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竟為他人做嫁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燈光璀璨,觥籌交錯。

  一場宴席下來,袁紹為何進招攬了不少人才。

  不僅有劉備、曹操、孫堅這等名將,還有一些河南、河北的新秀被舉薦。

  席間,袁術見袁紹合不攏嘴的樣子,只是微微一笑。

  本初,可知你在為他人做嫁衣,有你哭的時候。

  ……

  宴會結束。

  劉備走出袁紹的宅院,卻見孫堅架著曹操走了出來。

  「我沒醉!你不用扶我!」

  曹操面紅耳赤,一邊推搡孫堅,一邊堅持要自己走。

  孫堅自然不敢放手,剛剛曹操自己走,已經狠狠摔了一跤。

  「孟德,我給你找輛馬車。」

  劉備見孫堅正四處找馬車,於是上前道:「把孟德交給我吧,我今日乘車來的。」

  因為被張讓暗殺了幾次,貂蟬提醒劉備,在京中出行,最好乘篷車,以遮擋外人視線。

  正好劉備的車到了,孫堅趕忙扶著曹操上車。

  曹操還不願意上,吵著鬧著要找歌姬,弄的周圍賓客紛紛側目。

  眾人議論道。

  「曹孟德作戰勇猛,足智多謀,只是私德差了一些。」

  「要不然他的騎都尉能免了嗎?」

  不久前,御史風聞言事,舉報曹操強搶民女。

  卞氏雖為倡戶,但卻是自由之身。

  曹操直接把人搶回家,強行納為妾室,肯定違反律法。

  鑑於曹操之前有戰功,朝廷只是免了曹操的騎都尉,收回其兵權,任命其為濟北相。

  見孫堅按不住曹操,劉備上前幫忙,把曹操推上馬車。

  安置好曹操,孫堅沒有要下車的意思。

  車上是私密之處,正好說些悄悄話。

  孫堅拱手道:「玄德,沒想到今日你能為我說話。」

  劉備尷尬一笑,心裡想著自己不是為孫堅說話,只是想拉著孫堅共擔風險,其實也沒什麼好心。

  「沒什麼,就事論事而已。」劉備揮著手道。

  「唉!」

  孫堅嘆息道:「之前在宛城,你為什麼打我,我心裡清楚,只是我也有難處……」

  劉備正色道:「漢家子弟,無論有什麼難處,都該以國事為先,以百姓為先。」

  「你不懂……」

  孫堅搖頭,心忖你劉備最不濟也是漢室宗親,我孫堅不過是吳郡豪強,不對袁家屈膝,哪裡能摸到登天的梯子。

  而且為了爭權奪利犧牲百姓,上位之人都不在乎,自己也沒必要心軟。

  「孟德交給你了,告辭。」

  孫堅掀開車簾,走下馬車。

  劉備向曹操隨從打聽住處,送曹操回家。

  到了曹家。

  侍從抬曹操回家。

  劉備要走,卻被侍從叫住。

  「劉將軍,家主請將軍一見。」

  「曹公?」

  前一段時間,崔烈上任廷尉,曹嵩由大司農改任少府,為九卿之一。

  不要小看這一人事變動。

  少府是帝黨心腹。

  崔烈離開少府之位,應該是他支持二皇子,有了立場,所以被調走。

  曹嵩接任少府,也是同樣道理。

  跟隨侍從,劉備進入廳堂。

  主位坐著一位小眼睛老者,五十歲上下,正眯著眼看劉備。

  曹嵩的模樣和曹操差不多,只是年邁後略微發福。

  兩人的小眼睛好似一個模子印出來,眼神一動,笑得時候像是要發怒,怒的時候又像是在發笑,給人一種喜怒無常之感。

  「玄德,請坐吧。」

  劉備對曹嵩躬身拱手,隨後坐下。

  侍從奉茶。

  曹嵩一擺手,侍從全部退下。


