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早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時,演武場外,蘇護人未至,喝罵聲便傳了過來:

  「逆子!」

  得到下人稟告的他,知道蘇全忠和袁福通打起來後,深怕自己的兒子下手不知輕重傷了袁福通。

  一個親父冤死,小小年紀便要肩負一國之責的年輕人,若是被兒子傷到了,他不知會有多內疚。

  但剛到演武場,看到台上的場景後,他愣了一下。

  自己那人嫌狗厭,只知道打架鬥毆的兒子,氣喘吁吁地站在演武台邊緣,雙手止不住地發抖。

  視若珍寶的銀尖戟落在地上,很明顯落敗了。

  而本擔心受傷的袁福通,毫髮無損地站在台上,頭髮都沒有亂了半分。

  見蘇護來了,他還拱手笑道:

  「虎父無犬子,世子果然少年英雄,再過幾年必能勇冠三軍,名震天下。若好好從伯父身上學習一星半點的兵法,未來還能成為當世稀有的將才。」

  蘇護頭一次聽到外人這麼夸兒子,而且還連著自己一起誇了,頓時喜笑顏開,上前關切道:

  「賢侄沒事吧?我這兒子動起手來不知輕重,給我惹了不少禍。」

  一旁的蘇全忠臉色漲紅,羞憤道:

  「一招都過不了還算什麼英雄!」

  妲己也趕緊跑了過來拉住蘇護的袖子,驚訝道:

  「爹,他好厲害,一腳把哥哥踹飛了!」

  蘇護連忙板著臉道:

  「什麼他不他的,要叫袁國侯。」

  袁福通擺手道:

  「稱爵位太生分,既然伯父叫我一聲侄兒,我自然是妲己的兄長。」

  他看向站在原地不動彈的蘇全忠,調笑道:

  「賢弟沒事吧?」

  武將世家出身,蘇全忠也不是小氣之人,輸了便輸了。

  他回憶剛才承受的那股駭人力量,撿起銀尖戟走來,滿臉認真道:

  「叫你一聲兄長可以,但你得告訴我,你平日都吃些什麼?竟有這般龍虎氣力?」

  蘇護也有些好奇,問道:

  「賢侄有所不知,我兒自從去年撿到這杆神兵後,力能開山。平日有本事與他赤手空拳切磋的都少有,賢侄是拜了名師?還是也撿到了寶貝?」

  袁福通正了正神色,說道:

  「不瞞伯父,我生來便有一股蠻力,並未拜師,也沒撿到過什麼寶貝。」

  「並未拜師,又無寶貝,當真是離奇……」

  蘇護嘖嘖稱奇道。

  袁福通想了想,又道:

  「想必是女媧娘娘可憐北海人族飽受妖魔之苦,賜我力量,保護子民罷……」

  昨晚出門去女媧廟祭拜,怎麼可能瞞得過蘇護?

  只是水空子說,女媧回應他時在冀州城留下的痕跡,最後被抹除了而已。

  至於半夜出門,那麼多探子,肯定已經匯報給蘇護了。

  與其等著別人問,不如自己說了。

  蘇護微笑,「賢侄信仰聖母娘娘?」

  袁福通堅定地點了點頭,盯著自己的手,如同狂信徒般說道:

  「如此肉身,定是聖母的偉力!」

  蘇護啞然,沒想到袁福通還有些狂熱。

  難怪大晚上要跑去女媧廟。

  天已亮起,東方驕陽正在爬上天穹,他笑容不變:

  「一起用早飯吧。」

  袁福通頷首,「叨擾伯父了。」

  幾人離開演武場。

  蘇全忠一路追問:

