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搶人(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16章 搶人(上)

  距離徐家不遠的周家中正在用飯,周君佑看看弟弟挑挑掠揀,忍不住罵道:「不想吃就把筷子放下!」

  「都是素菜,我怎麼吃?」周君仁牢騷道:「我可是每個月的月錢都交上來的。」

  頓了頓,周君仁補充道:「就七個豬腳,你一個,大郎二郎三郎各兩個,就我沒有?」

  邊上的周彥宏是戰死山東的周君佐獨子,猶豫了下後將手中的豬腳遞了過去,「三叔你吃。」

  周君仁嘴角抽了下,別說我不能搶小輩的·你這豬腳都啃了一大半了好不好!

  「你也別亂埋怨人。」周君仁妻子李氏嗔道:)「你平日裡不是都在軍中吃嘛,二哥可是打了招呼的。」

  周君佐妻子王氏打量著小叔,「出事了?」

  「大嫂勿憂,沒事。」周君佑放下筷子,「他自己心裡不痛快罷了。」

  「是是。」周君仁也放下筷子,神色恭敬。

  母親早逝,長嫂如母,父親常年征戰在外,周君仁自小就是被大嫂帶大的。

  「吃吧。」王氏笑著說:「下次等你休沐的時候,多燒些豬腳,如今豬肉不太好賣,但豬腳卻是好買的。」

  李氏今年才二十二三歲,笑嘻嘻的說:「都說江南食不厭細,膾不厭精,果真名不虛傳呢。」

  周君佑搖頭道:「江南也少食豬腳,也就李家—據說還是陳千戶燒過一次,才傳開的。」

  周君佑、周君仁在外間稱呼陳銳為大哥,但在家裡是稱陳千戶的。

  「陳千戶還真是什麼都懂些呢。」周君仁嘿嘿笑道:「不過就是貴了些,佐料比豬腳都貴多了。」

  嗯,佐料要用花椒、八角、冰糖,的確比豬腳貴。

  周君佑啃完半個豬腳,轉手遞給了女兒,才開口說:「名單打回去是肯定的,你們也太不曉事!」

  「士卒都是從新兵營中練出來的,大體差別不大,去搶人,還不如從士卒中挑選。」

  「再說了,杭州一戰,你和王如龍也搶盡了風頭,葉邦榮魔下好些士卒都沒見過血呢。」

  「大軍出征,若是三團在側翼,難以抵擋,難道就靠你一團力挽狂瀾?」

  「大哥也說過,魚台一戰實是僥倖,堂堂正正,以強擊弱,才是正道,

  力挽狂瀾說起來好聽,但不是什麼好事。」

  「嗯。」周君仁應了聲,眨眨眼道:「二哥,我要的也不多,就要翟突一個人嘛。」

  「你不是還要高居和苗元緯嗎?」

  「苗元緯那是王如龍要的,高居那是廉鍾要的,和我沒幹系啊。」

  「剛才我是白說了?!」周君佑都被氣笑了,「名單確定,還要整軍訓練,同時訓練新兵,時間緊得很,要是出了什麼差池,有你的好處!」

  「好好好,那我退一步,就要翟突一個。」周君仁拍著胸脯說:「李偉雖然不錯,但進擊不是他的長處,翟突有果決之能,我準備讓他做李偉副手,高巨、苗元緯不要了,王如龍、廉鍾那邊我去說。」

  周君佑狐疑的看著弟弟,「你又打什麼鬼算盤?」

  「嘿嘿。」周君仁舔著臉說:「這不是後面還要配軍械吧,弩弓雖然不錯,但射程近了點,鳥————-哎,二哥你別走啊!」

  坐在上首位的王氏猶豫了下,喊道:「二弟。」

  「嫂嫂。」都到門口的周君佑停下腳步,「鳥如今不過百支,實在不能...」

  「軍中事我不管。」王氏先說了這麼一句,登時讓周君仁垂頭喪氣。

  「你們又要出兵?」王氏試探問道:「是山東嗎?」

  「嗯。

  「你大哥—」

  屋內沉默下來了,良久之後,周君佑才擠出一個笑容,「若有機會,必去拜祭,若是合適,遷來舟山如何?」

  去年十月二十六日,山東兗州府馬踏湖東側,周君佐力戰而力盡,揮刀自勿。

  「此地雖非鄉梓,但亦是漢土。」王氏輕輕點頭。

  「還有濟寧魚台那座小山」周君仁瓮聲瓮氣的低聲說:「劉西的兄長劉長,鄭單的弟弟鄭雙—.」

  周君佑深吸了口氣,「此戰未必能抵馬踏湖,但終有一日,終有一日—...」


  實在受不了屋內的氛圍,周君仁丟下筷子出了門。

  周君佑追出門去,卻見弟弟只在院子裡發呆。

  「別想那麼多。」周君佑低聲道。

  「嗯。」周君仁勉強笑道:「至今尚未滿一年,舟山已然手握四千餘強兵,待得年末,近萬強軍,縱然當年大同亦有所不如。」

  「不錯。」周君佑點頭贊同,當年大同邊軍號稱數萬,實際上能戰之兵不過兩萬左右,在各個方面都不如護衛軍,也就在騎兵上有優勢。

  琢磨了會兒後,周君佑提點道:「此戰注意搜羅戰馬。」

  「要組騎兵了?」

  「嗯。」周君佑點頭道:「軍中邊軍出身的不算多,你我和樓楠都不能分身,所以大哥將孔壯提到直屬營,對了,還有馮林也抽調出來了。」

  周君仁歪著頭想了想,「倒是合適,其實孔壯在指揮上還不如葉邦榮、

  陳子鑾,但騎兵是他老本行,馮林當年還是父親的親兵。」

  「對了。」周君仁問道:「怎的把陳子鑾給抽到直屬營了?」

  此次擴軍,越級提拔的有三個人,一個是齊鄉,一個是金福,都是從連長直升為團副,最誇張的是丁邦彥,從排長提為營長。

  但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陳子鑾,他是唯一一個沒有提拔的,原為三營副營長,如今抽調旅部,但級別還是副營。

  「以後有大用。」周君佑沒有解釋,「你在軍中不要鬧的太過,大哥都說了兩次了,大家都不傻。」

  周君仁咧咧嘴,其實若是說軍中勢力,雖然那麼多義烏籍貫的將領,但周家才是最大的山頭。

  周君佑是護衛軍的副將,周君仁又是一團的團正,帶來的邊軍老卒不少都擔任連、排級別的將校,比如這次抽調到直屬營的馮林就是周家的親兵出身。

  所以,周君仁與樓楠、葉邦榮的一些矛盾其實都是刻意為之的,不過身為上位者的陳銳對此並不贊同自前的舟山,還沒有精力管這些。

  當然了,樓楠與周君仁早在山東的時候就不太對付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