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瘋言瘋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57章 瘋言瘋語

  慕容復打個哈哈道:「我慕容家久居江南,自先祖龍城公至今,已歷六代人。所謂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慕容家能夠連續六代人悠遊江南,長保富貴,早已是難得之極。慕容家先祖的志向嘛,向來是後輩兒孫能夠長保富貴,喜樂安康罷了」

  慕容復神色平和,內心深處卻是冷笑連連:慕容博,你個老東西盡不干人事,惹了多少麻煩,現在這工夫想拖我上你這條賊船,做夢呢你。

  早在對方踏入燕子塢的時候,慕容復的氣機就已經牢牢鎖定了對方。而事先,慕容復尋個了藉口,將燕子塢內的其他人統統都打發到了曼陀山莊去。此刻偌大的燕子塢內,只剩下了慕容復一人,還有一道循著記憶回歸的遊魂。

  慕容博聽了,眼中流露出一絲慍怒之色,隨即又大感釋然,心中不禁有些欣慰:復兒的心思還是沉穩的,很好,很好,不愧是我慕容家的好男兒。

  慕容博笑道:「公子又何必遮遮掩掩?慕容公在世之時與在下相交莫逆,無話不談,公子又何必相疑呢?」

  慕容復心中冷笑:老小子,大半輩子活在陰影中,就是面對自己的兒子也是這副德行,活該半生蹉跎,最後被掃地僧幾句話就忽悠了過去。

  心中冷笑,面上也是冷笑:「閣下深夜造訪,不請自來,又是這般藏頭露尾,遮遮掩掩,反來說教在下?先父棄世已久,怕是沒有閣下這樣的朋友。」言下之意,是暗諷慕容博招搖撞騙。

  慕容博聽了,也不惱,嘿嘿一笑:「在下的身份,有難言之隱,暫時不能對公子吐露。不過在下與令尊交情不淺倒是確有其事,公子不必見疑。」

  「公子複姓慕容,乃是當年遼西鮮卑慕容氏一族後裔。昔日慕容氏一族英傑輩出,於五胡十六國之際歷經三代人艱苦創業,定鼎中原。不幸第四任皇帝慕容暐年少無知,用人不當,致使大燕社稷亡於苻秦之手。後來淝水之戰,苻堅兵敗,慕容家豪傑趁時而起,慕容垂天縱英才,再造大燕,那是何等的英雄豪傑,迴腸盪氣。不幸參合陂一戰,太子慕容寶庸弱無能,十萬燕軍敗於拓跋鮮卑之手,致使社稷淪喪。此後雖有慕容德等一眾慕容家才俊致力恢復,終究是無可奈何花落去。我說的這些,都對嗎?」

  慕容復端起茶盞,抿了一口道:「古人往事,豪傑英雄,雖然令人好生敬佩,終究是過眼煙雲。閣下深夜前來,不會是要與我追論古人的吧?」

  見慕容復不耐煩,頗有端茶送客之意,慕容博也不再兜圈子:「此莊,名為參合莊,此塢,名為燕子塢,不錯吧?」

  慕容複眼神一凝:「那又如何?」

  慕容博笑道:「你單名一個『復』字,取興復大燕之意,我沒說錯吧?」

  慕容復冷笑道:「那又如何?要照這麼說的話,『賈復』也是為了要興復什麼『大燕』了?」

  慕容博聞言,額頭青筋暴起,有那麼一瞬間,他的心頭真的湧起了一絲殺意,隨即又被他很快壓了下去,笑道:「在下深夜誠心前來,看在與令尊多年交情的份上,欲扶助故友之子成就大業。公子何必一再見疑?公子若是不認識老夫,那可認識此招?」

