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鬼屯子 2
劉教授看著牆上的壁畫驚嘆的說:「沒想到這種地方會有古俚僚人的痕跡,真是罕見吶!」華凱聽見也過來看說:「什麼玩意兒僚人?」我瞪了一眼華凱,意思是別亂說話,南南和李衛國也圍觀過來,劉教授扶了扶眼鏡興奮的說:「古俚僚人是壯族、黎族、侗族的祖先,樹神信仰源於古俚僚人的自然信仰,古俚僚人相信萬物有靈,周圍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是有靈的。從天上講,認為太陽是太陽神,打雷是雷神擂鼓,颳風是風伯作崇,下雨是雨師作法。山中花草樹木無不有靈。特別是奇花異草,怪藤怪樹。長得異乎尋常的,莫不以為神。一些老樹,老得樹身全空了,基部的樹洞可站立五人,樹洞一直通至樹尖,則被奉為神樹,不讓砍伐,逢年過節還要祭它。一年四季的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家業興隆全靠社公的保佑。社公廟邊上通常有樹齡很老的樟樹、榕樹、木棉、楓樹、松樹等,廟內立有本峒峒主神、山神、本庄福德興旺土地萬歲老爺、本境社主(榕樹、樟樹、泉眼)等牌位,是集祖先崇拜、土地崇拜、自然崇拜、土地信仰為一體的空間祭祀空間。「神樹「,是鎮風水、保寨子平安、聚財之樹,人稱「風水樹「,千百年都不會去砍的,在民間,樹神通常與特定的老樹相聯繫,這些老樹被村民當作樹神來敬奉。樹神並非單一的神祇,而是根據各地不同的老樹而形成的不同信仰對象,民間認為大樹為「天地通道」,即聯繫天地的梯子,樹神作為神靈依附於樹,成為天地之間聯繫的紐帶,而在佛經文化中,如《金光明最勝王經》中提及了菩提樹神,表明在佛教中也存在對樹神的信仰和讚頌,在中國古代的志怪小說中,如《搜神記》中記載了樹神黃祖的傳說,能興雲雨,解救百姓飢困,所以這個廟裡供奉的就是樹木一類的神靈,我感到奇怪的是為什麼這麼偏遠的大興安嶺會有西南地區的供奉風俗呢,讓人費解」李衛國跟南南詢問道:「我們今晚在哪裡休息?我建議到廟外邊,老話說寧睡荒墳,不住寺廟」華凱哈哈笑說:「李大爺,啥年代了,還信那些鬼了神了的呢?」李衛國瞪了他一眼說:「熊孩子,你懂個屁,等你吃虧就知道了!」最後我們還是選擇了在樹神廟外面的一塊空地紮營,隨便吃了一些速食品便回到了帳篷里休息。後半夜不知道幾點了,我被一泡尿憋醒了,拿起手電筒出了帳篷,迷迷糊糊的去草叢邊解決,撒到一半的時候隱約聽見草叢裡面窸窸窣窣的聲音,嚇得我趕快提起褲子用手電筒照了照,什麼都沒看見,心想是不是草蛇之類的,快走吧,別被咬了,轉身的時候無意間看了下手錶,凌晨04時10分,又抬頭看了看天空,不看要緊,看了這一下以後,我是再也沒有睡著,因為天上霧蒙蒙的,星星都看不見了,我記得很清楚,我們進帳篷休息的時候,是滿天繁星,心想這是叢林中霧氣?那為什麼我們營地周圍沒有霧?回到帳篷里扒了扒了幾下華凱,他迷迷糊糊的說:「干哈呀,睡覺呢!」我說:「帳篷周圍一點霧氣沒有,天上全是霧,星星都看不見,這地方確實讓人不得勁兒!」我以為我說的話他都聽見了,結果換來的是一連續的呼嚕聲,我也不自討沒趣了,躺下心裡開始胡思亂想,摸了摸脖子上帶的珠子,心想這個屯子和這個樹神廟會不會跟我帶的這個珠子有什麼關係,又讓我想起來去年給爺爺祭拜那天發生的事情,想著想著睡著了......
