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一人還能蓋過群芳宴,青衫濕?(第一更)
第350章 一人還能蓋過群芳宴,青衫濕?(第一更)
雲婉眉宇間流露出沉思之色,她早已備好的定場詩,此刻正靜候時機。
對於此次群芳宴,她心中重視程度非同小可,幾乎傾盡全部身家,購置簪花。
前十的花魁席位,勢在必得。
雲婉,這位在月華軒中一向端莊嫻雅、與世無爭的女子,已連續三年穩坐花魁寶座。
而今,面對這難得的贖身良機,她心中早已暗下決心,誓要一搏。
不成功,便成仁!
雲婉看著紙張上的這一片詩詞,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猶豫。
若去求一位素昧平生的少年郎,去賭一個未知的結果。
一旦被拒,難免心生不暢,影響群芳宴登台。
李香君見其臉色,帶著幾分寬慰道:「我知曉雲姐姐心中所想,可是我見過哪位觀公子,就算不予詩詞,也不會落了姐姐顏面,讓其難堪。」
雲婉看著李香君的希翼神色,知曉這位妹妹當年輸了花魁,一直有口氣憋在心頭。
這次群芳宴李香君不為了她自己,也要讓雲婉爭一口氣,蓋過胡芸娘等人。
李香君更是傾盡大半身價以助雲婉一臂之力。
她接著說道:「姐姐,莫非你已忘卻?當年霓凰姐與三先生的故事,三先生初入月華軒時,不過是個爛醉如泥的酒客。」
「誰又能料到,正是這位酒客,為霓凰姐贏得了青樓十年的盛名。」
「公孫娘子即將揭曉定場詩,謝觀之名一旦傳出,我料定會有諸多花魁娘子爭相與他結交。到那時……」
雲婉聞言,臉上再無半分猶豫。
「此次多虧香君妹妹了,我們即刻前往。」
言罷!
雲婉輕戴面紗,攜著李香君步出群芳宴的幕台。
此地空間狹小,周遭幾位月華軒的花魁皆已聽聞二人交談。然而,她們早已準備妥當,對「謝觀」此人並不熟悉,只是暗自留了個心眼。
胡芸娘卻早已知曉謝觀是何人,今日還與蘇雲一同去請他作詩詞。
她望著雲婉二人離去的背影,心中莫名泛起一陣失落之感。
沉香滿不在乎道:
「雲婉怕是急病亂投醫了。若謝觀真有其才,雲公子相邀時他便應了,何必如此曲折!」
「就算謝觀確有才華又能怎樣?今日群芳宴上,多少學子名士、書院先生齊聚一堂。」
「難道他謝觀一人,還能蓋過群芳宴眾多才子?」
胡芸娘聽後,深以為然。
謝觀即便才華橫溢,又能如何?在這群芳宴上,眾多門府的清客、名士早已知曉詩題,準備良久。
他真能當場作出壓過眾人的佳作?
胡芸娘收斂心神,專注於即將到來的群芳宴。
她今日所備的琴藝雖已不俗,但在這眾多花魁之中,自然也有琴藝佼佼者。
她必須全力以赴,方能在這場盛宴中脫穎而出。
~
~
「燕王那邊的詩詞,可已準備妥當?」
一位身著紅衣綢緞的女子問道,她的眉目在燈火映照下如畫般精緻,英氣勃勃。
此人正是剛剛於台上舞劍,風采奪人的公孫娘子。
「公孫姐姐,燕王早已提前呈上。」一旁女子答道。
公孫娘子微微頷首,將手中的輕鋼長劍輕輕置於劍架之上。
此處乃紫瀟閣的退場之地,亦是公孫娘子獨有的私密閣樓。
放眼望去,劍架之後排列著一排劍器,其中不乏汴京之名劍,閃爍著寒光。
公孫娘子步至梳妝檯前,輕輕解開馬尾,一頭烏黑青絲如瀑布般灑落。
