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金屋藏嬌——陳阿嬌
陳皇后,名不詳,東海郡東陽人,東陽縣人,西漢開國功臣堂邑侯陳嬰之裔,堂邑夷侯陳午與大長公主劉嫖之女,漢武帝劉徹的第一位皇后。早年與劉徹是青梅竹馬,幼年時姑姑劉嫖問劉徹,長大要娶一個什麼樣的媳婦,劉徹回答說要娶表姐阿嬌為妻,並為陳阿嬌蓋一座金屋子,從此有了「金屋藏嬌」這一戲言。漢景帝年間,嫁予太子劉徹為太子妃,景帝駕崩,劉徹即位,立陳阿嬌為皇后。陳阿嬌自恃其母有恩於劉徹,驕橫擅寵,激起劉徹的反感,見自己漸失恩寵,便想生下一子以換劉徹的注意,但未能如願。也為了穩固後位,在女巫楚服的幫助下實行巫蠱,後來事情被發現,武帝下令嚴查此事,最後追查到陳阿嬌的身上,在位十年的陳阿嬌被廢,後居住於長門宮。
楚漢戰爭時期,陳嬰曾隨項羽征戰,後降劉邦,封堂邑侯。陳嬰之孫陳午襲堂邑侯,隨後娶竇皇后之女館陶長公主劉嫖為妻,生二男一女:長子陳須,次子陳蟜,女即孝武陳皇后。
漢景帝立長子劉榮為太子,長公主想將自己的女兒嫁予太子為妃,太子劉榮的母親栗姬善妒,而後宮諸多受天子寵幸,而得到顯貴的美人,皆因長公主之故,這些美人所受到的尊寵超過了栗姬,栗姬日益憤怒,並且怨恨長公主劉嫖。
待到長公主欲與栗姬結兒女之親時,栗姬也因此而拒絕了長公主,遭到拒絕的長公主,又將目光投向了四歲即封王的景帝愛子,王夫人所生的膠東王劉徹。
然而,漢景帝卻沒有同意,長公主來到宮中,抱著剛剛幾歲的劉徹於膝上,問道:「你想娶媳婦嗎?」說著便指著左右長御等女官一百多人挨個問,劉徹都說不好。隨後長公主又指著自己的女兒問道:「娶阿嬌好不好?」劉徹笑著說:「如果能娶到阿嬌做妻子,應該修建一座金屋讓她住。」長公主大為歡喜,於是苦苦請求景帝,景帝便答應了這門親事,從此有了「金屋藏嬌」這一戲言。
長公主因栗姬的拒絕而生氣,經常在景帝面前進讒言栗姬之過:「栗姬與各位貴夫人、寵姬聚會,常常讓侍從在他們背後吐唾液詛咒,施用妖邪惑人的道術。」景帝因此惱恨栗姬,而栗姬亦曾因不願善待景帝的眾位兒子,並出言不遜令景帝氣憤。
與此同時,長公主每日在景帝面前,誇讚王夫人之子的優點,景帝也認為王夫人之子德才兼備,又有從前王夫人懷孕時夢日入懷的吉兆,更換太子的主意還沒定下來。
王夫人知道景帝怨恨栗姬,趁他怒氣未消,暗中派人催促大臣奏請立栗姬為皇后。一次朝會大行令奏事完了,又說:「『兒子因母親而尊貴,母親因兒子而尊貴』,如今太子的母親還沒有封號,應當立為皇后。」景帝發怒說:「這是你應該講的話嗎!」結果竟論罪處死了大行令,並廢了太子劉榮,改封他為臨江王。漢景帝改立王夫人為皇后,膠東王劉徹為太子,劉徹立為太子後,娶了長公主的女兒陳氏為太子妃。
漢武帝即位,陳氏以太子妃身份立為皇后,因為在立武帝為儲君這件事上,陳皇后的母親竇太主劉嫖有功勞,陳皇后故此驕橫尊貴。
竇太主亦自恃有功於武帝,無止境地向漢武帝索取財物,武帝心中厭惡竇太主,而陳皇后又生性驕橫善妒,雖獨享寵愛卻始終沒能生孩子,花了錢治療不孕之症,亦終究沒能治癒。
