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再赴新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為防夜長夢多,劉備連夜拔營。

  張飛領五百人斷後,隨後走小路與劉備互相策應。

  來到葉縣城外。

  按照吳倩的建議,兵將以白布包裹口鼻,咋一看,滿是肅殺之氣。

  前番進攻南陽黃巾時,何進給了劉備葉縣令。

  戰後,朝廷繁忙,便也沒取消這一官職,如今劉備還掛著葉縣令一職。

  軍隊靠近葉縣,只見這裡深溝高壘,鹿角重重,如臨大敵。

  吳班上前喊話,出示大將軍府調令。

  守軍回報。

  葉縣各級官員聽說大將軍府來人,急忙出來相迎。

  層層鹿角打開,眾官員一起出城。

  「將軍,你終於來了,快快進來。」

  等劉備的兵馬進入葉縣,縣尉立即命人封上鹿角。

  「劉將軍,你還記得我嗎?」

  劉備騎著馬,聽見有人呼喊自己,聽那人說的是吳語,於是翻身下馬。

  呼喚劉備的是一個縣兵。

  葉縣官員不知劉備為何被一縣兵喊住,紛紛停車下馬,一起來觀瞧。

  劉備認得這縣兵,原是跟過自己吸引黃巾軍的朱家部曲。

  「你不是朱雋部下嗎?」劉備問道。

  這縣兵笑道:「我是個光棍,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感覺跟著朱將軍南征北戰太累,看著葉縣不錯,就在此投軍了。」

  之前,劉備讓三百朱家部曲在葉縣駐紮,看來這縣兵不願意回歸朱雋部下,於是留了下來。

  這也正常,為將者一旦傷了士兵的心,士兵難免背離。

  葉縣眾官員沒想到,劉備居然當街與一小卒敘舊。

  和這縣兵聊了一陣,劉備這才告別,跟隨眾官員往縣府去。

  進了縣府,劉備邊走邊問道:「葉縣為何如臨大敵?」

  縣丞拱手道:「將軍該知道,如今南陽疫病橫行,好在葉縣沒有人染病,我們便商議,堅壁清野,防止流民進入。」

  劉備點頭,不必說葉縣官員無情,當下能保護好自身,已經很不錯了。

  「現在南陽情況如何?」劉備繼續問道。

  「不太好。」

  縣丞搖頭道:「之前有大批流民通過葉縣想往潁川去,又被朱雋將軍趕了回來,一路來來回回,死了不少人。」

  「在下見流民屍橫遍野,只好領著人冒險掩埋焚燒,那場面,至今回憶起來仍心有餘悸。」

  進了廳堂,眾人落座,卻見一女子緊接著走進廳堂。

  女子梳著墜馬髻,上襦下裙,步態端莊,雖說有些稚氣未脫,但也算得上是一位美人胚子。

  劉備介紹道:「這是一位醫者,姓吳,我來南陽應對疫病,便將她帶在了身邊。」

  上一世的經歷告訴劉備,疫病會持續數十年,並且反反覆覆。

  很多名士尚且死於疫病,更不要說普通百姓了。

  如果能找到應對疫病之法,便能保全許多性命。

  三興大漢,還得靠人。

  百姓大量死亡,只會讓王朝更加衰落。

  縣丞命人擺上坐席,請吳倩落座。

  劉備言道:「吳倩,有什麼問題,你可問縣丞。」

  縣丞微微探身,對吳倩一拱手。

  吳倩拱手回禮,隨後問道:「請問縣丞,這疫病因何出現?」

  縣丞微微皺起眉頭,又嘖了一下嘴,嘆息道:「黃巾軍二破宛城,大肆屠城,屍體無人掩埋,隨後爆發疫病,想來應該是屍體散發了邪氣。」

  「患者什麼症狀?」

  「患者高熱、畏寒、頭痛、四肢無力,伴隨猛烈乾咳,很多人撐不住,睡著覺就死了。」

  說起這事,葉縣官員們一陣嘆息。

  吳倩想了想,對劉備拱手道:「聽症狀是傷寒,但還要見到病人,才能具體確定,最好能找些病患研究一下。」

  縣丞急忙揮著手道:「那可不行,葉縣好不容易能置身事外,可不能引入病患。」


  眾官員一起點頭附和。

  「是啊,只要葉縣沒事就好,哪裡能管其他事。」

  「我也不贊成找病患來。」

  劉備一抬手,眾人噤聲。

  劉備正色道:「如今南陽危急,我便是來統一號令的,應對疫病,各縣責無旁貸。」

  聞言,眾官員各個心懷不滿,都想著該如何反駁。

  葉縣好不容易置身事外,你劉玄德一句話,就要置葉縣於危險之中,你憑什麼?

