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搗蛋孩子
她不能答應,可她不知怎麼回答兒子,拒絕兒子的話又怕兒子再跳下來,不傷胳膊就傷腿,還是麻煩。
「你還有什麼要求?一塊說出來!」父親接過話茬,說。
「那好,我就都說了,以後凡是我不願意上的課外輔導課我都不上,你們逼我我也不上,當然,要是我喜歡的課外輔導我自己會去上,你們不逼我也會上,只要你們答應我這個條件我就下來,否則……」
「你別胡來,秋生!」母親的心又緊張起來,又害怕兒子一不高興再跳下來,兒子現在所在的位置在樹上離地面至少還有三米,從樹上跳下來還是危險的,死不至於,但肯定會傷,這不是父母要的結果。可做母親的又不忍心就這麼由著兒子擺布,由著兒子這麼要挾,這還了得?無法無天了?以後她這個做媽的還有什麼話語權?還怎麼教育兒子?兒子有什麼要求得不到滿足就跳樓,成何體統?
歐陽晴實在很難那麼痛快地答應兒子的全部條件,她想得更遠,要都答應兒子什麼輔導班的課程都不上,兒子以後的學習怎麼辦?兒子怎麼跟上班?怎麼成才?又怎麼不輸在起跑線上?
兒子的要求過於苛刻,相當於要她的命,歐陽晴不能開這個口子。
相比之下,父親陳紅兵倒不那麼著急,他向妻子擺了擺手,意思是他來處理。
「兒子,你先下來說話行啵?只要你說得有道理,你的什麼條件爸媽都可以答應。」陳紅兵想先讓兒子下來再談條件。
「不,那不行,我就在上面說,你們放心,我不會冒冒失失跳下來,我就趴在樹上跟你們辯論,你們不要因為你們是父母就逼我做我不願意做的事情,我也不會拿我的生命危險來要挾你們,我真的是不想上語文課外輔導課,也不想上數學課外輔導課,今天不上,以後也不上……」
陳秋生說了他不上那些課外輔導課的理由。看得出來,其實他對當下名目繁多的課外輔導班已經非常厭倦,他不想再去上那些毫無意義的課外輔導班了。從他董事的那天起,他就被父母、尤其是被他媽「逼著」參加各種課外輔導班,今天繪畫,明天書法,後天電子琴,他就像一隻陀螺,站在中間旋轉任人抽打,只要他稍微停頓一下大人就抽他一鞭子,他不想過這樣的生活,他不願意一天到晚都被人抽打著過日子,他想自由自在地生活,該玩的時候好好玩玩,當然,該讀書的時候還是好好讀書,但不是瘋狂地參加各種課外輔導,即使要上課外輔導班,一定是他喜歡的,而不是像以前一樣,不管他喜不喜歡,不管他願不願意,比方現在,他媽幫他報了三個輔導班,一個數學輔導班,一個語文輔導班,還一個作文輔導班,這幾個課外輔導班沒一個是他喜歡的,也沒一個是他需要的,他媽把學費都交了,他也上了幾次,感覺沒有一個輔導班有實在的意義,陳秋生甚至覺得這些課外輔導課就是一個害人的坑,所以他一個都不肯上了!
「理由?說說理由,為什麼不想上?你要知道,大家都在上,你為什麼不上?你不上就只會落在別人的後面,你就會輸在起跑線上!」母親又開始灌輸她的起跑線理論。
「媽,其實很多家長都跟你一樣,總擔心會輸在起跑線上,什麼叫輸在起跑線上?上幾堂課外輔導課就能保證不輸在起跑線上?你怎麼就不看看這樣的課外輔導課有不有意義?值不值得上?你以為把我關在這些課堂上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可能嗎?」
「你……說說,這樣的課外輔導怎麼就沒有意義?幫你增長知識,提高你的能力,對你以後升學有百利而無一害,為什麼會沒有意義?」歐陽晴是聽不下去了,兒子怎麼會有對這些課外輔導可這麼不喜歡?會有這麼大的逆反心理?做母親一向看好的課外輔導在兒子心裡就那麼一錢不值?
歐陽晴倒是要跟兒子辯論辯論,卻被丈夫做手勢制止了。
「你繼續說。」陳紅兵想聽兒子把話說完,顯然,以前他也沒有這麼認真聽兒子說過這方面的想法。
陳秋生就在樹上說了他對當前一些課外輔導班的看法。
原來,很多課外輔導班是有貓膩的。陳秋生說現在名目繁多的課外輔導班有幾個靠譜?那些辦輔導班的人有幾個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知識能力?有幾個是為了培育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很多人辦輔導班的目的只一個,撈錢!
陳秋生當然沒有說透,他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也看不透,更說不透,他只知道一個現象,就是很多課外輔導班就不是為了學生,而是為了錢。作為孩子的母親,歐陽晴卻連這個現象都沒看出來,更沒看透,她只知道往這個裡面砸錢,卻不知道這裡面是個坑。在這個世界上,從學生、從孩子身上撈錢的方式方法、技巧門路名目繁多,而且天天都在變化,手段天天在翻新,形式天天在改革,孩子還是從一個精子和一個卵子結合之日起父母就開始胎教,從出生到幼兒園,從幼兒園到小學,從小學到中學,從中學到大學,家長在教育,學校在教育,老師在教育,那些七七八八的課外輔導班也在教育,從來就沒停止過,而且無孔不入,貫穿孩子教育的每個角落,每個階段,貫穿始終,在很長一段時間,家長對於課外輔導重視的程度一點都不亞於正常的學校教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陳秋生的母親就是其中之一,是千千萬萬個家長的一個代表,從孩子開始說話起就開始培育,就開始進各種輔導班,什麼音樂,舞蹈,書法,繪畫,電子琴,武術,只是還沒有鋼琴,他們家還沒這個條件,只能學成本低廉的「藝術」,簡單概括,琴棋書畫,只要能上,歐陽晴都給孩子報名,都上,一樣不缺。小的時候,陳秋生也乖,也聽話,他媽要他學琴他就學琴,要他學畫畫就學畫畫,學得也有模有樣,還拿過這樣那樣的獎狀,學校的,區裡的,甚至市裡的,每每拿回一張獎狀全家人就高興得要死,滿以為這就是成功,可過一段時間陳秋生的興趣就淡下來了,從一個所謂的特長轉到了另一個特長,從一個興趣轉到了另一個興趣,就是堅持不了多久。再後來,要他學他就想辦法對付他媽,要他學電子琴他把電子琴弄壞,要他學畫畫他就偷偷讓他奶奶幫他完成作業,直到跳樓的這一天,他也沒有一個真正興趣、特長堅持下來,所有的課外輔導僅僅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點,不癢不痛。
現在,他媽又跟他報了三門功課,這三門課外輔導課不再是「藝術」培訓了,直接與學校教育有關,在他媽看來,這些個輔導班是有利於今後的考試的,有利於今後的升學的,有利於孩子學習成績提升的。這次報名是因為陳秋生下學期就上四年級,過兩年就要考初中了,陳秋生的母親得早做準備,就想讓兒子考個好學校,老個重點,就一口氣幫陳秋生報了三門課外輔導班。沒想到陳秋生卻一個輔導班都不喜歡,都不願意上,他媽就著急了,真不明白這孩子心裡怎麼想的?難道兒子的學習成績已經好到了不需要輔導的程度?
「媽,你怎麼就不明白?這些課外輔導班其實就是個坑。」
「坑?什麼坑?怎麼就是個坑?」
「你上過這些輔導班嗎?」
「沒有。」
「你知道這些課外輔導班是怎麼輔導學生的嗎?」
「不知道。」
「你都不知道你要我去上幹嗎?你知不知道,你報名的三個輔導班就是我老師在外面辦的斑,他們在課堂上不把重要的知識點、要考試的內容講出來,而是通過課外輔導班的形式進行輔導,交錢進班的考試成績就好,沒交錢進班的成績就總上不來,永遠是差生,我不想要那個好成績,我寧肯每次考試不及格,永遠做那個差生我也不再上他們的輔導班。」
「啊?!」
顯然,歐陽晴是真不知道課外輔導的內幕,她是不會在乎課外輔導班輔導的內容的,更不會在乎輔導班裡的老師是怎麼輔導的,她在乎的是課外輔導班這個形式,在乎的是不讓孩子閒著,要讓孩子充實,要提高孩子的知識水平,哪怕是簡單的機械的重複也好,至於孩子能不能學到知識能不能提高學習興趣她並不在乎,更不深究。像很多家長一樣,她只知道把孩子往課外輔導班裡塞,除了學校的課堂便是校外的課堂,學校的課堂家長沒法選擇,學生也沒法選擇,校外的課堂家長和學生自己都可以選擇,歐陽晴和兒子以前選擇了很多,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但這種選擇從來就沒在乎輔導的效果,在歐陽晴看來,她一直覺得課外輔導的效果是好的,以前任何一種課外輔導班都是有益於孩子成長的,怎麼可能會不好?她聽了許多家長都說只要把孩子送進課外輔導班,尤其是學校老師辦的課外輔導班,孩子的學習成績成就有提升,甚至還直線上升,所有參加課外輔導班的學生學習成績都比沒有參加輔導班的學生成績要好,這就是輔導班的功績,效果!她從來沒想過,課外輔導班原來會是個坑。以前,她一心想提高兒子的學習成績,一心想增強兒子學習興趣,從幼兒園就開始給兒子報輔導班,參加各種輔導班學習,使勁地往裡砸錢,從來沒有懷疑過課外輔導班有什麼不好,更沒想到課外輔導班居然是個陷阱,經兒子這麼一說,她才恍然大悟,原來,她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竟然掉進了這個大坑,自己還不知道,被她兒子看出來了,這個時候她才感到心裡很不滋味,有種如鯁在喉的感覺。
在如何抓孩子學習的問題上,歐陽晴與丈夫陳紅兵是有巨大分歧的。陳紅兵最初的觀點就是按部就班,上好每一節課,完成每一個階段的學業就行了,造化和發展全靠孩子自己,用不著家長過多的操心,用不著父母拔苗助長,更無需父母對孩子未來刻意設計。也難怪,陳紅兵以前在部隊,在本市的舟橋部隊當參謀長,雖然人在本市,可極少回家,沒時間也沒精力管孩子,孩子的培育基本上是歐陽晴一手「操辦」。在部隊時沒時間管孩子,早兩年轉業,因為抗洪搶險成績突出被中央軍委記一等功,加上老地下黨員的母親到處「找」人,陳紅兵轉業被安排進了省政府機關事務局。剛剛轉業那段時間,要適應新環境,到政府機關了要轉換角色,陳紅兵也很少過問兒子學習的事情。歐陽晴一直在管兒子的學習,教育的理念與丈夫完全相悖。歐陽晴的觀點是,孩子的學習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就要抓,孩子的教育必須早抓,早到從胎教抓起,從幼兒園抓起,幼兒園要提早抓,小學要提早抓,中學更要提早抓,孩子的前途和未來其實都是父母設計出來的,做父母的必須為孩子設計好每一個階段,落實好每一個步驟,家長的敦促和管理必須是全程的,教育也是全程的,一句話,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客觀地說,在兒子的教育問題上,母親歐陽晴真是用心良苦。雖然她沒有受過正規師範教育,也不懂什麼教育學心理學,不懂得什麼教育規律,可她實際,她知道要早抓,她既有母雞帶小雞的本能,又遠遠不滿足於普通母性對孩子的愛撫,早在懷孕的時候她就注重孩子的胎教,常常播放優美動聽的音樂,觀賞大自然的美好風光,不斷地陶冶自己的情操,給肚子裡孩子以美的享受;孩子出生了她教兒子說話,教兒子識字,教兒子數數,講故事,背詩歌,繪畫寫字,能教的她都教,她才不管孩子高不高興,也不管孩子能不能接受,就逼著孩子學,逼著孩子練,最初每天規定認幾個字,認幾個字就可以做遊戲,就可以得到兒子希望得到的東西,一手拿著大棒,一手拿著麵包,帶有強制性的灌輸,事實證明這種做法現實中是有效的,切實可行的,不說她成功,但對孩子沒一點壞處,只有好處。孩子在他母親那裡獲得了最原始的知識、生活積累,為以後的學習進步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可過去的早期教育到了今天都不靈了,兒子已經不聽她的安排了,今天揭開課外輔導班這個「坑」說得有鼻子有眼,歐陽晴還是第一次聽到,倒無可辯駁。
兒子今天說出了輔導班的一些內幕也讓父親陳紅兵有些震驚,看來,該把兒子學習的事情當回事了,該提到議事日程了,雖然已經「很晚」,但還來得及。以前兒子參加什麼輔導班他都懶得過問,沒時間過問,在部隊當兵沒條件過問,轉業到單位工作忙也很少過問,現在看來,再不管兒子讀書的事情就麻煩了,會耽誤兒子的前程。陳紅兵突然想起來了,兒子說的這個「坑」不是空穴來風,前幾天,他去接送兒子,順便了解一些兒子參加輔導斑的輔導情況,他也發現這輔導班裡面的貓膩,就像兒子說的,數學也好,語文也好,老師在教課的時候不把重點要點講出來,非要把關鍵的東西留到課外輔導班去講,結果參加輔導班和不參加輔導班的效果絕然不同,上了輔導班的成績就好,沒上輔導班成績就差,正常的教育被這些老師曲解了,變味了。還有兒子的作文,陳秋生剛上三年級老師就動員他兒子參加語文老師開辦的作文輔導班,陳紅兵說不去,要輔導我自己輔導,三年級作文也不是什麼難的課程,陳紅兵就沒讓兒子去參加語文老師的作文課外輔導班,結果一個學期陳秋生的作文從來沒有一篇得過優秀,陳紅兵明明覺得兒子的作文寫得不錯,可到了語文老師那裡就成了一堆狗屎,陳紅兵感覺這個作文輔導班不正常。後來,這位語文老師又辦了一個語文提高班,又要求班上的同學都來上語文老師的提高班,進行課外輔導,以快速提高孩子的語文成績。這個班陳秋生上了,成績也很快有了提高,每次語文考試都在前三名。
怎麼就提高這麼快?
