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擴軍(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14章 擴軍(下)

  徐渭看的津津有味,小聲對萬表說:「葉邦榮這廝有點油滑啊。」

  葉邦榮資歷淺了點,只冒了個頭轉身將廉鍾給推到前面去了—廉鍾是當年隨陳銳北上南下的老兄弟之一,又參與山東戰事,資歷是槓槓的,嘴皮子功夫也是出了名的。

  陳銳也不管下面的爭吵,小聲與周君佑商量了會兒,之前的考慮的確有些欠妥,水師那邊既然有戰兵,的確缺少將領。

  「其實主要還是連排級的。」周君佑想了想,「要不將連一級的任命也定下來?」

  陳銳琢磨了下,搖頭道:「連一級的讓他們自己舉薦,我們這邊頂多只是審批。」

  周君佑苦笑了聲,其他人他不知道,反正他知道,周君仁看中了二營的兩個排長,三營的一個副排長·但樓楠、葉邦榮會放人嗎?

  只怕搶的一塌糊塗。

  陳銳作為護衛軍之首,不可能以一人之力指揮全軍,同樣的道理,周君仁、樓楠等人為一營之首,也不可能以一人之力指揮全營。

  所以,陳銳心裡很清楚,放權那是肯定的。

  「好了,連排級別的將校,你們將名單遞上來,我會綜合考慮。」陳銳開口道:「此外新兵以考核成績為標準,會分批次入軍。」

  周君仁瞄了眼樓楠,二營的排長翟突、高巨不是義烏人,都是台州人,

  很有機會得手。

  樓楠也瞄了眼周君仁,自己的副手孔壯雖然勇武,但指揮上略遜一籌,

  一營的丁邦彥這方面更出色。

  陳子鑾伏在葉邦榮耳邊小聲提點,杭州一戰中一營表現出色的幾個排長—.都是能直接升連長的。

  「這次擴軍為旅,下轄三團一營。」

  陳銳開始正式宣布任命,「一團,團正周君仁,團副王如龍,下轄三營一連一排。」

  邊上的徐渭對萬表低聲解釋:「一連是警衛連,一排是斥候排。」

  萬表點點頭,一個團兵力超過一千,理應設斥候。

  「一營長李偉,(二營長廉鍾,三營長陳子良。」

  周君仁和王如龍同時拉下臉,下面三個主官被調走了兩個,只有李偉留了下來。

  李偉相對持重,守御有足,進取不足,而在追擊、猛攻時候更出色的丁茂、齊鄉都被調走了。

  陳銳繼續說:「二團,團正樓楠,團副齊鄉。」

  齊鄉轉頭去看樓楠,一營二營之間關係不太和睦,不過齊鄉與樓楠關係還不錯,兩人都是一同從北地逃亡南下的。

  「四營長柳無病,五營長丁邦彥,六營長劉西。」

  人群中略有些騷動,丁邦彥在杭州一戰立功,眾人都知道肯定會越級提拔,但從暫領排長直升營長,還是讓大家很吃驚。

  王如龍陰著臉盯著樓楠,齊鄉被調去做了樓楠的副手,這也罷了,還將丁邦彥搶了去。

  居然還將原先一營的警衛排長柳無病也搶走了,王如龍喜歡持刀進擊,

  與柳無病配合的很好,原先準備將其提為連長的。

  而樓楠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齊鄉、丁邦彥歸入魔下,而柳無病也很出色,但自己下面三個主官也被調走了兩個,只有劉西留了下來。

  片刻之後,周君仁、王如龍、樓楠等人都陰著臉看向了葉邦榮—··沒想到啊,好處居然落在這斯手裡。

  徐渭打了個哈欠,其實這是明擺著的事,杭州一戰,一營二營都得到了鍛鍊,唯獨三營沒得到實戰的機會。

  所以這次擴軍,肯定會加強三營。

  「三團,團正葉邦榮,團副金福。」

  「七營長丁茂,八營長樓華松,九營長朱珏。」

  葉邦榮笑呵呵的衝著周君仁、樓楠點頭致意,後兩者臉黑的都沒法看了。

  原本的一營中最出色的就是丁茂,二營中最出色的就是朱珏,現在全都調到葉邦榮魔下了。

  而原本的三營中沒有參與杭州一戰的廉鍾、陳子良分別調到樓楠、周君仁磨下。

  這次調整中,周君仁、樓楠都吃了不小的虧,雖然也能理解,但心裡還是憋的慌。

  陳銳繼續道:(「警衛連改組為營,司馬為營長,孔壯調為副手。」


  「陳子鑾調至旅部。」

  眾多視線都集中在陳子鑾身上,所謂的旅部其實就是以陳銳為核心組建的指揮部,這還是第一次從軍中上調。

  將陳子鑾抽調上來,陳銳早就有這個想法了,從臨陣來看,陳子鑾指揮得當,但與丁茂、王如龍等人相比,不算出色,但在軍略、陣型轉變上更出彩。

  陳銳曾經與徐渭討論過,如今護衛軍中,以周君仁、樓楠最出色,其次是丁茂、葉邦榮、金福、劉西、齊鄉等人,但陳子鑾隱隱比他們要略高半籌。

  簡而言之,陳子鑾有軍略之才,磨礪後能獨當一面。

  任命還沒有結束,陳銳最後宣布道:「如今已設軍法處,以萬表為首,

  調孫鈺為輔。」

  丁邦彥側頭看了眼,這才明百為什麼這次軍議要招孫鈺參加。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掌軍法的必要有威望,自身需嚴禁,同時還能得到陳銳的信任。

  萬表符合這個條件,但畢竟快六十歲的人了,平日還好,但出兵山東,

  萬表是不可能跟得上行軍速度的。

  所以,陳銳與萬表多次商議,才定下了孫鈺。

  孫鈺在軍中沉默寡言,但歷次考核都名列前茅,性情穩重但也眼中不容沙子,很合適這個位置。

  軍議結束之後,葉邦榮第一個快步離去,得了便宜就不賣乖了,走得慢說不定會被樓楠、王如龍堵住。

  等人都走得差不多了,陳銳才對孫鈺說:「軍法處從軍中抽調人手,一部分就在直屬營,另一部分散在各團各營的警衛連排中。」

  孫鈺應了聲,雖然不太願意,但好歲還在軍中。

  「孔壯。」陳銳繼續說:「你在全軍中抽調人手,需識字,最好會騎馬,以便傳令。」

  1

  原先護衛軍人數不多,傳令都是由警衛連兼任的。

  但擴軍之後,護衛軍的人數已經超過四千了,陳銳決定正式組建傳令的機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