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三國》宣傳
各大媒體一般對重大新聞,會準備兩套以上的稿子,等新聞出來了,根據輿論來選擇發哪一篇,《新三國》就很奇怪,一方面被罵得狗血淋頭,一方面呢,收視率竟然不錯。
於是,媒體們生生硬造了新一篇通稿出來,既闡述了《新三國》誇張的改編受到爭議,又說明收視率仍然名列前茅。
「考慮到《新三國》是史無前例的同時在四家衛視播出,其真實收視率還要高得多。」
但是,第一天的收視還不算數,有可能觀眾是衝著電視劇卡司太大,戰爭場面捨得花錢,被騙進來了,他們到底會不會看下去,還得用更長的時間檢驗。
叫好不一定叫座,比如《大明1566》,不叫好呢,也不一定不叫座,現在《新三國》榮登此類型代表。可是,電視劇如果毫不叫好,過了一定時期,收視率就會跳水,腰斬,甚至降到了腳脖兒。
《新三國》加了姜維的戲後,足足一百多集,真有跳水這種事兒,是很恐怖的。
重金購買《新三國》的各大電視台紛紛被這種可能性嚇到,要求主創們做綜藝和路演,拉動收視率,因為徽省衛視比其他衛視多花兩千萬,主創們第一個上徽省台。
該電視台專門給《新三國》做了一個上映盛典,租用了一個極其大的演播廳,他們希望的呢,哪怕是憑藉電視劇龐大的演員陣容,也能多少誆騙一些新觀眾來看電視。
演播廳的中央擺了一條長長的沙發。總計十多個演員,就在這條沙發上擁擠的坐下。
陳建彬和高木兩個吐槽,「徽省衛視的不能多弄一條沙發嗎?都租用了這麼大的演播廳了?」
高木說反話,「錢要用在刀刃上。」
陳建彬又說,「徽省衛視多花了兩千萬,比其他台要提前播五分鐘,就這麼努力了,為什麼收視率比蘇省衛視低了0.4?播的可是一模一樣的內容啊。」
高木說,「可能是因為台標太醜了?還是徽省人不看他們自己的台?」
眾主演吃吃的笑。
演播廳裡邊兒還有隨即抽取的觀眾,和請來的專業託兒。他們舉著各路明星的招牌,在底下拼命的揮。
高木起了興趣,就一個個的數。
「何潤西一個……」
「盧毅一個……」
「方沂?三個?真的假的,那都是方沂嗎?不會是其他廳的找錯了地方吧。」
高木長得有點像被拉平了的比目魚,他的眼神兒也和海里動物一樣,不好使。
正好,假面騎士何潤西前兩年做了矯正手術,現在視力是眾人中除方沂外最好的,他眯著眼讀,「沂生有你,菲你不可……」
「是方沂的粉絲,沒錯啊導演。就是那個菲是怎麼回事?方沂,你知道嗎?」
方沂也納悶了,「我也不知道啊。」
高木樂得咧開嘴,「看來我們當初把姜維的戲加足了,還真是做了件正事兒,可惜姜維出場太晚了,現在還沒放到他,要是羅貫中把姜維寫在第一集,可能我們的電視劇不會被罵的那麼慘。」
劇組內和方沂拍過戲的,都深以為然。
《新三國》有很多雷人的台詞,大家在高木手底下拍的時候,沒法兒改,否則高木會讓他們滾蛋!而方沂主要是跟著康凱拍,康凱壓不住他,所以方沂要稍微改詞,加戲,只要盧毅不反對,康凱都隨便他。
主持人終於上台,宣布注意事項,幾台攝影機對準主創們。
陳建彬忽然小聲的說,「方沂,方沂,你來我這邊怎麼樣,我是在中間的。你多露臉。」
方沂在第六個位置,他前邊兒的包括導演,曹操,劉備,孫權,諸葛孔明;演司馬懿的泥大紅癱軟的躺椅子上,對座次不關心。
呂布死的太早,這戲的地位已經不如方沂了。
其他的沒資格和他爭。