  曹家的廳堂很大,此時燈光不能布滿,廳柱之間,以帷幕遮擋,給人一種幽森之感。

  「喝茶。」

  聽見曹嵩請茶,劉備輕輕抿了一口。

  曹嵩眯著眼笑道:「玄德,你是個人才,平日裡吾兒可是對你讚不絕口。」

  劉備頷首道:「孟德高看了。」

  曹嵩笑了笑道:「玄德,如今的朝堂,看似風平浪靜,其實波譎雲詭,尤其是大將軍和袁隗公,兩人明爭暗鬥……」

  見劉備沒有任何反應,曹嵩眉毛微微一皺,隨後笑著說道:「其實他們無非是爭大漢的未來。」

  和聰明人說話,曹嵩不想繞彎。

  「玄德,若你是陛下,有人支持大皇子,有人支持年幼的二皇子,你會偏袒哪一方?」

  劉備一皺眉。

  這問題問得好。

  上一世自己做主公時,有繼承權的有兩位,一位是過繼子劉封,一位是幼子劉禪。

  除去劉封非親生的因素影響。

  如果部下支持老大,劉備肯定覺得部下不看好自己,認為自己隨時可能陣亡或病故。

  如果部下支持老二。

  那至少這些人認為自己還能活很久,否則自己早亡,老二沒機會和老大競爭,一切支持都會白費。

  曹嵩正色道:「朝中大臣分成兩派,一派支持大皇子,一派支持二皇子。」

  「看似正常,其實陛下不那麼想。」

  「陛下認為,支持大皇子的,覺著他活不了多長時間,支持二皇子的,賭他命長。」

  後漢的皇帝大多早亡,其實多數是被暗害而死,皇帝擔心自己被暗害,也屬正常。

  見劉備沒有說話,曹嵩心裡已經有了答案,端起茶杯道:「玄德是聰明人,應該知道給自己留條後路。」

  「曹公讓我支持二皇子?」劉備問道。

  「滋,哈。」

  「非也!」

  曹嵩喝完茶道:「除了支持大皇子和二皇子,你還有一條其它的路,便是成為帝黨,忠心效忠陛下,看陛下劍往哪兒指,你就往哪兒去。」

  「作為大漢臣子,效忠陛下是理所應當的。」劉備點頭道。

  曹嵩微笑道:「玄德這麼說,我可就當真了!你如果成為帝黨,日後自然前程似錦,至於你和張常侍的過節,那都是小事。」

  「多謝曹公。」

  劉備走出曹家,心裡開始盤算起來。

  老師盧植包括一班老臣大儒,支持大皇子。

  大將軍與皇后肯定支持大皇子。

  袁紹、王允等一班何進的幕僚,也是支持大皇子的。

  崔烈和趙忠等一眾河北人,支持二皇子。

  董卓追隨袁隗和董太后,也是支持二皇子的。

  這些人,或是自己的師長,或對自己有恩,或是自己的河北同鄉,實在錯綜複雜。

  ……

  「很好,沒想到大將軍如此費心費力,為朝廷舉薦了如此多的名將。」

  雒陽北宮,德陽殿。

  寢室中燈光柔和。

  皇帝坐在桌案後,翻看何進的奏表,連連點頭。

  何進拱手道:「陛下,這次就由臣領兵出征,一定能平定羌地。」

  「不行。」

  皇帝擺了擺手道:「攻羌之事,讓皇甫嵩去就行了,他是涼州人,更熟悉涼州形勢。」

  「陛下!」

  何進直接急了,瞪大眼睛道:「你可不能這樣啊,為了攻羌,我可是……」

  皇帝抬手,打斷何進說話,隨後拿起一封奏表,讓侍從遞給何進。

  何進接過奏表,翻開一看,立即滿頭大汗。

  「汝南黃巾反了,又聚眾十餘萬?」何進看後說道。

  皇帝沉聲道:「大將軍,當時是你建議,招降黃巾,如今他們不念及朝廷恩典,降而復叛,這事你得處理。」

  「陛下……」

  何進一臉委屈,好不容易把人才聚集了,兵器準備了,糧草調集了,臨出征,換皇甫嵩了。


  這就好比自己三媒六聘娶了妻子,卻被別人入了洞房。