貼身丫鬟隨即上前,為其梳理長發。
公孫娘子並未停歇,而是拿起司儀已收集好的詩詞,慢慢端詳。
她的出身非同一般,父親是軍中正三品武將,母親則是江湖名門之後。
她從小就不愛紅裝,卻喜歡舞槍弄棒,小時候笑著對父親說,想做一個女子將軍。
她在眾多花魁中獨樹一幟,擅長舞劍,她本就家學淵源。
然而,公孫家的命運卻因牽扯到當年「謝家老大與咸和帝那場公案」。
家中父母流放北海道,其餘女子則被充為官妓。
公孫娘子則因美貌過人,被賣入紫瀟閣。
憑藉著過人的姿容與一手紅衣劍舞,公孫娘子開始在汴京聲名鵲起,成為紫瀟閣中的花魁。
又得六皇子燕王的青睞,公孫娘子漸漸成為了紫瀟閣的花魁之首。
這些年來,她從未灰心喪氣,心中始終懷揣著一個願望——為自己贖身,並為父母求得一個「恩准」的身份,求一個家人團聚。
那件公案,實在太過重大,牽扯極廣,乃是九大姓之中不可輕易言說的秘辛。
就連六皇子燕王也無法輕易插手其中。
但公孫娘子通過六皇子的關係,得到了朝中「蘇相」的一句口諭。
蘇相承諾,若她能在這次群芳宴中進入前三,便能換取父母的自由。
正因如此,公孫娘子已多年未出閣,但這次群芳宴她傾盡所有,只為達成心愿。
她仔細翻看著燕王早已為她準備好的詩詞,其實這些詩詞她早已一一過目。
前三首詩詞,她心中已有了定奪。
今日購買簪花的金銀也早已準備妥當,然而簪花雖多者為勝,但每位花魁身後的貴人都不缺錢財。
真正的關鍵!
在於書院先生和朝中重臣手中的簪花數量。
他們的投票,才是決定花魁娘子歸屬的天平。
這首定場詩尤為關鍵。
燕王下面的門客其中也有書院先生,其中三首詞也是極為出彩。
剩餘群芳宴上其餘的人所做,都是由司儀送上,然後再有燕王門下的清客先行查閱,以免錯過佳作。
不過!
往年來在群芳宴會少有能稱足的詩詞,畢竟各花魁網羅的才子都是早就得知詩題,已經做足了準備。
公孫娘子隨意翻看了幾首送上來的詩詞,不禁感到有些失望。這些詩詞大多老生常談,缺乏新意,索然無味。
公孫娘子見第二位花魁表演已經到了中場,就是她再次上台報出今日的三首定場詩。
公孫娘子見此,似乎也沒有滿意的詩詞,已經準備換一套羅衣,把已經原先準備好地位詩詞獻上。
「幫我換衣吧。」公孫娘子輕聲吩咐道。
「好的,公孫姐姐。」丫鬟應聲上前,開始為公孫娘子更衣。
公孫娘子看著銅鏡中的自己,束髮馬尾被梳成烏雲鬢,散了幾分英氣多了幾位典雅端莊。
她心中早就暗下決定,此生唯一擺脫牢籠的機會,自己決不能放手。
這時!
一道輕盈的腳步聲響起。
一個帶著帶著書卷氣的嬌俏女子走進,語氣多了幾分喜色道:「公孫姐姐,且慢,這還有一首詩詞。」
公孫娘子略感訝異。
這位女子,既是她的閨閣摯友,亦是助她甄選詩詞的良伴。
「公孫姐姐,請看。」
那位嬌俏的女子將紙張輕輕鋪展於梳妝檯上。
時間也還尚早。
公孫娘子也是不著急,抬眼看去。
一聲由衷的驚嘆隨之響起!
「這字……寫的好生不俗。」
嬌俏女子一笑,催促道:「姐姐,你快看其詩詞。」
公孫娘子見其筆墨,心中已經升起期待,逐字望去。
「小住汴京,早又是除夕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秧容如拭。」
她剛剛讀完,不由一怔,這不是她多年的心境嗎?
