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拯救計劃
索德滿臉愁悶地說完,隨即低下了頭。
他這段時間受了太多的打擊,如母親、未婚妻離世,父親被捕,打了敗仗,又遭遇囚禁等。
其中任何一樁,都足以將一個春風得意的人打落低谷,更何況諸多不幸接連不斷,沒留下一點喘息調整的時間。
索德沒有精神失常,僅僅只是情緒起伏,已經展現出他極強的自我調節能力了。
休伊特看著苦悶的索德,知曉對方正被無力感籠罩,於是拍兩下手,隨即鼓勵道:
「還有近二十天時間,我們有足夠時間作出應對。海伊德,你知道斯利德格苦修院的情況嗎?」
海伊德思索片刻道:「斯利德格苦修院在萊恩城東方向,原本是在萊恩港附近的,為了……」
她頓了片刻,接著道:「為了提防北方人的劫掠,苦修院幾年前搬到了靠近瓦拉城的地點,受到萊恩與瓦拉兩城的保護。」
「蘭尼到瓦拉,大概要多久?」
海伊德手指點著下巴,回憶道:
「這……我小時候,哥哥駐守過王國的邊境,雖然不是蘭尼,但距離應該相近。他騎馬回萊恩,一般要五天左右?」
五天……
休伊特正在心中估算騎兵速度,卻聽索德嘆息一聲。
他攤開雙手,搖頭道:「我們沒有那麼多馬……不止我們,整個塔拉都沒多少馬可用。在這點上,我們這些外來者,和康諾特那些本地人是一樣的。」
索德說完,皺眉看向海伊德。
他顯然不理解,幅員如此遼闊的國家,為什麼馬匹會如此稀少?
人們運輸貨物,難道只靠納基利河與利菲河?
海伊德的雙手疊在小腹,搓揉著纖細指節道:「十幾年前,塔拉發生過一場大饑荒。人們都說,領袖達格達的那口永遠能倒出食物的鐵鍋破了。」
「為了應對饑荒,我的父王下令殺死馬匹;再加上我小時候,他還下令拆除全國的馬廄。所以……所以塔拉才被馬兒們拋棄了吧。」
休伊特聽懂了。
這位國王戴了綠帽,於是大手一揮,無厘頭地遷怒馬廄。
這便破壞了塔拉養馬的設施。
多年後,饑荒爆發。
人們沒有多餘糧食養馬,紛紛買賣或殺死馬匹,以此換取糧食。
這又破壞了馬兒本身的繁衍。
二者疊加,致使塔拉的馬匹數量急劇下降,直到現在都沒緩過來。
也就是說,塔拉的騎兵極其羸弱。
而北方人雖然同樣沒有騎兵,但海上力量極強,兵種相對豐富,倒是占了一大優勢。
至少,在雙方交戰途中,己方擁有出奇制勝的機會。
想過了雙方兵種的對比,休伊特本著發揮己方優勢的念頭,自然思考著如何最大程度發揮海上力量的優勢。
北方人的長船,可不是休伊特與海伊德先前乘坐的內陸貨船。
那些貨船由康諾特王國所造,技藝落後。
不僅只在白天航行,還不時在河岸港口上下裝卸貨物,甚至要順帶完成載客的任務,走得算是極慢了。
反觀北方人的長船,本就是為了遠途航行設計,速度平均可達6~8節,約合11~15千米每小時。
按照這樣的速度估算,艦隊自墨利克峽灣出發,繞艾蘭大陸西側沿線航行至萊恩港,似乎用不了多久。
就算加上索德返回墨利克的時間,也依舊能趕得上處刑日。
這絕對算是一支奇兵了。
於是,休伊特思索片刻道:「索德,你先回墨利克吧,召集駐守墨利克的艦隊,繞海岸航行至萊恩港。」
索德的眼睛恢復幾分神采,忍不住順著話頭,邊思考邊重複道:
「繞行萊恩……你的意思是兵分兩路,兩面夾擊?」
休伊特笑著點頭,盯著索德搖頭道:「不止如此,我的意思是四路並行。」
「四路?」
索德蹙眉,臉上寫滿了問號。
兩面夾擊已然出乎意料,四路並行又是什麼道理?