  「好了,汝南之事,你儘快辦好,涼州若是平定了,朕會念著你的功勞的。」

  「遵命。」

  何進深深嘆了一口氣。

  皇帝看著何進哀怨的表情,心中暗暗得意。

  平定黃巾後,你何進已經權傾朝野,再讓你平定羌地。

  等你歸來時,怕不是下一個梁冀、竇武。

  大舅哥,其實我也是可憐你,不想讓你血濺宮廷。

  見皇帝沒什麼要說的了,何進拱手告退。

  ……

  「啊!啊啊啊!」

  一回到家,何進直接拔出長劍,見東西就砍,嚇得侍從侍女們一陣心驚。

  監奴見主人不高興,立即請袁紹前來。

  袁紹來到何家,卻見何進在廳堂獨坐,手裡拿著劍,倒插在地板上,正呼呼喘氣。

  「大將軍。」袁紹拱手道。

  何進沉聲道:「本初,我看袁隗是你的叔父,這才對他手下留情,他苦苦相逼,不要怪我動殺心!」

  「大將軍,你先消消氣。」

  袁紹要過何進長劍,仔細問何進為何生氣。

  何進於是將汝南黃巾復叛之事說了。

  袁紹急道:「大將軍,你多想了,汝南黃巾復叛,未必是我叔父的手筆。」

  「定……定是那陳家,其家主陳逸,依舊妖言惑眾,詛咒我大漢,比黃巾賊有過之而無不及。」

  何進呼呼喘了幾口氣道:「如今陛下讓我先處理汝南之事,如之奈何?」

  袁紹想了想,覺得沒什麼好辦法,於是言道:「要不問問玄德?」

  「來人!」

  聽見何進說話,侍從拱手。

  「請玄德前來。」

  見何進氣消了一些,袁紹坐在何進身旁道:「大將軍不要急,即便皇甫嵩主持攻羌,涼州前線都是咱們的人,只要拖上一時半刻,待大將軍平定汝南,再請求出征不遲。」

  「有道理。」

  何進不認為自己被皇帝忌憚,事實上很多權臣都不把皇帝的心思當回事,要不然就不會有這麼多權臣前赴後繼血濺宮廷了。

  袁紹看似足智多謀,其實也是言過其實之輩,也不會往皇帝忌憚何進這方面想。

  至於何進身邊的其他人,要麼是想不到,要麼是裝糊塗的高手。

  不多時,劉備到來。

  袁紹說了汝南黃巾叛亂一事。

  汝南之事,劉備很清楚。

  袁隗買通汝南官員,將王允的刺史密信,改成舉報信,借張讓之手弄掉王允。

  豫州沒有長官,自然混亂。

  此時再讓袁家門生故吏苛待黃巾降兵,不由得黃巾降兵不反。

  不過劉備雖然心裡清楚,卻也不好明說,因為袁紹就在何進身邊。

  「大將軍。」

  劉備拱手道:「我舉薦一人,可平定汝南黃巾。」

  「誰?」何進急問。

  「南陽宛縣令黃忠,有萬夫不當之勇,其部下孫夏、劉辟,都是黃巾舊將,歸降後一直忠心耿耿,可見他是個能威服黃巾之人。」

  黃忠不久前來信,說劉辟到了他那裡,已經妥善安置。

  現在黃忠手中的土地橫跨數縣,旗下部曲無數,已經成了南陽最有實力的世家子弟。

  黃忠背靠黃家,傭兵自重不但沒人舉報,反而被黃家大力支持,又有不少黃家子侄投奔其帳下。

  「黃忠能行嗎?」袁紹皺眉道。

  劉備笑道:「不但行,而且讓他出征,兵馬糧草全都不用朝廷供應,大將軍不出將軍府,汝南便可平定。」

  秦時的徵調制度不是虛的,被這套制度改造的黃忠部曲,完全可以橫推汝南。

  「還有。」

  劉備繼續說道:「大將軍可表奏黃琬為豫州刺史,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黃琬是黃家最有威望者,以他為豫州刺史,便可調動黃家的力量,全力支持黃忠。


