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黑兄弟們富得流油
這話問的李學文心頭一顫,雖說工作分配不以個人意願為參考,但是作為一個穿越人士對於國家的歷史進程還是了解的。
64年上面正在計劃著三線建設,如果有畢業生強烈申請前往邊疆,上面還真有可能會將他們立為典型,全部分配到三線去。
李學文想為國家做貢獻,但是不想吃苦啊!
在眾人火熱的目光中,李學文只能站起來,模稜兩可的說道:「同學們,不管咱們將來分配到哪裡,都是在為國家出力,我覺得不管是去邊疆,還是去地方,咱們都得把自己的本事使出來,為國家的建設添磚加瓦」
同學們聽了李學文的話,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但沒有聽到準確回答的王明宇仍然不死心,繼續追問:「學文,你是我們這一屆成績最好的,你就說說你心裡最想去哪唄,咱們都快畢業了,也該坦誠相待了」
李學文面色不變,腦子在飛速運轉,想著怎麼繼續把這個話題給岔過去。
同桌錢有光看出了李學文的為難,連忙站出來幫著岔開話題:「我覺得咱們不僅要帶著知識去,還得做好心理準備,邊疆的條件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惡劣,可能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但這也正是考驗我們的時候」
「對,有光說的對,我聽說邊疆有些地方風沙大得能把帳篷都吹跑,水源也稀缺,用水都很困難」
「越是這樣,我們就越要去改變它,用我們學的機械知識,改良當地的機械設備,提高生產效率,讓萬里荒漠變成萬里良田」
眼見話題總算是跑偏了,李學文長長舒了口氣,給了錢有光一個感激的眼神。
錢有光眨眨眼,還了李學文一個看哥們厲害吧的眼神。
「謝了,沒有你,我還真不知道怎麼把話題岔過去,這兩天請你搓一頓好的」李學文小聲的說道。
看著正在激情討論如何建設邊疆的同學們,錢有光不動聲色的回道:「得了吧,咱們的助學金一個月就十塊錢,學校直接扣掉七塊的伙食費,剩下的三塊錢,你每個月還給家裡兩塊,哪來的錢請我搓一頓?」
「你忘了本科部的那些留學生黑兄弟了?」
「你是說....」
「別說出來」
倆人心領神會的對視了一眼,臉上皆是露出了猥瑣的笑容。
就在班上熱火朝天的討論時,班主任張靖軒走了進來,看到教室里熱鬧的場景,笑著問道:「同學們,這是在討論什麼呢,這麼熱鬧?」
積極分子王明宇馬上回答:「老師,我們在聊畢業分配的事呢,大家都在說想去邊疆為國家建設出份力」
張靖軒微微點頭:「同學們有這樣的熱情和覺悟是很好的,但畢業分配最終還是要根據國家的統籌規劃來決定,不管分到哪裡,都要堅守崗位,為國家的工業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李學文連忙大聲附和:「張老師說得對,我們肯定服從安排,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好了,分配的事情先不討論,明天就要畢業考試,考試結束後就是為期兩個月的畢業實習,我給你們講一下明天考試的注意事項以及畢業實習的具體情況.....」
畢業實習關乎著工作分配,有了工廠的好評,才能分配到更好的工作,因此不是一窩蜂的扎堆前往某個工廠實習,而是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自己的側重點來決定前往哪個工廠實習。
從教室回宿舍的路上,錢有光碰了碰李學文的胳膊,笑著說道:「老李,王明宇就那樣,出了名的積極分子,不是有意逼你表態,你也別太往心裡去,咱這畢業分配還沒個准呢,誰知道最後會啥樣。」
