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隱士!
雒陽,劉備住處。
房間中燈光搖曳,劉備和謀士圍坐在火盆周圍。
吳懿、簡雍看著賈詡,依舊眼神警惕,賈詡則泰然自若,時不時喝一口茶。
劉備搖著頭笑道:「陛下讓我負責重組禁軍,我到現在還想不明白,這好事為什麼會落在我頭上。」
劉備感覺,皇帝對自己還是有成見的,縱然自己有了帝黨的身份,也不可能如此信任。
賈詡笑道:「咱們這位陛下,還是會用人的,否則也不能安穩執掌朝政二十餘年,不過他也僅限於用將軍,而不會真的信任,將軍不必多慮。」
這麼一說,劉備心裡寬鬆多了,也許皇帝只是相信自己的辦事能力。
賈詡笑眯眯道:「陛下現下有兩件大事,一是整頓財政,二是重組禁軍。」
「我想陛下肯定會選擇討羌立功者,藉助其威望施行,我還真怕將軍接下整頓財政一事。」
劉備點頭道:「文和說的不錯,陛下確實安排了兩件事,正如你所言,我來負責重組禁軍,曹孟德負責查處賄賂和貪墨。」
「是陛下讓他做的嗎?」賈詡問道。
「不是。」
劉備嘆息道:「當時陛下讓眾郎官自薦,無人應答,曹孟德最後自告奮勇,接下了這件事。」
賈詡眉毛微微一動,點頭道:「曹孟德做這事雖然兇險,但或可收意外功效。」
「什麼功效?」劉備急問。
賈詡搖頭道:「若是真的哪一天,漢室衰微,朝綱不振,需要能人以拯救亂世,人們會更相信這位敢於執劍之人。」
聞言,簡雍嗤笑道:「文和說得不對,如今大漢剛剛平定黃巾亂局,又討羌大勝,怎麼會衰微。」
賈詡笑道:「病入膏肓之人,總有迴光返照之時,將軍和眾謀士不可不察,以防誤人誤己。」
……
「我得趕緊跟你撇清關係,省得你不知死活,連累我!」
曹家,廳堂。
曹嵩的高聲叫喊響徹整個房間,整個人氣的鬍鬚飛起。
曹操擺了擺手道:「撇清關係就撇清關係,我勸你也收斂一些,要是有人告發你收受賄賂,別怪兒子不留情面。」
「好!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我也沒什麼好說的了,趁著過年休沐,我回開陽去住,來年我請病假,就不入雒陽了。」曹嵩揮手道。
開陽城位於青州琅琊郡,乃是一處重要的商業都會,曹家的許多產業都在此地。
「父親,保重。」曹操嘆了一口氣道。
曹嵩嘆息道:「曹純今年十七了,算個人才,本想等著加冠後讓他舉孝廉,我會運作,讓他年後入朝為郎官,幫助你。」
「還有曹休,之前戰亂時,躲到了吳郡,我寫信給他,讓他來雒陽輔佐你。」
「至於需要用錢的地方,你我儘量少來往,咱們家的生意大多由曹洪打理,需要用錢你找他。」
說完這些,曹嵩揮了揮手道:「好了,你走吧,以後咱們少見面。」
曹操沒有多說話,拱手告辭。
等曹操離開曹家,侍從將曹操的馬匹、行李送了出來,隨後關上大門。
出了曹家,曹操忽然感到一絲淒涼,自己如同站到了山巔之上,四周都是懸崖峭壁。
對自己自嘲一笑後,曹操牽著馬遊走於東郭街道之上。
走了一陣,曹操頓感腹中飢餓,看了看所處位置,離袁紹家不遠,於是牽馬過去。
來到袁紹家門口,正好遇到一輛馬車前來,馬車停下,劉備走下馬車。
曹操招手道:「玄德。」
