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首戰騎兵(中)
第235章 首戰騎兵(中)
之前那一輪標槍,因為雙方都在行軍中,而且士卒立足不穩,效果很差。
而這兩輪超過百支的標槍,沖天而起,準確而犀利的扎入後排的騎兵中。
聽見不斷傳來的哀豪聲,廉鍾劈手從身邊盾牌手的背後搶過一根標槍,猛地擲出,給不遠處一個驅馬踢翻了兩個士卒的騎兵的臉上開了個大口子。
「老白,你繞右側!」廉鍾回頭看了眼,高巨已經搶占高地,但沒有停留固守,而是分出了兩個排從左側衝殺而來。
但援兵還沒有抵達,騎兵已經退了下去,只留下幾十具戶首和傷員。
攻堅,從來不是韃騎兵的首選諾延達喇已經不關心河邊山丘的戰事了,他率近千騎迅猛撲向明軍前陣,欲以氣勢嚇得明軍陣腳不穩,但護衛軍屹立如山,沒有絲毫的動搖。
不需要諾延達喇下令,靶輕騎均撥轉馬頭,向側翼馳去,這是他們慣用的戰術。
但讓諾延達喇意外的是,明軍居然敢出陣。
一營的一連長翟突率部出陣,承受著箭雨的洗禮上前二十步,以標槍和弩弓逼得韃騎兵後軍不得不遠離。
中軍的陳銳略為鬆了口氣,以鴛鴦陣對陣輕騎,關鍵就要看基層將校的膽氣和指揮能力。
翟突是第二批募兵入軍,台州人,能迅速脫穎而出,資質實在不凡。
諾延達喇眉頭大皺,明軍陣型鬆散,卻有膽主動出陣,且以古怪刺槍、盾牌掩護。
來不及想更多的東西,騎兵繞到了側面,在一營和直屬營之間來回縱橫。
片刻之後,約莫數百騎兵直面沖向直屬營,畢竟這一支偏軍是孤懸在外。
「都穩住,穩住!」親自趕來的陳子鑾聲嘶力竭的喊著,「都聽號令,聽號令!」
司馬側頭看向孔壯,「你和馮林出擊,不要衝的太遠。」
「嗯。」孔壯應了聲,舌頭舔了舔發乾的嘴唇,努力從喉間擠出一口唾沫。
「不急,不急!」陳子鑾緊緊盯著近前的韃靶騎兵。
對方也不傻,不會以輕騎沖陣,只有十餘騎馳近,試圖從側翼掠過,以做試探。
「黃忠連!」司馬高吼一聲。
一位顎下長須的中年人默不作聲的持弓上前,彎弓搭箭,箭去如流星。
下一刻,震耳欲聾的喝彩聲在軍中響起。
片刻之間,連射十箭,殺四人,斃六馬,這樣的箭術,別說邊軍,就是草原上也不多。
黃忠連是第三批應募入軍,之前就以高超箭術揚名台州。
陳子鑾壓住心中的興奮,盯著緩緩上前的數百韃騎兵,低低呢喃,「不急,不急。」
一直到韃騎兵臨陣六十步,陳子鑾才突然抽刀高舉,「放!」
砰砰砰的響聲登時將戰場的所有嘈雜掩蓋,百餘支鳥的射擊引發的白霧遮蓋了直屬營的前端。
諾延達喇神色大變,居然有火器。
下一刻,孔壯、馮林分率兵力持械衝出了白霧。
被一陣鳥打的暈頭轉向的靶騎兵還陷入混亂中,而孔壯、馮林已經殺到近前。
孔壯還稍微好些,以狼手、盾牌手為先,而馮林憑著鎧甲硬生生扛了兩箭,帶著三十多個甲士迅如猛虎的撲入陣中,舉刀大砍大殺。
直屬營中有好幾個邊軍士卒,甚至有一人翻身上馬,搶過一根長矛,左手刀,右手矛,好不肆意。
陣中一片大亂,輕騎面對如同刺蝟一般的鴛鴦陣,又要面對已經殺入內部的甲土,紛紛主動向西側退去,留下了幾十具屍首。
孔壯沒有追趕,而是高聲吆喝布陣,又將戰死的韃人戶首和被射殺的戰馬戶首堆砌起來。
馮林看著逃走的百多騎兵,又低頭看看屍首,心想鳥雖然射程遠,但殺傷力還真的挺一般雖然中者斃命,但命中率不高,只能覆蓋式射擊。