清晨,外面嘈雜的聲音把我吵醒,我鑽出帳篷看見一群人在探討著什麼,我站在南南的旁邊聽著,一個身穿運動服的男人在向劉教授說:「我們一早對這個屯子進行了地形掃描,很有趣的是這個屯子中間有一條小溪把屯子分成兩半,而這條小溪是S形狀的,就像一個太極圖的形狀,咱們所在的樹神廟就是太極圖中陰陽魚中的一個圓點,而小溪對面的陰陽魚中還有一所建築物,目前無法確定形狀與建築樣式?」劉教授看著南南說:「這個鬼屯子有意思,真有意思,咱們一會出發到對面的那個建築去看看吧,我想會發現很多有研究價值的東西。」穿過一米多高的野草從,跨過小溪,按照圖上標註的地點來到了這所建築,大家見到這所建築時,都很驚愕,因為這根本不是房子,是一個戲台,類似於戲劇演出中的那種戲台,相比小溪對面的樹神廟,這邊的戲台顯得破敗許多,大傢伙分散開在戲台周圍搜索,半小時後並沒有發現。劉教授說:「目前來看我分析一下這個屯子有趣的幾點,第一這個屯子沒有電線,說明這裡一直沒通電,第二是這個屯子裡面沒有墳,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很清楚中國式的農村都會在村子的附近開墾一片地帶用於土葬,第三點就是我最詫異的,這個屯子的原住民都去了哪裡,為什麼外界對這個屯子一無所知,就連李衛國老哥都不知道這裡有人生活的痕跡,一個屯子能封閉到這種地步的話,我想只有幾種可能性,可能性一:「這個屯子確實有人生活過,但是時間很短」可能性二:「要麼全部遷徙,要麼全部消失!」所以我建議大家繼續搜索一下其他的房屋,看看能不能找到關於這個屯子的信息,因為我感覺這個屯子有很大的考古價值,如果真的有發現,我們應該儘快上報國家進行發掘,這樣也算我們不虛此行了。
我們所有人被分成幾組,對整個屯子進行地毯式搜索,殘垣斷壁中沒有發現關於任何接近現代的生活物品,而我卻在一間快要坍塌鋪滿乾草的屋子裡找到了一本筆記,以我的閱歷我能看出來這是七八十年代的工作手冊,雖然褪色嚴重,但也褪不去那上面鏗鏘有力的幾句話:「讓我們戰鬥在廣闊的天地里,為貧下中農服務一輩子,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清晨,外面嘈雜的聲音把我吵醒,我鑽出帳篷看見一群人在探討著什麼,我站在南南的旁邊聽著,一個身穿運動服的男人在向劉教授說:「我們一早對這個屯子進行了地形掃描,很有趣的是這個屯子中間有一條小溪把屯子分成兩半,而這條小溪是S形狀的,就像一個太極圖的形狀,咱們所在的樹神廟就是太極圖中陰陽魚中的一個圓點,而小溪對面的陰陽魚中還有一所建築物,目前無法確定形狀與建築樣式?」劉教授看著南南說:「這個鬼屯子有意思,真有意思,咱們一會出發到對面的那個建築去看看吧,我想會發現很多有研究價值的東西。」穿過一米多高的野草從,跨過小溪,按照圖上標註的地點來到了這所建築,大家見到這所建築時,都很驚愕,因為這根本不是房子,是一個戲台,類似於戲劇演出中的那種戲台,相比小溪對面的樹神廟,這邊的戲台顯得破敗許多,大傢伙分散開在戲台周圍搜索,半小時後並沒有發現。劉教授說:「目前來看我分析一下這個屯子有趣的幾點,第一這個屯子沒有電線,說明這裡一直沒通電,第二是這個屯子裡面沒有墳,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很清楚中國式的農村都會在村子的附近開墾一片地帶用於土葬,第三點就是我最詫異的,這個屯子的原住民都去了哪裡,為什麼外界對這個屯子一無所知,就連李衛國老哥都不知道這裡有人生活的痕跡,一個屯子能封閉到這種地步的話,我想只有幾種可能性,可能性一:「這個屯子確實有人生活過,但是時間很短」可能性二:「要麼全部遷徙,要麼全部消失!」所以我建議大家繼續搜索一下其他的房屋,看看能不能找到關於這個屯子的信息,因為我感覺這個屯子有很大的考古價值,如果真的有發現,我們應該儘快上報國家進行發掘,這樣也算我們不虛此行了。
我們所有人被分成幾組,對整個屯子進行地毯式搜索,殘垣斷壁中沒有發現關於任何接近現代的生活物品,而我卻在一間快要坍塌鋪滿乾草的屋子裡找到了一本筆記,以我的閱歷我能看出來這是七八十年代的工作手冊,雖然褪色嚴重,但也褪不去那上面鏗鏘有力的幾句話:「讓我們戰鬥在廣闊的天地里,為貧下中農服務一輩子,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