原來,語文老師每次考試前都會把考試的內容告訴參加提高班的同學,有時甚至就是現成的考試題目,而在學校的教學班上,這些內容老師都不會講的,或者輕描淡寫,這樣,沒有參加課外提高班的同學永遠也考不過經過培訓的同學。
變味了,這是對教育的踐踏,玷污!
最初,上不上這類輔導班陳紅兵還猶豫,妻子非要上不可,他並沒有堅決反對,現在兒子和盤道出了這種課外輔導班的弊端,兒子都要跳樓了,陳紅兵就再也不能沉默了,他得好好想想,兒子怎麼會有這麼大的牴觸情緒?現在看來,顯然這個教育是出了問題,問題出在哪裡?
看來哪裡都出了問題,其實遠遠不止他們家陳秋生,幾乎所有孩子都面臨同樣的問題,一生下來就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除了要承擔各種作業,還要接受各種培訓,參加各種課外輔導,沒有一點時間是他們自己的,家長一開始就擔心輸在起泡線上,就像歐陽晴,往死里「培育」,實際上,從幼兒園開始了孩子教育的一個怪圈,一個無法掙脫的怪圈:通過各種途徑給孩子灌輸各種知識,不管孩子能不能接受,不管孩子有不有興趣,這些好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個家長都在千方百計給孩子灌輸「知識」,沒有一個家長肯輸在起跑線上,孩子一開始就被家長、老師、學校、各種課外的培訓機構推著往前走,沒有半點喘息的機會,沒有了快樂,沒有了童年該有的樂趣,該玩的時候不能玩耍,想讀的書不能讀,想幹的事情不能幹,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全被那些莫須有的東西占領了,何日是個頭?陳紅兵突然覺得這對孩子是個傷害,為什麼要這樣?現在,他們家兒子喊出了一個「不」字,還說出了一些隱情,要不要聽聽孩子的意見?
「不,絕對不……」歐陽晴就要拒絕兒子這一小小請求。
「行,爸答應你的要求,不上,今天的課外輔導課不上了,以後這樣的課外輔導課也不上了。」陳紅兵趕緊制止妻子的表態,回答說。
「什麼?老陳,你瘋了你……」歐陽晴盯著丈夫,好像在說質問丈夫,你怎麼這樣答應孩子?妻子完全不理解丈夫怎麼做出這樣的決定?為什麼這樣爽快答應了兒子。
陳紅兵的回答就跟妻子歐陽晴產生了巨大的矛盾,歐陽晴過去一直是非常看好課外輔導班的,現在,經兒子提醒,她也覺得課外輔導班有貓膩,可她並沒有就此放棄,在她看來,就算課外輔導班是個坑還得讓兒子往裡跳,為什麼?不跳不行呀,都跳下去了,不跳就要輸在起跑線上,其他孩子都在接受各種訓練,都在上課外輔導課,自己家能不上?兒子可以不參加現在這三個課外輔導班的學習,前交了也沒關係,浪費了就浪費了,可還要參加其他輔導班的輔導,怎麼能所有的課外輔導班一個都不上?人家都上了我們家不上我們家孩子成績就永遠上不來,就永遠落後!
這是個可怕的現實!
父母各持己見,南轅北轍!誰也說服不了誰,不可調和,兒子就只能掛在樹上。
正在這個時候,李鐵坨拿著足球朝陳秋生使勁晃,顯然是叫陳秋生去踢球,陳秋生和李鐵坨同班同學,都在東茅街小學讀書,幾乎每天李鐵坨來喊陳秋生去上學,兩人玩得像一個人,真正的哥們。李鐵坨先吹了口哨,現在乾脆搖晃足球,叫陳秋生下來踢球,陳秋生趕緊向他做手勢,李鐵坨看那手勢就知道陳秋生要幹什麼,會意地掉頭走了。
不到一分鐘,李鐵坨就把陳秋生的奶奶找來了。老太太就在附近散步,李鐵坨說奶奶還不快回去,你孫子跳樓了!
老太太趕緊往家裡跑,剛進院子看見孫子掛在樹上,忙說下來,趕快下來!
陳秋生卻說,奶奶,我不能下來,我不想去上課外輔導課了,爸答應了,媽還沒答應,我下來了我媽又要逼我去上課外輔導課!
「不上就不上!下來!今天奶奶幫你做主,誰也別想逼我孫子!」老太太說完看看兒子,再看看兒媳。
陳紅兵忙說:「沒人逼他,媽,兒子,你下來!不上就不上,爸媽都支持你!」
陳紅兵說著盯住妻子。
「還要上我就還跳!」陳秋生抓住了母親的心理,他媽怕他跳,又想逼他去上今天的輔導課,陳秋生就只好再走一次極端。
「別跳!」父親陳紅兵又擺手,喊道。
「千萬別跳!」老太太更急,喊道。
「別……你……好吧,不去上吧,媽也不逼你了。」歐陽晴不好硬頂,兒子說的還是有道理的,課外輔導班成那樣了,有必要在堅持再上嗎?聽了兒子透露老師辦課外提高班的真實內幕,歐陽晴對兒子的語文老師、數學老師就完全失去了信心,不僅失去信心,而且還噁心!什麼老師?!還人類靈魂工程師?簡直是對人民教師的這一稱謂的褻瀆!
「那以後呢?還要不要上?」陳秋生今天是要把上輔導課的事情徹底解決,問他媽,他在樹上,還有「優勢」!
還要堅持嗎?歐陽晴猶豫,上,實在有違兒子的意願,而且是個坑,不上呢,忽視了一個基本的現實:這是個競爭的年代,是個你追我趕的時代,你可以按部就班,你可以等到初中再抓孩子的學習,等到高中在抓兒子的學習,可別人不會等,別人不會放棄,別人早就在抓孩子的教育了,只要你慢半拍,孩子的學習就慢半拍,孩子的學習成績就有可能落伍掉隊,影響的不是一天兩天,可能就一輩子!
歐陽晴實在進退維谷。
「說句話呀,」丈夫看著妻子,說。
顯然,歐陽晴不發話兒子就不肯下來,歐陽晴終於說道:「下來吧,媽也答應你,你不想上這樣的課外輔導課就不上,今天不上,以後呢不想上也可以不上,媽不逼你,行嗎?」
「唰!」陳秋生像一隻猴子一樣一下就溜了下來,動作輕巧利索,顯然,他已經不是第一次從這顆樹上這樣溜下來了。
口裡已經答應兒子不再去上那些課外輔導班,可歐陽晴心裡還是有個坎,邁不過去,剛報名的三門功課都是現在兒子的任課老師在上,名報了錢交了,錢浪費了不說,任課老師那裡怎麼交代?這個錢交了,兒子的考試成績就有保障,可錢交了兒子不去上老師會怎麼想?按照以往的經驗,不參加輔導班兒子就算考得好也不會有好的成績,等於這錢就是變相孝敬老師的「禮物」,就跟孔子當年收學生要交一塊臘肉一樣,現在美其名說參加老師的課外輔導,實際上就是給老師留下那塊臘肉——「買路錢!」
兒子平安下來了歐陽晴又想反悔,說:「可是……」
「媽,你什麼意思?說話不算話?」陳秋生看出了母親暖昧的態度,問。
歐陽晴的確還在糾結,還上不上?
上了孩子不願意,不上自己心裡這個坎過不去,不舒服,況且不上了對孩子的「學業」還有負面影響,不上老師的課外輔導班孩子在老師那裡就永遠不能進步,甚至成績永遠上不去。
「你以為一句不上那麼容易?」歐陽晴說。
「還能怎樣?交錢了也不上!這幾個輔導班一個都不上了!」陳紅兵堅定地說,他一再強調,必須尊重兒子的意願,絕不去上那些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所謂課外輔導班。
「可是兒子以後的學習成績怎麼辦?」歐陽晴擔心,不上真怕影響兒子的學習成績,還會影響以後的升學,在她看來,這個彎繞不過。
「什麼也別說了,我來想辦法。」陳紅兵說。
二
陳紅兵的辦法是給兒子轉學,不在現在這個學校讀了,這樣的學校除了坑害孩子再沒有別的。
實際上,陳紅兵把孩子轉學的事情也看簡單了。他以為,想轉學就能輕易轉學,哪有那麼簡單?
學生入學是憑戶口就近入學的,陳秋生家的戶口就在現在所在的學校附近,就近入學就只能在現在的東茅街小學讀書,沒有半點選擇的餘地。
陳紅兵對全市的小學進行了一番研究,挑來選去覺得實驗小學是最理想的學校,這個學校是市教育局的重點小學,以後升中學有可能進入最好的中學,比方,師大附中,市一中,等等,陳紅兵就把目標定在實驗小學。
先解決戶口問題,正好省直機關在實驗小學附近有一棟宿舍樓,是老宿舍區,省政府要搬遷到郊外,新宿舍區也建了好幾棟了,大部分大機關幹部都已經在郊外的新宿舍區分了房,陳紅兵也分了一套三居室,可為了兒子能上實驗小學,陳紅兵居然用新房指標和同事兌換了實驗小學附近一套兩居室的舊房,然後把戶口遷到了實驗小學招生的社區。
接下來還是要找人。
陳紅兵決定給兒子轉學的時候已經是陳秋生進四年級的時候,這一年的八月底,正是一個學年辦理學生轉學的時候,陳紅兵托關係找了市教育局的一位副局長,請副局長幫忙。顯然,陳秋生還是符合轉學條件的,副局長就給實驗小學的校長寫了個條子,自然是請校長關照。
在那個年代,條子比票子還好使,很多棘手的問題票子不一定能解決,條子卻能解決。市教育局副局長的條子到了實驗小學梅校長手裡,要轉學的學生又是本學區的學生,梅校長就說好事,你們家孩子轉學沒問題,符合條件,不過現在不行,你來晚了,本學期轉學的時間已經過了,名額也滿了,還是等明年吧。不過明年也不能百分之百就能保證,你也知道,要來實驗小學的人不少,所有轉學的都必須參加考試,只要你兒子成績優秀我百分之百接受,還有,轉學是要收費囉:10萬!
轉了一圈,結果什麼問題也沒解決,一心想轉學,轉來轉去還是回到原點。
副局長的條子也不好使,僅僅讓陳秋生的父親認識了實驗小學的梅校長,除此之外沒有別的,陳秋生要轉學,明年,還要考試,還要10萬,一樣都不能少!
這條路走不通!
那次陳秋生從樹上下來的時候就跟父母說,以後所有的課外輔導班他都不參加,無論是數學還是語文,還是琴棋書畫,一個都不上,順便還跟父母提了一個要求,要一套最新版小學奧賽習題集,那種有解題思路提示的書籍,他不需要任何輔導班來輔導,他要自己干!
這是好事,顯然,陳秋生是喜歡數學,愛好就是最好的老師,陳紅兵雖然不是做教育的,但一些常識還是懂的,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事最起碼的,他就滿口答應了兒子的要求,馬上就買了當時能夠買到的幾乎所有有關奧賽的書籍,他相信,兒子能行。
可陳秋生的母親不放心,沒有了課外輔導,她就擔心兒子跟不上班,跟不上別的孩子學習的步伐,就會輸在起跑線上,總想著法子要把兒子弄進什麼輔導班參加輔導,又來做而兒子的工作,還是進班吧,只要不是他們的語文、數學老師的課外輔導班。
「媽,你怎麼又提這事?還有完沒完?」陳秋生已經鐵定了心,不參加任何課外輔導班的輔導,還鄭重其事跟他媽說,以後我學習上的事情你們誰都不要操心,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歐陽晴不好多說,兒子這話還有個潛台詞沒說,意思是你要再提進輔導班的事情,我就繼續「跳樓」。
打住,這事沒商量,就讓他自己做主吧,母親不敢再提,父親卻全力支持,隨他兒子怎麼做,以後很長一段時間,陳秋生除了按部就班上好學校的各門課程之外,幾乎所有的可與時間都沉在那些父親買來的奧賽書里,非常投入。
當然,在家裡的時候,還是少不了陳紅兵的陪讀。
上四年級的時候,陳秋生就報名參加一次區里舉辦的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是他自己要去的,沒一個逼他,也沒一個人動員他,聽說區裡有個數學奧賽比賽,陳秋生就說我想去試試,結果就報名了,結果得了一個三等獎。這讓陳秋生對奧賽充滿了興趣,喜歡上了奧賽。學校的數學老師也開始對他重視起來,還讓他上自己辦的奧賽課外輔導班。陳秋生就撒了個謊,說上輔導班就不上了,我在家有我爸輔導,這回能拿獎,其實就是我爸教我的。
既然有他父親教,數學老師也不好再勉強,看得出來,陳秋生父親教出來的「學生」還是蠻不錯的,能夠拿獎,那就讓他父親繼續輔導吧,這個學生的輔導費錢數學老師看來是賺不到了。
區裡的數學競賽是為年底市里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選拔人才的,陳秋生雖然只得了區裡的三等獎,可作為參加市裡的選手是沒有問題的,為了讓學生家長配合,數學老師就把陳秋生父親叫到了學校。
「你兒子的數學輔導你還要繼續,年底市里要舉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希望陳秋生能有個好成績!」數學老師跟陳紅兵說。
「數學輔導?我……」陳紅兵有些摸不著頭腦,怎麼叫他來是要他輔導他兒子的數學,而且是兒子的數學老師,什麼情況?