  沒等眾人說話,劉備繼續說道:「葉縣既然沒有流行疫病,自然不能引入病患,我們會繼續往宛城行進,而我軍的補給,葉縣要解決。」

  「那沒問題。」

  縣丞鬆了一口氣,袁家已經通知世家大族配合劉備,讓葉縣的大戶們出點錢糧,還是好解決的。

  劉備沉聲道:「既然如此,我也不停留了,補給完畢,明日我便往前進發。」

  「是。」

  議事結束,縣丞給劉備安排住處。

  劉備剛剛住下,又見縣尉前來。

  「將軍,有人在城外……要見你。」

  「誰?」

  「都尉黃忠。」

  「為何不請進來?」

  縣尉支支吾吾道:「他來自西邊,那裡流行疫病,我們不能放他進來。」

  「那我去見。」

  劉備正要走,卻見縣尉似乎還有話要說。

  「什麼事?」

  縣尉躬身拱手道:「將軍見了那人,麻煩在城外住一夜,明日拔營離去,便不要再進城了,將軍勿怪,我也是為了葉縣。」

  劉備輕輕咬了一下牙,心忖葉縣上上下下,還真是把自己當外人。

  這其實是朝廷派遣官員常遇到的問題,地方官員和世家豪族,有時候是真不給面子。

  「住在城外就住在城外。」

  說完,劉備按劍,叫上吳班並一眾親衛,吩咐帶上輜重,準備見了黃忠後,在城外安營。

  城門口,層層鹿角打開,劉備領著人騎馬出城,剛一出城,鹿角便合上了。

  黃忠皺眉問道:「將軍,這是何意?」

  劉備淡淡一笑道:「葉縣治理嚴格,凡是接觸過外人的,一律不讓回城,我見了你,便要在城外住了。」

  「這?」

  黃忠嘆了一口氣,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劉備問道:「漢升,你怎麼來了?」

  黃忠拱手道:「我來接將軍,前番我跟秦府君討伐黃巾。」

  「聽聞宛城丟失,我們便退兵回了新野。」

  「如今聽聞朝廷派將軍來穩定南陽,秦府君便派我來接應。」

  「新野。」

  聽到這個地名,劉備立即陷入了回憶。

  上一世,劉備在新野待了七年,期間把新野治理的很好。

  「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

  悠揚的民謠猶在耳邊。

  劉備在新野結識了諸葛亮、伊籍、蔣琬等謀臣,收納了大將魏延、傅肜,還迎來了親兒子劉阿斗。

  雖然和曹操對峙,但日子過得非常安穩。

  新野其實並非小縣,而是南陽南部重鎮,占據新野,可控制新野以南,漢水以北的廣大區域。

  此地可養兵數萬。

  只是當時,劉備被劉表壓制,不敢招兵買馬。

  後來劉表到是同意劉備招兵了。

  可劉備剛招了一萬步兵,五千水兵,還沒訓練好,沒想到劉表死了,曹操來了,劉琮降了。

  接下來便是慘烈無比的攜民渡江。

  劉備嘆了一口氣,這一世,一定要保護好新野百姓,不讓他們再受離亂之苦。

  黃忠見劉備在想事情,便在一旁陪同,直到劉備回過神來。

  營地大帳搭好,雖然簡陋,足以棲身。

  劉備請黃忠進營帳說話。


  「漢升,你們怎麼又把宛城丟了?」劉備問道。

  「唉!」

  黃忠嘆息道:「我也不知,我們大軍出征,宛城守軍又反了。」

  「守軍背叛先不提。」

  劉備正色問道:「黃巾軍之所以反反覆覆,讓官軍難有喘息之機,以至於疲於奔命,漢升可曾想過原因?」

  黃忠想了想,隨後搖了搖頭。

  「不知道?還是不想說?」劉備追問。

  「唉!」

  黃忠嘆息道:「無非是世家大族壓榨百姓太狠,百姓心中不滿。」

  「這話也對,也不對。」劉備笑著說道。

  「哪裡對?哪裡不對?」黃忠問道。

  「你看過《商君書》嗎?」

  「看過。」

  「秦國壓榨百姓也很厲害,為何能一統六國?」

  黃忠一時答不上來。

  劉備笑道:「秦國分配土地給百姓,便是與民共享一國,一家人齊心辦事,自然無往不利。」

  黃忠凝眉道:「秦朝不是亡於苛政嗎?」

  「秦朝一統天下時,其處境遠非如今的大漢,當時朝廷對六國舊地控制不足,民心也不歸附,推行秦法自然不合時宜。」

  為了防止話題跑偏,劉備趕緊說道:「南陽黃巾軍反反覆覆,本因還是世家大族兼併土地,百姓無地可種,難以存活,解決了這一問題,南陽可保穩定。」

