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已是人間第一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隨著評審團大獎的揭曉,陳鋒和旁邊的同伴都陷入了一種極度喜悅的恍惚中。

  不是在做夢吧?!

  每個人的心裡,不約而同地浮現出同樣的疑問。

  尤其是陳鋒,感覺像是在夢裡一樣。

  他茫然地看著領獎台,耳朵屏蔽了其他聲音。

  獲得評審團大獎的兩位導演,說了一番獲獎感言。

  同樣的獎項,但這兩人的心情卻大不一樣。

  一個是真的高興,另一個則有著無法掩蓋的失落。

  換做陳鋒的話,可能也是一樣的感受。

  明明近在咫尺,卻失之交臂。

  當拉契得·波查拉和肯·洛奇一起走下領獎台後,現場鏡頭開始鎖定陳鋒。

  受邀前來的賓客,也都將目光聚焦在他的臉上。

  基本上所有人已經提前知道,金棕櫚的獲獎者是誰。

  主持人邀請頒獎嘉賓上台,更是坐實了大家的猜測。

  戴著墨鏡的王佳衛,打開了信封。

  「獲得第五十九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的是《寄生蟲》,陳鋒……」

  聽到自己的名字,陳鋒深吸了一口氣。

  他站起身來,往下扯了扯西服。

  經歷過一次金熊獎的洗禮,讓他比去年穩重了許多。

  分坐在他左右的劇組人員,全都站了起來。

  陳鋒和他們一一擁抱,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參演一部金棕櫚電影,對每個電影人都意味著榮耀。