「你就別謙虛了,你兒子都說了,他的數學都是你輔導的,好麼,看來你的輔導還是蠻有作用的,那就繼續努力,盯住你兒子,加把勁,下次競賽一定要考個好成績囉。」
原來如此!這小子居然撒了個彌天大謊,老子教他數學?還居然輔導他拿了獎,把自己學習數學的成績都歸功到了父親頭上了,陳紅兵知道,兒子是不想參加老師的課外輔導班才編了這個藉口。
既然這樣就只好順著這根繩子往上爬了,也不是壞事,何況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就按照兒子說的,自己來「輔導」兒子的數學。
陳紅兵還真把兒子的數學學習當一回事了,有好些日子,他拒絕外面所有的應酬,一心一意在家裡陪兒子學習。
陳秋生要參加市裡的奧賽,現在還在學四年級的課程,後面的功課還沒學,就這個程度怎麼參加市裡的競賽?那些參賽對象大多都是六年級學生,還有少數是五年級的學生,他一個四年級學生,小學的課程還沒有學完,又怎麼能參加競賽?得趕緊把小學的數學課程提前學完,陳紅兵覺得。
陳紅兵幫兒子借來了四、五、六年級的數學教材,自己也輔導不了什麼,就叫兒子先做做書上的例題。沒想到陳秋生數學方面還有點天賦,兩、三個星期就把四年一期教材的例題全都做了,陳紅兵檢查了一遍,還行,又叫兒子繼續干,全都做例題,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再進行一些奧賽訓練,陳紅兵自己一有空就跟兒子一起分析,一起解題,感覺好像兒子進步蠻大,連自己都跟著進步了。
終於到了年底,全市小學奧賽如期舉行。
陳秋生報名參加了這次競賽,沒想到的是結果比想像的好,原本,父親是想讓兒子歷練歷練,學校也一再鼓勵他參賽,賽完一個星期結果出來了,陳秋生居然又獲得了一個三等獎。
這可是個了不起的事情,雖然也是三等獎,可這個三等獎和上次的三等獎意義不同,這可是全市的三等獎,更重要的還不是獲獎本身,而在獲獎之外,這個時候陳秋生還是個四年級的學生,前面還有五、六年級的哥哥姐姐,他能拿到這個名次,沒有經過任何課外輔導,潛力!
陳紅兵心裡就有了打算,要讓兒子在這方面有更大的發展。自從兒子「跳樓」事件發生之後,陳紅兵想兒子的事情就多了,一個10歲的孩子(陳秋生6歲上小學)為了不上那些輔導課,居然想出了「跳樓」的主意,說明兒子是真看出了輔導課中間的貓膩,兒子堅決不上為什麼非要壓著他上不可?不上就不上,現在看來,不是蠻好?居然能夠在市裡的奧賽獲獎,既然這次能獲獎,以後升學就有盼頭了。當然,一個三等獎並不能解決什麼問題,頂多也就是說明兒子還有這方面的潛質,僅此而已,一個三等獎是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如果,以後升學的時候能拿到一個一等獎,那升學就有指望了。作為家長,不能不為自己兒子的未來著想,為兒子未來著想,做家長的其實就是把握孩子關鍵的幾步:小學生生初中,初中生高中,高中靠大學,人生三大考,過好這三大考,孩子的未來就有希望了,實際上命運都已經定了。
這些日子,陳紅兵一直再思考兒子未來的前程,孩子的前程其實很簡單,就是趕好三場考,只要趕好了這三場考試,孩子的命運就差不到哪裡,作為家長,最要管的、最有可能發揮作用的,也就是這三大考,一旦孩子進了大學,家長還能管什麼?誰還要你管?你又能管什麼?而要過好這三大考,家長還是要用一些心思的,當然,也可以什麼都不管,任由孩子自己成長,能考什麼學校就什麼學校,聽天由命,全在孩子自己的造化,就像路邊的小草,自生自滅,可陳紅兵不願意那麼做,孩子的學習還是要關注的,孩子的成長也還是要專注的,關注和不關注還是有差別的,雖然他不贊成妻子像那樣大水漫灌,把什麼都給孩子設計好了,逼著孩子上這個輔導班,上那個輔導班,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那樣做實在有些過,但也不能什麼都不管,聽之任之,讓孩子成為路邊的那顆小草,自生自滅,關鍵的時候,還是要拉孩子一把。陳紅兵很想給兒子改變一個學習環境,想把兒子轉到最好的學校去,可沒做到。現在,他發現兒子在數學方面有點天賦,就應該充分發揮這個天賦,把強項做強。數學作為三大主科,從小學到高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學科。而學習數學有一個鮮明的特徵,就是學得好非常好,每一次考試都能考一百分,從中考到高考,總有人能數學能考滿分,而學得不好的怎麼用功都是白搭。這一點陳紅兵有感受,隔壁家的李鐵坨,和兒子一塊,參加了無數次的數學課外輔導,考試卻沒有一次及格,每次都是2、30分,無法學進去,腦子裝不下,李鐵坨就是那種人,其他科目都不錯,就是學不好數學,公式背得滾瓜爛熟,就是不會用,以至現在對學習數學有了牴觸情緒。而陳秋生,學數學有天賦,這是好事情,高考是根指揮棒,全中國的學生讀書都在跟著這根指揮棒轉,只有除了極少數人可以甩開這根指揮棒,這就是國家級的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和華羅庚數學競賽,簡稱奧賽和華賽,如果這兩個大賽獲獎(還有各種奧林匹克競賽),學生就可以直接保送上大學,可以不用高考,可以上最好的大學,選最好的專業。作為家長,陳紅兵和妻子歐陽晴最大的夢想就是想讓兒子讀最好的大學,讀最好的專業,既然兒子在這方面有潛能,何不讓其充分發揮?讓他發揮他長處,也許,藉助奧賽,兒子能走出一條路來。
前面仿佛有一束光:奧賽,也許是條終南捷徑!
陳紅兵已經明顯意識到,自己的輔導很難適應孩子的需求,必須藉助他人,請老師。
又回到了原點,進輔導班,搞課外輔導,可這是兒子最不能接受的,怎麼辦?
還得回到這上面來,兒子討厭的是劣質的課外輔導,討厭的是他沒興趣的課外輔導,如果選擇他感興趣的課程他會拒絕?如果聘請真正的高人輔導他會拒絕?
應該不會。
陳紅兵做了一番調查,知道在這個城市,有一個人小學數學王牌,這便是實驗小學的一個數學老師伯老師,本市最厲害的奧賽輔導老師。
要不要找伯老師試試?
都說伯老師手下的奧賽輔導班難進,陳紅兵想還是要努力看看,他兒子這樣的參賽成績能不能進伯老師的奧賽輔導班?這事陳紅兵沒跟兒子商量,因為兒子討厭進輔導班,他想先打聽一下,如果有可能,讓兒子先進伯老師的奧賽輔導班試試看。
伯老師看了陳秋生的獲獎證書,問了陳秋生以前參不參加過奧賽訓練,聽說這孩子什麼競賽訓練都沒參加過就能考出這個水平就刮目相看了,說正好明天我的幾個學生有場考試,讓你兒子來試試?
參加這個考試的只有四個人,三個都是實驗小學的學生,是伯老師手下最厲害的尖子生,可謂得意門生,一直在接受伯老師的奧賽培訓,這一次市裡的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其中一個得了二等獎,叫譚天成,父親是W大的數學教授;另兩個和陳秋生一樣,都是三等獎,一個叫卓越,父親是個語文教師:還一個叫王芙蓉,父親警察,母親是實驗小學教師,唯獨陳秋生是校外學生。
看來伯老師就想讓這個叫陳秋生和她的得意門生一起考一考,比個高下?
就是PK!陳紅兵沒有跟兒子說進輔導班學習的事情,只說讓兒子去實驗小學參加一個考試,去跟實驗小學幾個獲獎的學生比一比,看看究竟哪個厲害?
這種事情陳秋生有興趣,賦有挑戰性,他幾乎沒有多問父親一聲為什麼要參加這樣一場考試?就懵懵懂懂去參加了一場莫名其妙的考試。
考完了,伯老師說回去等消息吧。
一個星期之後,陳紅兵接到伯老師的電話,說你們家陳秋生可以進我的奧賽輔導班,而且是小班,所謂精英班。伯老師辦了很多奧賽班,分大班,一個班上百人,上大課,講的都是奧賽入門;然後是中班,3、40個人,一個星期上兩三節課,還有一個小班,稱尖子班,伯老師的嫡系部隊,這個城市小學奧賽要出成果,一半的獲獎學生是來自這裡,伯老師的尖子班。伯老師來電話就是告訴陳紅兵,他們家陳秋生可以直接進伯老師的尖子班。
換一個人可能還會高興,多好的機會,能夠進伯老師的尖子班,以後就可以參加全市、全省甚至是全國的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去年中陽市參加全國小學生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就是由伯老師帶隊參加的,她輔導的學生一個拿了全國一等獎,兩個二等獎,下一屆,就是現在這批學生,肯定參賽,而且是下一屆參賽主力,下一屆奧賽就很有可能拿到獎盃,孩子升學的事情就有希望!
「去參加伯老師的奧賽輔導班吧,兒子。」陳紅兵試探著跟兒子商量。
「不去!」陳秋生回答很乾脆。
「這可不是一般的課外輔導班,伯老師手下的尖子班,去年伯老師尖子班的學生拿了全國奧賽一等獎。」老子想說服兒子。
「那又怎樣?我就不信非要進班就能獲獎,上次我什麼班也沒進不也拿了個三等獎?我說了,什麼輔導班我都不進。」陳秋生還是那個態度。
「可是……」
「沒什麼可是,爸,你什麼也別說了。」
路就堵死了。
伯老師後來又打了幾個電話,陳紅兵都說自己還在外地出差,忙,以後再說,伯老師也就沒再多說了。
這事就這麼不了了之。大概過了一個多月,寒假都過了,新的學期快要開學了,突然有一天,伯老師又打來電話,請陳紅兵去學校一趟,有個事情要跟他商量。
「什麼事?」陳紅兵沒問伯老師什麼事,他老婆歐陽晴卻問他什麼事。
「不知道,她沒說。」陳紅兵回答。
「肯定又是上課外輔導班的事情。」
「我想也是,可秋生他……」
「都是你慣的,什麼課外輔導都不上,以後看他怎麼跟得上別人的步伐,就是只犟驢!」
「什麼都別說了,這一回不能再躲了,我去問伯老師。」
陳紅兵帶著忐忑不安的心風急火急跑到伯老師辦公室。
「我有個想法,想讓你兒子轉學,把你們家孩子轉到我們實驗小學來?進我的班,我正帶四年級,可以一直送他們畢業,不知道你們願不願意?」
「轉學?這不是做夢吧?」陳紅兵心裡在問,這件事是他做夢都想實現的願望,今天怎麼突然從天而降?
「不是做夢,是真的,上次你們家陳秋生考得不錯了,跟參加我課外輔導班成績很好的學生也不相上下,重要的是你兒子的分析問題有獨到之處,我喜歡,還有一點是他不是輔導班培訓出來的,非常難得」
「謝謝伯老師誇獎,我們家兒子實際上還有很大的差距,還要請伯老師多多指點」
「哎,對了,跟你聯繫了幾次,叫你們家陳秋生來輔導班上課,怎麼沒來?」
「這……實不相瞞,我們家兒子不太想上課外輔導……」
「哦?」
「實在抱歉,伯老師,」
「沒關係,有點個性,什麼也別說了,轉學的事情你回去跟他商量商量,來不來都給我回個信。」
「謝謝伯老師關照,這事不用商量了,就這麼定了,轉!」
「不急,還是問問他本人,同不同意都給我回個話。」
陳紅兵回去就把轉學的事情說了,陳秋生當然同意,上次就折騰了一回,沒有轉成,現在機會又來了,怎麼會不同意?
轉!
其實轉學真不那麼簡單,儘管伯老師極力向學校推薦,但畢竟伯老師不是校長,她推薦是因為她的聲望高,在小學數學教學這個領域,在全市乃至全省,伯老師已經是個品牌,她提出要把哪個學生招進來,學校不會不考慮,可偏偏這一次,報名要轉到實驗小學四年級來的有二十多個,學校一下收不了那麼多,就得設置台階,這種台階無非兩點,一是考試,成績好的收下,成績不好的拜拜,收費的政策依然沒變:10萬!兩項都要,一要考試,二要收錢,任何人進來都得過這兩道關。陳秋生參加了學校安排的入學考試,課程就兩門,一門數學,一門語文,考完很快就出成績,沒想到在陳秋生身上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數學100分,最高,這次考試目的就是想把大批的對象刷下來,所以數學題目出得非常難,能上到80分的就很不錯了,僅三個;可陳秋生的語文卻只有57分,沒及格,陳秋生的語文成績一向不理想,加上對語文沒什麼興趣,在原來班上頂多就是個中等,還不能偏上,所以原來的語文老師才拼命叫陳秋生上輔導班,陳紅兵卻堅決不肯上課外輔導班,非要自己負責孩子的語文輔導,結果輔導成語文不及格,與實驗小學的水平可能就有更大的差距。現在成績出來了,一家人就擔心,語文考成這樣,人家接不接受還是個問題,加上還要出10萬塊錢,家裡的條件也不好,妻子歐陽晴就打退堂鼓了,說還是算了吧,別轉了,轉了好不好還很難說,還要10萬,一口氣哪有那麼多錢?!
陳紅兵說:「怎麼能算了?說好了的事情還能退卻?就算砸鍋賣鐵也要把孩子轉到實驗小學來。」
陳紅兵和妻子去找伯老師,伯老師專門找了梅校長,說這個學生她要定了,校長同意接受陳秋生,但什麼條件還沒說。
所謂條件,就是轉學費要多少,校長沒表態。
伯老師從校長辦公室出來,陳紅兵忙問:「怎麼樣?」
伯老師說:「別急,我已經跟梅校長了,你們家兒子轉學肯定沒問題,現在的關鍵是轉學費怎麼收?」
「該怎麼收就怎麼收吧。」
「你先別表態,等會你再跟我一塊去找校長。」
陳紅兵知道找校長不能空手去找,上次就是空手去的,什麼問題都沒解決,這一回怎麼也得表示表示,明擺著的事情,做家長的使使勁孩子轉學就能成,不使勁就眼睜睜看著機會與自己擦肩而過。
陳紅兵就跟伯老師商量:「去梅校長那裡還是要表示表示,您看怎麼個表示才拿得出手?」
伯老師說:「什麼都不要,你不僅不能表示,還要配合我。」
「怎麼配合?」
「裝窮,見了梅見校長你就說你們家經濟比較困難,其他什麼也別管。」
「這……」
「聽我的不會錯的。」
過了一陣,一些家長紛紛從校長辦公室走出來了,伯老師就向陳紅兵做了個手勢,陳紅兵就屁顛屁顛跟在伯老師後面,一起走進了校長辦公室。
伯老師作了介紹,說:「這是陳秋生的父親。」
校長說:「哦,是你家孩子呀,早認識了,哎,你們家孩子怎麼回事?數學考得這麼好,語文怎麼考得這麼糟?嚴重的兩極分化!」
「孩子語文基礎差一些,今天考試又緊張,考砸了,不過數學成績還不錯,拿過市裡的奧賽獎,還要請校長高抬貴手。」
校長就問了陳紅兵家的一些基本情況,諸如工作、經濟條件等等。
陳紅兵按事先伯老師提示的說了家裡的一些基本情況,特別強調了家裡經濟情況不好,很明顯,目的就是跟梅校長殺價,讓學校少收點轉學費。
陳紅兵剛一說完伯老師就幫著跟陳紅兵說情,說:「這孩子家裡的經濟條件真不怎麼的,但孩子的數學基礎很好,我敢擔保,以後奧賽肯定能幫學校拿名次,還是請校長特殊情況特殊處理吧。」
「怎麼個特殊處理?你給我拿個方案,怎麼個特殊?」
「這孩子我要定了,是個好苗子,我已經輔導他一段時間了(實際上根本沒輔導過),我相信我沒看走眼,絕對是個人才,轉過來以後肯定能跟咱們學校爭光,既然是人才還收什麼轉學費?乾脆什麼都免了吧,就要個人才。」
梅校長睜大著眼睛看了看伯老師,好像在說這孩子是你們家什麼親戚?有你這麼說情的嗎?
