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高調的票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5月29日,華納影業簽署了《寄生蟲》歐美版權合同。

  5月30日,歐美兩地開始了電影宣傳。

  6月1日,《寄生蟲》全面上映。

  截止到7月12日,這部影片在北美的票房超過4000萬美元。

  上映規模逐漸擴大,從最初的1060家影院擴充到2001家影院。

  同時,《寄生蟲》在港島全面下檔,累計票房4286萬港幣。

  暫列年度票房排行榜第一。

  到了8月初,《寄生蟲》的北美票房超5000萬美元,全球票房累計2.5億美元。

  成為有史以來,第二部突破2億美元大關的非英語電影。

  同時,也創造了非英語電影的全球票房新紀錄。

  上一個記錄保持者,也是華語片。

  李桉執導的《臥虎藏龍》,全球票房2.06億美元。

  如今,被《寄生蟲》正式超越。

  就像好萊塢報導雜誌上所寫的那樣:不管你喜不喜歡,必須承認《寄生蟲》是電影史上的奇蹟。

  沒有一部華語電影像《寄生蟲》這樣,廣泛地征服全世界。

  從歐洲到美國,從藝術電影評委到大眾觀眾。

  在英國,《寄生蟲》的票房達到了1450萬英鎊,超越了04年的《耶穌受難記》,成為英國市場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外語片。

  在法國,德國,義大利……票房也相當可觀。

  《寄生蟲》在日本的累計票房達到了40億日元,超過240萬人次觀影。

  歷年華語電影在日本的票房排行榜上,僅以微弱劣勢落後《英雄》,排名第二。

  同時,這部電影在韓國上映後,連續十二天奪得單日票房榜冠軍。

  上映3日觀影人次突破200萬,最終觀影人次突破了1000萬。

  相當於,六分之一的韓國人買票看過這部電影。

  深刻的主題、精湛的敘事技巧以及全球範圍內廣泛的影響力。

  將陳鋒的個人聲望,推向了一個新的巔峰。

  他想要躲避風頭的想法,徹底破產。

  低調了兩個月,全都成了無用功。

  從《寄生蟲》全球票房突破兩億美元的那一刻開始,陳鋒就已經徹底隱藏不住。

  全球多個國家的娛樂媒體,進行了大規模的報導。

  甚至有很多海外遊客,慕名前去港島參觀拍攝場地。

  當初陳鋒在坎城頒獎禮後痛斥保護費的事情,再次讓媒體翻了出來。

  與此事相關的兩個幫會,倒了血霉。

  名下的場子,一天被查牌七八次。

  大哥級的人物,也被O記請去喝咖啡。

  幸虧陳鋒的事情太多,沒有死追著不放。

  不然的話,這些所謂大哥肯定要去赤柱進修幾年。

  要知道,《寄生蟲》這部電影已經被很多媒體譽為亞洲之光。

  據說導演陳鋒,即將登上亞洲版《時代周刊》的封面。

  這部電影爆發出的能量,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全球票房收益二點五億美元,按照製作成本四百萬美元來計算的話,回報比高達六十多倍。

  當然了,這些收益和陳鋒沒什麼關係。

  賺錢的是那些購買版權的片商,天河影視沒有額外的收入。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部影片徹底打響了公司的名氣。