武帝對陳皇后的寵愛也慢慢衰退,王太后對武帝說:「你剛即位不久,大臣們尚未歸附於你,之前商議興立明堂的事情,已經惹怒太皇太后,如今又不順從長公主,必定會受到重責。婦人的性情是很容易高興的,你應該慎重思考該怎麼做!」於是,武帝對竇太主與陳皇后母女倆,稍加以恩禮相待。
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獻歌女衛子夫以充後宮,陳皇后聽說衛子夫得到天子臨幸之後,非常氣憤,數次尋死覓活,武帝也愈加對皇后不滿。
衛子夫因被武帝寵幸而懷有身孕,而此時陳皇后卻因為沒生孩子,而妒忌衛子夫。陳後的母親大長公主聽說後,心疼自己的女兒,亦妒忌衛子夫,策劃抓捕衛子夫當時並未知名的弟弟衛青,欲將其殺害,後衛青得其友公孫敖相救免於一死。
隨著衛夫人的尊寵一天勝過一天,並為漢武帝生下三個公主,而陳皇后十餘年裡,卻一直未能生育,其外祖母竇太皇太后也去世了。
為了穩固後位,在女巫楚服的幫助下實行巫蠱,後來事情被發現,武帝下令嚴查此事。
當時,御史大夫張歐,有一位下屬侍御史名叫張湯,他深入案情,追查出楚服等人為陳皇后施巫蠱之邪術,祝告鬼神,禍害他人,屬大逆無道之罪。最終處巫者楚服斬首於市,與此案有牽連者且被誅殺者三百餘人。
漢武帝命有司賜皇后一道策書:「皇后不守禮法,祈禱鬼神,降禍於他人,無法承受天命。應當交回皇后的璽綬,離開皇后之位,退居長門宮。」至此,居皇后之位11年的陳皇后,被廢黜。
陳皇后被廢後,居住在長門宮中,陳皇后的母親竇太主感到羞慚恐懼,向武帝叩頭請罪。武帝說:「皇后的行為不符合大義,不得不把她廢黜。你應該相信道義而放寬心懷,不要輕信閒言而產生疑慮和恐懼。皇后雖然被廢了,仍會按照法度受到優待,居住在長門宮與居住在上宮並無區別。」
陳後的父親堂邑侯陳午去世,大長公主也跟著去世,又過了幾年,陳皇后也在長門宮去世,逝後葬在霸陵郎官亭東面。
楚漢戰爭時期,陳嬰曾隨項羽征戰,後降劉邦,封堂邑侯。陳嬰之孫陳午襲堂邑侯,隨後娶竇皇后之女館陶長公主劉嫖為妻,生二男一女:長子陳須,次子陳蟜,女即孝武陳皇后。
漢景帝立長子劉榮為太子,長公主想將自己的女兒嫁予太子為妃,太子劉榮的母親栗姬善妒,而後宮諸多受天子寵幸,而得到顯貴的美人,皆因長公主之故,這些美人所受到的尊寵超過了栗姬,栗姬日益憤怒,並且怨恨長公主劉嫖。
待到長公主欲與栗姬結兒女之親時,栗姬也因此而拒絕了長公主,遭到拒絕的長公主,又將目光投向了四歲即封王的景帝愛子,王夫人所生的膠東王劉徹。
然而,漢景帝卻沒有同意,長公主來到宮中,抱著剛剛幾歲的劉徹於膝上,問道:「你想娶媳婦嗎?」說著便指著左右長御等女官一百多人挨個問,劉徹都說不好。隨後長公主又指著自己的女兒問道:「娶阿嬌好不好?」劉徹笑著說:「如果能娶到阿嬌做妻子,應該修建一座金屋讓她住。」長公主大為歡喜,於是苦苦請求景帝,景帝便答應了這門親事,從此有了「金屋藏嬌」這一戲言。
長公主因栗姬的拒絕而生氣,經常在景帝面前進讒言栗姬之過:「栗姬與各位貴夫人、寵姬聚會,常常讓侍從在他們背後吐唾液詛咒,施用妖邪惑人的道術。」景帝因此惱恨栗姬,而栗姬亦曾因不願善待景帝的眾位兒子,並出言不遜令景帝氣憤。