  「袁大哥,我去信仰女媧娘娘能有你這種力氣嗎?」

  「不能帶著欲望去信仰娘娘,若你足夠誠心,娘娘一定會顯靈。」

  「好!我一會兒就去上香!」

  …

  …

  朝歌。

  宏偉的城牆如山嶽般橫跨大地。

  城外有農田一望無際,更有一座座衛城如眾星捧月般拱衛王都。


  光是此地,便有足足五十萬精兵駐紮,由武成王黃飛虎統領,鎮守都城。

  三皇時代,徹底奠定了人族不可撼動的天地主角之位。

  得益於諸神眷顧,生育、鑄造、糧產……大商在任何方面都沒有一絲弱點,國力鼎盛,正值壯年。

  沒有人會想到,偌大帝國,會在短短數十年內崩塌,江山易主。

  瑞藹紛紜,金鑾殿上,子受高坐王位。

  他看上去很年輕,卻已成為天下共主,氣勢不怒自威,審視白玉階下文武。

  赫赫戰功令他的王位穩如泰山。

  除此之外,天生的政治頭腦與自幼聞仲的教導,也賦予了他強大的執政能力。

  朝堂之上,文武皆恭敬站立。

  太師聞仲、宰相商容、亞相比干……

  明君在位,眾正盈朝。

  天子身側,當駕官高呼:

  「有奏出班,無事散朝——」

  卻見文臣最前方的聞仲,高擎象牙朝笏,出列高聲道:

  「臣聞仲啟奏陛下,邊關有報,蠻族多有異動,似有犯邊之危。今乃朝覲之年,南方諸國國主皆至朝歌,兩百鎮無主,為防蠻族趁機侵犯,臣請陛下旨意,調王畿十萬兵馬,選一員大將,前往邊關鎮守。」

  此事早就商量好了,南伯侯兵多將廣,南方除了三山關外,沒有其它的險要關隘,削藩是早晚的事。

  先把兵派過去,幹什麼都好干。

  但樣子還是要裝的。

  子受假意考慮片刻,說道:

  「卿之所言有理,准奏。」

  聞仲謝恩:

  「陛下聖明。」

  子受轉頭看向武將行列:

  「哪位愛卿願率兵前往邊關抵擋蠻族,解寡人之憂?」

  上將軍魯雄出列:

  「老臣願領兵護衛邊關!」

  蠻族只是個藉口,說嚴重點,把那十萬兵馬送過去才是目的。

  而魯雄去了後,立刻會被子受找個理由召回來,把主將換成王族成員。

  在大商,王族天然與藩鎮敵對,是最好的人選。

  這都是已經決定好的事,今天只是通知文武一聲。

  子受看向魯雄:

  「那便有勞愛卿了。」

  魯雄單膝跪地,山呼萬歲:

  「為陛下肝腦塗地,乃臣子本分!」

  削藩,早已是朝歌臣子的共識。

  四大諸侯兵甲充沛,年年擴軍,子受坐上王位後日日夜夜都在想該怎麼妥善處理,才不至於天下大亂。

  好在有聞仲輔佐,多年耕耘下,只要他不發瘋,南方大局已定。

  讓他頭疼的,是西岐。

  當年大商初立,西方不過是荒蕪之地,讓姬氏過去立國當西伯侯,名義上是為了讓他們處理夏朝餘孽,以及西北的鬼方夷族。

  實際上是讓他們去送死,以命削弱敵人後,大商坐收漁翁之利。

  但他們愣是滅了夏朝餘孽和鬼方,坐穩了西方大諸侯之位。

  大商不得不以各種理由設了五道險要關隘,以防西岐有不臣之心。

  打過去,實在太過損耗國力,西岐內的險要之地更多,不是一戰就可以消滅。

  子受有想趁這次朝覲直接殺了姬昌的想法,但聽說他兒子很多,西岐不愁國主,殺了也亂不了,只得壓下這個想法。

  「諸國朝覲臣子所住驛站,吃穿用度需要盡力滿足,散朝後,王叔要替寡人問候諸國國主。」

  他看向比干說道。

  比干恭敬奏對道:

  「臣領旨。」

  子受又問道:

  「還有哪些諸侯沒到?」

  聞仲答道:

  「東方三十鎮臨海諸侯,西土兩百鎮諸侯,以及北海七十二鎮諸侯,冀州候蘇護,皆因路遠,按以往朝覲,需三月初才可抵達朝歌。」

  子受頷首,輕嗯了一聲,道:

  「東西物產豐富,而北海乃極北苦寒之地,七十二國國主為朝覲萬里奔波,其忠心天日可鑑。待他們來了,太師要替寡人好生接待,不准怠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