劉備看見曹操,面帶笑意走來,拱手道:「是孟德啊。」
「你來此做什麼?」曹操問道。
劉備笑道:「袁本初請我赴宴。」
「是這樣啊。」
曹操嘖了一下嘴,笑著說道:「我正好有事要找袁本初商議,我們一起進去吧。」
兩人一起進門,剛上台階,就有侍從攔住曹操。
「你這是幹什麼?」曹操怒目圓睜道。
侍從笑著說道:「家主說了,曹孟德執掌監察之事,不好私下與人交往,實在不方便接待。」
曹操怒道:「讓袁本初和我說話!」
侍從一邊笑著請劉備進去,一邊對曹操說了句稍等。
等劉備進門,侍從趕緊讓人關門,加上門栓。
劉備問侍從道:「這是何意?」
侍從笑道:「沒什麼,曹孟德有大事要做,咱們也不好干涉,讓他自己做就是了。」
眼看大門緊閉,又發出上門栓的聲音,曹操呆若木雞,沒想到自己剛剛答應皇帝,主持查處貪墨、賄賂一事,袁紹直接翻臉。
嘆了一口氣,曹操牽馬離去,如果實在找不到落腳處,只能去投旅店了。
走著走著,忽然有一輛馬車和曹操並行。
曹操停下腳步。
車上有人沉聲道:「曹孟德,你我同病相憐,可願上車一敘?」
……
袁家廳堂。
燈火搖曳,宴席奢華。
劉備一進門,便看到了袁紹高坐主位,另有許多賓客坐在兩廂。
袁紹請劉備上座,吩咐酒宴開始。
侍女扭動曼妙身姿,為眾人添酒,廳堂中其樂融融。
袁紹笑著說道:「玄德,陛下命你重組禁軍,你可知這是多麼看重你,為兄看你得陛下重用,故而設宴,為你慶賀。」
「多謝兄長。」
袁紹舉杯,邀請眾人一起給劉備敬酒。
一杯酒水下肚。
袁紹開始介紹到場的賓客,這些人都有世家豪族背景,袁紹請劉備選拔禁軍時,多加照顧。
前漢的禁軍雖有不少功勳子弟,但大部分要從全國軍旅中選拔,並有一套考核制度,稱為都試。
後漢廢除了都試製度,平民士兵想通過考核進入禁軍已經不可能,禁軍的選拔也漸漸成了門戶私計。
知道禁軍必須從世家子弟中選拔,劉備也不想與大勢抗衡。
宴會後半場,便開始有人湊近劉備,借著敬酒機會,將要舉薦的子侄名字寫下,送給劉備。
喝著酒,劉備忽然哭了出來。
眾人不解,卻聽劉備嗚咽道:「我哭的不是別人,是在金城郡覆沒的兩千禁軍將士,這一戰損失太大了!」
朝廷征羌損失的兩千禁軍也都是世家子弟,聽見劉備這麼說,眾人表情皆是一滯。
眾人只想著把子侄塞入禁軍立功,差點忘了禁軍是要苦戰的。
劉備擺手道:「你們舉薦這些人,我定要考核武藝,武藝不行的,休怪我劉玄德無情,不予收納,我也是為了保全各位的子侄。」
劉備的話顯得情真意切,不少人一起落淚。
世家大族中,有不少子弟不在正支,這些人反而十分有上進心,願意搏命爭取功名。
眾人一思忖,倒不如舉薦這些子弟。
過了一會兒,便有人向劉備要走舉薦的條子,改成武藝較好的子侄送上。
劉備看著新更換的名字,心裡稍稍寬慰一些,如此一來,也能給寒門子弟一些機會。
世家掌控舉薦渠道,一時無法動搖,自己算是盡力而為了。
宴會之後,還有小宴。
袁紹將劉備請入內室,繼續擺酒。
「玄德,你這次又立下大功,我得單獨為你慶賀。」
劉備喝了不少,臉色有些發紅,但還不至於喝醉,感覺說話吞吐一些顯得真誠,便支支吾吾道:「兄長待我甚厚,只是我沒等到大將軍領兵,就和董將軍打贏了這一仗,實在慚愧。」