  擁抱過後,陳鋒才不緊不慢地朝著領獎台走去。

  白水晶底座的獎盃,讓金色棕櫚葉如同懸浮於寶石之上。

  「恭喜。」

  王佳衛用普通話表達祝賀,說的字正腔圓。

  港島的電影人中,他是為數不多能講好普通話的一個。

  「謝謝。」

  陳鋒接過獎盃,跟王佳衛擁抱致意。

  接著,作為頒獎嘉賓的王佳衛默默走開,將領獎台留給陳鋒一人獨享。

  他伸手微微調整了一下話筒。

  「首先感謝《寄生蟲》劇組的每一名工作人員,無論是台前的演員,還是幕後人員,都為這部影片付出了心血。」

  「這座獎盃不是屬於我一個人的,而是屬於我們劇組的所有人。」

  陳鋒舉起獎盃,衝著台下劇組所在的方位用力晃了晃。

  接著,他繼續發表獲獎感言。

  「我還要感謝主辦方,感謝評審團,能夠將一座完整的金棕櫚獎盃頒發給我……」

  聽到這話,在場不少電影人都露出了會心的微笑,並送上了掌聲。

  他們都知道,去年柏林電影節頒獎禮上發生的故事。

  這個年輕人自嘲拿了半個金熊獎。

  以一種幽默的姿態,彰顯了年輕人的自信。

  「感謝這部電影的藝術指導田莊莊老師,天河影視的王宏偉先生,以及投資人李大壯……」

  陳鋒感謝了一遍。

  隨即,他的話鋒一轉。

  「另外,我要感謝那些質疑我的人,礙於時間因素,這裡就不一一點名了。」

  當陳鋒發表獲獎感言的時候,現場啟動了同聲翻譯器。

  將華語翻譯成了英語,讓現場的人都能聽懂。

  「我理解你們的心情,從導演椅到頒獎禮的這段路程,可能一輩子都邁不過去。」

  「我就喜歡你們看不慣我,又追不上我的樣子。」

  「但我衷心地希望,他們能夠更加努力地追趕,因為我已經遙遙領先,感受不到背後的壓力。」

  「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再這樣下去,我可能會越來越驕傲,越來越懈怠。」

  「最後送你們八個字:好好學習,努力追趕。」

  說完,陳鋒拿著獎盃走下頒獎台。

  他從來沒準備過所謂的獲獎感言,每次都是有感而發。


  報仇不隔夜,有機會就懟回去。

  天大地大,開心最大。

  嘩嘩……

  現場的電影人,熱情地鼓掌。

  這個特立獨行的年輕人,每次都能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新鮮感。

  站在坎城的領獎台上,毫不掩飾地怒懟別人。

  直抒心意的做法,給人的感覺是那麼的真實。

  那股自信,更是溢於言表。

  少年負壯氣,奮鬥正當時。

  回到座位上,掌聲還在繼續。

  這一刻的陳鋒,當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從出道至今,拍了兩部電影。

  一部拿金熊,一部奪金棕。

  就在他發言的同時,獲邀進入現場的內地娛記已經寫出了新稿子,並配上了視頻。

  通過網絡,實時傳輸回去。

  沒等陳鋒走下台,新浪娛樂的頭版頭條就換了新標題。

  #猶記少時凌雲志,已是人間第一流#

  封面配圖是陳鋒舉起金棕櫚獎盃,滿臉的意氣風發。

  強烈的自信,鋒芒畢露的銳氣。

  透過圖片,徑直撞在觀眾的視網膜上。

  陳鋒斬獲金棕櫚大獎的消息,通過網絡傳遞到世界各地。

  除了內地和港澳台之外,還有很多國家的娛樂版塊進行了大幅報導。

  如果別人拿了金棕櫚,肯定沒有這麼高的新聞熱度。

  但陳鋒不一樣。

  他還不滿二十五周歲,按照西方人的計算方式,只能算二十四歲。

  從年齡上來講,就自帶了輿論熱度。

  再看看陳鋒的履歷。

  不知多少人會驚掉下巴,直呼上帝。

  在校期間,二十三歲斬金熊。

  剛剛畢業不到一年,二十四歲拿金棕。

  縱觀世界影史,這也是獨一無二的殊榮。

  即便從今天開始,陳鋒退出影視圈,不再拍攝任何一部電影。

  他依舊會成為電影歷史上的一段傳奇,而且是能夠經受住時光考驗的那種。

  未來在電影圈裡,任何人提起年少成名的例子,他都必然是首選。

  全世界任何一個行業,都有著追捧天才的習慣。

  影視行業,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去年陳鋒獲獎之後,名氣扶搖直上。

  打破了國家與文化上的隔閡,形成了破圈效應。

  即便是來到歐洲,也會被記者追著訪問。

  仿佛在這個劇組裡,他才是真正的大明星。

  因為天才導演的稱號,不僅局限在華語地區。

  如今,陳鋒又拿下了金棕櫚。

  天才之名,得到了全球各地電影人的普遍認可。

  他的經歷是一段傳奇,甚至可以稱之為一段神話。

  未來,很難有第二個人複製。

  更不要說超越了。

  這一晚,全球娛樂媒體都在報導一個人的傳奇。

  如果說去年拿金熊的時候,陳鋒只是一個聲名鵲起的天才導演。

  那麼從今晚開始,他已然身負四海之望。

  頒獎禮剛剛結束,池曉擰的手機就接到了各地片商的電話。

  拿獎之前是一個價,拿獎之後就是另一個價了。

  再加上陳鋒的傳奇履歷,讓這部片子自帶了宣傳熱點。

  不僅可以節省大筆的宣發費用,還能刺激更多的觀眾走進電影院。

  這些片商一個個都精明的很,敏銳地發現了價格錨點。

  只不過,現在的池曉擰壓根不著急。

  他跟在陳鋒後面,還有其他重任在身。

  來之前,公司王總就叮囑過。

  一定要當心,別讓自家老闆在記者面前說太多。


  可問題是,他壓根攔不住。

  前腳剛出了頒獎禮劇場,後腳陳鋒就被烏泱泱的記者給包圍了。

  「恭喜陳導獲得金棕櫚獎,請問你有什麼感想?」

  很老套的問題,卻又是必須問。

  「實至名歸。」

  記者用英語提問,陳鋒用漢語回答。

  聽上去,頗有點雞同鴨講的意思。

  「你已經有了金熊和金棕櫚,有沒有想過去威尼斯再拿一座金獅?創造最年輕的大滿貫記錄?」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