休伊特自然知曉兵力分散的危害。
不過,老祖宗曾言「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如今有牽扯敵人、占據主動的機會,當然要儘量利用。
他沒急於解釋,反而看著海伊德道:「有什麼能寫畫的工具嗎?」
「啊?這個行嗎?」
海伊德沒動身,直接自胸口拆了一枚胸針遞來。
休伊特點頭,隨即蹲下。
他用胸針的銳利尖角在地面划動,慢慢劃出一條條白色紋路。
他大致以橫縱兩條河流——利菲河、納基利河為坐標軸,建立了一個以蘭尼城為原點的直角坐標系,隨後又將墨利克、萊恩、都柏林、費爾等城鎮一一標出,又勾勒了位於第二三象限的艾蘭大陸的輪廓。
最後,休伊特以胸針抵住費爾,抬眼掃一眼兩人,隨即手腕一按一抖,劃出一道以費爾為起點向北延伸的線條。
此時此刻,他儼然一位運籌帷幄的大將,似乎能看到無數鐵血肅殺的部隊在腳下這方寸間奔襲。
一筆又一筆。
生死、是非、成敗、榮辱。
只寥寥幾筆,休伊特寫出了答案,也定下了一場浩大戰爭的開場與落幕。
示意圖成型。
休伊特收起胸針,盯著索德道:「你的殘餘部隊交予白王控制,艦隊與艦隊合併,士兵與士兵合併,精英士兵以艦隊為優先,由此分別組成第一、二路軍隊。」
他盯著示意圖,指著其中一條線,手指沿著線段移動,同時解釋道:
「第一路軍隊是內陸艦隊,他們的任務是即日出發,沿納基利河繼續北上,騷擾康諾特、米思邊境城鎮,只劫掠,不攻城,主要起游擊騷擾的作用。」
「第二路軍隊是步兵,他們的任務是即日修整,等候第一路軍隊的任務。待到時機成熟,自費爾城向萊恩城進發,進攻康諾特內地。」
「至於第三路,我今天便啟程『黑池』都柏林,儘快請求伊瓦爾出兵。他的軍隊以騷擾牽制米思為主,掩護前兩路軍隊的行動。」
至此,戰略大體成型。
休伊特的語氣激動,加上完備的戰略,使得這番話極富煽動力。
海伊德的美目異彩連連,索德則激動得滿臉漲紅。
兩人瞪著休伊特,等待最後的布置。
休伊特停頓片刻,灼灼盯著索德,抬高語調:「最關鍵的是第四路!海上艦隊!這決勝的一路,全靠你了!」
「交給我!」
索德被說得意動,猛地跳起,拍打著胸膛豪氣干雲道:「我今天就返回墨利克!率全部艦隊突擊萊恩港!」
他眼中閃爍著狂熱光芒,似乎已然看到了大勝的場面,用力揮動拳頭道:
「他媽的!讓那群禿子嘗嘗斧頭!」
他激動至極,隨口罵出了「禿子」這般對於苦修士的蔑稱。
片刻後,索德疑惑道:「伊瓦爾怎麼解決?我和他只是相識,他的父親朗納爾與我父親有些交情,可已經很久沒聯繫了。」
「他一直想替父報仇,雖然守著都柏林,目光卻一直在格古蘭大陸上。」
休伊特聽了索德的擔憂,擺手道:「我認識他的父親,與他的父親算是朋友,應該能勸得動他。」
他見過朗納爾被殘害的情景,了解朗納爾的近況。
最關鍵的是,有了索德與白王的支持,他能為伊瓦爾的復仇計劃帶去對方意想不到的助力。
向來聽聞伊瓦爾聰明。
如今對方無需拼死拼活,只要出兵牽制,便可換取日後復仇的助力。
如此划算的買賣,應該沒幾人會拒絕的。
休伊特的心思一瞬百轉,說服伊瓦爾的計劃具備了雛形。
正在此時,索德嘆息一聲,苦惱道:「墨利克,應該守不住了吧?」
「一定守不住的。不過,墨利克應該不會被蓋諾人攻陷。」
休伊特作出如此判斷,完全是出於對人性的信任。
他從不認為,自己替白色奧拉夫解決了孩子的問題,對方便會冒著風險,義無反顧地借給自己大量軍隊。
不要忘記,先前阻攔索德的,不正是這位離墨利克最近的,勃勃野心無處施展的白王嗎?