袁紹嘆了一口氣道:「這不怪你,大將軍得知前方戰敗,叛軍十倍於我,也沒敢提議領兵,其實朝堂當時公議放棄涼州,要不是你們反敗為勝……」
「涼州不可放棄,我大漢的土地,一分一毫都不可放棄!」劉備正色道。
「玄德,你醉了。」
袁紹拉著劉備坐下,命侍女給劉備倒杯茶。
過了一會兒,見劉備神色稍轉,袁紹嘆息道:「玄德,你可知,如今為兄的處境很不好。」
「誰敢為難兄長?」劉備一拍桌子道。
「唉!」
袁紹皺眉道:「玄德,你以為重組禁軍這件事,為何落到你的頭上?」
「為何?」劉備問道。
「那是因為大將軍大力舉薦。」
袁紹苦笑道:「如今大將軍的家鄉宛城,在黃家的掌控之下,大將軍也得給黃家面子,舉薦你重組禁軍,也是考慮黃家人的意見。」
劉備皺眉道:「黃家人為何讓我重組禁軍?」
「黃家的那個黃忠,不服別人,就服你!」袁紹指著劉備道。
「哦!我確實舉薦過黃忠。」劉備點頭道。
袁紹嘆息道:「你可知我的難處,黃家現在勢頭很盛,在朝堂之上屢屢和袁家門生唱反調。」
「我作為袁家人,理應對付黃家,可黃家偏偏又和大將軍親近……」
劉備指著自己的心口道:「兄長是大將軍的心腹,又是袁家子弟,實在難啊。」
「對啊。」
袁紹猛喝了一口茶。
「你讓我怎麼做?」劉備問道。
袁紹正色道:「今日大宴,請的都是袁家門生故吏,我當眾請託,也算仁至義盡了,但玄德不能只選袁家這邊的人加入禁軍,否則大將軍那裡我沒法交代。」
「哦。」
劉備微微點頭。
「這樣。」
袁紹靠近劉備,拉住劉備的手道:「你今日的提議很好,考校武藝,最好再加上兵法策論,有了這些標準,便可以掌握舉薦誰不舉薦誰,你也好平衡雙方。」
「兄長妙計。」
……
「故太傅陳蕃之子,陳逸陳士隱,拜見曹議郎。」
馬車之上,一人手捧青銅鏤空香爐,手指順著金屬紋路摩擦,臉色陰沉,笑容詭異。
聽見面前之人介紹,曹操立即按住劍柄。
當年陳蕃被誅殺,陳家子侄也被追殺,陳逸得到陳蕃好友相助,得以活命。
事後朝廷雖然不再追殺陳家子侄,但對陳家嚴格禁錮。
陳逸並非良人,和他交往不是什麼好事。
「曹議郎不要慌張,我們陳家人也不是洪水猛獸,我只不過是一位落魄的士人,沒什麼可怕的。」
曹操坐正身體,沉聲問道:「你來見我,所為何事?」
陳逸看著手中香爐,笑著說道:「聽聞議郎負責查處貪墨與賄賂一事,我來幫忙?」
「今日德陽宮議事,我才答應陛下負責此事,你怎麼知道?」曹操問道。
「呵呵呵!」
陳逸笑道:「我父親倒還有一些門生故吏,他們同情我陳家,願意告知我一些朝廷內的消息。」
「你想幹什麼?」曹操問道。
陳逸的表情有些陰晴不定,沉聲道:「制止過度貪墨,懲治賄賂,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但凡仁人志士,都應該予以支持。」
曹操自嘲道:「沒想到我被朝堂之人孤立,卻有在野之人支持我。」
陳逸挫著香爐道:「曹議郎,你儘管放手去做,我會動用陳家勢力,收集官員士紳的罪證,助你成就大事。」
「如此,多謝了。」
曹操繼續問道:「我該如何回報先生。」
「這也不難。」
陳逸笑著說道:「待議郎名滿天下時,只需為我陳家說句話,解除黨錮,我便千恩萬謝了。」