連忙繼續看去。
「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江南。」
「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
公孫娘子不禁心中一震,在西廂樓多年愁苦似乎就在這幾句上闕其中。
她雖是女子花魁,卻從不做矯揉造作的女兒態。
嬌俏女子已經把後面兩句念出,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
「凡夫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
「莽紅塵何處覓知音?」
「青衫濕!」
話音未落,公孫娘子手中已經拿起紙張,淚水已悄然滴落在其上。
通鏡中一雙妙眸已經泛紅。
「這是何人所作?」
嬌俏女子看向紙張上的署名。
「草堂詩社。」
「謝觀!」
雲婉眉宇間流露出沉思之色,她早已備好的定場詩,此刻正靜候時機。
對於此次群芳宴,她心中重視程度非同小可,幾乎傾盡全部身家,購置簪花。
前十的花魁席位,勢在必得。
雲婉,這位在月華軒中一向端莊嫻雅、與世無爭的女子,已連續三年穩坐花魁寶座。
而今,面對這難得的贖身良機,她心中早已暗下決心,誓要一搏。
不成功,便成仁!
雲婉看著紙張上的這一片詩詞,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猶豫。
若去求一位素昧平生的少年郎,去賭一個未知的結果。
一旦被拒,難免心生不暢,影響群芳宴登台。
李香君見其臉色,帶著幾分寬慰道:「我知曉雲姐姐心中所想,可是我見過哪位觀公子,就算不予詩詞,也不會落了姐姐顏面,讓其難堪。」
雲婉看著李香君的希翼神色,知曉這位妹妹當年輸了花魁,一直有口氣憋在心頭。
這次群芳宴李香君不為了她自己,也要讓雲婉爭一口氣,蓋過胡芸娘等人。
李香君更是傾盡大半身價以助雲婉一臂之力。
她接著說道:「姐姐,莫非你已忘卻?當年霓凰姐與三先生的故事,三先生初入月華軒時,不過是個爛醉如泥的酒客。」
「誰又能料到,正是這位酒客,為霓凰姐贏得了青樓十年的盛名。」
「公孫娘子即將揭曉定場詩,謝觀之名一旦傳出,我料定會有諸多花魁娘子爭相與他結交。到那時……」
雲婉聞言,臉上再無半分猶豫。
「此次多虧香君妹妹了,我們即刻前往。」
言罷!
雲婉輕戴面紗,攜著李香君步出群芳宴的幕台。
此地空間狹小,周遭幾位月華軒的花魁皆已聽聞二人交談。然而,她們早已準備妥當,對「謝觀」此人並不熟悉,只是暗自留了個心眼。
胡芸娘卻早已知曉謝觀是何人,今日還與蘇雲一同去請他作詩詞。
她望著雲婉二人離去的背影,心中莫名泛起一陣失落之感。
沉香滿不在乎道:
「雲婉怕是急病亂投醫了。若謝觀真有其才,雲公子相邀時他便應了,何必如此曲折!」
「就算謝觀確有才華又能怎樣?今日群芳宴上,多少學子名士、書院先生齊聚一堂。」
「難道他謝觀一人,還能蓋過群芳宴眾多才子?」
胡芸娘聽後,深以為然。
謝觀即便才華橫溢,又能如何?在這群芳宴上,眾多門府的清客、名士早已知曉詩題,準備良久。
他真能當場作出壓過眾人的佳作?
胡芸娘收斂心神,專注於即將到來的群芳宴。
她今日所備的琴藝雖已不俗,但在這眾多花魁之中,自然也有琴藝佼佼者。
她必須全力以赴,方能在這場盛宴中脫穎而出。
~
~
「燕王那邊的詩詞,可已準備妥當?」
一位身著紅衣綢緞的女子問道,她的眉目在燈火映照下如畫般精緻,英氣勃勃。
此人正是剛剛於台上舞劍,風采奪人的公孫娘子。
「公孫姐姐,燕王早已提前呈上。」一旁女子答道。
公孫娘子微微頷首,將手中的輕鋼長劍輕輕置於劍架之上。
此處乃紫瀟閣的退場之地,亦是公孫娘子獨有的私密閣樓。
放眼望去,劍架之後排列著一排劍器,其中不乏汴京之名劍,閃爍著寒光。
公孫娘子步至梳妝檯前,輕輕解開馬尾,一頭烏黑青絲如瀑布般灑落。
貼身丫鬟隨即上前,為其梳理長發。
公孫娘子並未停歇,而是拿起司儀已收集好的詩詞,慢慢端詳。