陳紅兵估計梅校長絕對不會答應伯老師的提議,沒想到僅僅過了幾秒鐘校長就表態了,說:「行,就按你說的辦吧,你應該知道,咱們學校以前還從來沒這個先例,也就是你出面,別人誰都不可能。」
校長就是校長,如果僅僅憑當初教育局副局長的一張條子收下陳秋生,顯得他太好說話了,現在學校的王牌教師出面了,要求全免轉學費,答應接受陳秋生並且全免孩子的轉學費既給了伯老師的面子,又給足了市教育局副局長的面子,更重要的是,他看中的是人才,只要是人才,還要什麼轉學費?什麼費用都不要,全免!
這才是辦教育!
感謝上帝,不,應該感謝伯老師,在陳紅兵看來,伯老師才是上帝,他們家跟伯老師非親非故,也沒送任何東西,為了孩子以後更好的學習,伯老師做了她能做的一切。如果孩子以後能有點出息,發現他的伯老師就是真正的伯樂,人們常說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在陳秋生身上這句話得到了應驗,陳秋生要是條千里馬,伯老師就是伯樂。就這麼空手拜見一下梅校長,學轉了,10萬塊的轉學費也省了,作為孩子的父母他們是真心感謝賞識孩子的伯老師。
三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伯老師就是那個伯樂。伯老師發現了一匹千里馬,能不能馴服還不好說。
陳秋生是不是一匹烈馬?不能說不是,為了不上課外輔導課,居然可以「跳樓」,伯老師已經聽說了,她看中的這匹千里馬曾經跟父母鬧了那麼一曲,從二樓跳下去,雖然最終什麼也沒發生,但總還是個事,一直擱在老師心裡。伯老師本來就是靠辦課外輔導班起家的,在這個城市,小學奧賽課外輔導,伯老師是第一塊金牌,辦得相當有名,前來求學的排成長隊,進來要經過嚴格的考試,沒有這方面潛質的她連看都不多看一眼,讓人家打道回府,現在弄來一個陳秋生,作為人才破格招進學校來,錄取之前伯老師並不知道這個學生不肯參加課外輔導班學習,錄取了在跟家長陳紅兵溝通的時候才知道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弄來的人才有過一場「跳樓」故事,看來這不是善茬,原本伯老師是準備讓新招進來的陳秋生也進她的課外輔導班,她的課外輔導班的小班可是了得,金字塔尖上的學生,從小班培育出來人基本都能獲獎,伯老師已經培育了三屆全國奧賽冠軍了。伯老師把陳秋生弄進來就想好了讓這孩子進小班,他有這個潛質,可當她聽說這孩子有個「跳樓」的前科之後就猶豫了,還要不要讓這孩子進自己的輔導班?要是人家又給她來一次「跳樓」事件怎麼辦?
那可受不了,看來這條路走不通——進課外輔導班!
然而,伯老師並不後悔,接觸了幾次,伯老師認準陳秋生是個人才,既然認定人家是人才就得好好培育,既然人家不肯上課外輔導班那就遷就他一下吧,不上就不上唄,打罵做不了夫妻,逼迫培育不出人才,伯老師不想強加給自己學生一個學習的模式,不錯,她辦課外輔導班辦得風生水起,一是多培育學生,培育好學生,同時,自己也獲得不菲的收益,可以說她就是靠這個起家的,可眼下這個學生有點另類,發誓不上課外輔導班,他不願意上很可能有他不想上的理由,那就尊重他吧,老師需要尊重,為什麼學生就不需要尊重?這個錢伯老師沒法賺,也不能賺了,不僅不能賺錢,還要倒貼。在伯老師手上的金字塔頂端,現在有三個學生一直參加課外輔導,也一直處在金字塔的頂端沒有被淘汰下來,這就是現在實驗小學甲班的卓越、王芙蓉和乙班譚天成,伯老師決定把那三個學生從自己課外輔導班小班全部撤下來,既不讓陳秋生進輔導班,也不讓另外三個塔尖上的學生進輔導班,而是在學校里組成一個四人課外數學興趣學習小組,由伯老師實施免費課外輔導。
這還是要點定力,也要點胸懷,一分錢不收,古代孔夫子辦學還收學生的臘肉,伯老師為了培育這四個人才居然把到手的賺錢機會也主動放棄了,「臘肉」也不收了,算是到了一個境界。
四個尖子學生弄到一塊,號稱實驗小學的「四大天王」!
伯老師還是沒有想到,「四大天王」里的陳秋生不僅桀驁不馴,還一身的毛病,優點和缺點一樣多,勤奮和惰性同在,思維靈敏,卻潦草馬虎,作業寫得特馬虎,而且經常丟三拉四,典型的兩頭冒尖,這對一向作風嚴謹的伯老師來說是無法容忍的。
應該說,伯老師是一個非常資深的數學老師,在她看來,數學好的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邏輯思維能力強,不具備這種能力的人是裝不出來了,而且年紀越高,這種能力表現得就越強。而這種能力,說是天生還真是天生的,有的孩子一生下來邏輯思維能力強,從小就表現出來,家長陪同孩子玩找不同、拼圖、積木等,既是培育孩子邏輯思維能力,也是發現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有的孩子一下就能找到不同,拼圖很熟練,積木也堆得很漂亮,顯然,這就是邏輯思維能力強,有的就不行,大人要他找不同他就是找不到不同,要他拼圖就是拼不出來,要他堆積木怎麼也堆不出立體圖案來,為什麼?邏輯思維能力有限,或者說有差距,不是說孩子愚蠢,只是說他頭腦里這個能力還沒有被開發出來,還沒有被激活,腦子裡還有根筋沒有搭好,只要搭好了,一通百通,這就說明,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是可以後天培育的,家長也好,老師也好,學校也好,實際上天天都在干一個事,就是培育孩子的思維能力,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在培育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當然,也不能忽視形象思維能力的培育。當今時代是個信息傳播的時代,也是個頭腦競爭的時代,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僅僅靠勤奮努力已經遠遠不夠,勤能補拙,頭懸樑錐刺股,等等,只能是用來激勵學生發奮,但僅僅發奮還遠遠不夠,還要靠智慧,而智慧的體現在很大程度上是邏輯思維能力的體現。根據伯老師的多年積累出來的經驗,大多數數學好的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一般都條理清晰,對學習有明確的計劃,無需家長耳提面命,能夠專心致志學習,可眼下這個陳秋生,有非常好的基礎,卻一身的毛病。
改變他,不能讓這些臭毛病在他身上生根開花,更不能結果!伯老師對陳秋生書寫、解題提出了一系列具體要求,陳秋生也多次保證要改正,可就是惡習難改,每每一做題就凃墨坨,伯老師一看就煩,就算陳秋生題目做得再好伯老師一點也不認可,講了幾次之後陳秋生作業還馬虎不斷伯老師就不再講了,拿了陳秋生的作業本就撕,馬虎一次就撕一次,最初一個作業本撕去了一半,陳秋生不得不刻骨銘心,不得不小心謹慎,作業本撕得幾次了就不好再馬虎了,每每要塗改的時候陳秋生就自然想到伯老師撕本子的情景,看來不認真真的不行,無面見老師,「懲罰」了幾次陳秋生這個惡習慢慢就改了,字也寫工整了,儘管不好看,但很少能再看到墨坨。
陳秋生一向難的題目做得出來,容易的題目卻常常做錯,根子還出在粗心上。對於其他同學,伯老師頂多就是批評批評,要求以後改正,而對於陳秋生,她卻一次也不肯放過,不該錯的題目為什麼做錯?毛病出在哪裡?她手裡常常拿著一把尺子,一是拿來畫圖,二是拿來教訓她的得意門生。
伯老師對自己班上的學生要求頗為嚴格,乙班的譚天成沒少提伯老師的意見,說伯老師偏心,對陳秋生、卓越有時還抽上幾板子,譚天成嫉妒心很強,總懷疑伯老師偏心甲班的學生,始終擔心陳秋生和卓越超過自己,常常疑神疑鬼,陳秋生、卓越挨了尺子譚天成就說伯老師為什麼就只打你們?別的學生就從不用尺子?伯老師不好多說,只說她要打的學生都是該打的學生,其他學生都不該打,一把尺子變成了一種待遇。
伯老師對陳秋生嚴苛的要求陳秋生打心眼裡高興,他知道自己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常常是這樣,孩子不一定會聽父母的,但他會聽老師的,不一定所有老師的話都聽,但肯定會聽其中某一位或者其中一兩位老師的,也就是他最尊敬最佩服的肯定就是他最服的,陳紅兵夫婦知道孩子對伯老師頂禮膜拜,所以孩子一轉到實驗小學他們就請伯老師嚴格要求陳秋生,授權伯老師可以罵孩子可以打孩子,一切責任都有家長承擔,也許正是家長的請求,伯老師動用了她的手杖——「尺子」。
四個人里唯獨王芙蓉是朵花,從來沒有挨過伯老師的尺子,這與她是甲班班主任李老師的女兒有關係,李老師都不打自己的女兒,伯老師怎麼好伸出尺子?那把尺子實際上就是用來對付陳秋生和卓越的,譚天成想挨挨不到,王芙蓉有個保護傘在那裡,伯老師沒必要多此一舉,王芙蓉成了最受寵的一個。實際上,她與三個男同學天天稱兄道弟,游離在三個「小男人」之間,還真是三個男孩子心中的花。
世間的事物總是這樣,「一物降一物」。陳紅兵知道陳秋生很有性格,很有個性,是非曲直在他心裡分得非常清楚。有一次陳秋生的班主任李老師(王芙蓉的母親)在班上批評他在外面玩電游,說有人看見,叫他在班上承認錯誤。陳秋生根本沒去玩電游,也有同學跟他證明他沒玩,正因為沒玩陳秋生說話才理直氣壯,說我沒玩,承認什麼錯誤?做什麼檢討?班主任老師看到這孩子這麼頂撞自己心裡很不舒服,批評他狡辯,錯了還不肯承認錯誤,太不像話。陳秋生卻堅持他沒玩就不作檢討,這樣就和班主任老師僵持起來。正好下一堂課就是班主任老師教的語文課考試,其實陳秋生轉轉彎也許就沒事了,可他偏不,還犟得像條牛,說我沒錯我承認什麼錯誤,班主任則認為他太不老實,有人告狀告到她那裡說別人看見他玩電游他還不承認錯誤,老師說只要他承認個錯就什麼事都沒有了,也不追究也不處分,陳秋生打死都不認這個錯,這樣鬧得在班上誰也不讓誰,老師感到惱怒,陳秋生不承認錯誤老師就要懲罰陳秋生,陳秋生把語文試卷做了老師就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把陳秋生的試卷撕了。
這對孩子的傷害有點大,陳秋生接受不了老師的如此懲罰,他是個很要面子的人,平時學習成績優異,表現也很好,這回班主任老師居然當眾把他的考試卷子撕了,不承認他的考試成績,他怎麼能接受?他覺得他非常冤枉,他什麼都沒做錯老師怎麼這樣對待他?一向很少哭臉的陳秋生這一次傷心地哭了。他一哭班主任老師就更氣,看來她自己是沒有辦法了,就叫學生喊伯老師來,這是伯老師作為人才招進來的,現在鬧得課都上不成課了這還了得?
伯老師很快就來了,也沒多說什麼,把她的得意門生叫進了辦公室,詳細問明了情況,沒說孩子玩不玩電游的事情,她相信這孩子不會說假話,只說孩子不該在公開的場合頂撞老師,叫他等老師氣消了跟老師認個錯陪個不是,剩下的工作由她來做。伯老師發話了陳秋生就是有牴觸情緒也得執行,沒有誰的話能夠勝過他的恩師,放學的時候陳秋生就主動到班主任老師那裡去了,檢討自己不該頂撞,以後改正,伯老師又及時進行了溝通協調,班主任老師也就沒再多說什麼。
這事還沒完,學生頂撞了老師總不是什麼好事,伯老師馬上打電話給陳紅兵,告訴陳紅兵陳秋生跟班主任鬧矛盾的事情,並不是讓陳紅兵去批評孩子,反而叫陳紅兵別責怪孩子,孩子除了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對沒什麼別的錯誤,可作為家長陳紅兵總不能不聞不問,很有必要儘快跟班主任溝通溝通,讓班主任老師消消氣。陳紅兵也生氣,氣兒子在學校給他惹禍,居然在班上頂撞老師,這成何體統?老師批評學生這是家常便飯,就像老子罵兒子一樣,正常,有什麼好頂撞的?莫說批評得在理,玩電游怎麼不能批評,多少孩子玩電游就把學業玩掉了,說幾句有什麼不好?就算老師說得不對也不該當面頂撞呀,說幾句有什麼關係?有責改之,無責加冕?用得著你鬧嗎?陳紅兵當時只覺得沒有老師說得不對的,只有學生不聽話的,陳紅兵準備借這個事情好好教訓教訓兒子。
放學了,陳紅兵回家就把陳秋生叫到面前,很嚴肅地問陳秋生:「怎麼回事?」
「你還有什麼要求?一塊說出來!」父親接過話茬,說。
「那好,我就都說了,以後凡是我不願意上的課外輔導課我都不上,你們逼我我也不上,當然,要是我喜歡的課外輔導我自己會去上,你們不逼我也會上,只要你們答應我這個條件我就下來,否則……」
「你別胡來,秋生!」母親的心又緊張起來,又害怕兒子一不高興再跳下來,兒子現在所在的位置在樹上離地面至少還有三米,從樹上跳下來還是危險的,死不至於,但肯定會傷,這不是父母要的結果。可做母親的又不忍心就這麼由著兒子擺布,由著兒子這麼要挾,這還了得?無法無天了?以後她這個做媽的還有什麼話語權?還怎麼教育兒子?兒子有什麼要求得不到滿足就跳樓,成何體統?