「一定。」
曹操走下馬車,看著馬車消失在街道盡頭。
陳逸的請求雖然只是一句話,但黨錮是先帝和皇帝兩代帝王堅持的策略,解除黨錮等於否定兩代帝王。
曹操呵呵笑了一聲。
沒想到自己要做些正事,反而要和被黨錮之人交易。
……
陳逸的馬車轉過幾個街道,來到一處宅院的後門。
御者通報,侍從前來接引。
陳逸走進大門,穿過迴廊,來到一處密室。
密室之中,一位老者等待,正是袁隗。
袁隗起身請陳逸坐下,笑著說道:「士隱,你終於來了,能請來你不容易。」
陳逸坐好,放下香爐,拱手道:「這多虧了袁本初手下留情,沒有對我們陳家趕盡殺絕,我才有機會見你。」
袁隗面色羞愧道:「士隱,這裡面有誤會。」
之前袁紹禍水東引,引得何進大肆捉拿陳氏子弟,袁隗連連表達歉意。
陳家雖然被禁錮二十年,但底蘊猶在,袁隗策劃汝南暴亂,被黃忠輕鬆解決,其中就少不了陳家參與。
陳逸和當世出名的讖緯師關係很好,黃巾軍又十分相信預言之事。
當時汝南黃巾作亂,黃忠來勢洶洶,陳逸隨便散布幾個預言,便讓黃巾軍失去了抵抗意志。
袁隗對陳逸道:「士隱,我們之間確實有誤會,我們都是汝南人,不能眼看黃家人在汝南作威作福。」
陳逸一翻袖子,笑了笑道:「對付黃家何難,我只需一翻手,便能讓黃家自顧不暇。」
「真能如此,老夫謝過了。」袁隗拱手道。
「不過。」
陳逸抬眼道:「為我陳家解除黨錮一事,袁公能辦到嗎?」
袁隗陰沉著臉道:「陛下在時恐怕不行,若陛下不在了,我若能扶保二皇子上位,一定能辦成此事。」
陳逸笑眯眯道:「我聽聞一則預言,皇帝活不了幾年了,看來我也不用太著急。」
房間中燈光搖曳,劉備和謀士圍坐在火盆周圍。
吳懿、簡雍看著賈詡,依舊眼神警惕,賈詡則泰然自若,時不時喝一口茶。
劉備搖著頭笑道:「陛下讓我負責重組禁軍,我到現在還想不明白,這好事為什麼會落在我頭上。」
劉備感覺,皇帝對自己還是有成見的,縱然自己有了帝黨的身份,也不可能如此信任。
賈詡笑道:「咱們這位陛下,還是會用人的,否則也不能安穩執掌朝政二十餘年,不過他也僅限於用將軍,而不會真的信任,將軍不必多慮。」
這麼一說,劉備心裡寬鬆多了,也許皇帝只是相信自己的辦事能力。
賈詡笑眯眯道:「陛下現下有兩件大事,一是整頓財政,二是重組禁軍。」
「我想陛下肯定會選擇討羌立功者,藉助其威望施行,我還真怕將軍接下整頓財政一事。」
劉備點頭道:「文和說的不錯,陛下確實安排了兩件事,正如你所言,我來負責重組禁軍,曹孟德負責查處賄賂和貪墨。」
「是陛下讓他做的嗎?」賈詡問道。
「不是。」
劉備嘆息道:「當時陛下讓眾郎官自薦,無人應答,曹孟德最後自告奮勇,接下了這件事。」
賈詡眉毛微微一動,點頭道:「曹孟德做這事雖然兇險,但或可收意外功效。」
「什麼功效?」劉備急問。
賈詡搖頭道:「若是真的哪一天,漢室衰微,朝綱不振,需要能人以拯救亂世,人們會更相信這位敢於執劍之人。」
聞言,簡雍嗤笑道:「文和說得不對,如今大漢剛剛平定黃巾亂局,又討羌大勝,怎麼會衰微。」
賈詡笑道:「病入膏肓之人,總有迴光返照之時,將軍和眾謀士不可不察,以防誤人誤己。」
……
「我得趕緊跟你撇清關係,省得你不知死活,連累我!」