此時的諾延達喇已經面沉如水,不自覺的緊緊捏著手中的馬鞭,他如今已經體會到明軍散亂布陣的優點了。
一般來說,明軍在對陣韃靶的時候,步卒布陣嚴密,如同烏龜殼一般,以弓箭禦敵,陣外有騎兵掩護。
這種方式讓騎兵很舒服,就算是烏龜殼,都願意去啃。
騎兵在外圍掠過,如果某個區域明軍沒有布置大量弓箭手,就能靠近射擊,
然後耐心的扯開一個小口子,重騎就能如尖刀一般刺入。
即使對方防禦嚴密,對外圍機動力很強的韃騎兵也形不成什麼威脅。
而這支明軍卻截然不同,以數百士卒為一隊,分散布陣,各自結陣而守,相互之間也並不遠,能互相支援,同時又敢戰。
這使得諾延達喇沒有辦法以騎兵驅散步卒,也不能在外圍以游射的方式摧毀對方的士氣和鬥志,更不能以少困多。
遠處已經與李所部開戰的戚繼光看不到戰場,而汶水縣城頭的王德與戚繼美卻是看的清清楚楚的。
當看見護衛軍布陣鬆散的時候,王德是長長嘆息·久聞定海陳銳之名,卻不料名不副實,虧得戚元敬苦苦期盼。
但很快,王德的嘴巴就張得可以吞進鵝蛋了,護衛軍鬆散的陣型不僅沒有在靶騎兵的威逼之下潰散,反而敢主動出擊,甚至百餘人就敢出陣切割空間。
戚繼美卻是兩眼放光,手掌不停拍著城牆,連聲叫好,雖然看不懂,但卻看得清楚,韃輕騎難以破陣。
輕騎在西側盤桓良久,似乎在做決定,好一會兒之後,騎兵才繞過了直屬營,向南而去。
眯著眼觀察戰局的陳銳慢條斯理的抽出了長刀,笑著說:「以為我這麼好欺負?」
原本以鴛鴦陣布陣,應該是留有後軍的,不過因為戰場有個山丘,所以陳銳才臨時將後軍遣派去搶占山丘,導致中軍後側並無保護。
顯然,主將發現了這點,這才繞過了直屬營,試圖直擊中軍。
這一次充當中軍的是陳子良所部,軍械、戰力都是軍中最強的之一,陳銳有充足的信心。
之前那一輪標槍,因為雙方都在行軍中,而且士卒立足不穩,效果很差。
而這兩輪超過百支的標槍,沖天而起,準確而犀利的扎入後排的騎兵中。
聽見不斷傳來的哀豪聲,廉鍾劈手從身邊盾牌手的背後搶過一根標槍,猛地擲出,給不遠處一個驅馬踢翻了兩個士卒的騎兵的臉上開了個大口子。
「老白,你繞右側!」廉鍾回頭看了眼,高巨已經搶占高地,但沒有停留固守,而是分出了兩個排從左側衝殺而來。
但援兵還沒有抵達,騎兵已經退了下去,只留下幾十具戶首和傷員。
攻堅,從來不是韃騎兵的首選諾延達喇已經不關心河邊山丘的戰事了,他率近千騎迅猛撲向明軍前陣,欲以氣勢嚇得明軍陣腳不穩,但護衛軍屹立如山,沒有絲毫的動搖。
不需要諾延達喇下令,靶輕騎均撥轉馬頭,向側翼馳去,這是他們慣用的戰術。
但讓諾延達喇意外的是,明軍居然敢出陣。
一營的一連長翟突率部出陣,承受著箭雨的洗禮上前二十步,以標槍和弩弓逼得韃騎兵後軍不得不遠離。
中軍的陳銳略為鬆了口氣,以鴛鴦陣對陣輕騎,關鍵就要看基層將校的膽氣和指揮能力。
翟突是第二批募兵入軍,台州人,能迅速脫穎而出,資質實在不凡。
諾延達喇眉頭大皺,明軍陣型鬆散,卻有膽主動出陣,且以古怪刺槍、盾牌掩護。
來不及想更多的東西,騎兵繞到了側面,在一營和直屬營之間來回縱橫。
片刻之後,約莫數百騎兵直面沖向直屬營,畢竟這一支偏軍是孤懸在外。
「都穩住,穩住!」親自趕來的陳子鑾聲嘶力竭的喊著,「都聽號令,聽號令!」
司馬側頭看向孔壯,「你和馮林出擊,不要衝的太遠。」
「嗯。」孔壯應了聲,舌頭舔了舔發乾的嘴唇,努力從喉間擠出一口唾沫。
「不急,不急!」陳子鑾緊緊盯著近前的韃靶騎兵。