歐陽晴實在很難那麼痛快地答應兒子的全部條件,她想得更遠,要都答應兒子什麼輔導班的課程都不上,兒子以後的學習怎麼辦?兒子怎麼跟上班?怎麼成才?又怎麼不輸在起跑線上?
兒子的要求過於苛刻,相當於要她的命,歐陽晴不能開這個口子。
相比之下,父親陳紅兵倒不那麼著急,他向妻子擺了擺手,意思是他來處理。
「兒子,你先下來說話行啵?只要你說得有道理,你的什麼條件爸媽都可以答應。」陳紅兵想先讓兒子下來再談條件。
「不,那不行,我就在上面說,你們放心,我不會冒冒失失跳下來,我就趴在樹上跟你們辯論,你們不要因為你們是父母就逼我做我不願意做的事情,我也不會拿我的生命危險來要挾你們,我真的是不想上語文課外輔導課,也不想上數學課外輔導課,今天不上,以後也不上……」
陳秋生說了他不上那些課外輔導課的理由。看得出來,其實他對當下名目繁多的課外輔導班已經非常厭倦,他不想再去上那些毫無意義的課外輔導班了。從他董事的那天起,他就被父母、尤其是被他媽「逼著」參加各種課外輔導班,今天繪畫,明天書法,後天電子琴,他就像一隻陀螺,站在中間旋轉任人抽打,只要他稍微停頓一下大人就抽他一鞭子,他不想過這樣的生活,他不願意一天到晚都被人抽打著過日子,他想自由自在地生活,該玩的時候好好玩玩,當然,該讀書的時候還是好好讀書,但不是瘋狂地參加各種課外輔導,即使要上課外輔導班,一定是他喜歡的,而不是像以前一樣,不管他喜不喜歡,不管他願不願意,比方現在,他媽幫他報了三個輔導班,一個數學輔導班,一個語文輔導班,還一個作文輔導班,這幾個課外輔導班沒一個是他喜歡的,也沒一個是他需要的,他媽把學費都交了,他也上了幾次,感覺沒有一個輔導班有實在的意義,陳秋生甚至覺得這些課外輔導課就是一個害人的坑,所以他一個都不肯上了!
「理由?說說理由,為什麼不想上?你要知道,大家都在上,你為什麼不上?你不上就只會落在別人的後面,你就會輸在起跑線上!」母親又開始灌輸她的起跑線理論。
「媽,其實很多家長都跟你一樣,總擔心會輸在起跑線上,什麼叫輸在起跑線上?上幾堂課外輔導課就能保證不輸在起跑線上?你怎麼就不看看這樣的課外輔導課有不有意義?值不值得上?你以為把我關在這些課堂上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可能嗎?」
「你……說說,這樣的課外輔導怎麼就沒有意義?幫你增長知識,提高你的能力,對你以後升學有百利而無一害,為什麼會沒有意義?」歐陽晴是聽不下去了,兒子怎麼會有對這些課外輔導可這麼不喜歡?會有這麼大的逆反心理?做母親一向看好的課外輔導在兒子心裡就那麼一錢不值?
歐陽晴倒是要跟兒子辯論辯論,卻被丈夫做手勢制止了。
「你繼續說。」陳紅兵想聽兒子把話說完,顯然,以前他也沒有這麼認真聽兒子說過這方面的想法。
陳秋生就在樹上說了他對當前一些課外輔導班的看法。
原來,很多課外輔導班是有貓膩的。陳秋生說現在名目繁多的課外輔導班有幾個靠譜?那些辦輔導班的人有幾個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知識能力?有幾個是為了培育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很多人辦輔導班的目的只一個,撈錢!
陳秋生當然沒有說透,他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也看不透,更說不透,他只知道一個現象,就是很多課外輔導班就不是為了學生,而是為了錢。作為孩子的母親,歐陽晴卻連這個現象都沒看出來,更沒看透,她只知道往這個裡面砸錢,卻不知道這裡面是個坑。在這個世界上,從學生、從孩子身上撈錢的方式方法、技巧門路名目繁多,而且天天都在變化,手段天天在翻新,形式天天在改革,孩子還是從一個精子和一個卵子結合之日起父母就開始胎教,從出生到幼兒園,從幼兒園到小學,從小學到中學,從中學到大學,家長在教育,學校在教育,老師在教育,那些七七八八的課外輔導班也在教育,從來就沒停止過,而且無孔不入,貫穿孩子教育的每個角落,每個階段,貫穿始終,在很長一段時間,家長對於課外輔導重視的程度一點都不亞於正常的學校教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陳秋生的母親就是其中之一,是千千萬萬個家長的一個代表,從孩子開始說話起就開始培育,就開始進各種輔導班,什麼音樂,舞蹈,書法,繪畫,電子琴,武術,只是還沒有鋼琴,他們家還沒這個條件,只能學成本低廉的「藝術」,簡單概括,琴棋書畫,只要能上,歐陽晴都給孩子報名,都上,一樣不缺。小的時候,陳秋生也乖,也聽話,他媽要他學琴他就學琴,要他學畫畫就學畫畫,學得也有模有樣,還拿過這樣那樣的獎狀,學校的,區裡的,甚至市裡的,每每拿回一張獎狀全家人就高興得要死,滿以為這就是成功,可過一段時間陳秋生的興趣就淡下來了,從一個所謂的特長轉到了另一個特長,從一個興趣轉到了另一個興趣,就是堅持不了多久。再後來,要他學他就想辦法對付他媽,要他學電子琴他把電子琴弄壞,要他學畫畫他就偷偷讓他奶奶幫他完成作業,直到跳樓的這一天,他也沒有一個真正興趣、特長堅持下來,所有的課外輔導僅僅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點,不癢不痛。
現在,他媽又跟他報了三門功課,這三門課外輔導課不再是「藝術」培訓了,直接與學校教育有關,在他媽看來,這些個輔導班是有利於今後的考試的,有利於今後的升學的,有利於孩子學習成績提升的。這次報名是因為陳秋生下學期就上四年級,過兩年就要考初中了,陳秋生的母親得早做準備,就想讓兒子考個好學校,老個重點,就一口氣幫陳秋生報了三門課外輔導班。沒想到陳秋生卻一個輔導班都不喜歡,都不願意上,他媽就著急了,真不明白這孩子心裡怎麼想的?難道兒子的學習成績已經好到了不需要輔導的程度?
「媽,你怎麼就不明白?這些課外輔導班其實就是個坑。」
「坑?什麼坑?怎麼就是個坑?」
「你上過這些輔導班嗎?」
「沒有。」
「你知道這些課外輔導班是怎麼輔導學生的嗎?」
「不知道。」
「你都不知道你要我去上幹嗎?你知不知道,你報名的三個輔導班就是我老師在外面辦的斑,他們在課堂上不把重要的知識點、要考試的內容講出來,而是通過課外輔導班的形式進行輔導,交錢進班的考試成績就好,沒交錢進班的成績就總上不來,永遠是差生,我不想要那個好成績,我寧肯每次考試不及格,永遠做那個差生我也不再上他們的輔導班。」
「啊?!」
顯然,歐陽晴是真不知道課外輔導的內幕,她是不會在乎課外輔導班輔導的內容的,更不會在乎輔導班裡的老師是怎麼輔導的,她在乎的是課外輔導班這個形式,在乎的是不讓孩子閒著,要讓孩子充實,要提高孩子的知識水平,哪怕是簡單的機械的重複也好,至於孩子能不能學到知識能不能提高學習興趣她並不在乎,更不深究。像很多家長一樣,她只知道把孩子往課外輔導班裡塞,除了學校的課堂便是校外的課堂,學校的課堂家長沒法選擇,學生也沒法選擇,校外的課堂家長和學生自己都可以選擇,歐陽晴和兒子以前選擇了很多,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但這種選擇從來就沒在乎輔導的效果,在歐陽晴看來,她一直覺得課外輔導的效果是好的,以前任何一種課外輔導班都是有益於孩子成長的,怎麼可能會不好?她聽了許多家長都說只要把孩子送進課外輔導班,尤其是學校老師辦的課外輔導班,孩子的學習成績成就有提升,甚至還直線上升,所有參加課外輔導班的學生學習成績都比沒有參加輔導班的學生成績要好,這就是輔導班的功績,效果!她從來沒想過,課外輔導班原來會是個坑。以前,她一心想提高兒子的學習成績,一心想增強兒子學習興趣,從幼兒園就開始給兒子報輔導班,參加各種輔導班學習,使勁地往裡砸錢,從來沒有懷疑過課外輔導班有什麼不好,更沒想到課外輔導班居然是個陷阱,經兒子這麼一說,她才恍然大悟,原來,她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竟然掉進了這個大坑,自己還不知道,被她兒子看出來了,這個時候她才感到心裡很不滋味,有種如鯁在喉的感覺。
在如何抓孩子學習的問題上,歐陽晴與丈夫陳紅兵是有巨大分歧的。陳紅兵最初的觀點就是按部就班,上好每一節課,完成每一個階段的學業就行了,造化和發展全靠孩子自己,用不著家長過多的操心,用不著父母拔苗助長,更無需父母對孩子未來刻意設計。也難怪,陳紅兵以前在部隊,在本市的舟橋部隊當參謀長,雖然人在本市,可極少回家,沒時間也沒精力管孩子,孩子的培育基本上是歐陽晴一手「操辦」。在部隊時沒時間管孩子,早兩年轉業,因為抗洪搶險成績突出被中央軍委記一等功,加上老地下黨員的母親到處「找」人,陳紅兵轉業被安排進了省政府機關事務局。剛剛轉業那段時間,要適應新環境,到政府機關了要轉換角色,陳紅兵也很少過問兒子學習的事情。歐陽晴一直在管兒子的學習,教育的理念與丈夫完全相悖。歐陽晴的觀點是,孩子的學習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就要抓,孩子的教育必須早抓,早到從胎教抓起,從幼兒園抓起,幼兒園要提早抓,小學要提早抓,中學更要提早抓,孩子的前途和未來其實都是父母設計出來的,做父母的必須為孩子設計好每一個階段,落實好每一個步驟,家長的敦促和管理必須是全程的,教育也是全程的,一句話,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客觀地說,在兒子的教育問題上,母親歐陽晴真是用心良苦。雖然她沒有受過正規師範教育,也不懂什麼教育學心理學,不懂得什麼教育規律,可她實際,她知道要早抓,她既有母雞帶小雞的本能,又遠遠不滿足於普通母性對孩子的愛撫,早在懷孕的時候她就注重孩子的胎教,常常播放優美動聽的音樂,觀賞大自然的美好風光,不斷地陶冶自己的情操,給肚子裡孩子以美的享受;孩子出生了她教兒子說話,教兒子識字,教兒子數數,講故事,背詩歌,繪畫寫字,能教的她都教,她才不管孩子高不高興,也不管孩子能不能接受,就逼著孩子學,逼著孩子練,最初每天規定認幾個字,認幾個字就可以做遊戲,就可以得到兒子希望得到的東西,一手拿著大棒,一手拿著麵包,帶有強制性的灌輸,事實證明這種做法現實中是有效的,切實可行的,不說她成功,但對孩子沒一點壞處,只有好處。孩子在他母親那裡獲得了最原始的知識、生活積累,為以後的學習進步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可過去的早期教育到了今天都不靈了,兒子已經不聽她的安排了,今天揭開課外輔導班這個「坑」說得有鼻子有眼,歐陽晴還是第一次聽到,倒無可辯駁。
兒子今天說出了輔導班的一些內幕也讓父親陳紅兵有些震驚,看來,該把兒子學習的事情當回事了,該提到議事日程了,雖然已經「很晚」,但還來得及。以前兒子參加什麼輔導班他都懶得過問,沒時間過問,在部隊當兵沒條件過問,轉業到單位工作忙也很少過問,現在看來,再不管兒子讀書的事情就麻煩了,會耽誤兒子的前程。陳紅兵突然想起來了,兒子說的這個「坑」不是空穴來風,前幾天,他去接送兒子,順便了解一些兒子參加輔導斑的輔導情況,他也發現這輔導班裡面的貓膩,就像兒子說的,數學也好,語文也好,老師在教課的時候不把重點要點講出來,非要把關鍵的東西留到課外輔導班去講,結果參加輔導班和不參加輔導班的效果絕然不同,上了輔導班的成績就好,沒上輔導班成績就差,正常的教育被這些老師曲解了,變味了。還有兒子的作文,陳秋生剛上三年級老師就動員他兒子參加語文老師開辦的作文輔導班,陳紅兵說不去,要輔導我自己輔導,三年級作文也不是什麼難的課程,陳紅兵就沒讓兒子去參加語文老師的作文課外輔導班,結果一個學期陳秋生的作文從來沒有一篇得過優秀,陳紅兵明明覺得兒子的作文寫得不錯,可到了語文老師那裡就成了一堆狗屎,陳紅兵感覺這個作文輔導班不正常。後來,這位語文老師又辦了一個語文提高班,又要求班上的同學都來上語文老師的提高班,進行課外輔導,以快速提高孩子的語文成績。這個班陳秋生上了,成績也很快有了提高,每次語文考試都在前三名。
怎麼就提高這麼快?