換座次這事兒呢,在圈中很是微妙。也不是作者胡扯,有不少明星為了這事兒撕起來的,甚至永不見面。所以,現在讓方沂去中間去,這就壞了規矩。
可是,盧毅不知為何,眼含熱淚,聲援曹操的意見,「我也想和伯約一起上。」
事情交給高木來定奪。
他一大一小的兩眼睛轉了一圈,忍不住再次看台下代表人氣的幾個牌匾,說,「方沂。你過來,坐我旁邊,我們要好好的宣傳你。觀眾既然罵我們的戲,說明他們不喜歡我們現在拍的,但你姜維畫風不一樣,連帶著盧毅的演技……不好意思啊,我是說演法都好起來了,得向觀眾說明這個情況。」
盧毅聽到這話,眼淚忍不住掉下來。
就在方沂落中間的時候。錄播廳揚起一段開場的音樂聲,主持人介紹說:「今天我們有幸請來了《新三國》的主創。《新三國》是……現在大家歡迎他們。」
根據台本。主演們呢,得一個個的說,「我是xx,看《新三國》的朋友們請支持徽省衛視。」
輪到方沂的時候,主持人插話,「這位是?」
盧毅先他一步脫口而出,「姜伯約!」
然後反應過來,「我是說,方沂,他演的姜伯約。」
主持人恍然大悟,「哦,我聽說,《新三國》拍攝中有一次很大的轉型,就是為了姜維的演員重新寫劇本,布置人物線……」
方沂低頭看台本,納悶,這不是中間才該問的東西嗎。
他也只能按照台本上面答,「是這樣的,這個版本的姜維比起以前的會有更精良的製作,眾所周知,《老三國》的後蜀劇情因為經費不足,存在瑕疵;但我們《新三國》一定為觀眾彌補這種缺憾。」
主持人耐心等方沂說完了,再接:「其他人請繼續自我介紹。」
在這期間,主持人摸了摸耳朵上的提示器,瞪大眼睛,開始第一個話題,「《新三國》的拍攝過程中,碰見了許多危險,但是劇組公認的最危險的就是姜維的馬戲,據說當時幾乎衝進林子,一旦墜馬,後果不堪設想……然而演員方沂馬術精湛,強行勒住馬,我們來看當時現場的情況。」
於是,媒體們生生硬造了新一篇通稿出來,既闡述了《新三國》誇張的改編受到爭議,又說明收視率仍然名列前茅。
「考慮到《新三國》是史無前例的同時在四家衛視播出,其真實收視率還要高得多。」
但是,第一天的收視還不算數,有可能觀眾是衝著電視劇卡司太大,戰爭場面捨得花錢,被騙進來了,他們到底會不會看下去,還得用更長的時間檢驗。
叫好不一定叫座,比如《大明1566》,不叫好呢,也不一定不叫座,現在《新三國》榮登此類型代表。可是,電視劇如果毫不叫好,過了一定時期,收視率就會跳水,腰斬,甚至降到了腳脖兒。
《新三國》加了姜維的戲後,足足一百多集,真有跳水這種事兒,是很恐怖的。
重金購買《新三國》的各大電視台紛紛被這種可能性嚇到,要求主創們做綜藝和路演,拉動收視率,因為徽省衛視比其他衛視多花兩千萬,主創們第一個上徽省台。
該電視台專門給《新三國》做了一個上映盛典,租用了一個極其大的演播廳,他們希望的呢,哪怕是憑藉電視劇龐大的演員陣容,也能多少誆騙一些新觀眾來看電視。
演播廳的中央擺了一條長長的沙發。總計十多個演員,就在這條沙發上擁擠的坐下。
陳建彬和高木兩個吐槽,「徽省衛視的不能多弄一條沙發嗎?都租用了這麼大的演播廳了?」
高木說反話,「錢要用在刀刃上。」
陳建彬又說,「徽省衛視多花了兩千萬,比其他台要提前播五分鐘,就這麼努力了,為什麼收視率比蘇省衛視低了0.4?播的可是一模一樣的內容啊。」
高木說,「可能是因為台標太醜了?還是徽省人不看他們自己的台?」
眾主演吃吃的笑。