「中專四年同學下來,誰不了解誰啊,王明宇什麼樣不用你告訴我,他這個人除了一根筋以外,人倒是不壞」李學文聳聳肩無所謂的說道。
「你明白就行,四年同學一場,別最後了心裡不舒服」看到李學文心裡有數,錢有光不再幫忙調和,而是問起了剛剛在教室里說的搓一頓的事:「對了,你說的去跟黑兄弟蹭飯吃,咱們什麼時候去?」
李學文無語的看了猴急的錢有光一眼:「急什麼,明天畢業考試,等考完再說」
「好好好,那群黑兄弟有錢,助學金一個月一百塊,個個富得流油,到時候咱們兄弟倆要吃肉吃到飽。」
「瞧你這點出息」
「你有出息,都有出息到吃人家女同志的雞腿了」
「.....」
第二天,畢業考試按時開始,作為標準的小鎮做題家,李學文最拿手的就是做題。
除了語文外,其餘的科目全都只用了一半的時間,就將答案寫滿了整張試卷,下半場則是看著試捲髮呆。
考試結束後,回到教室開始商量明天實習分組和選擇實習工廠的事情。
從老師哪裡打聽到了畢業實習工廠名單,錢有光興沖沖的找到了李學文:「老李,咱們學校這次分下來了八個廠,四個萬人大廠,四個千人大廠,都是好工廠,咱們在一個組一塊實習吧?」
「免了,一個宿舍住了四年了,你的臭腳丫子我實在是聞夠了」看著手中的實習申請表,李學文頭都沒抬一下。
「嘿,你丫的,區區些許味道,難道就打散了咱們四年的革命戰友情誼?」
李學文上下掃視了對方兩眼,認真的點了點頭。
錢有光:......
在錢有光連續一個小時的精神折磨之下,在提交實習小組名單時,李學文只能無奈地答應跟他加入同一個實習小組,然後在同一個工廠進行畢業實習。
國家對於中專生的畢業實習還是很重視的,前往工廠參觀當天,各個工廠在上級的指派下派出大卡車來到學校拉人前往工廠參觀。
中專部五個班一百多號人,烏泱泱的登上了卡車車斗,開始進行為期兩天的實習參觀。
第一天去了四個廠子參觀,分別是首都第一工具機廠,首都重型電機廠,首都汽車製造廠以及未來的首鋼,此時的石景山鋼鐵廠。
64年上面正在計劃著三線建設,如果有畢業生強烈申請前往邊疆,上面還真有可能會將他們立為典型,全部分配到三線去。
李學文想為國家做貢獻,但是不想吃苦啊!
在眾人火熱的目光中,李學文只能站起來,模稜兩可的說道:「同學們,不管咱們將來分配到哪裡,都是在為國家出力,我覺得不管是去邊疆,還是去地方,咱們都得把自己的本事使出來,為國家的建設添磚加瓦」
同學們聽了李學文的話,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但沒有聽到準確回答的王明宇仍然不死心,繼續追問:「學文,你是我們這一屆成績最好的,你就說說你心裡最想去哪唄,咱們都快畢業了,也該坦誠相待了」
李學文面色不變,腦子在飛速運轉,想著怎麼繼續把這個話題給岔過去。
同桌錢有光看出了李學文的為難,連忙站出來幫著岔開話題:「我覺得咱們不僅要帶著知識去,還得做好心理準備,邊疆的條件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惡劣,可能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但這也正是考驗我們的時候」
「對,有光說的對,我聽說邊疆有些地方風沙大得能把帳篷都吹跑,水源也稀缺,用水都很困難」
「越是這樣,我們就越要去改變它,用我們學的機械知識,改良當地的機械設備,提高生產效率,讓萬里荒漠變成萬里良田」
眼見話題總算是跑偏了,李學文長長舒了口氣,給了錢有光一個感激的眼神。
錢有光眨眨眼,還了李學文一個看哥們厲害吧的眼神。
「謝了,沒有你,我還真不知道怎麼把話題岔過去,這兩天請你搓一頓好的」李學文小聲的說道。
