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32章 戰前

  九月初一。

  不冷不熱的天氣,時時吹拂來的微風,讓坐在鎮口大樹下的周君佑心裡舒爽。

  從組建護衛軍開始,周君佑就是陳銳的副手,一直沒有直接領兵的機會,沒想到這次卻是方面之將他本以為自己不會再有機會,畢竟弟弟被公推為護衛軍第一將。

  「問清楚了。」吳大績小跑著過來,「是從昌樂縣竄來的亂兵,益都已經失守,臨朐、昌樂兩縣的縣令棄城而逃,士卒淪為亂兵。」

  周君佑原先對山東並不熟悉,但這一個多月來,因為護衛軍欲出兵山東,所以如今對地形瞭若指掌。

  益都是青州府的首府,臨朐位於青州府中部,而昌樂縣位於青州府東部,就靠近萊州府。

  周君佑略為放下心來,如果敵軍有意攻萊州、登州,那亂兵應該往南逃竄,不應該往東跑。

  這說明三千韃輕騎並沒有後援。

  樓華松罵罵咧咧的走過來,「韃靶在附近倒是沒有大肆劫掠,那些北地漢軍也就是在濟南府、青州府,倒是潰敗的明軍將地方禍害的不輕。」

  周君佑率領的二團、三團八月二十七日就啟程了,八月二十九日抵達亭口鎮。

  因為有斥候先行探路,護衛軍一路急行,九月一日越過濰汶水,繞到了昌邑縣的南側。

  斥候沒發現附近有敵軍蹤跡,倒是發現了一夥亂兵在劫掠鎮子,周君佑趕到後乾脆利索的下令進擊,片刻工夫就擊潰對方。

  「都吃好了?」周君佑懶得再想這些煩心事,明軍的污糟事太多了。

  「吃好了,乾糧也預備好了。」樓華松點點頭,「今日就啟程?」

  「等斥候回報。」周君佑不敢大意,又問了句:「給銀子了吧?」

  「給了,真給了。」樓華松指了指不遠處的兩三個中年人,招呼了聲,

  「軍令如山,我敢不給?」

  為首的中年人疾步過來,行了一禮,「小民拜見將軍。」

  周君佑挽起,努力擠出一個笑容,「我們是浙江護衛軍,北上來援,放心吧,不會有損地方。」

  「是是。」中年人臉上既有惶恐,也有感激,「天兵北上——」」

  「天兵?」周君佑冷笑了聲,打斷道:「朝中可不會發兵來援!」

  吳大績笑著說:!「護衛軍之首乃定海陳銳,魯人理應知曉此名。」

  「是在曲阜·—」

  說了一半,中年人住了嘴,轉而道:「原來是魚台大捷的·」

  嗯,其實魚台大捷一戰,陳銳力挽狂瀾,但名聲還是只在軍中,倒是因為在曲阜鬧了一場,隨著那副對聯遠播,導致陳銳這個名字令人印象深刻。

  周君佑咬了咬牙,」「適才採購糧米,給銀錢了嗎?」

  「給了,給了,以市價。」中年人唯唯諾諾。

  吳大績笑著問道:「近日可見韃靶,或敵軍蹤跡?」

  中年人回想了會兒,「約莫上個月二十二日,有大批騎兵從鎮子北面掠過,之後再未有見。」

  這時候,數騎遠遠而來,片刻後臉色不太好看的閻丁翻身下馬。

  「如何?」

  「約莫兩百騎。」閻丁看了眼中年人,才繼續說:「昌邑縣城門緊閉,

  聽聞城內有人主事,未能破,但附近村落、鎮子——

  頓了頓,閻丁了口,「縣城以南十里處,靠濰汶水的一個鎮子被屠了,韃兩百騎就停駐此處,我遠遠看了,約莫數十條船隻,能臨時搭建簡易橋樑。」

  周君佑在腦海中回想著地圖,計算了下時間,「從這兒至鎮子,要三十多里·.—..」

  「現在趕過去,黃昏前能抵達,但未必能完勝。」趕回來的葉邦榮搖頭道:「而且難以控制船隻。」

  「一旦戰局僵持,入夜後就不好辦了。」樓楠也搖搖頭,「咱們不比別軍,能不損失就不損失。」

  周君佑微微頜首,1「這兩日急行軍,士卒疲憊,所謂疆弩之極,勢不能穿魯編。」