演播廳裡邊兒還有隨即抽取的觀眾,和請來的專業託兒。他們舉著各路明星的招牌,在底下拼命的揮。
高木起了興趣,就一個個的數。
「何潤西一個……」
「盧毅一個……」
「方沂?三個?真的假的,那都是方沂嗎?不會是其他廳的找錯了地方吧。」
高木長得有點像被拉平了的比目魚,他的眼神兒也和海里動物一樣,不好使。
正好,假面騎士何潤西前兩年做了矯正手術,現在視力是眾人中除方沂外最好的,他眯著眼讀,「沂生有你,菲你不可……」
「是方沂的粉絲,沒錯啊導演。就是那個菲是怎麼回事?方沂,你知道嗎?」
方沂也納悶了,「我也不知道啊。」
高木樂得咧開嘴,「看來我們當初把姜維的戲加足了,還真是做了件正事兒,可惜姜維出場太晚了,現在還沒放到他,要是羅貫中把姜維寫在第一集,可能我們的電視劇不會被罵的那麼慘。」
劇組內和方沂拍過戲的,都深以為然。
《新三國》有很多雷人的台詞,大家在高木手底下拍的時候,沒法兒改,否則高木會讓他們滾蛋!而方沂主要是跟著康凱拍,康凱壓不住他,所以方沂要稍微改詞,加戲,只要盧毅不反對,康凱都隨便他。
主持人終於上台,宣布注意事項,幾台攝影機對準主創們。
陳建彬忽然小聲的說,「方沂,方沂,你來我這邊怎麼樣,我是在中間的。你多露臉。」
方沂在第六個位置,他前邊兒的包括導演,曹操,劉備,孫權,諸葛孔明;演司馬懿的泥大紅癱軟的躺椅子上,對座次不關心。
呂布死的太早,這戲的地位已經不如方沂了。
其他的沒資格和他爭。
換座次這事兒呢,在圈中很是微妙。也不是作者胡扯,有不少明星為了這事兒撕起來的,甚至永不見面。所以,現在讓方沂去中間去,這就壞了規矩。
可是,盧毅不知為何,眼含熱淚,聲援曹操的意見,「我也想和伯約一起上。」
事情交給高木來定奪。
他一大一小的兩眼睛轉了一圈,忍不住再次看台下代表人氣的幾個牌匾,說,「方沂。你過來,坐我旁邊,我們要好好的宣傳你。觀眾既然罵我們的戲,說明他們不喜歡我們現在拍的,但你姜維畫風不一樣,連帶著盧毅的演技……不好意思啊,我是說演法都好起來了,得向觀眾說明這個情況。」
盧毅聽到這話,眼淚忍不住掉下來。
就在方沂落中間的時候。錄播廳揚起一段開場的音樂聲,主持人介紹說:「今天我們有幸請來了《新三國》的主創。《新三國》是……現在大家歡迎他們。」
根據台本。主演們呢,得一個個的說,「我是xx,看《新三國》的朋友們請支持徽省衛視。」
輪到方沂的時候,主持人插話,「這位是?」
盧毅先他一步脫口而出,「姜伯約!」
然後反應過來,「我是說,方沂,他演的姜伯約。」
主持人恍然大悟,「哦,我聽說,《新三國》拍攝中有一次很大的轉型,就是為了姜維的演員重新寫劇本,布置人物線……」
方沂低頭看台本,納悶,這不是中間才該問的東西嗎。
他也只能按照台本上面答,「是這樣的,這個版本的姜維比起以前的會有更精良的製作,眾所周知,《老三國》的後蜀劇情因為經費不足,存在瑕疵;但我們《新三國》一定為觀眾彌補這種缺憾。」
主持人耐心等方沂說完了,再接:「其他人請繼續自我介紹。」
在這期間,主持人摸了摸耳朵上的提示器,瞪大眼睛,開始第一個話題,「《新三國》的拍攝過程中,碰見了許多危險,但是劇組公認的最危險的就是姜維的馬戲,據說當時幾乎衝進林子,一旦墜馬,後果不堪設想……然而演員方沂馬術精湛,強行勒住馬,我們來看當時現場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