休伊特相信,軍隊一旦被調離墨利克,最先撲向這塊肥肉的只會是如惡狼般的北方人,而不會是只敢吃腐肉的鬣狗。
不過,「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
伯爵才是一切。
休伊特怕索德犯貪心的毛病,不肯調動墨利克的全部兵力,於是提示道:「只要救出伯爵,一城一池的得失簡直不值一提。」
「我明白!」
索德點頭,惡狠狠道:「呸!便宜那個懦夫了!」
休伊特笑了,沒再多言。
三人又分析了許多細節,例如各個部分的行軍速度,該如何相互配合等等。
不過,這些反倒並不複雜。
畢竟這計劃除了索德以外,其餘勢力都只是騷擾。
自主權歸各方所有,決勝權由自己掌握,與此同時,減少糧草壓力,減輕軍隊間磨合的負擔,這本就是計劃的優勢所在。
說到底,關鍵點還是索德的艦隊。
艦隊能成,一切都好說;艦隊襲擊失敗,其餘的一切也都派不上用場。
於是,休伊特與索德又著重討論了海上艦隊的行動計劃,以及如何處理墨利克的事務。
直至討論徹底結束,時間已然接近午時了。
沒多久,休伊特與海伊德再次出發,踏上了前往都柏林的路途。
他沒與索德說的是,除了那些宏觀的戰略外,他還計劃將自己當做先鋒,充當「第五路軍隊」。
先請求伊瓦爾出兵,隨即直奔萊恩城。
無論如何,休伊特必須先於軍隊一步,提前抵達萊恩城。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伯爵的生命安全不會受到康諾特局勢的影響。
不然的話,原本計劃得挺好,萬一卻由於各方施壓過大,康諾特王室以及苦修院臨時決定提前殺了伯爵,這豈不是白忙活了?
這種情況可能性不小。
休伊特必須親自前往,以保護伯爵的生命,若如能夠提前救出伯爵,那更是再好不過了。
不過,可能性幾乎為零。
不說別的,單是他與索德交談了解到的那些「黃金棋子」的故事,便能從中看出不少神王奧丁的影子。
再結合先前蘭尼城苦修堂的經歷,他竟然能遇到七大天使長之一的拉貴爾。
由此不難看出,處決伯爵一事,不單單是苦主教會的報復行為,反倒透著苦主與奧丁交鋒角力的意味。
休伊特不得不提防。
若真的涉及到神明層次,這些人類層次的計謀便只是笑話了。
但願不是吧……
-----------------
「黑池」都柏林。
地處艾蘭大陸東側的中心,位於利菲河入河口。
這裡擁有極為難得溫和氣候,幾乎沒有極寒和極暑。
也正因此,這片地區被才入侵艾蘭的索吉爾斯占領,成為成為數千名北方人過冬的家園。
由於所有建築都出自北方人之手,這裡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北方人的住宅風格。
幾乎所有的建築都由板條築成,室內有支撐屋頂的柱子,室外以一條條草木遮擋;底層平面呈現圓角矩形,最大的建築物越有九米長、五米寬,通常每一面牆設置有一道門。
室內有一塊地面,地面中間設有火塘,沿著室內兩側,留有狹窄、低矮的長凳。
每逢宴席,人們會在兩側的長凳上設置桌椅,供主人或者那些地位尊崇的人使用。
至於客人,只能坐在低一級的位置上。
房屋的兩側分有小隔間,有些既是倉庫又是工作間,亦或者作為獨立的馬廄、牛棚使用。
北方人就是如此。
他們向來有將家畜帶至屋內飼養的習慣。
除此以外,都柏林經過幾年的發展,其風貌又呈現出與蓋諾人習俗融合的趨勢。
例如,鵝卵石小巷兩旁是經典的酒吧,不時能見到的巍峨雄壯的城堡,以及那些令人嘆為觀止的大教堂。