原來,語文老師每次考試前都會把考試的內容告訴參加提高班的同學,有時甚至就是現成的考試題目,而在學校的教學班上,這些內容老師都不會講的,或者輕描淡寫,這樣,沒有參加課外提高班的同學永遠也考不過經過培訓的同學。
變味了,這是對教育的踐踏,玷污!
最初,上不上這類輔導班陳紅兵還猶豫,妻子非要上不可,他並沒有堅決反對,現在兒子和盤道出了這種課外輔導班的弊端,兒子都要跳樓了,陳紅兵就再也不能沉默了,他得好好想想,兒子怎麼會有這麼大的牴觸情緒?現在看來,顯然這個教育是出了問題,問題出在哪裡?
看來哪裡都出了問題,其實遠遠不止他們家陳秋生,幾乎所有孩子都面臨同樣的問題,一生下來就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除了要承擔各種作業,還要接受各種培訓,參加各種課外輔導,沒有一點時間是他們自己的,家長一開始就擔心輸在起泡線上,就像歐陽晴,往死里「培育」,實際上,從幼兒園開始了孩子教育的一個怪圈,一個無法掙脫的怪圈:通過各種途徑給孩子灌輸各種知識,不管孩子能不能接受,不管孩子有不有興趣,這些好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個家長都在千方百計給孩子灌輸「知識」,沒有一個家長肯輸在起跑線上,孩子一開始就被家長、老師、學校、各種課外的培訓機構推著往前走,沒有半點喘息的機會,沒有了快樂,沒有了童年該有的樂趣,該玩的時候不能玩耍,想讀的書不能讀,想幹的事情不能幹,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全被那些莫須有的東西占領了,何日是個頭?陳紅兵突然覺得這對孩子是個傷害,為什麼要這樣?現在,他們家兒子喊出了一個「不」字,還說出了一些隱情,要不要聽聽孩子的意見?
「不,絕對不……」歐陽晴就要拒絕兒子這一小小請求。
「行,爸答應你的要求,不上,今天的課外輔導課不上了,以後這樣的課外輔導課也不上了。」陳紅兵趕緊制止妻子的表態,回答說。
「什麼?老陳,你瘋了你……」歐陽晴盯著丈夫,好像在說質問丈夫,你怎麼這樣答應孩子?妻子完全不理解丈夫怎麼做出這樣的決定?為什麼這樣爽快答應了兒子。
陳紅兵的回答就跟妻子歐陽晴產生了巨大的矛盾,歐陽晴過去一直是非常看好課外輔導班的,現在,經兒子提醒,她也覺得課外輔導班有貓膩,可她並沒有就此放棄,在她看來,就算課外輔導班是個坑還得讓兒子往裡跳,為什麼?不跳不行呀,都跳下去了,不跳就要輸在起跑線上,其他孩子都在接受各種訓練,都在上課外輔導課,自己家能不上?兒子可以不參加現在這三個課外輔導班的學習,前交了也沒關係,浪費了就浪費了,可還要參加其他輔導班的輔導,怎麼能所有的課外輔導班一個都不上?人家都上了我們家不上我們家孩子成績就永遠上不來,就永遠落後!
這是個可怕的現實!
父母各持己見,南轅北轍!誰也說服不了誰,不可調和,兒子就只能掛在樹上。
正在這個時候,李鐵坨拿著足球朝陳秋生使勁晃,顯然是叫陳秋生去踢球,陳秋生和李鐵坨同班同學,都在東茅街小學讀書,幾乎每天李鐵坨來喊陳秋生去上學,兩人玩得像一個人,真正的哥們。李鐵坨先吹了口哨,現在乾脆搖晃足球,叫陳秋生下來踢球,陳秋生趕緊向他做手勢,李鐵坨看那手勢就知道陳秋生要幹什麼,會意地掉頭走了。
不到一分鐘,李鐵坨就把陳秋生的奶奶找來了。老太太就在附近散步,李鐵坨說奶奶還不快回去,你孫子跳樓了!
老太太趕緊往家裡跑,剛進院子看見孫子掛在樹上,忙說下來,趕快下來!
陳秋生卻說,奶奶,我不能下來,我不想去上課外輔導課了,爸答應了,媽還沒答應,我下來了我媽又要逼我去上課外輔導課!
「不上就不上!下來!今天奶奶幫你做主,誰也別想逼我孫子!」老太太說完看看兒子,再看看兒媳。
陳紅兵忙說:「沒人逼他,媽,兒子,你下來!不上就不上,爸媽都支持你!」
陳紅兵說著盯住妻子。
「還要上我就還跳!」陳秋生抓住了母親的心理,他媽怕他跳,又想逼他去上今天的輔導課,陳秋生就只好再走一次極端。
「別跳!」父親陳紅兵又擺手,喊道。
「千萬別跳!」老太太更急,喊道。
「別……你……好吧,不去上吧,媽也不逼你了。」歐陽晴不好硬頂,兒子說的還是有道理的,課外輔導班成那樣了,有必要在堅持再上嗎?聽了兒子透露老師辦課外提高班的真實內幕,歐陽晴對兒子的語文老師、數學老師就完全失去了信心,不僅失去信心,而且還噁心!什麼老師?!還人類靈魂工程師?簡直是對人民教師的這一稱謂的褻瀆!
「那以後呢?還要不要上?」陳秋生今天是要把上輔導課的事情徹底解決,問他媽,他在樹上,還有「優勢」!
還要堅持嗎?歐陽晴猶豫,上,實在有違兒子的意願,而且是個坑,不上呢,忽視了一個基本的現實:這是個競爭的年代,是個你追我趕的時代,你可以按部就班,你可以等到初中再抓孩子的學習,等到高中在抓兒子的學習,可別人不會等,別人不會放棄,別人早就在抓孩子的教育了,只要你慢半拍,孩子的學習就慢半拍,孩子的學習成績就有可能落伍掉隊,影響的不是一天兩天,可能就一輩子!
歐陽晴實在進退維谷。
「說句話呀,」丈夫看著妻子,說。
顯然,歐陽晴不發話兒子就不肯下來,歐陽晴終於說道:「下來吧,媽也答應你,你不想上這樣的課外輔導課就不上,今天不上,以後呢不想上也可以不上,媽不逼你,行嗎?」
「唰!」陳秋生像一隻猴子一樣一下就溜了下來,動作輕巧利索,顯然,他已經不是第一次從這顆樹上這樣溜下來了。
口裡已經答應兒子不再去上那些課外輔導班,可歐陽晴心裡還是有個坎,邁不過去,剛報名的三門功課都是現在兒子的任課老師在上,名報了錢交了,錢浪費了不說,任課老師那裡怎麼交代?這個錢交了,兒子的考試成績就有保障,可錢交了兒子不去上老師會怎麼想?按照以往的經驗,不參加輔導班兒子就算考得好也不會有好的成績,等於這錢就是變相孝敬老師的「禮物」,就跟孔子當年收學生要交一塊臘肉一樣,現在美其名說參加老師的課外輔導,實際上就是給老師留下那塊臘肉——「買路錢!」
兒子平安下來了歐陽晴又想反悔,說:「可是……」
「媽,你什麼意思?說話不算話?」陳秋生看出了母親暖昧的態度,問。
歐陽晴的確還在糾結,還上不上?
上了孩子不願意,不上自己心裡這個坎過不去,不舒服,況且不上了對孩子的「學業」還有負面影響,不上老師的課外輔導班孩子在老師那裡就永遠不能進步,甚至成績永遠上不去。
「你以為一句不上那麼容易?」歐陽晴說。
「還能怎樣?交錢了也不上!這幾個輔導班一個都不上了!」陳紅兵堅定地說,他一再強調,必須尊重兒子的意願,絕不去上那些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所謂課外輔導班。
「可是兒子以後的學習成績怎麼辦?」歐陽晴擔心,不上真怕影響兒子的學習成績,還會影響以後的升學,在她看來,這個彎繞不過。
「什麼也別說了,我來想辦法。」陳紅兵說。
二
陳紅兵的辦法是給兒子轉學,不在現在這個學校讀了,這樣的學校除了坑害孩子再沒有別的。
實際上,陳紅兵把孩子轉學的事情也看簡單了。他以為,想轉學就能輕易轉學,哪有那麼簡單?
學生入學是憑戶口就近入學的,陳秋生家的戶口就在現在所在的學校附近,就近入學就只能在現在的東茅街小學讀書,沒有半點選擇的餘地。
陳紅兵對全市的小學進行了一番研究,挑來選去覺得實驗小學是最理想的學校,這個學校是市教育局的重點小學,以後升中學有可能進入最好的中學,比方,師大附中,市一中,等等,陳紅兵就把目標定在實驗小學。
先解決戶口問題,正好省直機關在實驗小學附近有一棟宿舍樓,是老宿舍區,省政府要搬遷到郊外,新宿舍區也建了好幾棟了,大部分大機關幹部都已經在郊外的新宿舍區分了房,陳紅兵也分了一套三居室,可為了兒子能上實驗小學,陳紅兵居然用新房指標和同事兌換了實驗小學附近一套兩居室的舊房,然後把戶口遷到了實驗小學招生的社區。
接下來還是要找人。
陳紅兵決定給兒子轉學的時候已經是陳秋生進四年級的時候,這一年的八月底,正是一個學年辦理學生轉學的時候,陳紅兵托關係找了市教育局的一位副局長,請副局長幫忙。顯然,陳秋生還是符合轉學條件的,副局長就給實驗小學的校長寫了個條子,自然是請校長關照。
在那個年代,條子比票子還好使,很多棘手的問題票子不一定能解決,條子卻能解決。市教育局副局長的條子到了實驗小學梅校長手裡,要轉學的學生又是本學區的學生,梅校長就說好事,你們家孩子轉學沒問題,符合條件,不過現在不行,你來晚了,本學期轉學的時間已經過了,名額也滿了,還是等明年吧。不過明年也不能百分之百就能保證,你也知道,要來實驗小學的人不少,所有轉學的都必須參加考試,只要你兒子成績優秀我百分之百接受,還有,轉學是要收費囉:10萬!
轉了一圈,結果什麼問題也沒解決,一心想轉學,轉來轉去還是回到原點。
副局長的條子也不好使,僅僅讓陳秋生的父親認識了實驗小學的梅校長,除此之外沒有別的,陳秋生要轉學,明年,還要考試,還要10萬,一樣都不能少!
這條路走不通!
那次陳秋生從樹上下來的時候就跟父母說,以後所有的課外輔導班他都不參加,無論是數學還是語文,還是琴棋書畫,一個都不上,順便還跟父母提了一個要求,要一套最新版小學奧賽習題集,那種有解題思路提示的書籍,他不需要任何輔導班來輔導,他要自己干!
這是好事,顯然,陳秋生是喜歡數學,愛好就是最好的老師,陳紅兵雖然不是做教育的,但一些常識還是懂的,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事最起碼的,他就滿口答應了兒子的要求,馬上就買了當時能夠買到的幾乎所有有關奧賽的書籍,他相信,兒子能行。
可陳秋生的母親不放心,沒有了課外輔導,她就擔心兒子跟不上班,跟不上別的孩子學習的步伐,就會輸在起跑線上,總想著法子要把兒子弄進什麼輔導班參加輔導,又來做而兒子的工作,還是進班吧,只要不是他們的語文、數學老師的課外輔導班。
「媽,你怎麼又提這事?還有完沒完?」陳秋生已經鐵定了心,不參加任何課外輔導班的輔導,還鄭重其事跟他媽說,以後我學習上的事情你們誰都不要操心,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歐陽晴不好多說,兒子這話還有個潛台詞沒說,意思是你要再提進輔導班的事情,我就繼續「跳樓」。
打住,這事沒商量,就讓他自己做主吧,母親不敢再提,父親卻全力支持,隨他兒子怎麼做,以後很長一段時間,陳秋生除了按部就班上好學校的各門課程之外,幾乎所有的可與時間都沉在那些父親買來的奧賽書里,非常投入。
當然,在家裡的時候,還是少不了陳紅兵的陪讀。
上四年級的時候,陳秋生就報名參加一次區里舉辦的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是他自己要去的,沒一個逼他,也沒一個人動員他,聽說區裡有個數學奧賽比賽,陳秋生就說我想去試試,結果就報名了,結果得了一個三等獎。這讓陳秋生對奧賽充滿了興趣,喜歡上了奧賽。學校的數學老師也開始對他重視起來,還讓他上自己辦的奧賽課外輔導班。陳秋生就撒了個謊,說上輔導班就不上了,我在家有我爸輔導,這回能拿獎,其實就是我爸教我的。
既然有他父親教,數學老師也不好再勉強,看得出來,陳秋生父親教出來的「學生」還是蠻不錯的,能夠拿獎,那就讓他父親繼續輔導吧,這個學生的輔導費錢數學老師看來是賺不到了。
區裡的數學競賽是為年底市里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選拔人才的,陳秋生雖然只得了區裡的三等獎,可作為參加市裡的選手是沒有問題的,為了讓學生家長配合,數學老師就把陳秋生父親叫到了學校。
「你兒子的數學輔導你還要繼續,年底市里要舉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希望陳秋生能有個好成績!」數學老師跟陳紅兵說。
「數學輔導?我……」陳紅兵有些摸不著頭腦,怎麼叫他來是要他輔導他兒子的數學,而且是兒子的數學老師,什麼情況?
