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衣服、鞋子,能穿就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剛才去二樓給同事安裝測試軟體的時候,一位同事對我說「乾乾,穿新衣服啦」。我:哈哈,是啊,很開心類。之前一直穿的黑色棉襖是幾年前大舅哥車行的贈送品,雖然大黑襖是贈送品帶著牌子,但是特別保暖。這些年穿的衣服、鞋子有的是老婆侄子的,有的是弟弟等等,反正都是家裡親戚或者朋友,每件東西都有一個故事,對我來說意義很大。

  記得2018年剛到這家公司的時候,測試妹子問我「乾乾,你這個鞋子怎麼這大啊,走路舒服嗎?」我笑了笑,說道:你猜的真對,這是我舅舅的鞋子,他給我的,不穿白不穿。妹子聽了笑了笑說:乾乾同學真會過日子啊,但是也不能太節省啊。

  2017年我從家裡離開的時候帶走了弟弟的一件外套,這件外套陪我去過很多地方,比如濮陽、濟南、泰山、天津、BJ等地,後來在杭州每年秋天都會穿。

  2013年秋天宿舍六哥(大學同學)給了我一件外套,班長(大學同學)給我了一個秋衣。穿了一冬天,到了寒假我沒有回家選擇了去上海電子廠打工。晚上上夜班、白天休息,這些衣服讓我感覺我的同學在我身邊,讓我多了一份溫暖,我看到它們都會想到了我那親愛的同學。後來到了2016年國慶節我媽強力勸說下,這件外套被留在了老家,衣服太爛了無法縫補。

  2006年看到鄰居家的小女孩(小學生)穿了運動鞋,當時感覺挺羨慕的,尤其看到發小經常說自己買的鞋子是什麼明星代言的,上百塊錢。那時候心理總是在想:自己已經是初中生了,什麼時候能有一雙運動鞋。2007年秋天終於有了自己的一雙運動鞋,是我舅媽送我的。白色的鞋子,也看不出來男女款,後來舅媽不穿的鞋子我陸續穿著(中學時期的腳尺寸正好穿)。

  1999年夏天,也可能時間記得不對,那年我六歲。奶奶的一位親戚去世,爸媽和幾個姑姑都帶著家裡各自的孩子去。出發前集合的時候發現表姐表妹表弟他們都穿著新衣服和新鞋子。我強求要求我爸媽給我安排一雙新鞋子,找來找去沒有找到。最後我被安排上了一雙棉鞋就上了三馬車(大型三輪車)。等到了親戚家裡,我沒有下車(怕親戚笑話穿的棉鞋,畢竟距離冬天還有幾個月),到了墳地的時候也沒有下車,一直到了開飯的時候,表姐她們喊我下車去吃飯我才不情願的下車。

  現在回頭想想小時候的自己自尊心(用詞可能不對,應該是攀比心、虛榮心)挺強的,衣服鞋子都希望新買的,遇到重要的場合都想穿新的(我媽說我還不會跑的時候,凡是別人咬過的東西我都不會要)。後來發現現實生活條件並不允許的情況下,自己性格就會改變,心理也會慢慢接受,發現這些衣服鞋子並不那麼重要了。很多人飯都吃不飽,比起他們,自己幸福的不止千萬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