塊多錢搞定。牛站長還特批了一輛三輪車,能夠讓邵武騎著把書拉回家。
三輪車肯定進不了大雜院兒,所以把三輪車停在院門口,邵武把蛇皮口袋扛到肩膀上進了院子。
剛進門迎面碰上劉老師。
「呦,劉老師,您這又抽空從學校溜回家一趟。」
這老幫菜仗著家離學校近,時不時都會溜回家偷會兒懶,記憶中原來邵武小時候逃課,經常被他逮住都是這個原因。
你說這世上公平不公平?老師溜班兒都沒事兒,還能逮小孩兒逃課,讓人上哪說理去?
劉老師看著邵武扛著的蛇皮口袋,好奇的打量了兩眼,「你這不也上著班兒溜回家了,扛的什麼東西啊?」
「這可不一樣啊,我這是站長批准的,讓我回家送書呢。」
「書?」,呵呵,誰家的書用蛇皮口袋往家扛啊?再說了,你小子打小課本都沒看明白,還會扛著書往家送。
劉老師搖著頭留下呵呵一串冷笑,不再搭理邵武自己出了院子。
現在慧茹嫂子這屋,床底下都快成了廢品收購站的第二儲藏室了。這些書,邵武暫時也顧不上打開整理,直接連袋子滾到了床底下。
出去的時候拐到倒座房那兒,看到有兩個師傅正在幹活,金師傅不在。
「師傅活兒怎麼樣了?」
「快成了,房頂已經修好,瓦排好了,屋裡頂棚窗戶門,西牆窗戶都弄好了,牆你看,大白刷一大半,就剩下地平。下星期都能全部齊活。」
邵武給兩個師傅各讓了一根煙。他伸著頭站到門口,往裡邊瞅了瞅。
這一收拾哪還像個倒座房啊,反正西邊這扇大窗一開,屋裡亮堂堂的,加上這邊門、窗戶一開,明顯能感覺到空氣流通,再不是原來黑暗潮濕發悶的情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