  黃忠略顯懵懂地點了點頭。

  「你想不想穩定南陽?」劉備問道。

  「自然想。」黃忠語氣堅定。

  劉備於是建議道:「你現在,趕緊借錢,趁著疫病流行,購買土地,將南陽廉價的土地全部買下。」

  「嗯?」

  黃忠急道:「現在南陽人都在逃亡,土地不值錢,你讓我買土地,我不是淨賠嗎?」

  劉備笑道:「我不是來了嗎?我來了,南陽就要穩定了,土地會恢復價格,你虧不了。」

  黃忠點頭。

  劉備繼續說道:「待南陽穩定下來,你便收降黃巾軍,建立莊園,組建部曲。」

  黃忠攤開兩手道:「我還欠著錢呢?怎麼養兵?」

  劉備嘖了一下嘴,心忖黃忠怎麼這麼不開竅呢?

  「你可以在莊園裡征糧啊,四六徵稅,你還能沒錢?」

  黃忠有些不高興了。

  「將軍,你也太狠了吧!」

  劉備擺了擺手道:「你聽我說完。」

  黃忠趕緊平復了一下情緒,心想劉備不至於那麼不可憐百姓。

  劉備輕輕咳了一聲道:「莊園四六徵稅,這稅賦雖然重,但丁壯當兵可免稅。」

  「如此一來,每家每戶想免稅,便要出丁壯,丁壯抵稅了,你也不用花錢養。」

  「平日裡無戰事,丁壯只需要在農閒時訓練,農忙時依舊可以回家勞作。」

  「你看,當丁戶不錯吧,但能不能當還得你點頭,你可以三比一的比例篩選,不合格的不要,這叫三戶一丁。」

  「這樣莊戶不僅踴躍參軍,進了軍隊還得對你感恩戴德。」

  「如此,你糧也有了,兵也有了,這就是足兵足糧之法。」

  為了防止黃忠打斷,劉備一口氣說完。

  這都是前世諸葛亮的成熟治理方案,用起來十分簡單。

  黃忠聽完,不覺拍了一下桌案。

  「精彩!」

  劉備給黃忠倒茶,一邊說道:「別光顧著喝彩,趕緊借錢去。」

  「我臉皮薄……」黃忠說道。

  劉備有些怒了,直接命令道:「你要是臉皮薄,就把你認識的豪族家主叫來,我來借錢!」

  「將軍,我不是這個意思。」黃忠趕緊賠禮。

  劉備安撫道:「其實我也知道,在南陽,我沒你黃忠面子大,你是大族子弟,有軍功有產業,更好借錢。」

  「你要是臉皮薄,就多許些利,讓人求著把錢借給你,實在不行,你第二個月就開始付利息。」


  「我要是付不起利息呢?」黃忠問道。

  「你不會借新錢,還舊帳嗎?我很懷疑你到底是不是大族子弟,怎麼這麼實誠呢?」

  黃忠見劉備改為訓斥,便如同一個聽話的孩子般,唯唯諾諾點頭。

  黃忠心裡清楚,劉備這麼指點,是想讓自己建立勢力,只是總感覺,自己無力掌控這麼多土地。

  既然劉備對自己寄予厚望,目的又是穩定南陽,黃忠只好勉力為之。

  接引劉備到了新野。

  黃忠便開始四處借錢,三分利借不來,就許五分利,大不了把家業賠進去。

  南陽北部世家豪族紛紛往新野避難,有錢者頗多。

  黃忠許以重利,很快便籌到了大筆金銀。

  隨後黃忠派奴僕往南陽北部去,低價收購土地。

  劉備進了新野,則是和秦頡每日吃吃喝喝,完全不理會疫病之事。

  消息傳出來,世家豪族認為劉備不過是個言過其實之人,這南陽亂局,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眼看有人收購土地,世家豪族紛紛出賣,黃忠很快便獲取了大片土地。

  ……

  這一日,秦頡來見劉備,見了劉備,已經沒了好臉色。

  劉備則不以為然,請秦頡坐下喝茶。

  秦頡沒好氣道:「劉將軍,你來南陽近十日了,也不見你穩定南陽局勢,你不要忘了大將軍和袁公的囑託。」

  劉備微微一笑道:「我在幽州時,也曾學過一些醫術,每遇病危之人,必先餵之以稀粥,讓其服用些平和藥物,待其病體稍愈,再以肉食哺之,猛藥攻之,其病方解,南陽病危,不可操之過急。」

  劉備的話,秦頡自然不信,只感覺劉備是在推脫。

  秦頡急道:「急病需緩治,這點我知道,可你也沒治病啊,每天光喝酒看歌舞了。」

  此時,吳班走來,見了劉備拱手道:「將軍,奉你命令,已經請涅陽醫者張伯祖,及其弟子張仲景前來。」

  治癒疫病的大事,劉備自然不會只用吳倩,上一世自己了解的兩位名醫,劉備也一併請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