  「今日修整,三更起床,摸黑出兵,天明時分,全軍進擊。」

  周君佑下了決定,轉頭看向中年人,「其一,今夜要在鎮子宿夜,無需騰屋,還請借些被褥。」


  「其二,能否從鎮子中招募青壯為嚮導?」

  在周君佑做好出擊準備的時候,平度州的戚繼光正無奈的聽著王德的絮叨。

  八月二十五日避入汶水縣城,戚繼光雖然沒說,但相信陳銳會來援,而U。

  坐擁數萬大軍的王民應都已經兵敗被俘-外間韃已經射了箭書入城,據說王民應已降。

  在如今的局勢下,只千餘兵力的舟山軍敢來援嗎?

  戚繼光畢竟年輕氣盛,忍了又忍還是沒忍住,開口道:「若舟山不來援,那又如何?」

  「難道汝修兄要乞降嗎?」

  「至少,比起朝中遣派援軍,陳銳更值得期盼。」

  王德被這話堵得胸口發悶,一時間說不出話來戚繼光又補充道:1「八月十八日傳信,至少要八月二十二日才能抵達舟山。」

  「就算陳兄提前做好準備,揚帆北上,也要五六日,再從膠州一帶登陸北上,也要三四日。」

  「若無差錯,理應距離平度州不遠了。』

  戚繼光對陳銳的感觸相當的複雜,他們並不僅僅只是並肩作戰的袍澤弟兄,更是一同患難的生死兄弟。

  但從這幾個月的信件,以及王德帶來的種種消息中,戚繼光輕易的判斷出當日陳銳將【不信任朝廷】這件事實實在在的做了下去。

  但不管戚繼光對陳銳的將來有任何的猜測揣摩,有一點他是堅信的,陳銳一定會來援。

  不僅僅是因為登州,因為戚繼光,更是因為陳銳不允許靶侵吞整個山東,因為舟山必須在山東紮下一個根。

  事實上,如今陳銳正率一團、直屬營停駐在亭口鎮,距離汶水縣只有六十里。

  因為有周君佑先行,當陳銳在昨日抵達亭口鎮的時候,碼頭處都成了鬧市—顯然周君佑很大方。

  距離碼頭處不遠的寬闊平地上,幾十個臨時灶台正冒看火,百來張桌子邊坐著士卒,都在眼巴巴的等著上菜。

  「有點黑啊。」廉鍾很是無語的對一個青年說:」「居然從我們手中賺銀子!」

  「是啊。」胡八牢騷道:「這次輻重營一共也沒帶多少銀子北上·—·

  青年笑嘻嘻的說:」「總不能讓全軍都只啃饃饃吧,吃的好點,才有力氣上陣。」

  廉鍾幽幽道:1「此次山東兵敗,登州軍被困,只怕將來山東糜爛不堪,

  亂兵淪落為盜匪不可避免,亭口鎮很可能成為眾矢之的。」

  「呢——.」青年有點膽戰心驚,雖然亭口鎮目前還沒受到侵襲,但也有家破人亡的百姓流竄而來。

  胡八嘿嘿笑道:「若是撐不住了,可以遷居去舟山嘛。」

  「這個」

  青年眨眨眼,背井離鄉可不是什么小事,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遷居。

  廉鍾接口道:「那到時候,有你們的好處!」

  青年乾笑了幾聲,這次亭口鎮可是從護衛軍這兒賺了不少銀子呢。

  遠處的陳銳正與周君仁、王如龍、司馬、孔壯等人坐在一張桌子上。

  啃了幾口饃饃,又夾了塊也不知道是豬肉還是羊肉的肉片,陳銳突然開口道:「明日進擊,都做好準備。」

  「是。」眾人齊齊應了聲。

  司馬衝著王如龍說:(「北地戰事不比南邊,你別莽撞。」

  「知道知道。」王如龍嘴裡還含著半個饃饃,不耐煩的說:「大哥都提點兩次了,不會親身犯險。」

  陳銳之所以決定帶一團和直屬營出戰,也有這部分原因,周君仁、司馬、孔壯、馮林、李偉很多將領都是北地出身,對騎兵戰術有很深的了解,

  只有王如龍沒見識過千軍萬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