  說罷右手中指往食指上面輕輕一搭,對準虛空某處虛點幾下,只聽「嗤嗤」兩聲,丈許外的帘子上登時出現了兩個小洞:「可認得此招?」

  慕容復面色一凝,端著茶杯的手恰到好處地一顫,險些端不穩,顯得一副魂不守舍,心神大震的模樣:「這,這是我慕容家的家傳絕學,參合指,你是如何會的?」

  氣氛烘托到此,也差不多了,慕容復覺得有必要再進一步套話了。

  慕容博道:「我還以為慕容公子另投別派,家傳功夫都不認得了呢?」言語中,大有不屑之意。

  慕容復淡淡一笑,定了定心神:「如此說來,老先生確是先父故交,而且交情不淺。卻不知世伯深夜前來,將有何高見以教導小侄。」

  不知不覺間,慕容復已經將稱呼都換掉了。

  慕容博雖然覺得被親生兒子叫做世伯略感彆扭,然而他有意隱藏身份,倒也不好表露出來,只是悶哼一聲,算是默認了慕容復的稱呼。

  慕容博瞥了慕容復一眼,突然怒哼一聲。

  慕容復驚問:「世伯何故如此?小侄方才不知世伯身份,多有失禮之處,世伯莫怪。」

  慕容博道:「你身負先祖遺志,年紀輕輕,不思進取。整日宅家,貪戀溫柔富貴鄉,你慕容家歷代先祖若泉下有知,當為你感到汗顏。」

  慕容復只是微微一笑。


  這下輪到慕容博感到驚詫了:「你為何不感到憤怒?」

  慕容復笑道:「前輩既然自稱是家父生前好友,又是這般大費周章地深夜前來,想來定然不僅僅是為了來指責在下幾句無關痛癢的風涼話的。既然如此,不作爭辯,且聽聽前輩接下來要說些什麼才是正理。」

  慕容博一怔,隨即哈哈一笑:「好,能屈能伸,寵辱不驚,大將之風。我收回我方才的那句話。」

  慕容復微笑道:「多謝前輩誇讚。」

  父子二人各懷心思,一番試探之後,總算是能夠進入正題了。

  慕容博道:「當今天下,四分五裂,大遼稱雄漠北,西夏竊據西北。吐蕃、大理雄踞天南。大宋周邊強敵環伺,更兼兵弱國貧,武風不振。自王荊公變法之後,朝堂上幾番動盪,如今雖有高太后垂簾,老成持重。然而畢竟牝雞司晨,見識有限,更兼年事已高。將來,一旦駕鶴西去,小皇帝親政,定然又少不了一番劇烈動盪。如今的大遼皇帝耶律洪基又是好大喜功,早有南侵之意。我看這大宋江山早晚是要風雲色變。不早做準備,到時候只能坐失良機。」

  慕容復笑道:「老先生教訓的是,這些年晚輩四處奔走,倒也是結交了一些朋友。到時候興許用得上。」

  嗯,只有幾個朋友,也就是周邊幾個國家的皇太后、一國之君、國師還有未來的金太祖而已。

  慕容博笑道:「眾行易至,多個朋友多條路總歸是好的。但是大丈夫要幹大事,沒有自己的班底是不成的。要成事,必須要有一支聽從自己調動的兵馬。」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哦?可是如今畢竟是大宋官家的天下,要想在宋廷的眼皮子底下拉起一支兵馬,談何容易?」

  慕容復故作不解狀。

  慕容博嘆了一口氣:「朽木,朽木也。不能明面上養兵,難道就不會藏兵?」

  來了,終於來了。

  「還請前輩指教。」

  慕容博道:「山東,河北,自古多豪傑,也是幾百年前慕容垂起兵復燕的龍興之地。若是在當地招募一支兵馬,藏身綠林,一旦天下有變,南可襲江淮。北可引大遼為援,直搗開封。到時候宋天子南逃江南,慕容家大可依託大遼,效法李世民渭水故事,向大遼稱臣,共分宋之江北之地,暗中積蓄力量。藉助中原之地,假以時日,待得羽翼豐滿,再造大燕江山。何等壯哉。」

  慕容復聽了,差點一口氣行岔了,被嗆死。

  效法李世民?老人家你認真的?

  天可汗要是知道幾百年後有人拿這個和他比較,不知會作何感想?

  瘋了,真的瘋了。

  但是面子上,慕容復卻是佯裝大喜:「前輩此言,於慕容復而言宛若撥雲見日,令在下茅塞頓開。」

  慕容博哈哈一笑:「年輕人一意於兒女情長,豈能著力於這些家國大事?某辛苦奔走多年,早就在山東河北各處山頭養成了一支不下萬人的精兵,今日前來,便是要告知你此事的。你我二人共圖大業,一同起事,如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