這些便是休伊特在旅店吃飯、在街道穿梭,所得到的關於都柏林的印象。
除此以外,他還發現許多更重要的事。
比如說,苦主教會的發展遠超休伊特的想像。
又如,當地的北方人,遠不如休伊特所想的團結,而伊瓦爾也不如休伊特所想的那般實力雄厚。
他這段時間受了太多的打擊,如母親、未婚妻離世,父親被捕,打了敗仗,又遭遇囚禁等。
其中任何一樁,都足以將一個春風得意的人打落低谷,更何況諸多不幸接連不斷,沒留下一點喘息調整的時間。
索德沒有精神失常,僅僅只是情緒起伏,已經展現出他極強的自我調節能力了。
休伊特看著苦悶的索德,知曉對方正被無力感籠罩,於是拍兩下手,隨即鼓勵道:
「還有近二十天時間,我們有足夠時間作出應對。海伊德,你知道斯利德格苦修院的情況嗎?」
海伊德思索片刻道:「斯利德格苦修院在萊恩城東方向,原本是在萊恩港附近的,為了……」
她頓了片刻,接著道:「為了提防北方人的劫掠,苦修院幾年前搬到了靠近瓦拉城的地點,受到萊恩與瓦拉兩城的保護。」
「蘭尼到瓦拉,大概要多久?」
海伊德手指點著下巴,回憶道:
「這……我小時候,哥哥駐守過王國的邊境,雖然不是蘭尼,但距離應該相近。他騎馬回萊恩,一般要五天左右?」
五天……
休伊特正在心中估算騎兵速度,卻聽索德嘆息一聲。
他攤開雙手,搖頭道:「我們沒有那麼多馬……不止我們,整個塔拉都沒多少馬可用。在這點上,我們這些外來者,和康諾特那些本地人是一樣的。」
索德說完,皺眉看向海伊德。
他顯然不理解,幅員如此遼闊的國家,為什麼馬匹會如此稀少?
人們運輸貨物,難道只靠納基利河與利菲河?
海伊德的雙手疊在小腹,搓揉著纖細指節道:「十幾年前,塔拉發生過一場大饑荒。人們都說,領袖達格達的那口永遠能倒出食物的鐵鍋破了。」
「為了應對饑荒,我的父王下令殺死馬匹;再加上我小時候,他還下令拆除全國的馬廄。所以……所以塔拉才被馬兒們拋棄了吧。」
休伊特聽懂了。
這位國王戴了綠帽,於是大手一揮,無厘頭地遷怒馬廄。
這便破壞了塔拉養馬的設施。
多年後,饑荒爆發。
人們沒有多餘糧食養馬,紛紛買賣或殺死馬匹,以此換取糧食。
這又破壞了馬兒本身的繁衍。
二者疊加,致使塔拉的馬匹數量急劇下降,直到現在都沒緩過來。
也就是說,塔拉的騎兵極其羸弱。
而北方人雖然同樣沒有騎兵,但海上力量極強,兵種相對豐富,倒是占了一大優勢。
至少,在雙方交戰途中,己方擁有出奇制勝的機會。
想過了雙方兵種的對比,休伊特本著發揮己方優勢的念頭,自然思考著如何最大程度發揮海上力量的優勢。
北方人的長船,可不是休伊特與海伊德先前乘坐的內陸貨船。
那些貨船由康諾特王國所造,技藝落後。
不僅只在白天航行,還不時在河岸港口上下裝卸貨物,甚至要順帶完成載客的任務,走得算是極慢了。
反觀北方人的長船,本就是為了遠途航行設計,速度平均可達6~8節,約合11~15千米每小時。
按照這樣的速度估算,艦隊自墨利克峽灣出發,繞艾蘭大陸西側沿線航行至萊恩港,似乎用不了多久。
就算加上索德返回墨利克的時間,也依舊能趕得上處刑日。
這絕對算是一支奇兵了。
於是,休伊特思索片刻道:「索德,你先回墨利克吧,召集駐守墨利克的艦隊,繞海岸航行至萊恩港。」
索德的眼睛恢復幾分神采,忍不住順著話頭,邊思考邊重複道:
「繞行萊恩……你的意思是兵分兩路,兩面夾擊?」
休伊特笑著點頭,盯著索德搖頭道:「不止如此,我的意思是四路並行。」
「四路?」
索德蹙眉,臉上寫滿了問號。
兩面夾擊已然出乎意料,四路並行又是什麼道理?