曹家,廳堂。
曹嵩的高聲叫喊響徹整個房間,整個人氣的鬍鬚飛起。
曹操擺了擺手道:「撇清關係就撇清關係,我勸你也收斂一些,要是有人告發你收受賄賂,別怪兒子不留情面。」
「好!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我也沒什麼好說的了,趁著過年休沐,我回開陽去住,來年我請病假,就不入雒陽了。」曹嵩揮手道。
開陽城位於青州琅琊郡,乃是一處重要的商業都會,曹家的許多產業都在此地。
「父親,保重。」曹操嘆了一口氣道。
曹嵩嘆息道:「曹純今年十七了,算個人才,本想等著加冠後讓他舉孝廉,我會運作,讓他年後入朝為郎官,幫助你。」
「還有曹休,之前戰亂時,躲到了吳郡,我寫信給他,讓他來雒陽輔佐你。」
「至於需要用錢的地方,你我儘量少來往,咱們家的生意大多由曹洪打理,需要用錢你找他。」
說完這些,曹嵩揮了揮手道:「好了,你走吧,以後咱們少見面。」
曹操沒有多說話,拱手告辭。
等曹操離開曹家,侍從將曹操的馬匹、行李送了出來,隨後關上大門。
出了曹家,曹操忽然感到一絲淒涼,自己如同站到了山巔之上,四周都是懸崖峭壁。
對自己自嘲一笑後,曹操牽著馬遊走於東郭街道之上。
走了一陣,曹操頓感腹中飢餓,看了看所處位置,離袁紹家不遠,於是牽馬過去。
來到袁紹家門口,正好遇到一輛馬車前來,馬車停下,劉備走下馬車。
曹操招手道:「玄德。」
劉備看見曹操,面帶笑意走來,拱手道:「是孟德啊。」
「你來此做什麼?」曹操問道。
劉備笑道:「袁本初請我赴宴。」
「是這樣啊。」
曹操嘖了一下嘴,笑著說道:「我正好有事要找袁本初商議,我們一起進去吧。」
兩人一起進門,剛上台階,就有侍從攔住曹操。
「你這是幹什麼?」曹操怒目圓睜道。
侍從笑著說道:「家主說了,曹孟德執掌監察之事,不好私下與人交往,實在不方便接待。」
曹操怒道:「讓袁本初和我說話!」
侍從一邊笑著請劉備進去,一邊對曹操說了句稍等。
等劉備進門,侍從趕緊讓人關門,加上門栓。
劉備問侍從道:「這是何意?」
侍從笑道:「沒什麼,曹孟德有大事要做,咱們也不好干涉,讓他自己做就是了。」
眼看大門緊閉,又發出上門栓的聲音,曹操呆若木雞,沒想到自己剛剛答應皇帝,主持查處貪墨、賄賂一事,袁紹直接翻臉。
嘆了一口氣,曹操牽馬離去,如果實在找不到落腳處,只能去投旅店了。
走著走著,忽然有一輛馬車和曹操並行。
曹操停下腳步。
車上有人沉聲道:「曹孟德,你我同病相憐,可願上車一敘?」
……
袁家廳堂。
燈火搖曳,宴席奢華。
劉備一進門,便看到了袁紹高坐主位,另有許多賓客坐在兩廂。
袁紹請劉備上座,吩咐酒宴開始。
侍女扭動曼妙身姿,為眾人添酒,廳堂中其樂融融。
袁紹笑著說道:「玄德,陛下命你重組禁軍,你可知這是多麼看重你,為兄看你得陛下重用,故而設宴,為你慶賀。」
「多謝兄長。」
袁紹舉杯,邀請眾人一起給劉備敬酒。
一杯酒水下肚。
袁紹開始介紹到場的賓客,這些人都有世家豪族背景,袁紹請劉備選拔禁軍時,多加照顧。
前漢的禁軍雖有不少功勳子弟,但大部分要從全國軍旅中選拔,並有一套考核制度,稱為都試。