「你就別謙虛了,你兒子都說了,他的數學都是你輔導的,好麼,看來你的輔導還是蠻有作用的,那就繼續努力,盯住你兒子,加把勁,下次競賽一定要考個好成績囉。」
原來如此!這小子居然撒了個彌天大謊,老子教他數學?還居然輔導他拿了獎,把自己學習數學的成績都歸功到了父親頭上了,陳紅兵知道,兒子是不想參加老師的課外輔導班才編了這個藉口。
既然這樣就只好順著這根繩子往上爬了,也不是壞事,何況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就按照兒子說的,自己來「輔導」兒子的數學。
陳紅兵還真把兒子的數學學習當一回事了,有好些日子,他拒絕外面所有的應酬,一心一意在家裡陪兒子學習。
陳秋生要參加市裡的奧賽,現在還在學四年級的課程,後面的功課還沒學,就這個程度怎麼參加市裡的競賽?那些參賽對象大多都是六年級學生,還有少數是五年級的學生,他一個四年級學生,小學的課程還沒有學完,又怎麼能參加競賽?得趕緊把小學的數學課程提前學完,陳紅兵覺得。
陳紅兵幫兒子借來了四、五、六年級的數學教材,自己也輔導不了什麼,就叫兒子先做做書上的例題。沒想到陳秋生數學方面還有點天賦,兩、三個星期就把四年一期教材的例題全都做了,陳紅兵檢查了一遍,還行,又叫兒子繼續干,全都做例題,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再進行一些奧賽訓練,陳紅兵自己一有空就跟兒子一起分析,一起解題,感覺好像兒子進步蠻大,連自己都跟著進步了。
終於到了年底,全市小學奧賽如期舉行。
陳秋生報名參加了這次競賽,沒想到的是結果比想像的好,原本,父親是想讓兒子歷練歷練,學校也一再鼓勵他參賽,賽完一個星期結果出來了,陳秋生居然又獲得了一個三等獎。
這可是個了不起的事情,雖然也是三等獎,可這個三等獎和上次的三等獎意義不同,這可是全市的三等獎,更重要的還不是獲獎本身,而在獲獎之外,這個時候陳秋生還是個四年級的學生,前面還有五、六年級的哥哥姐姐,他能拿到這個名次,沒有經過任何課外輔導,潛力!
陳紅兵心裡就有了打算,要讓兒子在這方面有更大的發展。自從兒子「跳樓」事件發生之後,陳紅兵想兒子的事情就多了,一個10歲的孩子(陳秋生6歲上小學)為了不上那些輔導課,居然想出了「跳樓」的主意,說明兒子是真看出了輔導課中間的貓膩,兒子堅決不上為什麼非要壓著他上不可?不上就不上,現在看來,不是蠻好?居然能夠在市裡的奧賽獲獎,既然這次能獲獎,以後升學就有盼頭了。當然,一個三等獎並不能解決什麼問題,頂多也就是說明兒子還有這方面的潛質,僅此而已,一個三等獎是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如果,以後升學的時候能拿到一個一等獎,那升學就有指望了。作為家長,不能不為自己兒子的未來著想,為兒子未來著想,做家長的其實就是把握孩子關鍵的幾步:小學生生初中,初中生高中,高中靠大學,人生三大考,過好這三大考,孩子的未來就有希望了,實際上命運都已經定了。
這些日子,陳紅兵一直再思考兒子未來的前程,孩子的前程其實很簡單,就是趕好三場考,只要趕好了這三場考試,孩子的命運就差不到哪裡,作為家長,最要管的、最有可能發揮作用的,也就是這三大考,一旦孩子進了大學,家長還能管什麼?誰還要你管?你又能管什麼?而要過好這三大考,家長還是要用一些心思的,當然,也可以什麼都不管,任由孩子自己成長,能考什麼學校就什麼學校,聽天由命,全在孩子自己的造化,就像路邊的小草,自生自滅,可陳紅兵不願意那麼做,孩子的學習還是要關注的,孩子的成長也還是要專注的,關注和不關注還是有差別的,雖然他不贊成妻子像那樣大水漫灌,把什麼都給孩子設計好了,逼著孩子上這個輔導班,上那個輔導班,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那樣做實在有些過,但也不能什麼都不管,聽之任之,讓孩子成為路邊的那顆小草,自生自滅,關鍵的時候,還是要拉孩子一把。陳紅兵很想給兒子改變一個學習環境,想把兒子轉到最好的學校去,可沒做到。現在,他發現兒子在數學方面有點天賦,就應該充分發揮這個天賦,把強項做強。數學作為三大主科,從小學到高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學科。而學習數學有一個鮮明的特徵,就是學得好非常好,每一次考試都能考一百分,從中考到高考,總有人能數學能考滿分,而學得不好的怎麼用功都是白搭。這一點陳紅兵有感受,隔壁家的李鐵坨,和兒子一塊,參加了無數次的數學課外輔導,考試卻沒有一次及格,每次都是2、30分,無法學進去,腦子裝不下,李鐵坨就是那種人,其他科目都不錯,就是學不好數學,公式背得滾瓜爛熟,就是不會用,以至現在對學習數學有了牴觸情緒。而陳秋生,學數學有天賦,這是好事情,高考是根指揮棒,全中國的學生讀書都在跟著這根指揮棒轉,只有除了極少數人可以甩開這根指揮棒,這就是國家級的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和華羅庚數學競賽,簡稱奧賽和華賽,如果這兩個大賽獲獎(還有各種奧林匹克競賽),學生就可以直接保送上大學,可以不用高考,可以上最好的大學,選最好的專業。作為家長,陳紅兵和妻子歐陽晴最大的夢想就是想讓兒子讀最好的大學,讀最好的專業,既然兒子在這方面有潛能,何不讓其充分發揮?讓他發揮他長處,也許,藉助奧賽,兒子能走出一條路來。
前面仿佛有一束光:奧賽,也許是條終南捷徑!
陳紅兵已經明顯意識到,自己的輔導很難適應孩子的需求,必須藉助他人,請老師。
又回到了原點,進輔導班,搞課外輔導,可這是兒子最不能接受的,怎麼辦?
還得回到這上面來,兒子討厭的是劣質的課外輔導,討厭的是他沒興趣的課外輔導,如果選擇他感興趣的課程他會拒絕?如果聘請真正的高人輔導他會拒絕?
應該不會。
陳紅兵做了一番調查,知道在這個城市,有一個人小學數學王牌,這便是實驗小學的一個數學老師伯老師,本市最厲害的奧賽輔導老師。
要不要找伯老師試試?
都說伯老師手下的奧賽輔導班難進,陳紅兵想還是要努力看看,他兒子這樣的參賽成績能不能進伯老師的奧賽輔導班?這事陳紅兵沒跟兒子商量,因為兒子討厭進輔導班,他想先打聽一下,如果有可能,讓兒子先進伯老師的奧賽輔導班試試看。
伯老師看了陳秋生的獲獎證書,問了陳秋生以前參不參加過奧賽訓練,聽說這孩子什麼競賽訓練都沒參加過就能考出這個水平就刮目相看了,說正好明天我的幾個學生有場考試,讓你兒子來試試?
參加這個考試的只有四個人,三個都是實驗小學的學生,是伯老師手下最厲害的尖子生,可謂得意門生,一直在接受伯老師的奧賽培訓,這一次市裡的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其中一個得了二等獎,叫譚天成,父親是W大的數學教授;另兩個和陳秋生一樣,都是三等獎,一個叫卓越,父親是個語文教師:還一個叫王芙蓉,父親警察,母親是實驗小學教師,唯獨陳秋生是校外學生。
看來伯老師就想讓這個叫陳秋生和她的得意門生一起考一考,比個高下?
就是PK!陳紅兵沒有跟兒子說進輔導班學習的事情,只說讓兒子去實驗小學參加一個考試,去跟實驗小學幾個獲獎的學生比一比,看看究竟哪個厲害?
這種事情陳秋生有興趣,賦有挑戰性,他幾乎沒有多問父親一聲為什麼要參加這樣一場考試?就懵懵懂懂去參加了一場莫名其妙的考試。
考完了,伯老師說回去等消息吧。
一個星期之後,陳紅兵接到伯老師的電話,說你們家陳秋生可以進我的奧賽輔導班,而且是小班,所謂精英班。伯老師辦了很多奧賽班,分大班,一個班上百人,上大課,講的都是奧賽入門;然後是中班,3、40個人,一個星期上兩三節課,還有一個小班,稱尖子班,伯老師的嫡系部隊,這個城市小學奧賽要出成果,一半的獲獎學生是來自這裡,伯老師的尖子班。伯老師來電話就是告訴陳紅兵,他們家陳秋生可以直接進伯老師的尖子班。
換一個人可能還會高興,多好的機會,能夠進伯老師的尖子班,以後就可以參加全市、全省甚至是全國的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去年中陽市參加全國小學生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就是由伯老師帶隊參加的,她輔導的學生一個拿了全國一等獎,兩個二等獎,下一屆,就是現在這批學生,肯定參賽,而且是下一屆參賽主力,下一屆奧賽就很有可能拿到獎盃,孩子升學的事情就有希望!
「去參加伯老師的奧賽輔導班吧,兒子。」陳紅兵試探著跟兒子商量。
「不去!」陳秋生回答很乾脆。
「這可不是一般的課外輔導班,伯老師手下的尖子班,去年伯老師尖子班的學生拿了全國奧賽一等獎。」老子想說服兒子。
「那又怎樣?我就不信非要進班就能獲獎,上次我什麼班也沒進不也拿了個三等獎?我說了,什麼輔導班我都不進。」陳秋生還是那個態度。
「可是……」
「沒什麼可是,爸,你什麼也別說了。」
路就堵死了。
伯老師後來又打了幾個電話,陳紅兵都說自己還在外地出差,忙,以後再說,伯老師也就沒再多說了。
這事就這麼不了了之。大概過了一個多月,寒假都過了,新的學期快要開學了,突然有一天,伯老師又打來電話,請陳紅兵去學校一趟,有個事情要跟他商量。
「什麼事?」陳紅兵沒問伯老師什麼事,他老婆歐陽晴卻問他什麼事。
「不知道,她沒說。」陳紅兵回答。
「肯定又是上課外輔導班的事情。」
「我想也是,可秋生他……」
「都是你慣的,什麼課外輔導都不上,以後看他怎麼跟得上別人的步伐,就是只犟驢!」
「什麼都別說了,這一回不能再躲了,我去問伯老師。」
陳紅兵帶著忐忑不安的心風急火急跑到伯老師辦公室。
「我有個想法,想讓你兒子轉學,把你們家孩子轉到我們實驗小學來?進我的班,我正帶四年級,可以一直送他們畢業,不知道你們願不願意?」
「轉學?這不是做夢吧?」陳紅兵心裡在問,這件事是他做夢都想實現的願望,今天怎麼突然從天而降?
「不是做夢,是真的,上次你們家陳秋生考得不錯了,跟參加我課外輔導班成績很好的學生也不相上下,重要的是你兒子的分析問題有獨到之處,我喜歡,還有一點是他不是輔導班培訓出來的,非常難得」
「謝謝伯老師誇獎,我們家兒子實際上還有很大的差距,還要請伯老師多多指點」
「哎,對了,跟你聯繫了幾次,叫你們家陳秋生來輔導班上課,怎麼沒來?」
「這……實不相瞞,我們家兒子不太想上課外輔導……」
「哦?」
「實在抱歉,伯老師,」
「沒關係,有點個性,什麼也別說了,轉學的事情你回去跟他商量商量,來不來都給我回個信。」
「謝謝伯老師關照,這事不用商量了,就這麼定了,轉!」
「不急,還是問問他本人,同不同意都給我回個話。」
陳紅兵回去就把轉學的事情說了,陳秋生當然同意,上次就折騰了一回,沒有轉成,現在機會又來了,怎麼會不同意?
轉!
其實轉學真不那麼簡單,儘管伯老師極力向學校推薦,但畢竟伯老師不是校長,她推薦是因為她的聲望高,在小學數學教學這個領域,在全市乃至全省,伯老師已經是個品牌,她提出要把哪個學生招進來,學校不會不考慮,可偏偏這一次,報名要轉到實驗小學四年級來的有二十多個,學校一下收不了那麼多,就得設置台階,這種台階無非兩點,一是考試,成績好的收下,成績不好的拜拜,收費的政策依然沒變:10萬!兩項都要,一要考試,二要收錢,任何人進來都得過這兩道關。陳秋生參加了學校安排的入學考試,課程就兩門,一門數學,一門語文,考完很快就出成績,沒想到在陳秋生身上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數學100分,最高,這次考試目的就是想把大批的對象刷下來,所以數學題目出得非常難,能上到80分的就很不錯了,僅三個;可陳秋生的語文卻只有57分,沒及格,陳秋生的語文成績一向不理想,加上對語文沒什麼興趣,在原來班上頂多就是個中等,還不能偏上,所以原來的語文老師才拼命叫陳秋生上輔導班,陳紅兵卻堅決不肯上課外輔導班,非要自己負責孩子的語文輔導,結果輔導成語文不及格,與實驗小學的水平可能就有更大的差距。現在成績出來了,一家人就擔心,語文考成這樣,人家接不接受還是個問題,加上還要出10萬塊錢,家裡的條件也不好,妻子歐陽晴就打退堂鼓了,說還是算了吧,別轉了,轉了好不好還很難說,還要10萬,一口氣哪有那麼多錢?!
陳紅兵說:「怎麼能算了?說好了的事情還能退卻?就算砸鍋賣鐵也要把孩子轉到實驗小學來。」
陳紅兵和妻子去找伯老師,伯老師專門找了梅校長,說這個學生她要定了,校長同意接受陳秋生,但什麼條件還沒說。
所謂條件,就是轉學費要多少,校長沒表態。
伯老師從校長辦公室出來,陳紅兵忙問:「怎麼樣?」
伯老師說:「別急,我已經跟梅校長了,你們家兒子轉學肯定沒問題,現在的關鍵是轉學費怎麼收?」
「該怎麼收就怎麼收吧。」
「你先別表態,等會你再跟我一塊去找校長。」
陳紅兵知道找校長不能空手去找,上次就是空手去的,什麼問題都沒解決,這一回怎麼也得表示表示,明擺著的事情,做家長的使使勁孩子轉學就能成,不使勁就眼睜睜看著機會與自己擦肩而過。
陳紅兵就跟伯老師商量:「去梅校長那裡還是要表示表示,您看怎麼個表示才拿得出手?」
伯老師說:「什麼都不要,你不僅不能表示,還要配合我。」
「怎麼配合?」
「裝窮,見了梅見校長你就說你們家經濟比較困難,其他什麼也別管。」
「這……」
「聽我的不會錯的。」
過了一陣,一些家長紛紛從校長辦公室走出來了,伯老師就向陳紅兵做了個手勢,陳紅兵就屁顛屁顛跟在伯老師後面,一起走進了校長辦公室。
伯老師作了介紹,說:「這是陳秋生的父親。」
校長說:「哦,是你家孩子呀,早認識了,哎,你們家孩子怎麼回事?數學考得這麼好,語文怎麼考得這麼糟?嚴重的兩極分化!」
「孩子語文基礎差一些,今天考試又緊張,考砸了,不過數學成績還不錯,拿過市裡的奧賽獎,還要請校長高抬貴手。」
校長就問了陳紅兵家的一些基本情況,諸如工作、經濟條件等等。
陳紅兵按事先伯老師提示的說了家裡的一些基本情況,特別強調了家裡經濟情況不好,很明顯,目的就是跟梅校長殺價,讓學校少收點轉學費。
陳紅兵剛一說完伯老師就幫著跟陳紅兵說情,說:「這孩子家裡的經濟條件真不怎麼的,但孩子的數學基礎很好,我敢擔保,以後奧賽肯定能幫學校拿名次,還是請校長特殊情況特殊處理吧。」
「怎麼個特殊處理?你給我拿個方案,怎麼個特殊?」
「這孩子我要定了,是個好苗子,我已經輔導他一段時間了(實際上根本沒輔導過),我相信我沒看走眼,絕對是個人才,轉過來以後肯定能跟咱們學校爭光,既然是人才還收什麼轉學費?乾脆什麼都免了吧,就要個人才。」
梅校長睜大著眼睛看了看伯老師,好像在說這孩子是你們家什麼親戚?有你這麼說情的嗎?