休伊特自然知曉兵力分散的危害。
不過,老祖宗曾言「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如今有牽扯敵人、占據主動的機會,當然要儘量利用。
他沒急於解釋,反而看著海伊德道:「有什麼能寫畫的工具嗎?」
「啊?這個行嗎?」
海伊德沒動身,直接自胸口拆了一枚胸針遞來。
休伊特點頭,隨即蹲下。
他用胸針的銳利尖角在地面划動,慢慢劃出一條條白色紋路。
他大致以橫縱兩條河流——利菲河、納基利河為坐標軸,建立了一個以蘭尼城為原點的直角坐標系,隨後又將墨利克、萊恩、都柏林、費爾等城鎮一一標出,又勾勒了位於第二三象限的艾蘭大陸的輪廓。
最後,休伊特以胸針抵住費爾,抬眼掃一眼兩人,隨即手腕一按一抖,劃出一道以費爾為起點向北延伸的線條。
此時此刻,他儼然一位運籌帷幄的大將,似乎能看到無數鐵血肅殺的部隊在腳下這方寸間奔襲。
一筆又一筆。
生死、是非、成敗、榮辱。
只寥寥幾筆,休伊特寫出了答案,也定下了一場浩大戰爭的開場與落幕。
示意圖成型。
休伊特收起胸針,盯著索德道:「你的殘餘部隊交予白王控制,艦隊與艦隊合併,士兵與士兵合併,精英士兵以艦隊為優先,由此分別組成第一、二路軍隊。」
他盯著示意圖,指著其中一條線,手指沿著線段移動,同時解釋道:
「第一路軍隊是內陸艦隊,他們的任務是即日出發,沿納基利河繼續北上,騷擾康諾特、米思邊境城鎮,只劫掠,不攻城,主要起游擊騷擾的作用。」
「第二路軍隊是步兵,他們的任務是即日修整,等候第一路軍隊的任務。待到時機成熟,自費爾城向萊恩城進發,進攻康諾特內地。」
「至於第三路,我今天便啟程『黑池』都柏林,儘快請求伊瓦爾出兵。他的軍隊以騷擾牽制米思為主,掩護前兩路軍隊的行動。」
至此,戰略大體成型。
休伊特的語氣激動,加上完備的戰略,使得這番話極富煽動力。
海伊德的美目異彩連連,索德則激動得滿臉漲紅。
兩人瞪著休伊特,等待最後的布置。
休伊特停頓片刻,灼灼盯著索德,抬高語調:「最關鍵的是第四路!海上艦隊!這決勝的一路,全靠你了!」
「交給我!」
索德被說得意動,猛地跳起,拍打著胸膛豪氣干雲道:「我今天就返回墨利克!率全部艦隊突擊萊恩港!」
他眼中閃爍著狂熱光芒,似乎已然看到了大勝的場面,用力揮動拳頭道:
「他媽的!讓那群禿子嘗嘗斧頭!」
他激動至極,隨口罵出了「禿子」這般對於苦修士的蔑稱。
片刻後,索德疑惑道:「伊瓦爾怎麼解決?我和他只是相識,他的父親朗納爾與我父親有些交情,可已經很久沒聯繫了。」
「他一直想替父報仇,雖然守著都柏林,目光卻一直在格古蘭大陸上。」
休伊特聽了索德的擔憂,擺手道:「我認識他的父親,與他的父親算是朋友,應該能勸得動他。」
他見過朗納爾被殘害的情景,了解朗納爾的近況。
最關鍵的是,有了索德與白王的支持,他能為伊瓦爾的復仇計劃帶去對方意想不到的助力。
向來聽聞伊瓦爾聰明。
如今對方無需拼死拼活,只要出兵牽制,便可換取日後復仇的助力。
如此划算的買賣,應該沒幾人會拒絕的。
休伊特的心思一瞬百轉,說服伊瓦爾的計劃具備了雛形。
正在此時,索德嘆息一聲,苦惱道:「墨利克,應該守不住了吧?」
「一定守不住的。不過,墨利克應該不會被蓋諾人攻陷。」
休伊特作出如此判斷,完全是出於對人性的信任。
他從不認為,自己替白色奧拉夫解決了孩子的問題,對方便會冒著風險,義無反顧地借給自己大量軍隊。
不要忘記,先前阻攔索德的,不正是這位離墨利克最近的,勃勃野心無處施展的白王嗎?