對方也不傻,不會以輕騎沖陣,只有十餘騎馳近,試圖從側翼掠過,以做試探。
「黃忠連!」司馬高吼一聲。
一位顎下長須的中年人默不作聲的持弓上前,彎弓搭箭,箭去如流星。
下一刻,震耳欲聾的喝彩聲在軍中響起。
片刻之間,連射十箭,殺四人,斃六馬,這樣的箭術,別說邊軍,就是草原上也不多。
黃忠連是第三批應募入軍,之前就以高超箭術揚名台州。
陳子鑾壓住心中的興奮,盯著緩緩上前的數百韃騎兵,低低呢喃,「不急,不急。」
一直到韃騎兵臨陣六十步,陳子鑾才突然抽刀高舉,「放!」
砰砰砰的響聲登時將戰場的所有嘈雜掩蓋,百餘支鳥的射擊引發的白霧遮蓋了直屬營的前端。
諾延達喇神色大變,居然有火器。
下一刻,孔壯、馮林分率兵力持械衝出了白霧。
被一陣鳥打的暈頭轉向的靶騎兵還陷入混亂中,而孔壯、馮林已經殺到近前。
孔壯還稍微好些,以狼手、盾牌手為先,而馮林憑著鎧甲硬生生扛了兩箭,帶著三十多個甲士迅如猛虎的撲入陣中,舉刀大砍大殺。
直屬營中有好幾個邊軍士卒,甚至有一人翻身上馬,搶過一根長矛,左手刀,右手矛,好不肆意。
陣中一片大亂,輕騎面對如同刺蝟一般的鴛鴦陣,又要面對已經殺入內部的甲土,紛紛主動向西側退去,留下了幾十具屍首。
孔壯沒有追趕,而是高聲吆喝布陣,又將戰死的韃人戶首和被射殺的戰馬戶首堆砌起來。
馮林看著逃走的百多騎兵,又低頭看看屍首,心想鳥雖然射程遠,但殺傷力還真的挺一般雖然中者斃命,但命中率不高,只能覆蓋式射擊。
此時的諾延達喇已經面沉如水,不自覺的緊緊捏著手中的馬鞭,他如今已經體會到明軍散亂布陣的優點了。
一般來說,明軍在對陣韃靶的時候,步卒布陣嚴密,如同烏龜殼一般,以弓箭禦敵,陣外有騎兵掩護。
這種方式讓騎兵很舒服,就算是烏龜殼,都願意去啃。
騎兵在外圍掠過,如果某個區域明軍沒有布置大量弓箭手,就能靠近射擊,
然後耐心的扯開一個小口子,重騎就能如尖刀一般刺入。
即使對方防禦嚴密,對外圍機動力很強的韃騎兵也形不成什麼威脅。
而這支明軍卻截然不同,以數百士卒為一隊,分散布陣,各自結陣而守,相互之間也並不遠,能互相支援,同時又敢戰。
這使得諾延達喇沒有辦法以騎兵驅散步卒,也不能在外圍以游射的方式摧毀對方的士氣和鬥志,更不能以少困多。
遠處已經與李所部開戰的戚繼光看不到戰場,而汶水縣城頭的王德與戚繼美卻是看的清清楚楚的。
當看見護衛軍布陣鬆散的時候,王德是長長嘆息·久聞定海陳銳之名,卻不料名不副實,虧得戚元敬苦苦期盼。
但很快,王德的嘴巴就張得可以吞進鵝蛋了,護衛軍鬆散的陣型不僅沒有在靶騎兵的威逼之下潰散,反而敢主動出擊,甚至百餘人就敢出陣切割空間。
戚繼美卻是兩眼放光,手掌不停拍著城牆,連聲叫好,雖然看不懂,但卻看得清楚,韃輕騎難以破陣。
輕騎在西側盤桓良久,似乎在做決定,好一會兒之後,騎兵才繞過了直屬營,向南而去。
眯著眼觀察戰局的陳銳慢條斯理的抽出了長刀,笑著說:「以為我這麼好欺負?」
原本以鴛鴦陣布陣,應該是留有後軍的,不過因為戰場有個山丘,所以陳銳才臨時將後軍遣派去搶占山丘,導致中軍後側並無保護。
顯然,主將發現了這點,這才繞過了直屬營,試圖直擊中軍。
這一次充當中軍的是陳子良所部,軍械、戰力都是軍中最強的之一,陳銳有充足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