  更重要的是,讓陳鋒作品的含金量得到了全球範圍的認可。

  大量海外媒體記者一路追到了國內,對他進行圍追堵截式的採訪。

  再想躲下去,既不可能,也沒必要了。

  就目前的聲勢和影響,他走到那裡,聚光燈就跟到那裡。

  天河影視公司的門口,整天都圍滿了記者。

  海內外媒體的專訪邀請,都讓人回復不過來。

  陳鋒抱著萬分之一的希望,給田老師打了個電話,想托人去探探口風。


  最終,等來了一壞一好兩個消息、

  壞消息,陳鋒兩年內不得在國內拍攝電影。

  這已經是從輕發落了,一般都是五年起步。

  好消息,天河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可以正常經營影視業務。

  沒有牽連到公司,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

  假如天河影視也被禁止從事影視業務,那可就徹底玩完了。

  好不容易積累的家業,一朝全都化成空。

  由天河影視投資並出品的電影《瘋狂的石頭》,六月底上映。

  以三百多萬的成本豪取兩千三百萬票房,實現了以小博大。

  另外,公司投資的大型軍旅連續劇《士兵突擊》已經完成了後期製作。

  只不過,這部戲的銷路不太好。

  沒有電視台願意出價,現在還四處賣片。

  但整個公司的業務,已經進入正軌。

  資金問題解決後,未來的項目會越來越多。

  可以拿來交換的影視資源,也逐漸豐富。

  比如天河影視與榮信達影視公司,就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

  未來很多影視項目,可以共同投資。

  因為榮信達旗下的藝人楊蜜,參演了《寄生蟲》。

  這部火爆全球的電影,讓她從一個新人迅速成為炙手可熱的年輕偶像。

  她在片中扮演富家女的角色,不少大品牌開始邀請她當形象代言人。

  演戲片酬,直線飆漲。

  出演《寄生蟲》之前,楊蜜的電視劇片酬是每集5000元。

  如今,她的片酬直接漲了十二倍,一集6萬元。

  在電視劇市場上,僅次於那些頂級一線女星。

  現在的楊蜜,在圈子裡已經穩居二線。

  從坎城電影節回國到現在,接到的GG代言費就高達三百萬。

  隨著《寄生蟲》的影響力不斷發酵,這個數字還在增長當中。

  楊蜜終於嘗到了出名的滋味,走到那裡都是焦點。

  到了任何一個劇組,工作人員都對她客客氣氣,噓寒問暖。

  演員紅了以後,會發現身邊全是好人。

  楊蜜身邊的助理,從一個變成了三個。

  回學校的時候,都會遇到記者尾隨拍照。

  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透明,一夜之間成為了當紅女明星。

  只要再有幾部作品穩住現在的名氣,就能逐漸進入一線的行列。

  想想當初在《寄生蟲》劇組吃過的苦,再看看今天所擁有的一切。

  楊蜜就忍不住對陳鋒心懷感激。

  她很清楚,自己到底是靠什麼紅的。

  如果沒有《寄生蟲》這部戲,起碼要多熬幾年才有可能出頭。

  相比於楊蜜的暴火,江依艷也不遑多讓。

  她在電影中的戲份更重,同樣經歷了一夜成名。

  本來電影不能在內地上映,她心裡還特別失落。

  可誰也沒想到,這部戲是牆內開花牆外香。

  到了八月份,海外的票房數據出爐,瞬間引爆輿論。

  江依艷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明星的待遇。

  化妝品,服裝,鞋子,各種代言都主動找上門來。

  很多影視劇組,給她發來了片約。

  清純可人的文藝形象,開始深入人心。

  昨天回到宿舍里,幾個舍友都羨慕的夠嗆。

  現在的江依艷,在娛樂圈裡已經算是站住了腳。

  憑她的相貌和演技,未來很有希望躋身一線。

  如果說江依艷和楊蜜現在只能算二線明星,那麼於飛鴻藉助這部電影正式升級為女演員中的頂流。

  她的經紀人,每天都要處理十幾份代言邀約。

  其中,很多都是一線大品牌。

  按照現在的估算,她今年的GG代言費絕對超過三千萬。


  這可是實打實的利益。

  圈內的演員們為什麼整天勾心鬥角,原因就在於此。

  紅與不紅,完全是天下地下的不同感受。

  於飛鴻出道很早,九歲演電影,十六歲正式擔綱電影女主角。

  大學期間,相繼出演了多部電影。

  但後來的發展很一般,從電影圈混到了電視劇圈。

  接演《寄生蟲》之前,許景蕾的片酬和圈內地位比她更高。

  在娛樂圈的地位比較尷尬,比普通二線強點,卻夠不上一線的尾巴。

  現在直接跨過二線,成為一線中的頂流。

  有了《寄生蟲》電影的加持,於飛鴻和張紫衣、趙燕子處於同一咖位。

  只比宮麗稍遜一籌。

  很多歐洲的奢侈品牌,邀請她做代言人。

  這可是真正的一線大牌,才有的待遇。

  一部經典電影,徹底改變了演藝生涯。

  由於她的角色是富家太太,鏡頭畫面拍的很美,所以在代言上吃足了紅利。

  除了這三位女演員之外,張松文和朱雅紋也都品嘗到了走紅的滋味。

  最明顯的感覺,就是片酬漲了,不愁片約了。

  演一集電視劇的片場,漲到了三四萬塊。

  主演一部電視劇,能在京城買一套房子。

  當然了,這是稅前。

  不過,這年頭演員都不怎麼繳稅。

  相比於這幾人的暴火,主演李學建倒是沒有很特別的感受。

  當年《渴望》風靡全國的時間,人家早就體驗過一夜爆紅的滋味。

  還有宋旦旦,屬於國民度非常高一位老戲骨。

  她的心思主要在話劇圈,電視和電影只是副業而已。

  但這兩位老戲骨也不得不承認,參演《寄生蟲》這部電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們在圈內的地位。