休伊特相信,軍隊一旦被調離墨利克,最先撲向這塊肥肉的只會是如惡狼般的北方人,而不會是只敢吃腐肉的鬣狗。
不過,「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
伯爵才是一切。
休伊特怕索德犯貪心的毛病,不肯調動墨利克的全部兵力,於是提示道:「只要救出伯爵,一城一池的得失簡直不值一提。」
「我明白!」
索德點頭,惡狠狠道:「呸!便宜那個懦夫了!」
休伊特笑了,沒再多言。
三人又分析了許多細節,例如各個部分的行軍速度,該如何相互配合等等。
不過,這些反倒並不複雜。
畢竟這計劃除了索德以外,其餘勢力都只是騷擾。
自主權歸各方所有,決勝權由自己掌握,與此同時,減少糧草壓力,減輕軍隊間磨合的負擔,這本就是計劃的優勢所在。
說到底,關鍵點還是索德的艦隊。
艦隊能成,一切都好說;艦隊襲擊失敗,其餘的一切也都派不上用場。
於是,休伊特與索德又著重討論了海上艦隊的行動計劃,以及如何處理墨利克的事務。
直至討論徹底結束,時間已然接近午時了。
沒多久,休伊特與海伊德再次出發,踏上了前往都柏林的路途。
他沒與索德說的是,除了那些宏觀的戰略外,他還計劃將自己當做先鋒,充當「第五路軍隊」。
先請求伊瓦爾出兵,隨即直奔萊恩城。
無論如何,休伊特必須先於軍隊一步,提前抵達萊恩城。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伯爵的生命安全不會受到康諾特局勢的影響。
不然的話,原本計劃得挺好,萬一卻由於各方施壓過大,康諾特王室以及苦修院臨時決定提前殺了伯爵,這豈不是白忙活了?
這種情況可能性不小。
休伊特必須親自前往,以保護伯爵的生命,若如能夠提前救出伯爵,那更是再好不過了。
不過,可能性幾乎為零。
不說別的,單是他與索德交談了解到的那些「黃金棋子」的故事,便能從中看出不少神王奧丁的影子。
再結合先前蘭尼城苦修堂的經歷,他竟然能遇到七大天使長之一的拉貴爾。
由此不難看出,處決伯爵一事,不單單是苦主教會的報復行為,反倒透著苦主與奧丁交鋒角力的意味。
休伊特不得不提防。
若真的涉及到神明層次,這些人類層次的計謀便只是笑話了。
但願不是吧……
-----------------
「黑池」都柏林。
地處艾蘭大陸東側的中心,位於利菲河入河口。
這裡擁有極為難得溫和氣候,幾乎沒有極寒和極暑。
也正因此,這片地區被才入侵艾蘭的索吉爾斯占領,成為成為數千名北方人過冬的家園。
由於所有建築都出自北方人之手,這裡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北方人的住宅風格。
幾乎所有的建築都由板條築成,室內有支撐屋頂的柱子,室外以一條條草木遮擋;底層平面呈現圓角矩形,最大的建築物越有九米長、五米寬,通常每一面牆設置有一道門。
室內有一塊地面,地面中間設有火塘,沿著室內兩側,留有狹窄、低矮的長凳。
每逢宴席,人們會在兩側的長凳上設置桌椅,供主人或者那些地位尊崇的人使用。
至於客人,只能坐在低一級的位置上。
房屋的兩側分有小隔間,有些既是倉庫又是工作間,亦或者作為獨立的馬廄、牛棚使用。
北方人就是如此。
他們向來有將家畜帶至屋內飼養的習慣。
除此以外,都柏林經過幾年的發展,其風貌又呈現出與蓋諾人習俗融合的趨勢。
例如,鵝卵石小巷兩旁是經典的酒吧,不時能見到的巍峨雄壯的城堡,以及那些令人嘆為觀止的大教堂。
這些便是休伊特在旅店吃飯、在街道穿梭,所得到的關於都柏林的印象。
除此以外,他還發現許多更重要的事。
比如說,苦主教會的發展遠超休伊特的想像。
又如,當地的北方人,遠不如休伊特所想的團結,而伊瓦爾也不如休伊特所想的那般實力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