後漢廢除了都試製度,平民士兵想通過考核進入禁軍已經不可能,禁軍的選拔也漸漸成了門戶私計。
知道禁軍必須從世家子弟中選拔,劉備也不想與大勢抗衡。
宴會後半場,便開始有人湊近劉備,借著敬酒機會,將要舉薦的子侄名字寫下,送給劉備。
喝著酒,劉備忽然哭了出來。
眾人不解,卻聽劉備嗚咽道:「我哭的不是別人,是在金城郡覆沒的兩千禁軍將士,這一戰損失太大了!」
朝廷征羌損失的兩千禁軍也都是世家子弟,聽見劉備這麼說,眾人表情皆是一滯。
眾人只想著把子侄塞入禁軍立功,差點忘了禁軍是要苦戰的。
劉備擺手道:「你們舉薦這些人,我定要考核武藝,武藝不行的,休怪我劉玄德無情,不予收納,我也是為了保全各位的子侄。」
劉備的話顯得情真意切,不少人一起落淚。
世家大族中,有不少子弟不在正支,這些人反而十分有上進心,願意搏命爭取功名。
眾人一思忖,倒不如舉薦這些子弟。
過了一會兒,便有人向劉備要走舉薦的條子,改成武藝較好的子侄送上。
劉備看著新更換的名字,心裡稍稍寬慰一些,如此一來,也能給寒門子弟一些機會。
世家掌控舉薦渠道,一時無法動搖,自己算是盡力而為了。
宴會之後,還有小宴。
袁紹將劉備請入內室,繼續擺酒。
「玄德,你這次又立下大功,我得單獨為你慶賀。」
劉備喝了不少,臉色有些發紅,但還不至於喝醉,感覺說話吞吐一些顯得真誠,便支支吾吾道:「兄長待我甚厚,只是我沒等到大將軍領兵,就和董將軍打贏了這一仗,實在慚愧。」
袁紹嘆了一口氣道:「這不怪你,大將軍得知前方戰敗,叛軍十倍於我,也沒敢提議領兵,其實朝堂當時公議放棄涼州,要不是你們反敗為勝……」
「涼州不可放棄,我大漢的土地,一分一毫都不可放棄!」劉備正色道。
「玄德,你醉了。」
袁紹拉著劉備坐下,命侍女給劉備倒杯茶。
過了一會兒,見劉備神色稍轉,袁紹嘆息道:「玄德,你可知,如今為兄的處境很不好。」
「誰敢為難兄長?」劉備一拍桌子道。
「唉!」
袁紹皺眉道:「玄德,你以為重組禁軍這件事,為何落到你的頭上?」
「為何?」劉備問道。
「那是因為大將軍大力舉薦。」
袁紹苦笑道:「如今大將軍的家鄉宛城,在黃家的掌控之下,大將軍也得給黃家面子,舉薦你重組禁軍,也是考慮黃家人的意見。」
劉備皺眉道:「黃家人為何讓我重組禁軍?」
「黃家的那個黃忠,不服別人,就服你!」袁紹指著劉備道。
「哦!我確實舉薦過黃忠。」劉備點頭道。
袁紹嘆息道:「你可知我的難處,黃家現在勢頭很盛,在朝堂之上屢屢和袁家門生唱反調。」
「我作為袁家人,理應對付黃家,可黃家偏偏又和大將軍親近……」
劉備指著自己的心口道:「兄長是大將軍的心腹,又是袁家子弟,實在難啊。」
「對啊。」
袁紹猛喝了一口茶。
「你讓我怎麼做?」劉備問道。
袁紹正色道:「今日大宴,請的都是袁家門生故吏,我當眾請託,也算仁至義盡了,但玄德不能只選袁家這邊的人加入禁軍,否則大將軍那裡我沒法交代。」
「哦。」
劉備微微點頭。
「這樣。」
袁紹靠近劉備,拉住劉備的手道:「你今日的提議很好,考校武藝,最好再加上兵法策論,有了這些標準,便可以掌握舉薦誰不舉薦誰,你也好平衡雙方。」
「兄長妙計。」
……
「故太傅陳蕃之子,陳逸陳士隱,拜見曹議郎。」
