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輾轉多地與新的嘗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1.離開BJ

  經過一番痛苦的思索與內心掙扎,陳陽終於下定決心離開BJ。那段日子裡,他每當下班回到簡陋的宿舍,看著那狹小空間裡僅有的幾件物品,心中就湧起無盡的煩悶與糾結。保安工作帶給他的已不再是初時的安穩感,而是滿滿的壓抑與無奈。

  每次面對保安隊長的故意刁難,陳陽雖極力忍耐,可內心的憤懣卻如不斷累積的火山,隨時可能噴發。而老奶奶去世自己未能歸家這件事,更是像一根尖銳的刺,深深地扎在他心頭,只要一閒下來,愧疚與自責便會如潮水般將他淹沒。

  終於,熬到了發工資的日子,陳陽拿著那薄薄的一沓錢,手都微微顫抖。這錢里不知被扣去了多少莫名其妙的罰款,可他此時已無心計較這些。他默默地收拾好自己那少得可憐的行李,其實也就是幾件舊衣服、一雙磨破了底的鞋子,還有一些日常洗漱用品,把它們一股腦兒地塞進那個早已破舊的背包里。

  和幾個相處還算不錯的同事告別時,大家都有些不舍,紛紛勸他再考慮考慮,畢竟在BJ找份工作也不容易。可陳陽只是苦澀地笑笑,說:「我實在是待不下去了,家裡那邊也一堆事兒,我想換個地方重新開始,說不定還能有不一樣的活法呢。」同事們聽了,也只能無奈地點點頭,囑咐他以後要是有機會,記得回來看看。

  陳陽轉身離開宿舍,走出公司大門的那一刻,他回頭望了望這個待了一段時間的地方,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對未知前路的忐忑,也有一絲逃離困境的解脫感。隨後,他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去往蘇州的列車。

  列車緩緩啟動,窗外的風景如幻燈片般快速閃過,陳陽望著那不斷後退的城市景象,思緒飄飛。他想著自己這些年的坎坷經歷,從輟學回家,到學手藝不成四處漂泊,再到在BJ當保安卻受盡委屈,感覺自己好像一直在生活的泥沼里掙扎,卻始終找不到真正的出路。但他心底又始終憋著一股勁兒,不甘心就這麼被命運打敗,他相信只要自己不放棄,總能在某個地方、某個時刻,抓住那一絲改變命運的機會。

  2.蘇州電子廠工作

  經過漫長的旅途,陳陽抵達了蘇州這座充滿江南韻味的城市。剛下火車,那濕潤的空氣、婉約的街景,讓他這個從北方農村來的小伙子有些不太適應,但同時也被這座城市獨特的氣質所吸引。

  在朋友的介紹下,陳陽進入了一家電子廠上班。初進電子廠,那巨大的廠房、一排排整齊擺放的生產設備,還有那忙碌穿梭的工人們,讓他既新奇又有些緊張。電子廠給他分配的工作是坐在流水線上,負責組裝那些小小的電子零件。工作看似簡單,無非就是把一個個零件按照規定的順序和方式拼接在一起,可真做起來,卻遠沒有想像中輕鬆。

  每天上班,陳陽都要早早地趕到廠里,打卡後迅速換上工作服,戴上防靜電手套,來到自己的工位前準備開工。流水線上的工作節奏很快,傳送帶不停地運轉著,容不得他有絲毫的懈怠。一開始,他手忙腳亂的,常常跟不上節奏,導致零件在他這裡堆積起來,旁邊的組長看到了,就會不耐煩地過來催促,甚至還會大聲呵斥幾句。陳陽心裡很是委屈,可他知道這時候不能和別人頂嘴,只能咬著牙,努力加快速度,儘快熟悉工作流程。

  隨著時間的推移,陳陽慢慢地習慣了電子廠的工作節奏。他每天機械地重複著同樣的動作,眼睛緊緊盯著傳送帶上的零件,雙手迅速而精準地進行著組裝,漸漸地,他的效率越來越高,出錯率也降了下來。

  在廠里,陳陽結識了不少來自天南地北的工友們。大家休息的時候會湊在一起聊天,分享著各自家鄉的風土人情、自己的過往經歷。有個來自四川的工友,總是繪聲繪色地講著家鄉的美食,什麼麻辣火鍋、串串香之類的,聽得陳陽直咽口水,心裡想著等以後有機會了,一定要去嘗嘗。還有個江西的工友,會說起自己小時候在山裡放牛、下河摸魚的趣事,讓陳陽想起了自己在農村的快樂時光,也越發思念家鄉的親人們。

  陳陽是個實在人,和工友們相處得都挺融洽。有時候誰要是身體不舒服或者有什麼事兒忙不過來,他都會主動幫忙頂班或者搭把手。工友們也都很認可他,覺得他這人靠譜,有什麼好事兒也都會想著他。

  每個月發工資的時候,陳陽看著工資卡里那多出來的一筆錢,心裡別提多高興了。他第一時間就會去銀行把一部分錢寄回家裡,每次填匯款單的時候,他都會想像著父母收到錢時那欣慰的笑容,想著家裡的日子能因為自己的這點收入而稍微好過一點,自己受再多的苦也都值得了。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平靜地過去,陳陽在電子廠的生活雖然單調枯燥,但也還算安穩。他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休息,偶爾和工友們出去逛逛,感受一下蘇州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可他心裡始終懷揣著一個念想,那就是不能一輩子只做個流水線工人,他還想尋找更多的機會,掙更多的錢,讓自己和家人過上更好的日子。