  讓黃忠可以一邊作戰,一邊舒舒服服買地,建立莊園塢堡。

  改造了南陽北部,便開始改造汝南,繼續讓黃忠積攢兵力糧草。

  何進和袁紹卻不知劉備的隱密心思,只要能平定汝南,為何進騰出手就行。

  「還有一事。」

  袁紹沉聲道:「玄德,你去涼州作戰,要切記一件事情。」

  「何事?」劉備問道。

  袁紹和何進眼神交流,隨後緩緩說道:「我們和羌人相比,強在補給充足,玄德到了前線,一定要盡力拖延,等羌人沒了糧草,軍心大亂,再伺機反攻。」

  「對對對!」何進急道。

  劉備點頭道:「只怕陛下急於取勝,強令出征。」

  「玄德放心,陛下那裡我去說。」何進朗聲道。

  劉備暗暗一笑。

  此事正中自己下懷,自己本就想著拖到七月,再與羌人決戰,如此甚好。

  袁紹清了清嗓子道:「玄德,皇甫嵩為此次攻羌主帥,他是個執拗之人,你還得多加勸說,讓他不要輕舉妄動。」

  劉備問道:「大將軍不主持攻羌嗎?」

  袁紹笑道:「大將軍自然要坐鎮雒陽。」

  「哦。」

  劉備點頭道:「皇甫將軍老成持重,我仔細勸說就是了。」

  ……

  三月。

  朝廷起兵六路攻羌。

  皇甫嵩領中路大軍進入陳倉,董卓、蓋勛、劉備、曹操、公孫瓚,各領一軍策應。

  漢軍軍制,一軍五千人。

  六路兵馬共三萬人,由雒陽禁軍、長安禁軍,關中、涼州、幽州、冀州調配的地方軍組成。

  眾人來到前線,各自建立營盤,準備進攻金城郡。

  皇甫嵩急於出戰,但部下五路主將中,董卓、劉備、曹操、公孫瓚四位主將拒絕出戰。

  皇甫嵩只好上奏朝廷。

  奏表往返,到了四月,皇帝派來御史傳詔,前線諸將,再有抗命不戰者,立斬不赦。

  眾人不知。

  黃忠自到了汝南,一路勢如破竹,黃巾軍望風披靡,兩個月汝南便有大定之相。

  黃琬的實力也非常強,在黃忠作戰時,請黃家各宗族,以及與黃家聯姻的蔡家、蒯家、龐家、馬家、向家等大家族為黃忠提供資金,買地建立莊園,收容黃巾降兵和流民。

  汝南安置不了,就分到各家在江夏、潁川、南陽、南郡、零陵、武陵、桂陽、長沙的莊園。

  汝南一下翻了天。

  原本汝南人多地少,世家豪族在用佃農上占據優勢,可黃家一搶人,人力價格猛增。

  汝南百姓忽然被各方爭搶,再也不愁無田可種了。

  至於造反,有地種誰造反?

  眼看汝南即將平定,皇帝也著急了,生怕何進再提攻羌之事。

  於是命令皇甫嵩儘快出戰。

  皇帝不在前線,自然不知,羌人糧草匱乏,正在崩潰邊緣,正巴不得和漢軍決戰呢。

  叛軍細作探查到,漢軍即將出戰,韓遂、邊章得知,便開始布置口袋。

  所謂用兵之法,無外乎誘敵深入。

  金城郡地勢逐漸升高,尤其到了西部,中原之人最大的困擾是呼吸不暢。

  只要將漢軍誘到金城郡西部,等漢軍發現無法適應,為時已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