馬車之上,一人手捧青銅鏤空香爐,手指順著金屬紋路摩擦,臉色陰沉,笑容詭異。
聽見面前之人介紹,曹操立即按住劍柄。
當年陳蕃被誅殺,陳家子侄也被追殺,陳逸得到陳蕃好友相助,得以活命。
事後朝廷雖然不再追殺陳家子侄,但對陳家嚴格禁錮。
陳逸並非良人,和他交往不是什麼好事。
「曹議郎不要慌張,我們陳家人也不是洪水猛獸,我只不過是一位落魄的士人,沒什麼可怕的。」
曹操坐正身體,沉聲問道:「你來見我,所為何事?」
陳逸看著手中香爐,笑著說道:「聽聞議郎負責查處貪墨與賄賂一事,我來幫忙?」
「今日德陽宮議事,我才答應陛下負責此事,你怎麼知道?」曹操問道。
「呵呵呵!」
陳逸笑道:「我父親倒還有一些門生故吏,他們同情我陳家,願意告知我一些朝廷內的消息。」
「你想幹什麼?」曹操問道。
陳逸的表情有些陰晴不定,沉聲道:「制止過度貪墨,懲治賄賂,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但凡仁人志士,都應該予以支持。」
曹操自嘲道:「沒想到我被朝堂之人孤立,卻有在野之人支持我。」
陳逸挫著香爐道:「曹議郎,你儘管放手去做,我會動用陳家勢力,收集官員士紳的罪證,助你成就大事。」
「如此,多謝了。」
曹操繼續問道:「我該如何回報先生。」
「這也不難。」
陳逸笑著說道:「待議郎名滿天下時,只需為我陳家說句話,解除黨錮,我便千恩萬謝了。」
「一定。」
曹操走下馬車,看著馬車消失在街道盡頭。
陳逸的請求雖然只是一句話,但黨錮是先帝和皇帝兩代帝王堅持的策略,解除黨錮等於否定兩代帝王。
曹操呵呵笑了一聲。
沒想到自己要做些正事,反而要和被黨錮之人交易。
……
陳逸的馬車轉過幾個街道,來到一處宅院的後門。
御者通報,侍從前來接引。
陳逸走進大門,穿過迴廊,來到一處密室。
密室之中,一位老者等待,正是袁隗。
袁隗起身請陳逸坐下,笑著說道:「士隱,你終於來了,能請來你不容易。」
陳逸坐好,放下香爐,拱手道:「這多虧了袁本初手下留情,沒有對我們陳家趕盡殺絕,我才有機會見你。」
袁隗面色羞愧道:「士隱,這裡面有誤會。」
之前袁紹禍水東引,引得何進大肆捉拿陳氏子弟,袁隗連連表達歉意。
陳家雖然被禁錮二十年,但底蘊猶在,袁隗策劃汝南暴亂,被黃忠輕鬆解決,其中就少不了陳家參與。
陳逸和當世出名的讖緯師關係很好,黃巾軍又十分相信預言之事。
當時汝南黃巾作亂,黃忠來勢洶洶,陳逸隨便散布幾個預言,便讓黃巾軍失去了抵抗意志。
袁隗對陳逸道:「士隱,我們之間確實有誤會,我們都是汝南人,不能眼看黃家人在汝南作威作福。」
陳逸一翻袖子,笑了笑道:「對付黃家何難,我只需一翻手,便能讓黃家自顧不暇。」
「真能如此,老夫謝過了。」袁隗拱手道。
「不過。」
陳逸抬眼道:「為我陳家解除黨錮一事,袁公能辦到嗎?」
袁隗陰沉著臉道:「陛下在時恐怕不行,若陛下不在了,我若能扶保二皇子上位,一定能辦成此事。」
陳逸笑眯眯道:「我聽聞一則預言,皇帝活不了幾年了,看來我也不用太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