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強烈反對
聽人勸,吃飽飯。
有田老師這個行業冥燈當例子,陳鋒可不敢挑戰審查尺度。
年輕時代的田老師,一出道就拿的男主角模板。
父親是北影製片廠的首任廠長,同時還是北影劇團的首任團長。
母親是聲名遠播的電影表演藝術家,曾經多次獲獎。
而他在八十年代中期拍攝的電影,就贏得了好萊塢電影大師的讚賞。
巔峰時期,他是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陳詩人和老謀子都是小弟。
可後來頭鐵作了大死,在電影圈消失了十年之久。
像這樣要人脈有人脈,要背景有背景,要名氣有名氣的天之驕子,尚且如此。
換做陳鋒的話,恐怕連復出的機會都沒有。
但直接當成港片的話,他又有點不甘心。
作為北影的學生,他一直都以內地電影人自居。
這是天然的歸屬感,源於自我意識的身份認同。
不過,形勢比人強。
想要順利拍攝完成,並通過審核,就必須去港島。
陳鋒回到公司,將這件事告訴了王宏偉。
這也算是天河影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開山之作。
他必須將藝術追求和商業票房之間的關係,進行妥善的平衡。
《心迷宮》是一部低成本電影,對票房方面的要求不高。
光憑海外版權,就已經實現了盈利。
新的電影項目,成本可沒那麼低。
如果質量不好,連成本都收不回來。
「陳導,現在就啟動新電影,快了一點吧?」
本來王宏偉還挺高興。
公司的台柱子,終於要出手了。
看了劇本以後,他卻怎麼都高興不起來。
首先是審查風險的問題,這個顯而易見。
其次,光看劇本就知道不是一部低成本製作。
未來能否靠票房收回成本,又是另一個風險。
雙重風險的疊加下,這個電影項目很讓人頭疼。
「陳導,您要不再休整一段時間,換個劇本?」
王宏偉小心翼翼地提了個建議。
上一部電影攏共不到兩百萬的實際投資,一百萬拍攝完成。
到了第二部作品,一下子跨越到數千萬級別。
步子太大,容易扯到淡。
「你覺得這個本子沒搞頭?」
陳鋒狐疑地反問。
這次的劇本,從質量上來說絕對超過了《心迷宮》。
儘管劇情沒有那麼巧妙,但戲劇衝突更強,主題更加深刻。
如果說《心迷宮》的劇本摸到了經典的尾巴,那麼《寄生蟲》的劇本就是經典之作。
這裡面對人性的解析,對社會矛盾的反思,立題深遠。
「老王,這個片子要是拍好了,絕對能贏得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為咱們公司打響第一炮。」
陳鋒耐心地解釋著。
電影拍攝不是一句話的時候,牽扯到方方面面。
從投資到選角,再到拍攝申請……有很多瑣碎的環節。
拍攝《心迷宮》的時候,實景場地是在農村。
拍攝申請下來以後,用不多考慮太多。
《寄生蟲》是城市取景,每一場戲都要提前拿到拍攝許可,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拍攝不順利,就要重新申請許可證,再次重拍。
當然了,這些都是劇組外聯人員負責。
可拍攝場地的不同,就可以看出成本的區別。
「為了讓電影能夠過審,我專門請教了田老師,他建議去港島進行拍攝,並在那裡立項。」
聽到這個消息,王建宏更是愁的不知說什麼好。
在內地拍攝的話,還能壓縮支出。
要是去港島,光是成本就起碼高出一半以上。
「陳董事長,咱們公司的註冊資金是五千萬,實際出資是一千萬,現在帳上只剩下五百多萬,您這部電影的預算成本是多少?」
王宏偉忍不住了,開始匯報財務狀況。
《士兵突擊》的投資是一千二百萬,八一製片廠投了四百萬,天河影視與李大壯等三位煤老闆共同出資八百萬。
其中,天河影視只拿了200萬。
租賃辦公場地,配置辦公設施,還有購買車輛,以及人員工資,運營成本、開業典禮和慶功宴……等開支,又是兩百多萬。