看著正在激情討論如何建設邊疆的同學們,錢有光不動聲色的回道:「得了吧,咱們的助學金一個月就十塊錢,學校直接扣掉七塊的伙食費,剩下的三塊錢,你每個月還給家裡兩塊,哪來的錢請我搓一頓?」
「你忘了本科部的那些留學生黑兄弟了?」
「你是說....」
「別說出來」
倆人心領神會的對視了一眼,臉上皆是露出了猥瑣的笑容。
就在班上熱火朝天的討論時,班主任張靖軒走了進來,看到教室里熱鬧的場景,笑著問道:「同學們,這是在討論什麼呢,這麼熱鬧?」
積極分子王明宇馬上回答:「老師,我們在聊畢業分配的事呢,大家都在說想去邊疆為國家建設出份力」
張靖軒微微點頭:「同學們有這樣的熱情和覺悟是很好的,但畢業分配最終還是要根據國家的統籌規劃來決定,不管分到哪裡,都要堅守崗位,為國家的工業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李學文連忙大聲附和:「張老師說得對,我們肯定服從安排,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好了,分配的事情先不討論,明天就要畢業考試,考試結束後就是為期兩個月的畢業實習,我給你們講一下明天考試的注意事項以及畢業實習的具體情況.....」
畢業實習關乎著工作分配,有了工廠的好評,才能分配到更好的工作,因此不是一窩蜂的扎堆前往某個工廠實習,而是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自己的側重點來決定前往哪個工廠實習。
從教室回宿舍的路上,錢有光碰了碰李學文的胳膊,笑著說道:「老李,王明宇就那樣,出了名的積極分子,不是有意逼你表態,你也別太往心裡去,咱這畢業分配還沒個准呢,誰知道最後會啥樣。」
「中專四年同學下來,誰不了解誰啊,王明宇什麼樣不用你告訴我,他這個人除了一根筋以外,人倒是不壞」李學文聳聳肩無所謂的說道。
「你明白就行,四年同學一場,別最後了心裡不舒服」看到李學文心裡有數,錢有光不再幫忙調和,而是問起了剛剛在教室里說的搓一頓的事:「對了,你說的去跟黑兄弟蹭飯吃,咱們什麼時候去?」
李學文無語的看了猴急的錢有光一眼:「急什麼,明天畢業考試,等考完再說」
「好好好,那群黑兄弟有錢,助學金一個月一百塊,個個富得流油,到時候咱們兄弟倆要吃肉吃到飽。」
「瞧你這點出息」
「你有出息,都有出息到吃人家女同志的雞腿了」
「.....」
第二天,畢業考試按時開始,作為標準的小鎮做題家,李學文最拿手的就是做題。
除了語文外,其餘的科目全都只用了一半的時間,就將答案寫滿了整張試卷,下半場則是看著試捲髮呆。
考試結束後,回到教室開始商量明天實習分組和選擇實習工廠的事情。
從老師哪裡打聽到了畢業實習工廠名單,錢有光興沖沖的找到了李學文:「老李,咱們學校這次分下來了八個廠,四個萬人大廠,四個千人大廠,都是好工廠,咱們在一個組一塊實習吧?」
「免了,一個宿舍住了四年了,你的臭腳丫子我實在是聞夠了」看著手中的實習申請表,李學文頭都沒抬一下。
「嘿,你丫的,區區些許味道,難道就打散了咱們四年的革命戰友情誼?」
李學文上下掃視了對方兩眼,認真的點了點頭。
錢有光:......
在錢有光連續一個小時的精神折磨之下,在提交實習小組名單時,李學文只能無奈地答應跟他加入同一個實習小組,然後在同一個工廠進行畢業實習。
國家對於中專生的畢業實習還是很重視的,前往工廠參觀當天,各個工廠在上級的指派下派出大卡車來到學校拉人前往工廠參觀。
中專部五個班一百多號人,烏泱泱的登上了卡車車斗,開始進行為期兩天的實習參觀。
第一天去了四個廠子參觀,分別是首都第一工具機廠,首都重型電機廠,首都汽車製造廠以及未來的首鋼,此時的石景山鋼鐵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