與此同時,長公主每日在景帝面前,誇讚王夫人之子的優點,景帝也認為王夫人之子德才兼備,又有從前王夫人懷孕時夢日入懷的吉兆,更換太子的主意還沒定下來。
王夫人知道景帝怨恨栗姬,趁他怒氣未消,暗中派人催促大臣奏請立栗姬為皇后。一次朝會大行令奏事完了,又說:「『兒子因母親而尊貴,母親因兒子而尊貴』,如今太子的母親還沒有封號,應當立為皇后。」景帝發怒說:「這是你應該講的話嗎!」結果竟論罪處死了大行令,並廢了太子劉榮,改封他為臨江王。漢景帝改立王夫人為皇后,膠東王劉徹為太子,劉徹立為太子後,娶了長公主的女兒陳氏為太子妃。
漢武帝即位,陳氏以太子妃身份立為皇后,因為在立武帝為儲君這件事上,陳皇后的母親竇太主劉嫖有功勞,陳皇后故此驕橫尊貴。
竇太主亦自恃有功於武帝,無止境地向漢武帝索取財物,武帝心中厭惡竇太主,而陳皇后又生性驕橫善妒,雖獨享寵愛卻始終沒能生孩子,花了錢治療不孕之症,亦終究沒能治癒。
武帝對陳皇后的寵愛也慢慢衰退,王太后對武帝說:「你剛即位不久,大臣們尚未歸附於你,之前商議興立明堂的事情,已經惹怒太皇太后,如今又不順從長公主,必定會受到重責。婦人的性情是很容易高興的,你應該慎重思考該怎麼做!」於是,武帝對竇太主與陳皇后母女倆,稍加以恩禮相待。
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獻歌女衛子夫以充後宮,陳皇后聽說衛子夫得到天子臨幸之後,非常氣憤,數次尋死覓活,武帝也愈加對皇后不滿。
衛子夫因被武帝寵幸而懷有身孕,而此時陳皇后卻因為沒生孩子,而妒忌衛子夫。陳後的母親大長公主聽說後,心疼自己的女兒,亦妒忌衛子夫,策劃抓捕衛子夫當時並未知名的弟弟衛青,欲將其殺害,後衛青得其友公孫敖相救免於一死。
隨著衛夫人的尊寵一天勝過一天,並為漢武帝生下三個公主,而陳皇后十餘年裡,卻一直未能生育,其外祖母竇太皇太后也去世了。
為了穩固後位,在女巫楚服的幫助下實行巫蠱,後來事情被發現,武帝下令嚴查此事。
當時,御史大夫張歐,有一位下屬侍御史名叫張湯,他深入案情,追查出楚服等人為陳皇后施巫蠱之邪術,祝告鬼神,禍害他人,屬大逆無道之罪。最終處巫者楚服斬首於市,與此案有牽連者且被誅殺者三百餘人。
漢武帝命有司賜皇后一道策書:「皇后不守禮法,祈禱鬼神,降禍於他人,無法承受天命。應當交回皇后的璽綬,離開皇后之位,退居長門宮。」至此,居皇后之位11年的陳皇后,被廢黜。
陳皇后被廢後,居住在長門宮中,陳皇后的母親竇太主感到羞慚恐懼,向武帝叩頭請罪。武帝說:「皇后的行為不符合大義,不得不把她廢黜。你應該相信道義而放寬心懷,不要輕信閒言而產生疑慮和恐懼。皇后雖然被廢了,仍會按照法度受到優待,居住在長門宮與居住在上宮並無區別。」
陳後的父親堂邑侯陳午去世,大長公主也跟著去世,又過了幾年,陳皇后也在長門宮去世,逝後葬在霸陵郎官亭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