陳紅兵估計梅校長絕對不會答應伯老師的提議,沒想到僅僅過了幾秒鐘校長就表態了,說:「行,就按你說的辦吧,你應該知道,咱們學校以前還從來沒這個先例,也就是你出面,別人誰都不可能。」
校長就是校長,如果僅僅憑當初教育局副局長的一張條子收下陳秋生,顯得他太好說話了,現在學校的王牌教師出面了,要求全免轉學費,答應接受陳秋生並且全免孩子的轉學費既給了伯老師的面子,又給足了市教育局副局長的面子,更重要的是,他看中的是人才,只要是人才,還要什麼轉學費?什麼費用都不要,全免!
這才是辦教育!
感謝上帝,不,應該感謝伯老師,在陳紅兵看來,伯老師才是上帝,他們家跟伯老師非親非故,也沒送任何東西,為了孩子以後更好的學習,伯老師做了她能做的一切。如果孩子以後能有點出息,發現他的伯老師就是真正的伯樂,人們常說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在陳秋生身上這句話得到了應驗,陳秋生要是條千里馬,伯老師就是伯樂。就這麼空手拜見一下梅校長,學轉了,10萬塊的轉學費也省了,作為孩子的父母他們是真心感謝賞識孩子的伯老師。
三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伯老師就是那個伯樂。伯老師發現了一匹千里馬,能不能馴服還不好說。
陳秋生是不是一匹烈馬?不能說不是,為了不上課外輔導課,居然可以「跳樓」,伯老師已經聽說了,她看中的這匹千里馬曾經跟父母鬧了那麼一曲,從二樓跳下去,雖然最終什麼也沒發生,但總還是個事,一直擱在老師心裡。伯老師本來就是靠辦課外輔導班起家的,在這個城市,小學奧賽課外輔導,伯老師是第一塊金牌,辦得相當有名,前來求學的排成長隊,進來要經過嚴格的考試,沒有這方面潛質的她連看都不多看一眼,讓人家打道回府,現在弄來一個陳秋生,作為人才破格招進學校來,錄取之前伯老師並不知道這個學生不肯參加課外輔導班學習,錄取了在跟家長陳紅兵溝通的時候才知道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弄來的人才有過一場「跳樓」故事,看來這不是善茬,原本伯老師是準備讓新招進來的陳秋生也進她的課外輔導班,她的課外輔導班的小班可是了得,金字塔尖上的學生,從小班培育出來人基本都能獲獎,伯老師已經培育了三屆全國奧賽冠軍了。伯老師把陳秋生弄進來就想好了讓這孩子進小班,他有這個潛質,可當她聽說這孩子有個「跳樓」的前科之後就猶豫了,還要不要讓這孩子進自己的輔導班?要是人家又給她來一次「跳樓」事件怎麼辦?
那可受不了,看來這條路走不通——進課外輔導班!
然而,伯老師並不後悔,接觸了幾次,伯老師認準陳秋生是個人才,既然認定人家是人才就得好好培育,既然人家不肯上課外輔導班那就遷就他一下吧,不上就不上唄,打罵做不了夫妻,逼迫培育不出人才,伯老師不想強加給自己學生一個學習的模式,不錯,她辦課外輔導班辦得風生水起,一是多培育學生,培育好學生,同時,自己也獲得不菲的收益,可以說她就是靠這個起家的,可眼下這個學生有點另類,發誓不上課外輔導班,他不願意上很可能有他不想上的理由,那就尊重他吧,老師需要尊重,為什麼學生就不需要尊重?這個錢伯老師沒法賺,也不能賺了,不僅不能賺錢,還要倒貼。在伯老師手上的金字塔頂端,現在有三個學生一直參加課外輔導,也一直處在金字塔的頂端沒有被淘汰下來,這就是現在實驗小學甲班的卓越、王芙蓉和乙班譚天成,伯老師決定把那三個學生從自己課外輔導班小班全部撤下來,既不讓陳秋生進輔導班,也不讓另外三個塔尖上的學生進輔導班,而是在學校里組成一個四人課外數學興趣學習小組,由伯老師實施免費課外輔導。
這還是要點定力,也要點胸懷,一分錢不收,古代孔夫子辦學還收學生的臘肉,伯老師為了培育這四個人才居然把到手的賺錢機會也主動放棄了,「臘肉」也不收了,算是到了一個境界。
四個尖子學生弄到一塊,號稱實驗小學的「四大天王」!
伯老師還是沒有想到,「四大天王」里的陳秋生不僅桀驁不馴,還一身的毛病,優點和缺點一樣多,勤奮和惰性同在,思維靈敏,卻潦草馬虎,作業寫得特馬虎,而且經常丟三拉四,典型的兩頭冒尖,這對一向作風嚴謹的伯老師來說是無法容忍的。
應該說,伯老師是一個非常資深的數學老師,在她看來,數學好的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邏輯思維能力強,不具備這種能力的人是裝不出來了,而且年紀越高,這種能力表現得就越強。而這種能力,說是天生還真是天生的,有的孩子一生下來邏輯思維能力強,從小就表現出來,家長陪同孩子玩找不同、拼圖、積木等,既是培育孩子邏輯思維能力,也是發現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有的孩子一下就能找到不同,拼圖很熟練,積木也堆得很漂亮,顯然,這就是邏輯思維能力強,有的就不行,大人要他找不同他就是找不到不同,要他拼圖就是拼不出來,要他堆積木怎麼也堆不出立體圖案來,為什麼?邏輯思維能力有限,或者說有差距,不是說孩子愚蠢,只是說他頭腦里這個能力還沒有被開發出來,還沒有被激活,腦子裡還有根筋沒有搭好,只要搭好了,一通百通,這就說明,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是可以後天培育的,家長也好,老師也好,學校也好,實際上天天都在干一個事,就是培育孩子的思維能力,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在培育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當然,也不能忽視形象思維能力的培育。當今時代是個信息傳播的時代,也是個頭腦競爭的時代,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僅僅靠勤奮努力已經遠遠不夠,勤能補拙,頭懸樑錐刺股,等等,只能是用來激勵學生發奮,但僅僅發奮還遠遠不夠,還要靠智慧,而智慧的體現在很大程度上是邏輯思維能力的體現。根據伯老師的多年積累出來的經驗,大多數數學好的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一般都條理清晰,對學習有明確的計劃,無需家長耳提面命,能夠專心致志學習,可眼下這個陳秋生,有非常好的基礎,卻一身的毛病。
改變他,不能讓這些臭毛病在他身上生根開花,更不能結果!伯老師對陳秋生書寫、解題提出了一系列具體要求,陳秋生也多次保證要改正,可就是惡習難改,每每一做題就凃墨坨,伯老師一看就煩,就算陳秋生題目做得再好伯老師一點也不認可,講了幾次之後陳秋生作業還馬虎不斷伯老師就不再講了,拿了陳秋生的作業本就撕,馬虎一次就撕一次,最初一個作業本撕去了一半,陳秋生不得不刻骨銘心,不得不小心謹慎,作業本撕得幾次了就不好再馬虎了,每每要塗改的時候陳秋生就自然想到伯老師撕本子的情景,看來不認真真的不行,無面見老師,「懲罰」了幾次陳秋生這個惡習慢慢就改了,字也寫工整了,儘管不好看,但很少能再看到墨坨。
陳秋生一向難的題目做得出來,容易的題目卻常常做錯,根子還出在粗心上。對於其他同學,伯老師頂多就是批評批評,要求以後改正,而對於陳秋生,她卻一次也不肯放過,不該錯的題目為什麼做錯?毛病出在哪裡?她手裡常常拿著一把尺子,一是拿來畫圖,二是拿來教訓她的得意門生。
伯老師對自己班上的學生要求頗為嚴格,乙班的譚天成沒少提伯老師的意見,說伯老師偏心,對陳秋生、卓越有時還抽上幾板子,譚天成嫉妒心很強,總懷疑伯老師偏心甲班的學生,始終擔心陳秋生和卓越超過自己,常常疑神疑鬼,陳秋生、卓越挨了尺子譚天成就說伯老師為什麼就只打你們?別的學生就從不用尺子?伯老師不好多說,只說她要打的學生都是該打的學生,其他學生都不該打,一把尺子變成了一種待遇。
伯老師對陳秋生嚴苛的要求陳秋生打心眼裡高興,他知道自己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常常是這樣,孩子不一定會聽父母的,但他會聽老師的,不一定所有老師的話都聽,但肯定會聽其中某一位或者其中一兩位老師的,也就是他最尊敬最佩服的肯定就是他最服的,陳紅兵夫婦知道孩子對伯老師頂禮膜拜,所以孩子一轉到實驗小學他們就請伯老師嚴格要求陳秋生,授權伯老師可以罵孩子可以打孩子,一切責任都有家長承擔,也許正是家長的請求,伯老師動用了她的手杖——「尺子」。
四個人里唯獨王芙蓉是朵花,從來沒有挨過伯老師的尺子,這與她是甲班班主任李老師的女兒有關係,李老師都不打自己的女兒,伯老師怎麼好伸出尺子?那把尺子實際上就是用來對付陳秋生和卓越的,譚天成想挨挨不到,王芙蓉有個保護傘在那裡,伯老師沒必要多此一舉,王芙蓉成了最受寵的一個。實際上,她與三個男同學天天稱兄道弟,游離在三個「小男人」之間,還真是三個男孩子心中的花。
世間的事物總是這樣,「一物降一物」。陳紅兵知道陳秋生很有性格,很有個性,是非曲直在他心裡分得非常清楚。有一次陳秋生的班主任李老師(王芙蓉的母親)在班上批評他在外面玩電游,說有人看見,叫他在班上承認錯誤。陳秋生根本沒去玩電游,也有同學跟他證明他沒玩,正因為沒玩陳秋生說話才理直氣壯,說我沒玩,承認什麼錯誤?做什麼檢討?班主任老師看到這孩子這麼頂撞自己心裡很不舒服,批評他狡辯,錯了還不肯承認錯誤,太不像話。陳秋生卻堅持他沒玩就不作檢討,這樣就和班主任老師僵持起來。正好下一堂課就是班主任老師教的語文課考試,其實陳秋生轉轉彎也許就沒事了,可他偏不,還犟得像條牛,說我沒錯我承認什麼錯誤,班主任則認為他太不老實,有人告狀告到她那裡說別人看見他玩電游他還不承認錯誤,老師說只要他承認個錯就什麼事都沒有了,也不追究也不處分,陳秋生打死都不認這個錯,這樣鬧得在班上誰也不讓誰,老師感到惱怒,陳秋生不承認錯誤老師就要懲罰陳秋生,陳秋生把語文試卷做了老師就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把陳秋生的試卷撕了。
這對孩子的傷害有點大,陳秋生接受不了老師的如此懲罰,他是個很要面子的人,平時學習成績優異,表現也很好,這回班主任老師居然當眾把他的考試卷子撕了,不承認他的考試成績,他怎麼能接受?他覺得他非常冤枉,他什麼都沒做錯老師怎麼這樣對待他?一向很少哭臉的陳秋生這一次傷心地哭了。他一哭班主任老師就更氣,看來她自己是沒有辦法了,就叫學生喊伯老師來,這是伯老師作為人才招進來的,現在鬧得課都上不成課了這還了得?
伯老師很快就來了,也沒多說什麼,把她的得意門生叫進了辦公室,詳細問明了情況,沒說孩子玩不玩電游的事情,她相信這孩子不會說假話,只說孩子不該在公開的場合頂撞老師,叫他等老師氣消了跟老師認個錯陪個不是,剩下的工作由她來做。伯老師發話了陳秋生就是有牴觸情緒也得執行,沒有誰的話能夠勝過他的恩師,放學的時候陳秋生就主動到班主任老師那裡去了,檢討自己不該頂撞,以後改正,伯老師又及時進行了溝通協調,班主任老師也就沒再多說什麼。
這事還沒完,學生頂撞了老師總不是什麼好事,伯老師馬上打電話給陳紅兵,告訴陳紅兵陳秋生跟班主任鬧矛盾的事情,並不是讓陳紅兵去批評孩子,反而叫陳紅兵別責怪孩子,孩子除了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對沒什麼別的錯誤,可作為家長陳紅兵總不能不聞不問,很有必要儘快跟班主任溝通溝通,讓班主任老師消消氣。陳紅兵也生氣,氣兒子在學校給他惹禍,居然在班上頂撞老師,這成何體統?老師批評學生這是家常便飯,就像老子罵兒子一樣,正常,有什麼好頂撞的?莫說批評得在理,玩電游怎麼不能批評,多少孩子玩電游就把學業玩掉了,說幾句有什麼不好?就算老師說得不對也不該當面頂撞呀,說幾句有什麼關係?有責改之,無責加冕?用得著你鬧嗎?陳紅兵當時只覺得沒有老師說得不對的,只有學生不聽話的,陳紅兵準備借這個事情好好教訓教訓兒子。
放學了,陳紅兵回家就把陳秋生叫到面前,很嚴肅地問陳秋生:「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