她的出身非同一般,父親是軍中正三品武將,母親則是江湖名門之後。
她從小就不愛紅裝,卻喜歡舞槍弄棒,小時候笑著對父親說,想做一個女子將軍。
她在眾多花魁中獨樹一幟,擅長舞劍,她本就家學淵源。
然而,公孫家的命運卻因牽扯到當年「謝家老大與咸和帝那場公案」。
家中父母流放北海道,其餘女子則被充為官妓。
公孫娘子則因美貌過人,被賣入紫瀟閣。
憑藉著過人的姿容與一手紅衣劍舞,公孫娘子開始在汴京聲名鵲起,成為紫瀟閣中的花魁。
又得六皇子燕王的青睞,公孫娘子漸漸成為了紫瀟閣的花魁之首。
這些年來,她從未灰心喪氣,心中始終懷揣著一個願望——為自己贖身,並為父母求得一個「恩准」的身份,求一個家人團聚。
那件公案,實在太過重大,牽扯極廣,乃是九大姓之中不可輕易言說的秘辛。
就連六皇子燕王也無法輕易插手其中。
但公孫娘子通過六皇子的關係,得到了朝中「蘇相」的一句口諭。
蘇相承諾,若她能在這次群芳宴中進入前三,便能換取父母的自由。
正因如此,公孫娘子已多年未出閣,但這次群芳宴她傾盡所有,只為達成心愿。
她仔細翻看著燕王早已為她準備好的詩詞,其實這些詩詞她早已一一過目。
前三首詩詞,她心中已有了定奪。
今日購買簪花的金銀也早已準備妥當,然而簪花雖多者為勝,但每位花魁身後的貴人都不缺錢財。
真正的關鍵!
在於書院先生和朝中重臣手中的簪花數量。
他們的投票,才是決定花魁娘子歸屬的天平。
這首定場詩尤為關鍵。
燕王下面的門客其中也有書院先生,其中三首詞也是極為出彩。
剩餘群芳宴上其餘的人所做,都是由司儀送上,然後再有燕王門下的清客先行查閱,以免錯過佳作。
不過!
往年來在群芳宴會少有能稱足的詩詞,畢竟各花魁網羅的才子都是早就得知詩題,已經做足了準備。
公孫娘子隨意翻看了幾首送上來的詩詞,不禁感到有些失望。這些詩詞大多老生常談,缺乏新意,索然無味。
公孫娘子見第二位花魁表演已經到了中場,就是她再次上台報出今日的三首定場詩。
公孫娘子見此,似乎也沒有滿意的詩詞,已經準備換一套羅衣,把已經原先準備好地位詩詞獻上。
「幫我換衣吧。」公孫娘子輕聲吩咐道。
「好的,公孫姐姐。」丫鬟應聲上前,開始為公孫娘子更衣。
公孫娘子看著銅鏡中的自己,束髮馬尾被梳成烏雲鬢,散了幾分英氣多了幾位典雅端莊。
她心中早就暗下決定,此生唯一擺脫牢籠的機會,自己決不能放手。
這時!
一道輕盈的腳步聲響起。
一個帶著帶著書卷氣的嬌俏女子走進,語氣多了幾分喜色道:「公孫姐姐,且慢,這還有一首詩詞。」
公孫娘子略感訝異。
這位女子,既是她的閨閣摯友,亦是助她甄選詩詞的良伴。
「公孫姐姐,請看。」
那位嬌俏的女子將紙張輕輕鋪展於梳妝檯上。
時間也還尚早。
公孫娘子也是不著急,抬眼看去。
一聲由衷的驚嘆隨之響起!
「這字……寫的好生不俗。」
嬌俏女子一笑,催促道:「姐姐,你快看其詩詞。」
公孫娘子見其筆墨,心中已經升起期待,逐字望去。
「小住汴京,早又是除夕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秧容如拭。」
她剛剛讀完,不由一怔,這不是她多年的心境嗎?
連忙繼續看去。
「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江南。」
「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
公孫娘子不禁心中一震,在西廂樓多年愁苦似乎就在這幾句上闕其中。
她雖是女子花魁,卻從不做矯揉造作的女兒態。
嬌俏女子已經把後面兩句念出,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
「凡夫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
「莽紅塵何處覓知音?」
「青衫濕!」
話音未落,公孫娘子手中已經拿起紙張,淚水已悄然滴落在其上。
通鏡中一雙妙眸已經泛紅。
「這是何人所作?」
嬌俏女子看向紙張上的署名。
「草堂詩社。」
「謝觀!」