  一部經典的電影,給主演帶來的好處是持續不斷的。

  就像張豐憶,甭管演了多少電影電視劇。

  提起他,人們的第一印象還是《霸王別姬》。

  歲月恆久遠,經典永流傳。

  整個《寄生蟲》劇組的人,都沒想到這部電影的影響力那麼大。

  當初他們只覺得,這是一部好電影。

  誰也沒想過,這部電影會成就經典。

  江依艷和楊蜜等人有多麼的慶幸,那些曾經拒絕陳鋒片約的演員就有多麼懊惱。

  尤其是柳一菲,本來都已經確定好了要出演。

  事到臨頭,又被親媽給攪黃了。

  如果當初能抓住這個機會,她甚至能借勢一舉邁入真正的一線行列。

  柳一菲十五歲正式出道,十六歲出演《天龍八部》的女主角,一炮而紅。

  十七歲憑《仙劍奇俠傳》中的趙靈兒一角,徹底爆火。

  十八歲主演了《神鵰俠侶》,成為現在最紅的年輕女星。

  在電視劇圈內,柳一菲絕對是最當紅的小花旦。

  但她走紅的這些角色,給人的感覺千篇一律。

  基本上,都是古裝劇的女主角。

  在電視劇行業,她確實很紅,也能扛收視率。

  可在大熒幕上的地位,那就非常尷尬了。

  憑她的咖位,小製作電影的片約,經紀人都不會讓她接。

  大製作電影,她既沒有扛票房的能力,演技方面又一言難盡。

  因此,柳一菲想要轉型大熒幕,卻始終找不到什麼好機會。

  去年好不容易碰到一個合適的角色,卻被母親擅自做主給推掉了。

  為了這件事,她賭氣了很長一段時間。

  從同學江依艷手裡拿到劇本,柳一菲就覺得這是一齣好戲。

  如今《寄生蟲》火爆全球,證明了她當時的眼光。

  但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茜茜,上次是媽媽看走眼了。」

  向來強勢的柳曉麗,主動向女兒認錯。

  本以為推掉陳鋒的新戲,壓根不算事兒。

  現在回頭再看,女兒錯失了一個好機會。

  早知道這部戲能火到全世界,說什麼也得接下片約。

  「沒關係的媽媽,我知道你是為我好。」

  柳一菲不但沒生氣,還反過來安慰母親。

  「我同學江依艷說了,那個角色有吻戲,頂替我的女演員被導演罵慘了。」

  「當時就算您幫我接了片約,後期我也演不了,還不如不接呢。」

  這丫頭想的挺開,沒有糾結以前的事情。

  「茜茜,你現在還小,不知道錯過了多好的機會。」

  柳曉麗的臉上,充滿了懊惱。

  這種經典的電影,可不是年年都有的。

  當年《英雄本色》殺青的時候,周閏發曾經問李梓雄:「你看拍完了這部片子,我們還有多少年才有機會再演這樣的一部電影?」

  發哥的話一語成讖,吳雨森再也沒能拍出這樣經典的電影。

  有些機會錯過了,再想等下一個,可能一輩子的時間都不夠。

  「無所謂的,反正我也不喜歡這位導演的風格,他拍的片子都太陰暗了,感覺心裡不舒服。」

  柳一菲在北影沒有白上課,有了起碼的鑑賞能力。

  陳鋒出道以來拍攝的兩部電影,個人風格非常強烈。

  每一部電影,都是用鏡頭記錄人心的複雜和社會的陰暗。

  《心迷宮》和《寄生蟲》兩部片子的區別很大,但在整體基調上是偏向一致的。

  透過冰冷的畫面,折射人心的複雜,將現實血淋淋地揭示在觀眾面前。

  現在歐美的一些影評家,開始稱呼陳鋒是暗黑電影大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