  「我從不追逐記錄,而是記錄在追逐我。」

  陳鋒回答的非常坦然,仿佛理所當然一樣。

  身旁的池曉擰,暗暗捏了一把汗。

  怪不得,王宏偉叮囑自己,一定要讓陳鋒少接受採訪。

  這尼瑪說話太狂,容易遭人忌。

  「陳導,據說你的新電影面臨無法上映……」

  又一名歐美娛記提出了較為犀利的問題。

  「陳導累了……」

  池曉擰趕緊上前一步,橫在中間,隔開那名記者和陳鋒的採訪。

  「陳導,我是騰訊娛樂的記者,請問你怎麼看待馮曉鋼導演對你的評價?」

  國內的媒體記者,終於擠到了前面。

  「我跟他不是一個賽道,我是電影導演,他的工作是拍小品集錦。」

  這話真他媽損,赤果果地無視了馮褲子。

  把人家的賀歲片,說成了小品。

  陳鋒就是這性格,有仇當場就報,從不委屈自己。

  「同樣入圍坎城的婁葉導演對你的評價不高,對此你有什麼想回應的嗎?」

  網易娛樂的記者,也跟著一起挑事。

  有矛盾,才有熱點。

  「糾正一點,入圍和拿獎是兩個概念,兩者的差距可能是他一輩子都走不完的路。」

  陳鋒回答的隨心所欲。

  主打一個有仇報仇,有怨報怨。

  「賈張克導演說你的閱歷不夠,電影主題是故作深沉。」

  搜狐娛樂的記者也不甘落後。

  「他的導演技法太爛了,我隨便從導演系抓一個小師弟,都比他強的多。」

  陳鋒的反擊,往往是一針見血。

  賈張克是北影文學系的畢業生,最令人詬病的就是導演技法問題。

  「路川導演說你是譁眾取寵,裝出一副有深度的樣子,你對此有何評價?」

  內地的娛記是典型的看熱鬧不嫌事大,恨不得這幫導演直接亮刀子。

  「路師兄夠可憐的了,第一部作品是姜導的,第二部作品又抄襲人家紀錄片,打了官司還要賠錢。」

  「人家都成喪家犬了,咱就別往井裡扔石頭了,隨便吐口痰就行。」

  陳鋒對任何人都不會客氣。

  剛才提到的三位六代導演,都是北影學院出身。

  說起來,他們和陳鋒是正兒八經的校友。

  尤其是婁葉和路川,也是導演系的學生,陳鋒的親師兄。

  可他們對陳鋒不客氣,陳鋒就立馬回懟過去。

  「陳導雷猴,你的新片全程在我們港島拍攝,在此期間你對港島留下了那些深刻印象?」

  這名記者的話筒上,印著TVB的台標。

  「港島的朋友很熱情,港島的美食很好吃。」

  陳鋒想起章伯芝和贏彩兒,不由得誇讚熱情主動。

  「您下一部戲還會在港島拍攝嗎?」

  TVB的記者繼續追問。

  「不會了。」

  陳鋒果斷搖頭。

  「為什麼?」

  記者不解。

  「在港島拍戲,他媽的一天要交八次保護費,這誰受得了。」

  提起這件事,陳鋒至今心裡還有氣。


  早就知道那地兒亂,沒想到還真跟電影裡演的差不多。

  此時,池曉擰趕緊護著陳鋒往前走。

  不能再接受採訪了,自家老闆惹事的能力忒強。

  一會兒的功夫,得罪了一大票人。

  在池曉擰的催促下,陳鋒帶人上車。

  回到酒店裡,一行人還有點暈暈乎乎。

  剛才出來的時候,整個劇組都被記者給圍住了。

  每個人都接受了採訪,訴說今晚的喜悅和激動。

  回來的路上,手機鈴聲就響個不停。

  恭喜的簡訊,還有親朋好友的電話,一個接一個。

  看都看不過來,接都接不住。

  信息太多,滾燙的手機變成了暖手寶。

  作品得了獎,對每個人都有好處。

  不僅是演員,幕後工作人員也是如此。

  到了酒店以後,陳鋒正式宣布,等票房分成到帳每個人都有一個大紅包。

  這部電影光靠海外版權,就能實現盈利。

  港台的票房分成,變成了純利潤。

  陳鋒對待合作夥伴,向來不小氣。

  自己也不能把好處全占了,發點紅包讓大家一起沾沾喜氣。

  對於他的決定,大傢伙兒自然拍手贊成。

  紅包不紅包的無所謂,關鍵是人家導演有這份心意。

  這時候,港島已經是凌晨時分,英皇娛樂的工作人員還在加班加點。

  他們負責宣傳發行的電影,獲得了金棕櫚大獎。

  一個現成的宣傳熱點還抓不住的話,那就等著被炒魷魚吧。

  他們連夜趕製新的宣傳方案,並且決定明天要去找其他院線進行談判。

  《寄生蟲》的上映規模必須擴大,起碼要在五十家戲院以上。

  全港上映,掀起觀影熱潮。

  另外,院線分成方面也要進行調整。

  首周票房四六分,不符合一部金棕櫚電影的地位。

  按照前幾天的票房走勢,還有很大的商業潛力。

  對於發行方來說,票房越高,他們賺的越多。

  按照之前的協議,他們至少可以拿走總票房的百分之十當作宣傳發行費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