光是為陳鋒和王宏偉配置的兩台車,就花了一百三十多萬。
到現在為止,帳上的資金只有五百多萬。
收入,約等於零。
《心迷宮》的票房分成,要到六月份才能到帳。
如果這次陳鋒的新電影預算能控制在一千萬以內,即便資金有缺口,也很容易解決。
金熊獎導演的新作,有的是人願意投資。
問題是,新電影的成本至少兩三千萬。
可能還不止。
04年內地上映的華語電影,票房過千萬的不足十部。
其中,將近一半是港片。
票房過億的只有三部,分別是周星星、老謀子和馮褲子拍攝的電影。
就連最頂級的華人影星房龍大哥,拍攝的《新警察故事》,內地票房也只有4300萬。
以目前的國內票房走勢來看,內地能運作數千萬電影項目的導演,數來數去也不超過五根手指。
陳鋒雖然是金熊獎導演,也不具備這個資格。
低成本電影和高投入的大片,有著本質的區別。
陳鋒目前只有一部作品。
可參考的案例太少,不足以得到影視資本的真正認可。
更何況,這部電影還要全程在港島拍攝。
未來能不能在內地上映,都沒辦法確定。
那些影視投資人只要腦子沒進水,就不可能冒這麼大的風險。
金熊獎導演的含金量非常高,卻也沒有想像中那麼高。
目前的電影投資越來越完善,越來越正規。
投資人會對電影項目做非常全面的考察,從主創團隊到演員陣容,都會進行評估。
就算田莊莊親自出山,也很難拉到數千萬的投資。
像陳鋒這種新人,連運作大項目的經驗都沒有,怎麼可能得到投資人的信任。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老王,你什麼意思直說就好。」
陳鋒的眉頭微皺,語氣沒什麼變化。
他的脾氣不好,可也不會隨便亂發。
「陳董事長,我不同意《寄生蟲》這個項目,不可控的因素太多,風險太大。」
王宏偉已經改變了稱呼,直接以職務相稱。
「作為總經理,站在公司發展的角度,我對這個高風險的項目持反對態度。」
有田老師這個行業冥燈當例子,陳鋒可不敢挑戰審查尺度。
年輕時代的田老師,一出道就拿的男主角模板。
父親是北影製片廠的首任廠長,同時還是北影劇團的首任團長。
母親是聲名遠播的電影表演藝術家,曾經多次獲獎。
而他在八十年代中期拍攝的電影,就贏得了好萊塢電影大師的讚賞。
巔峰時期,他是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陳詩人和老謀子都是小弟。
可後來頭鐵作了大死,在電影圈消失了十年之久。
像這樣要人脈有人脈,要背景有背景,要名氣有名氣的天之驕子,尚且如此。
換做陳鋒的話,恐怕連復出的機會都沒有。
但直接當成港片的話,他又有點不甘心。
作為北影的學生,他一直都以內地電影人自居。
這是天然的歸屬感,源於自我意識的身份認同。
不過,形勢比人強。
想要順利拍攝完成,並通過審核,就必須去港島。
陳鋒回到公司,將這件事告訴了王宏偉。
這也算是天河影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開山之作。
他必須將藝術追求和商業票房之間的關係,進行妥善的平衡。
《心迷宮》是一部低成本電影,對票房方面的要求不高。
光憑海外版權,就已經實現了盈利。
新的電影項目,成本可沒那麼低。
如果質量不好,連成本都收不回來。
「陳導,現在就啟動新電影,快了一點吧?」
本來王宏偉還挺高興。
公司的台柱子,終於要出手了。
看了劇本以後,他卻怎麼都高興不起來。
首先是審查風險的問題,這個顯而易見。
其次,光看劇本就知道不是一部低成本製作。
未來能否靠票房收回成本,又是另一個風險。
雙重風險的疊加下,這個電影項目很讓人頭疼。
「陳導,您要不再休整一段時間,換個劇本?」
王宏偉小心翼翼地提了個建議。
上一部電影攏共不到兩百萬的實際投資,一百萬拍攝完成。
到了第二部作品,一下子跨越到數千萬級別。