  很快,一年的時光就在這忙碌中悄然流逝,眼看到了快過年的時候。這時候,陳磊打來了電話,電話那頭陳磊的聲音聽起來有些興奮又帶著一絲急切:「哥,我現在在武漢呢,這邊有個機會,我覺得挺不錯的,你要不要過來一起看看呀?說不定咱們兄弟倆一起干,能做出一番大事業呢。」陳陽聽了,心裡一動,想著兄弟倆在一起也好有個照應,而且說不定真的能抓住這個機會,改變一下目前的狀況呢。於是,在考慮了一番後,他辭去了電子廠的工作,收拾好行囊,從蘇州坐車去武漢找弟弟了。

  到了武漢,陳陽一出車站,就看到陳磊站在出站口等著他,兄弟倆一見面,臉上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陳磊接過陳陽的行李,一邊走一邊興奮地給陳陽介紹著武漢這邊的情況:「哥,武漢這城市可大了,發展機會特別多。我認識了幾個做藥材生意的朋友,他們給我講了講這行的門道,我覺得挺有前景的,咱們要是一起干,肯定能行。」陳陽看著弟弟那充滿幹勁的樣子,也被他的熱情所感染,笑著說:「行啊,磊磊,哥相信你,既然你看好了,那咱們就一起努力試試唄。」

  3.初涉藥材生意

  兄弟倆來到了陳磊在武漢暫時租住的小屋裡,屋裡雖然簡陋,但收拾得還算乾淨整潔。一進屋,陳磊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一些藥材樣本和資料,開始給陳陽詳細講解起藥材生意的相關知識來。

  陳磊告訴陳陽,藥材生意利潤空間挺大的,但風險也不小,關鍵在於要掌握好市場行情、有穩定可靠的貨源,還要能找到合適的銷售渠道。說著,他拿起一根黨參,指著說道:「哥,你看這黨參,品質好的和品質一般的價格能差出不少呢,咱們得學會分辨,進貨的時候可不能被人坑了。還有啊,現在市面上對中藥材的需求越來越大了,不管是藥廠製藥,還是那些中醫館抓藥,都離不開藥材,只要咱們能把這生意做起來,肯定能掙大錢。」

  陳陽一邊聽,一邊認真地看著那些藥材樣本,心裡卻有些犯嘀咕。他對藥材這行可是一竅不通啊,以前連這些藥材的名字都叫不全,更別說去辨別品質、了解行情了。但看著弟弟那信心滿滿的樣子,他又不想打擊弟弟的積極性,只能硬著頭皮說:「磊磊,你說得挺有道理的,不過咱們啥都不懂,得從頭學起啊,可不能太著急了。」

  陳磊點了點頭說:「哥,我知道,我這段時間已經跟著那幾個朋友學了不少了,咱們先從基礎的學起,慢慢摸索唄。」

  從那以後,兄弟倆就開始跟著陳磊認識的那些做藥材生意的朋友學習。每天一大早就出門,去藥材市場裡轉,看那些攤主們如何挑選、擺放藥材,聽他們介紹不同藥材的產地、功效以及市場價格。有時候,他們還會跟著朋友去一些藥材種植基地,實地了解藥材的種植過程、生長環境對藥材品質的影響等。

  回到住處後,他們又會一起整理當天學到的知識,做筆記,互相提問,加深記憶。陳陽雖然學得有些吃力,但他很努力,每天都花大量的時間去背那些藥材的名稱、特點,還拿著樣本反覆對比觀察,希望能儘快掌握分辨藥材品質的技巧。

  然而,做藥材生意哪有那麼容易啊,僅僅是學習理論知識遠遠不夠,真正實踐起來,他們才發現困難重重。

  找貨源的時候,他們就遇到了不少麻煩。一開始,他們聯繫了一些外地的藥材種植戶,可對方一聽他們是新手,不太願意和他們合作,擔心他們不懂行,會在交易過程中出問題。好不容易找到了幾家願意供貨的,可價格卻壓得很高,根本沒什麼利潤空間。而且,藥材的質量也參差不齊,有時候收到貨一看,和之前說好的樣品差別很大,可退貨又很麻煩,只能自己吃啞巴虧。

  在銷售渠道方面,他們嘗試著去聯繫一些藥廠、中醫館,可人家都有固定的供應商,對他們這樣沒什麼名氣、沒經驗的小賣家根本不感興趣。他們又去跑一些藥材批發商,可那些批發商要求的進貨量很大,他們根本沒那麼多資金去囤貨,只能望而卻步。

  兄弟倆四處碰壁,心情也變得越來越低落。每天看著那些積壓在屋裡賣不出去的藥材,心裡別提多著急了,可又有些無奈,畢竟這行水太深了,他們一時半會兒很難摸清門道。

  眼看到了年二十九,外面已經有了濃濃的年味,大街小巷都張燈結彩,人們都在忙著準備過年。可陳陽和陳磊的藥材生意依舊沒有什麼起色,兩人坐在那堆滿藥材的小屋裡,相對無言,心裡滿是失落和對未來的迷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