步子太大,容易扯到淡。
「你覺得這個本子沒搞頭?」
陳鋒狐疑地反問。
這次的劇本,從質量上來說絕對超過了《心迷宮》。
儘管劇情沒有那麼巧妙,但戲劇衝突更強,主題更加深刻。
如果說《心迷宮》的劇本摸到了經典的尾巴,那麼《寄生蟲》的劇本就是經典之作。
這裡面對人性的解析,對社會矛盾的反思,立題深遠。
「老王,這個片子要是拍好了,絕對能贏得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為咱們公司打響第一炮。」
陳鋒耐心地解釋著。
電影拍攝不是一句話的時候,牽扯到方方面面。
從投資到選角,再到拍攝申請……有很多瑣碎的環節。
拍攝《心迷宮》的時候,實景場地是在農村。
拍攝申請下來以後,用不多考慮太多。
《寄生蟲》是城市取景,每一場戲都要提前拿到拍攝許可,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拍攝不順利,就要重新申請許可證,再次重拍。
當然了,這些都是劇組外聯人員負責。
可拍攝場地的不同,就可以看出成本的區別。
「為了讓電影能夠過審,我專門請教了田老師,他建議去港島進行拍攝,並在那裡立項。」
聽到這個消息,王建宏更是愁的不知說什麼好。
在內地拍攝的話,還能壓縮支出。
要是去港島,光是成本就起碼高出一半以上。
「陳董事長,咱們公司的註冊資金是五千萬,實際出資是一千萬,現在帳上只剩下五百多萬,您這部電影的預算成本是多少?」
王宏偉忍不住了,開始匯報財務狀況。
《士兵突擊》的投資是一千二百萬,八一製片廠投了四百萬,天河影視與李大壯等三位煤老闆共同出資八百萬。
其中,天河影視只拿了200萬。
租賃辦公場地,配置辦公設施,還有購買車輛,以及人員工資,運營成本、開業典禮和慶功宴……等開支,又是兩百多萬。
光是為陳鋒和王宏偉配置的兩台車,就花了一百三十多萬。
到現在為止,帳上的資金只有五百多萬。
收入,約等於零。
《心迷宮》的票房分成,要到六月份才能到帳。
如果這次陳鋒的新電影預算能控制在一千萬以內,即便資金有缺口,也很容易解決。
金熊獎導演的新作,有的是人願意投資。
問題是,新電影的成本至少兩三千萬。
可能還不止。
04年內地上映的華語電影,票房過千萬的不足十部。
其中,將近一半是港片。
票房過億的只有三部,分別是周星星、老謀子和馮褲子拍攝的電影。
就連最頂級的華人影星房龍大哥,拍攝的《新警察故事》,內地票房也只有4300萬。
以目前的國內票房走勢來看,內地能運作數千萬電影項目的導演,數來數去也不超過五根手指。
陳鋒雖然是金熊獎導演,也不具備這個資格。
低成本電影和高投入的大片,有著本質的區別。
陳鋒目前只有一部作品。
可參考的案例太少,不足以得到影視資本的真正認可。
更何況,這部電影還要全程在港島拍攝。
未來能不能在內地上映,都沒辦法確定。
那些影視投資人只要腦子沒進水,就不可能冒這麼大的風險。
金熊獎導演的含金量非常高,卻也沒有想像中那麼高。
目前的電影投資越來越完善,越來越正規。
投資人會對電影項目做非常全面的考察,從主創團隊到演員陣容,都會進行評估。
就算田莊莊親自出山,也很難拉到數千萬的投資。
像陳鋒這種新人,連運作大項目的經驗都沒有,怎麼可能得到投資人的信任。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老王,你什麼意思直說就好。」
陳鋒的眉頭微皺,語氣沒什麼變化。
他的脾氣不好,可也不會隨便亂發。
「陳董事長,我不同意《寄生蟲》這個項目,不可控的因素太多,風險太大。」
王宏偉已經改變了稱呼,直接以職務相稱。
「作為總經理,站在公司發展的角度,我對這個高風險的項目持反對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